APP下载

幼儿园教学中“留白”式教学模式

2024-11-07张丽萍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4年8期
关键词:幼儿发展留白幼儿园

[摘 要]在艺术领域内,“留白”指的是绘画和书法作品等留有空白之处,也指作品的创作行为。对于儿童教育者而言,可从中汲取灵感,在教学时“留白”时间,“留白”想象,“留白”规则,使幼儿得以有更多机会放开自己的想象,并大胆做出表现。文章针对“留白”式教学模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践行展开具体说明,重点说明了“留白”具有增加师幼互动机会,整合幼儿教学体系,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使用目标。并提出应当在时间“留白”,进行灵活的课程规划,想象“留白”,创造幼儿的探索天堂,规则“留白”,增强幼儿的主体意识。“留白”后教师应重视点拨引导,幼儿应完成主动学习。通过“留白”式教学模式的使用,可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时间与机会,让其针对教学内容做自由、自主与愉悦的探索。

[关键词]“留白”式教学;幼儿园;幼儿发展

在艺术创作领域“留白”意为艺术家在其所创作作品中,适当留出一部分空白的方法,该方法可让作品具有引人深思和联想的作用。在幼儿教育领域内,“留白”强调从教育需求出发,给幼儿提供更能发现自我与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之得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目的明确、步骤清晰的学习活动与游戏体验活动。幼儿园教师通过“留白”式教学模式的使用,可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时间与机会,让其针对教学内容做自由、自主与愉悦的探索。

一、“留白”式教学模式使用的目标

(一)增加师幼互动机会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期间,“留白”式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原本存在的师幼关系,使师幼之间的对话更为平等自由,起到师幼经验逐渐整合的作用,最终使幼儿所获得知识、能力等系统,使教师的教学价值真正发挥。对于儿童教育者而言,可从中汲取灵感,在教学时“留白”时间,“留白”想象,“留白”规则,使幼儿得以有更多的机会放纵自己的想象,并大胆表现。

(二)整合幼儿教学体系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期间,“留白”式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可展现出有别于以往的全新课堂内外环境。本环境内,原有的教学内容、活动内容等,都会出现参与主体与实施侧重点的变化,特别是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去分享与表达。种种变化最终可推进幼儿教学体系的全面重整。

(三)支持幼儿深度学习

“留白”式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可引导幼儿深度学习,这是该教学模式使用的最直接目标。实际教学中,教师考虑“留白”并避免面面俱到的做法,将幼儿围绕教学与活动主题,进行典型案例的分析、关键问题的思考、特定活动的建议,从而使幼儿进入常规教学方式所难以给予的新境界中。

二、应当在什么地方“留白”

(一)时间“留白”,进行灵活的课程规划

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幼儿园教师应进行充分的时间规划,并基于规划成果有序完成相关活动。所谓时间规划,并非严格地进行一个活动开始、结束以及中间流程的限制,而是要以本次教学目标,以及幼儿可能表现出的问题为参照,进行具有操作性的“留白”规划。若在实际教学时,目标提前或延后达成,或者幼儿的经验已经饱和、兴趣已经转移,教师则可把“留白”取消或使“留白”增加。

本园进行名为“我长大了”的中班主题活动时,虽然教学已经快要结束,但幼儿园小朋友对弟弟妹妹的关爱热情依然较高,因此教师便利用小班在旁边的优势,做出继续“留白”的决定,使中班幼儿有机会和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锻炼,一起交流,并给出“大带小”的经验指导。由于教师没有立刻结束主题,而是顺应幼儿兴趣,增加“留白”时间,做出“留白”指导,所以使整个主题活动过程中的关爱弟弟妹妹环节成了他们最喜欢的环节之一。

有研究者指出:功课表可由教材的长短变化,会由儿童兴趣的长久与短暂,随时进行伸缩和增减。在时间上“留白”,进行灵活的课程规划,正是这一观点下的产物。这种做法突出了课程设计时间的灵活把控,教师如果能够兼顾稳定性和变化性原则做出恰当地使用,会更好地完成本次教学任务。

(二)想象“留白”,创造幼儿的探索天堂

教师应积极开拓想象空间,使幼儿能够进行自主探索,换言之,在应用“留白”式教学模式时,教师除了要重视时间“留白”外,还应重视想象空间的“留白”,即不要把所有的想象空间填满,要让幼儿在学习与活动过程中增加自主想象与主动探索的机会。

幼儿教学往往会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游戏材料是幼儿顺利完成游戏的必要载体,无论是材料的种类,还是材料的数量,均会给游戏过程及游戏效果带来重要影响。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便可重视这种影响力,通过对游戏材料的调整,展现教学的想象作用。具体言之,教师可以用一些低结构材料取代只具有单一功能的成品玩具,让幼儿在想象的环境下拥有更多选择与探索的机会,对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支持其深度学习是有效的做法。如,教师可基于游戏的主题目标,利用树枝、纸板以及饮料瓶等一些简单材料参与设计制作活动。在幼儿的想象下,简单的树枝可以变成“娃娃”的“筷子”,树枝和毛线的结合可以成为小人偶,饮料瓶可以变成“乐器”,等等。

总之,幼儿的想象力极为丰富,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安排想象空间,可使幼儿的想象,以及基于想象的创造能力发挥出来。

(三)规则“留白”,增强幼儿的主体意识

在既往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教师为了让教学更加可控,会先向幼儿讲明本次教学的规则,游戏时应当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明确规定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这种对幼儿行为与心理进行限制的做法,会造成幼儿无法深入与自由地参与教学活动,违背了幼儿教育原理。据此,教师应调整观念,在教学活动中给规则“留白”。

教师可启发幼儿思考:没有规则的课堂是什么样的?怎样制定更加有效的游戏规则?如果有人不遵守活动规则该怎么办?等等,幼儿可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得到成长。除此之外,教师可鼓励幼儿直接参与教学或游戏活动规则的制定,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汇总大家的想法达成共识。而在所制作的教学规则出现问题,阻碍教学正确开展时,教师则可引导幼儿观察情况、分析原因,进行规则内容的再次调整。

这种使幼儿直接参与规则制定的“留白”办法,经实践证明能够使幼儿更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各项任务。

三、“留白”后教师和幼儿应当做什么

(一)教师应重视点拨引导

在幼儿教育期间,“留白”作为一种艺术具有广泛应用的可能性,在无须教师过度授课的情况下,科学的幼儿成长观得以体现。那么,在具体操作环节,作为教师应当如何确认自己的身份与价值呢?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应保证“留白”应用“度”的问题,避免发生过度“留白”的不恰当情况,换言之,教师应重视点拨引导工作,不能在“留白”后过分纵容幼儿自由。

在点拨引导时,首先,教师需要站在幼儿角度,不做过多的成人化讲解,要通过幼儿容易接受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激励幼儿走向正确的行为轨道,同时营造敢说、爱说的良好教学氛围。其次,教师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点拨引导,保证学生从不同侧面看到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师。最后,教师需要注意分清留白和不留白两种做法的界限,明确同样是点拨引导,留白时该怎么做,不留白时又该怎么做。

幼儿园教师在教学时,留出时间和机会,使幼儿参与游戏活动,分别扮演理发店的造型师与顾客,在“顾客”没有配合“造型师”摆出动作时,影响了“造型师”的工作,这时候扮演造型师的幼儿可能会生气地向教师报告:“我没办法做造型了,老师你能别让他动吗?”这时教师便应给出点拨与指导,但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在“留白”处的点拨与指导可以换一种方式进行,如,教师可转换身份,以另一名“顾客”的身份提出:“我也想做造型,可是还有一个顾客没有理完发呢?这可怎么办啊?”听到这样的话,扮演顾客的幼儿便可以更加配合,完成本轮游戏。在完成游戏过程中,幼儿因为教师的点拨与提示,均可产生较强的参与热情,且教师所做的及时“留白,以及”留白“后指导,能够使幼儿大胆地分享参与经历。

(二)幼儿应完成主动学习

幼儿在“留白”式教学模式使用时,应按照教师的期待进行主动学习,主动学习可分为知识主动接受与活动主动参与两个方面。

首先,幼儿应当在教学“留白”处主动接受知识。对于一个独立个体而言,幼儿在接触新知识时,可以从自身理解出发构建出较为独特的认知。教师可据此特点,遵循“幼儿为本”的基本教育原则,让其主动接触新知识、学习新知识。如,本园教师在进行名为《我想赢,也不怕输》的绘本教学时,便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自主养成竞争、努力以及自我接纳意识,并学习相关知识的留白机会。在绘本阅读时,教师可给幼儿提供足够充足的想象时间与阅读空间,使之可以独立进行绘本中的情节、画面探索,并鼓励他们把探索的成果与同伴进行交流讨论。在幼儿完成交流讨论后,教师可基于教学需求做出更为深入的自主学习引导,如,利用系统化提问的方式,鼓励幼儿对阅读体验进行总结,提出关于绘本内容的新想法、新观点等。整个过程,幼儿既可加深对故事主题的理解,又能得到故事内容分析概括能力、创新拓展能力的锻炼。

其次,幼儿应当在教学“留白”处主动参与活动。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教师应本着人本理念,重视幼儿发展规律,以满足幼儿实际体验需要为宗旨,开展能够让其随时参与的生动主题活动。也就是说,在利用“留白”式教学模式时,教师应让幼儿更主动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拥有更好的自我表现,这是除知识获取之外的另一学习要点。在幼儿参与活动时,教师需要做的是全方位领会“留白”式教学模式的价值与特点,给予幼儿充分参与、创作、游戏的机会,使幼儿展开思考和想象的翅膀,自主体验各种活动的不同乐趣。如,在“我会用易拉罐变魔法”这一主题活动中,本园教师确认活动主题,在手工区投放一定数量的易拉罐,要求幼儿用这些易拉罐进行大胆创作,完成符合不同主题的相关作品,再由教师与其他幼儿共同展开评价。当主题确认与要求提出后,便进入“留白”阶段,幼儿可在活动“留白”处自觉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并自主体验把手里面的易拉罐变成精美小制作的乐趣。另外,由于本次活动教师预设以环境保护为主题,所以在“留白”之前,教师先为幼儿播放了同环境保护相关视频资料,让幼儿看到随意丢弃垃圾、乱砍滥伐树木不正确行为带来的后果,这对于引发幼儿思考,使之在思考后完成相关作品是有所帮助的。与此同时,为了让幼儿的自主活动更见成效,教师应多同幼儿展开互动,使幼儿可以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如,教师用讲故事的形式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说明生活中像易拉罐这样的废旧生活物品完全可以变废为宝。在此之后的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可基于自身需求及想法,以易拉罐为原材料做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小制作”,特别是有些幼儿可在动画视频的启发下,尝试制作与主题有关的,用于浇花的“水壶”,并给大家演示怎样浇水,还有些幼儿可在动画视频的启发下,尝试制作与主题关联更加紧密的“桌面垃圾桶”等环保设施,并通过大胆想象给自己制作的“桌面垃圾桶”上色,让作品变得更加好看。在这次手工活动课上,每名幼儿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并且在为作品命名、介绍作品功能和特点时都很有兴趣。在教师给出针对性的评价后,幼儿取得了满满的收获。利用这种支持幼儿自主参与活动的方式,“留白”式教学模式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四、结语

“留白”是艺术家在进行书画创作时常使用的技法,艺术家会在巧妙构思基础上以恰当的方式在作品上留下空白,使有限的空间产生天宽地阔之感。实际上不但绘画可以“留白”,教育也可以“留白”。在幼儿园教育期间,教师通过“留白”式教学模式的使用,可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时间与机会,让其针对教学内容做自由、自主与愉悦的探索。在此期间,幼儿园教师应注意“留白”留什么的问题,同时在“留白”后做好引导工作。相信此方式的科学使用,可让幼儿教育行为更加贴近儿童生活,顺应儿童天性。

参考文献:

[1]仉君,张永英.衔接亦须留白,给出自主成长的空间[J].教育视界,2023(11):20-22.

[2]焦瑞莉.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开展中的“留白”策略探究[J].新智慧,2023(1):45-47.

[3]王善安.基于幼儿表征支持幼儿游戏[J].教育家,2023(42):24-25.

[4]王红红.如何在区域游戏中发挥幼儿的自主性[J].求知导刊,2023(28):113-115.

[5]马茂年,李芳.基于现代教学理念下课堂教学“留白”艺术的观察研究——以高中数学《随机事件的概率》和《割圆术》两堂课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5(2):75-82.

[6]代卫英,多存娥.高职学前教育职业理念下的幼儿文学教学实践探索——幼儿文学课程教学与幼儿园岗位的对接[J].作家天地,2020(4):57+61.

(责任编辑:吕研)

猜你喜欢

幼儿发展留白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爱“上”幼儿园
游戏对幼儿教育及幼儿发展的价值探讨
环境艺术与幼儿互动的重要作用
“留白”艺术为语文教学注入活力
“留白”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浅谈留白在版式设计中的使用
攀爬活动对幼儿发展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