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域下音乐融合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24-11-05秦思思
【摘要】利用融合教学法可以将传统文化和音乐教学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融合教学的原则是基于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体现出整合性、适应性和参与性。在选择教学素材方面,要指向课程需求,选择乐器类素材展示音阶调式,选择戏剧类素材发展学生的肢体语言,选择舞蹈类素材彰显文化内涵。在创新教学策略方面,要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设计展演式活动,让学生塑造艺术形象;设计项目化活动,让学生阐释民族观念;设计单元教学活动,让学生涵养审美情趣。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音乐;融合教学
融合教学指将各种不同学科的内容整合在一起,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构筑具有整体性的课堂。《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提出要通过音乐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因此,采用融合教学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更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相关的知识、技艺、信仰、习俗、制度等。教师要探讨如何合理引入传统文化素材,优化教学策略,进而让学生提升文化理解能力。
一、基于认知心理,秉持融合教学的原则
1.整合性,融会贯通
在设计融合式音乐课堂时,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原则,即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展开。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故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各种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综合运用,融会贯通。这便要求音乐课堂也体现出整合性。
在教授《牧歌》时,教师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体现其整合性。一是要将各种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设计教学活动。利用音乐知识,能让学生了解蒙古族长调独特的风格特点。通过学习文化知识,能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文化特点,了解他们的风俗活动,体会蒙古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二是要整合不同的活动,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了解蒙古族历史、风俗等背景知识,然后学习蒙古族的演唱风格和典型舞蹈动作,设计蒙古族风味歌舞表演。这样能将赏析、歌唱、舞蹈等音乐活动融合在一起。音乐课堂的整合性体现为知识的整合、能力的整合。教师要设计综合性的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融合各个学科的知识,提升音乐综合素养。
2.适应性,循序渐进
由于小学生的能力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故此,在融合式音乐课堂中,教师要把握住适应性的教学原则,设计难度递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逐步增强自己的能力。
在学习《李玉莲调》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聆听作品的过程中找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元素。但由于小学生的思辨能力不强,故此教师不能直接安排思辨类的活动,而要体现出适应性,先让学生伴随音乐律动起来,体会苏北民歌的独特风情。然后让他们展开想象,在脑海中还原苏北地区的民风民情,思考这样的曲调是否符合当地的传统文化特点。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对比分析,说说此前还听过哪些民族的歌曲,如蒙古族民歌、彝族民歌等,对比《李玉莲调》这样的苏北民歌,看看有什么不同。最后,再让他们总结交流,看看同伴的解答对自己有什么启迪,并反思自己的思辨过程。通过欣赏、想象、辨析、反思这几个活动,学生的能力逐步提升,他们可以在感知美的基础上,深入体验美,再通过辨析理性思考,并通过反思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提升。
3.参与性,躬身体验
小学生一般都活泼好动,他们可以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深刻体验,提升音乐素养。故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体现出参与性,多安排一些自主探究或合作实践类的活动,增强他们的体验感。
在学习《中国花鼓》时,教师要避免直接灌输理论知识,而要设计“唱、奏、演”等具有体验性的实践活动。活动一要求学生倾听并演唱《中国花鼓》的主题旋律,感受乐曲活泼、热烈的特点。活动二要求学生学着击打花鼓,掌握花鼓的演奏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让他们想象自己融入到当地民众中,进一步体验民族风情。活动三可以设计表演类的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了解的“中国花鼓”,设计载歌载舞的表演,展现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结合这些实践体验类的活动,学生不仅能融入到音乐情境中,还能近距离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二、指向课程需求,拓展融合教学的素材
1.乐器类,演示音阶调式
《标准》提出要:“重视知识内在关联,加强教学内容有机整合。”由此可见,新课标要求设计融合式的课堂。在选择教学素材时,教师要将乐器、戏剧、舞蹈等学习素材融合在一起,实现知识的深层次联结。在引入乐器类素材时,可以将乐器演奏和识谱读谱结合在一起,联结音阶调式类的音乐知识。
在学生学习《欢乐歌》时,教师可以引入笛子。该乐器能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辅助学生学习音阶调式方面的知识。音阶是指将调式中的音,以阶梯状排列起来的一组音序。围绕音阶知识,可以用图画法展现笛子演奏时各个音符的指法,并给学生介绍如何区分低音、中音、高音。此时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互动游戏,教师报出某个音阶,学生要快速按出相应的指法。调式是指在一个更大范围内,按照特定的音程和音调规则,组成了一套音乐的体系。围绕调式知识,可以先给学生介绍《欢乐歌》的调式为D宫调式,然后再拓展开来,用笛子演奏出其他的调式,让学生对比倾听,看看不同调式给人的听感有什么不同。这样能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调式特点。教师可以引入各种民族乐器,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让他们在学习演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音阶调式方面的音乐知识,得到多方面的提升。
2.戏剧类,发展肢体语言
戏剧类素材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而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艺术形式,包含文字、音乐、舞蹈、杂技、武术等多种传统文化元素,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好素材。教师可以在融合式课堂中引入戏剧类素材,让学生了解中国戏曲的身段动作,得到启迪,将感悟融入到音乐表演中。这样能让他们的表演呈现出传统文化韵味。
当学生学唱《谁说女子不如男》时,教师可以设计融合式课堂,将豫剧相关的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先播放视频,让学生看看豫剧中的花木兰,了解她的动作举止。感兴趣的学生可以一边观看、对比,一边试着做出其中的动作。此后,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一:花木兰在男装时和女装时,在动作上有什么不同?女扮男装的时候,和真正的男性动作又有什么不同?通过这个问题,能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肢体语言展现人物的特点,更好地呈现人物形象。问题二:请学生拓展赏析其他的豫剧唱段,总结一下豫剧有哪些程式化的动作,并对比真实生活中的动作,看看有什么不同。通过该问题,学生认识到中国戏曲有着独特的身段动作,它们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学生解答了上述两个问题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参加表演活动,试着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体会古代妇女的生活状态,并试着将自己心目中的花木兰演绎出来。戏剧类素材十分丰富,且有一定的故事性,因此能很好地吸引小学生的兴趣。
3.舞蹈类,彰显文化内涵
舞蹈类素材十分丰富,中国不同的地区都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民族舞蹈。教师可以将它们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结合在一起,设计探究活动。这样能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挖掘音乐作品中蕴藏的文化内涵。
《草原小姐妹》是一首具有蒙古族风味的音乐作品。教师可以在融合式课堂中引入舞蹈资源,让学生感受蒙古族文化的独特魅力。首先可以给学生介绍抖肩膀、软手、碎步等蒙古族舞蹈的典型动作,让他们体会一下蒙古族舞蹈的独特之处。然后,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蕴藏在其中的文化元素。问题一:蒙古族是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他们长时间从事畜牧狩猎的工作。那么,从蒙古族舞蹈动作中,你能否找出游牧民族的影子呢?这个问题让学生从舞蹈入手,探究其中蕴藏的民族文化缩影。问题二:蒙古族生活在草原之上,地域辽阔。在这种独特的地理条件下形成的蒙古族舞蹈,又具有什么特点呢?该问题有助于学生感受蒙古族舞蹈舒展、豪迈的特点。问题三:蒙古族民众将苍鹰当成图腾,那么,你能否在蒙古族舞蹈中,发现“苍鹰”的影子呢?学生发现,从舒展双臂的动作中,能看出“苍鹰”图腾的影子。这使得他们感受到蒙古族图腾文化对音乐、舞蹈的影响。引入舞蹈类素材,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民族舞蹈的丰富性,这样能促进他们产生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聚焦核心素养,创新融合教学的策略
1.展演式,创造艺术形象
《标准》认为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审美感知等内容。在融合式音乐课堂中,教师要聚焦核心素养设计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展演式活动指的是组织学生参加艺术表演类的活动,让他们能运用联想和想象,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
学习《打麦号子》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展演活动,让学生逐步了解歌曲中的农民形象,并试着创造自己心中的人物形象。首先用“拔河比赛”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体会众志成城、完成任务的状态,并引入“号子”,让学生了解号子的特点便是一种为自己鼓劲加油的音乐形式,是能体现中国劳动人民生活状态的传统音乐类型。其次,5b5f45282d093544527a6397bcf8d2f0de022b53aee3076eef1ae662c46d7d6e播放《打麦号子》和其他号子类的音乐,让学生体会船夫号子、农事号子、搬运号子等各种不同号子的异同点。学生可以发现,它们的类型虽然不同,但是都有一定节奏感,能指挥劳动者一起用力,它们都能给人铿锵有力的感觉。最后,再组织学生参加编演活动,尝试结合《打麦号子》的旋律自己编舞蹈动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现该作品。例如,有一个小组采用的是一人领唱、众人合唱的形式。这种方式模仿了劳动者一人带头,招呼大家一起劳动的场景,能很好地体现农民打麦的状态。教师可以让学生加入一些农业生产的动作,配合表演,这样能进一步让他们感受到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劳作特点。艺术表现素养是在艺术活动中创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展现艺术美感的实践能力。
2.项目化,阐释民族观念
项目化活动指的是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来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围绕民族文化设计探究项目,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阐释民族观念。
结合《月光下的凤尾竹》,教师可以设计探究项目“傣族民族文化在音乐中的体现”。该项目分成三个小环节。环节一为“通过音乐风格感受民族文化”。可以让学生体会作品节奏舒缓、优美缠绵的特点,然后找出其中有哪些乐句最具有民族特色,试着哼唱一下。环节二为“通过民族乐器感受民族文化”。可以让学生试着了解一下葫芦丝,看看它在形貌上有什么独特之处,然后试着吹一下,感受其音质和笛子、箫、芦笙等其他民族乐器有什么不同,这样能让学生了解傣族民族乐器的独特性。环节三为“通过民族舞蹈感受民族文化”。可以让学生学着跳傣族孔雀舞中的典型动作。同时,还可以让他们了解一下傣族文化的特点,思考在傣族舞蹈中为何会有专门模仿孔雀的动作,说说这是否因为“孔雀”是傣族文化的图腾,是傣族民族精神的象征。通过这三个环节,学生认识到,从旋律、乐器、舞蹈等各个方面,都能看出傣族文化的特点。中国民族众多,教师可以围绕民族文化设计探究项目,让学生逐步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从而体验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增强文化自信,这样能提升他们文化理解方面的核心素养。
3.单元法,涵养审美情趣
单元法指的是根据知识整体的结构,把教学内容组织和划分为若干教学单元,并按教学单元分段进行教学的方法。教师可以将能体现各民族审美情趣的音乐作品整合在一起,设计单元学习活动,让学生涵养审美情趣。
《花儿与少年》《月光下的凤尾竹》《跳柴舞》都是展现民族风情的作品,教师可以结合它们,设计“少数民族音乐之美”单元主题。在设计单元活动时,教师可以设计“赏析、体验、探究”这三个不同的环节。在“赏析”环节,引导学生欣赏每一首作品,并分析该作品展现的是哪个民族的风情。可以让学生结合该民族的传统文化,说说作品是否体现了这种文化。例如《跳柴舞》体现了黎族文化的特点。“跳柴”是起源于古崖州地区黎族的丧葬习俗。这让学生体会到文化的传承美。在“体验”环节,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歌舞表演中,又或者参加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风俗活动。如《月光下的凤尾竹》体现的是傣族文化,可以让学生模仿参加泼水节的活动,这样能让他们体会傣族文化的独特之处,让学生融入自然,感受风俗美。通过单元学习活动,学生认识到不同民族对于美有不同的理解。这样有助于他们发现美、感知美,激活审美情趣,还能提升他们审美感知方面的核心素养。
将民族文化与音乐教学结合起来,能构筑具有融合性的小学音乐课堂。通过拓展探究,让学生领略音乐作品中蕴藏的文化风味,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思考如何传承与发展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娟,朱柯如.红色音乐文化与小学音乐融合教育初探[J].新课程导学,2021(30).
[2]王铭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J].基础教育论坛,2022(34).
[3]周容华.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探究[J].小学教学研究,20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