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4-11-05卢银波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通过采用激励教育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度,还可以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推动学生的持续发展。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基于新课标要求,改革创新传统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整合激励教育,从而弥补传统语文教学的不足。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励教育;运用策略
小学语文激励教育的实践意义重大,教师在课堂中除了要教授学生知识外,还要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力,采用激励或鼓舞等措施,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激励教育强调将课堂主体归还学生,在此类课堂中学习,学生会逐渐产生语文学习动力和学习情感,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发展其综合能力的关键点。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有效的激励方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引导他们不断发挥自身潜能,为其日后的终身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一、激励教育的内涵
激励教育属于现代教育模式之一,可以助力教师的教学改革工作,是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事实上,激励教育要求教师在课上采用与学生个性特点相契合的激励和鼓舞方式,不断激发他们的潜能、特长与内在学习动力,让他们充满自信地学习,坚定自己能够实现学习目标,从而形成积极主动、不畏困难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自信。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倾向于知识传授法,课堂创造性不足,阻碍了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激励教育的提出是为了推动学生的发展,教师采用科学的方式激励引导学生,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和探究中,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明确语言知识本质,弥补被动学习的不足。小学生正处于最重要的人格发展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与激励教育的整合,可以确保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小学语文激励教育的实践价值
1.可以强化学生学习自信
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实施激励教育,可以强化他们的学习信心。小学生缺乏认知能力,经常无法跟上教师的讲课进度。且应试教育所采用的灌输式教学法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学习压力。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时,缺乏与教师交流的勇气,学习信心逐渐弱化,长时间如此,还会逐渐抵触语文学习。而激励教育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信心,带给学生趣味学习体验,尽可能地放大他们的学习成就感,这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1]。
2.可以优化语文教学质量
语文学科是最关键的义务教育学科之一,该学科的涉猎范围较广,其中涉及了艺术或科学等领域的知识。语文学习是学生强化自身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不仅可以规范他们的道德行为,提升其语言能力,还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推动其综合能力的发展。然而,传统语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学生的高效学习,学生只能短暂地集中注意力,存在学习懈怠问题。而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实施激励教育,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主体性,从而优化语文教学的质量。
3.可以优化语文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中实施激励教育,可以优化学生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励教育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适当教学内容的配合下,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实施激励教育,可以缓解他们的学习抵触心理,驱动他们自主探索语文知识。在课堂教学环境的配合下,教师对学生实施激励教育,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因为大部分小学生十分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和关注,而激励教育可以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且激励教育也可以优化学生的课堂学习氛围,推动学生的高效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在激励教育中创造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可以更客观地肯定学生,能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贯穿自主学习理念,从而推动学生的持续发展[2]。
三、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1.运用正向激励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
小学生尚未形成完善的心智,且缺乏生活经验,难以自主理解一些语文知识,若小学语文教师忽略了这一点,不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问题,就会导致学生逐渐抵触或厌烦语文学习。为此,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创新传统教学观,还要保持教学敏锐性,要从学习和生活中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鼓励他们大胆质疑,用多样的教学工具构建课堂激励氛围,在多样情境中组织学生开展趣味语文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欲,用恰当的鼓励驱动学生积极学习,从而优化他们的语文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二下《找春天》一课时,考虑学生需要通过本堂课学习走进大自然,感受充满生机、生意盎然的春天,体会春天的美好。为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教师可以用趣味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观看多媒体课件中鸟、柳树、绿叶等与春天有关的事物,以齐读或分段朗读的方法阅读课文内容,并向学生提问:“谁能阅读一下第1段?”用此类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欲,并采用鼓励性的评价语言,如“你朗读的声音非常响亮,且完全正确地读出了每个字的发音!让我们一起为他鼓掌!”“你的朗读情绪拿捏得恰到好处,温柔轻声、声势浩大地读出了呢喃细语和汹涌澎湃之情,让我们共同练习。”用氛围鼓励法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引导他们正确认知自身的学习特点,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语文知识。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些探究性问题,“除了你们在课件中看到的春天的景物外,你还能说出哪些景物?”从而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让学生回归生活,思考春天的景物,并将这些景物分享给大家,在教师的肯定中体验春天的美景[3]。
2.用差异化激励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思维,他们对教师和家长的认可十分期待,内心想要获得他人的赞美。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抓住他们的这一特点,在课上对学生实施纪律教育,要真诚地赞美学生,正向积极地评价他们在课上的回答与表现。此外,考虑学生存在性格差异,为此教师要综合学生的实情,采用有针对性的激励方式,用多样化鼓励激发他们的自我表现欲,从而构建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二下《传统节日》为例,这篇民谣采用了三字经的形式。民谣主要形容了春节、清明节、七夕节和端午节等节日,民谣内容朗朗上口,讲述了一个个中华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语言的精妙,可以给学生带来深刻的阅读体验。教师在教授完这篇民谣后,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下开放性问题:“现在请你来形容你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你会怎么形容?”用问题驱动学生利用本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民谣创作或民谣改编。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学生的状态和表现,及时用积极肯定的语言评价表现优异的学生,真诚地赞美他们所创作或改编的民谣,并鼓励其不断努力,争取下次做出更进一步的突破。而对于语言讲述不理想,表达能力不佳的学生,教师切勿急于批评他们,而是要认同他们的创作或改编,用鼓励的语言保持他们的学习动力,优化他们的语文学习体验。对于表达能力欠佳,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可以用热烈的掌声鼓励他们,让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用肯定的方式为他们构建一个自我展示机会,让他们在大胆表现中逐渐形成学习信心。教师基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差异,采用针对性的激励方式,可以帮助每个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语文学习获得自身能力的发展。
3.采用激励评价优化学生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中整合激励教育时,要改变以往机械单一的评价模式,在评价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发挥评价和激励教育对学生的双重激励作用,从而获得更有效的激励效果。小学生非常重视教师的评价,若教师可以将自己对他们的希望和爱护,通过评价这一载体传递给学生,就可以促使他们更专注地投身于课堂学习,从而不断发挥自身的语文学习潜能[4]。
例如教师在人教版二下《雷雨》一课中实施激励教育时,想要利用评价帮助学生深刻感悟文章内容,就要有情感、有深意地评价学生,从而驱动他们思考教师的评价,并用评价提升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动力。小学生学习这篇文章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因为文章写作背景与学生距离较远。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更多的是理解文字表面,大多是从“自然现象”层面感悟文章,最终得出如下结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向人们传递雷雨过后将会迎来美好风景。而教师要包容地对待他们的理解偏差,尊重他们的理解,切勿急于进行讲解或评价。要用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对学生的理解予以肯定,赞扬他们能够联系上下文内容。然而,教师也要加大对学生的文章理解要求,如采用评价的方式让他们了解阅读文章不仅要根据文字提炼内涵,也要关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人生经历等,从而完善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可以对学生实施评价激励,鼓励他们二次596128795302409404d66ac5b27a9575fe8691ca48f3a47ba0c573f070240737感悟文章内容,比如:“大家刚才回答得都很好,然而,我们是否应该对文章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做出更深刻的理解呢?请你们根据教师给出的指导,对文章内容进行更深刻地理解!”同时,也要第一时间鼓励理解深刻的学生,如“你说得非常好,透彻地理解了整篇文章的内涵,请大家一起为他鼓掌!”像这样,教师在评价中融入激励教育,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课堂学习氛围,还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4.利用竞争激励推动学生表现自我
学生在轻松、热闹、欢快的课堂氛围中,更能产生学习探索欲。教师可以围绕课本内容,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学习活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竞争活动,并在其中融入激励教育,借助鼓励评价和肯定评价等方式,革新传统语文教学生态,学生也可以在能力评比中,找到自己的学习榜样,在激励教育中与他人进行良性竞争,从而更主动地投身于课堂学习,不断发展自身的文学素养。
以人教版二下《蜘蛛开店》一课为例,写作是学生最主要的语文学习活动之一,关系着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语言组织水平。教师在教授这篇文章时,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联系实际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故事创编。让学生运用自身的抽象逻辑思维,根据本堂课的学习主题创编故事内容,并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想法。随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故事创编评比活动”,让他们依次上台分享自己的创作,并根据学生投票情况确定最终的获胜者。用此类活动驱动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也可以在故事创编评比活动中添加小红花、奖状和奖品等激励机制,作为学生的奖励,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5]。最后,教师也要特殊照顾一些语言表达能力不佳的学生,可以在课后与他们面对面地谈话,鼓励他们保持学习自信,并解决他们遇到的学习问题,或是对学生进行正向鼓励和评价,从而优化他们的学习体验,促使他们可以在后续学习中积极主动地表现自我。
5.运用适度赞赏引导学生深度探究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中采用正向评价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生缺乏成熟的思维,正处于抽象思维形成阶段,难以深度探索和挖掘知识,特别是对于课本中晦涩深奥的内容,学生无法通过自主学习达到深度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整合激励教育,在评价环节适时向学生提问,在带给他们学习成就感的同时,让他们深度探究语文知识,在师生互动中更深刻地了解彼此,同时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以人教版二下《传统节日》一课为例。文章围绕主题“传统文化”,介绍了我国的各个传统节日及其习俗,借助“节日”主线向学生介绍了不同节日的不同习俗,以及不同地区在同一节日的不同习俗。考虑小学生缺乏阅读经验,无法深刻理解教材内容,难以达成深度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先组织他们进行自主交流和探讨活动,随后在激励教育中向学生提问:大家都非常仔细地阅读了文章内容,说出了不同节日的习俗,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习俗呢?请阐述你的看法。学生会在教师的引领下,深刻体会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从而获得更理想的语文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实施激励教育,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信心,还可以带给他们学习成就感,让学生获得趣味学习体验,推动其学习能力的发展。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激励教育时,可以在正向激励中运用鼓励性评语提升学生学习信心;在差异化激励中,用针对性激励方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在评价中融入激励教育,优化学生学习效果;在竞争激励中运用活动鼓励学生表现自我;在适度赞赏中,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探究。从而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激励教育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俭朵.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激励教育模式的有效性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6).
[2]杨文娟.在开放中多元互动在优化中激励引领——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活动的策略性探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2(08).
[3]刘宝艳.多元互动,激励引领——谈“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学新方法[J].当代家庭教育,2023(01).
[4]傅美婵.坚持多元互动激励打造德育语文模式——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德智互动模式的有效建构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22(12).
[5]王杰.多元互动善激励扎扎实实求品质——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品质化活动模式的策略性构建[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