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研究
2024-11-05王翔
【摘要】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群的运用有效贯彻了学生为本的教学观,促使学生的阅读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条理性,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指向任务思考,梳理阅读思路;聚焦任务设计,增强阅读体验;创新任务评价,提升阅读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
新课标提倡变革学习方式,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找寻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方向和新视角。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群理念的贯彻是教学的关键问题。在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不仅可以拓宽语文教学的容量,提升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同时也是新课标倡导的课改方向。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只有以学习任务群为阅读教学的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实现整本书阅读的深度教学[1]。更为重要的是,在学习任务群构建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也能够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实现专业成长和发展。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学习任务群为核心,探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指向任务思考,梳理阅读思路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在与学生展开科学互动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的阅读成长和发展。只有学习任务群真正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有效呈现阅读内容,才能深化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感悟。作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者,语文教师要围绕学习任务群展开深入思考,梳理整本书阅读教学思路,实现学习任务群支撑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
1.抓住阅读核心要点,明确任务设计思路
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创设学习任务群能够促使学生了解整本书的内容,促进学生发展良好的语文学习策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然而,当前很多小学生阅读量不够、阅读能力较差、阅读兴趣不足,且整本书阅读的阅读量较大[2]。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整本书阅读的核心要点,以学习任务群为工具,解决阅读难题,明确学习任务设计的思路,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效率。
例如,《细菌世界历险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将学生阅读的核心要点归结为激发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以往的《细菌世界历险记》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缺乏阅读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阅读问题的解决也呈现出明显的被动性。因此,教师在创设学习任务群的过程中,回归学生阅读视角,注重学生阅读体验,激发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例如,为了了解细菌的分类,教师鼓励学生充分展示阅读后的所思所想,于是学生设计了“菌儿求职简历”。
2.基于学生阅读兴趣,搭建阅读任务框架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因而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也要紧紧契合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动力。对于学生而言,整本书并非“洪水猛兽”,反而能够在阅读之前产生无限的“遐想”。当学生的头脑得以充分解放的过程中,就能够围绕整本书阅读的主题展开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多元化的阅读问题,这也为语文教师搭建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框架奠定了基础[3]。关注学生的阅读问题,转化为阅读学习任务,必然能够增强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活力。
为了了解学生关于《细菌世界历险记》整本书阅读的兴趣,语文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活动开始之前,组织了调查活动,引导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表明自己的兴趣。在阅读第一部分“科学童话·菌儿自传”的故事之前,教师组织学生浏览相应的目录,了解学生对于哪个故事最感兴趣。以《呼吸道里的探险》为例,在调查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发放了阅读书签,引导学生在阅读书签里写出问题,诸如细菌如何在呼吸道里探险等问题。在整理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对于问题进行分类整理,紧扣整本书阅读的主题和内容,有效搭建了以“呼吸道里的探险”为中心的学习任务群框架,进而根据不同阅读环节进行了学习任务的筛选和整合。
二、聚焦任务设计,增强阅读体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小学语文中段整本书阅读的目标是“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关键在于帮助学生树立任务驱动阅读理念,感受整本书阅读历程,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由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以学习任务群为导向,在学习情境创设和合作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整本书阅读体验。
1.指向语文课程标准,设计丰富阅读任务
小学语文整本阅读教学并非“空中楼阁”,而是紧紧扎根于语文新课程标准,深度贯彻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活动包含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等活动。围绕整本书阅读教学内容设计学习任务群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也要将学习任务群置于上述活动中,促使学生在常规化的语文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将学习过程变得有意义。
例如,在进行《亚瑟与金绳子》整本书阅读教学时,语文教师结合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等活动设计了不同的学习任务,形成了相互关联的学习任务群。例如,语文教师设计了学习任务“走近喜欢的人物”,此任务属于阅读与鉴赏活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梳理盘点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并且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总结人物的性格、成长环境的变化、成长历程等。很多学生将主人公亚瑟作为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展开分析。亚瑟不同于一般印象中高大、强壮的英雄,他反而普通又弱小。他具有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在森林里探险时收集了许多不寻常的东西。在寻找雷神的过程中,他也找到了自己的那颗勇气之心。在阅读基础上,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冒险情节,诸如智斗芬里尔恶狼,在亲自演绎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理解,在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亚瑟的心路历程。
2.渗透合作学习理念,高效完成阅读任务
对于学生而言,整本书阅读并非易事,而是具备一定的挑战。由于成长和发展的局限性,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并非均能达成教学预期,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设计学习任务指导学生阅读,而且还需要渗透合作学习理念,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探索学习任务,掌握阅读基本内容,完成阅读任务。需要指出的是,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机会。
例如,语文教师在《亚瑟与金绳子》整本书阅读教学时,语文教师在对学生阅读实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划分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打造具有思维梯度的学习任务群,为学生提供了合作学习的机会。在完成学习任务“体验奇幻的冒险”时,教师从学生的体验出发,引导学生在表演课本剧的过程中深化对故事情节的把握。教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自主确定喜欢的章节,小组成员自由分工,根据章节内容创编课本剧,准备道具,进行表演。
三、创新任务评价,提升阅读效果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育人目标,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教师应该“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评价活动包含着丰富的功能,是促进学生语文成长和发展的“助推器”。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抓住学习任务群主线,在贯彻教学一体化理念的过程中,创新整本书阅读评价机制,将评价聚焦于阅读效果的提升上。
1.构建三元评价主体,突出阅读科学评价
语文教师是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课堂学习评价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这就意味着在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活动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转变以语文教师为主导的评价主体,推动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从不同角度展开评价的过程中,真正呈现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群的表现,展现学生的语文成长和发展。
在《安徒生童话》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并没有“孤身”评价,而是将评价的主动权交付到学生手中,有效构建教师、学生、同伴三元评价主体,以评价表为载体,从导读、推进和交流三个阅读阶段出发,生动呈现学生在阅读《安徒生童话》过程中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以导读阶段为例,导读阶段的核心学习任务是对《安徒生童话》的作品基本信息和作者基本信息的了解和把握。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学习体验感,回顾自身对于书籍本身的了解和安徒生的认知进行自我评价,而教师和同伴则能够基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尤其学生对于《安徒生童话》本身和安徒生的信息熟悉度。当然,学生、同伴和教师的评价并非孤立的,而是最终归结于学生的成长。
2.开展日常打卡评价,提升学生阅读参与
学习任务群背景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整本书的体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效果。对于小学生而言,其不可能在短时间的语文课堂上完成整本书的真实阅读。更多时候,学生在学习任务群导向下掌握书籍的大致情节和内容,或者对于其中的典型内容进行赏读,从而更加深入理解整本书的内容。由此,在评价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尊重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际,针对学生设计的学习任务群,展开打卡式评价活动。当学生在对学习任务打卡时,要依托学习任务群的完成情况,适当加分或者减分,实现学生阅读的量化评价,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参与度。
在《安徒生童话》的教学评价环节,教师采取任务打卡式评价的方式。在读后交流环节,教师设计了如下任务群:(1)在抖音平台上参加视频学习,欣赏经典安徒生童话故事,并且在评论区发言。(2)围绕自己最喜欢的安徒生童话故事,梳理故事情节,制作童话绘本并装订起来。(3)制作童话故事推荐卡,向大家推荐自己最喜欢的安徒生童话故事,简单讲述故事内容和蕴含的道理。在对上述学习任务群展开评价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围绕《安徒生童话》展开打卡阅读,设计了“《安徒生童话》学习任务打卡式评价表”。具体如下:
说明: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加5分,没有完成相应学习任务扣5分,最后统计所有学习任务的得分。
当学生完成抖音学习的学习任务时,就能够在“《安徒生童话》学习任务打卡式评价表”相应的学习任务后打钩,并且根据打卡说明获得5个积分。当然,当学生没有完成上述学习任务时,学生要在相应的学习任务后打叉,并且扣减5个积分。
四、结语
相对于单篇作品而言,整本书篇幅更长、内容更复杂,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高度。如何促使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获得成长和发展?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伴随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学习任务群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在学习任务群导向下,语文教师能够围绕整本书阅读教学内容创设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深化阅读,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提升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阅读活动和学习任务,把握核心切实的阅读指导策略,促使学生理解整本书阅读的关键问题,在立足学习任务群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把握作品的灵魂。
【参考文献】
[1]秦岭.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J].小学语文教学,2023(36).
[2]刘莹梅.“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探析[J].安徽教育科研,2023(34).
[3]韩小凤.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16).
【课题项目】本文系厦门市思明区教育规划课题《中年级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实践研究》(编号:Z2022X047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