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问题”让学习方式发生“真改变”

2024-10-27李全博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4年10期

【摘 要】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共同作用于学习方式,提升学习动机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手段。知识的意义存在于情境中,对于数学学习而言,具有真实性、关联性(与生活经验相关联)、复杂性(比过分简化的书本知识要复杂)和挑战性的“真问题”能够唤醒学生的内部动机。文章“从关乎切身利益的真问题,引发学生的全情投入”“源于生活场景的真问题,引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影响政策制定的真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这三个实例来展现学习方式发生的真改变。

【关键词】小学数学 真问题 学习方式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学习效果备受重视。教师期望学生收到好的学习效果,首先应该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数学,然后引导学生学习,指导其开展学习活动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习方式总是存在于一定学习行为中,并通过具体的学习行为得以体现或落实。学习方式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但是学习方式的主人是学生,因此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带来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情境貌似是真实问题,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感兴趣,于是引发笔者的思考:到底什么样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和探究愿望?

一、学习方式的概念界定及影响因素

(一)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共同作用于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不同的学者对学习方式的概念界定不同,澳大利亚的教育心理学家约翰·比格斯(Biggs)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发现,学生偏好采用某些学习策略,总是受到自身学习动机的影响,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认为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学习中所持学习动机和采用的学习策略的组合。本文采用比格斯对学习方式的观点。

比格斯3P模型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前置因素(个体化因素和情景化因素)、过程因素(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结果因素。学习方式就是其中的过程因素,即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的组合。 前置因素可以直接作用于结果因素,也可以通过过程因素间接作用于结果因素。

(二)“真问题”是改变学习方式的触发器

1.“真问题”的特征

学生的很多知识都是来自他们真实的生活经验,生活是他们吸取知识的大环境,因此,利用学生的“真实生活背景”创设情境无疑成为情境教学的首选。

此处所指的“真问题”主要是指课堂上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并非单指真实的问题,真实并不代表与学生没有距离,因此这个“真问题”应该是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真真切切存在于身边的问题。基于问题学习理论和情境性学习理论,总结概括出“真问题”应具有真实性、关联性(与生活经验相关联)、复杂性(比过分简化的书本知识要复杂)和挑战性的特点。

2.“真问题”改变学习方式的原理

学生感兴趣的真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即激发了学生的内部动机,学生就会基于已有知识,利用多种方式尝试解决问题,在这个探究如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相应的学习策略,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共同作用于学习方式,从而使学习方式发生转变。

二、凭借“真问题”改变学习方式

(一)寻找“真问题”的必要性

数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然而真实生活中的问题也是数学学习的载体。如果数学脱离了真实,就是一堆毫不相干的数字,是真实让数学生动起来。数学新课标中也提到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找准“真问题”,让学习方式“活”起来

1.关乎切身利益的真问题,引发学生的全情投入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评选吉祥物”一课,学生对教材中的评选吉祥物情境没有兴趣,甚至有学生在课堂上就说:“就随便选一个吧,反正这事儿也不是真的!”学生是在提醒教师重新思考:什么样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探究欲?于是基于真实的情景提出一个问题:三年级选择哪种兴趣课?一想到三年级开设哪种兴趣课可以由自己决定,学生就很感兴趣。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关注到,要想解决这个真实的问题,一定要听大家的意见!于是引发接下来的投票需求。

在投票之前,学生根据三年级选择哪种兴趣课的真问题,和教师共同经历了这样一个制定方案的过程,如图1所示,这个过程同样也是根据真实问题主动探究的过程。

在经历投票、整理一个班级的数据,再到汇总年级数据,学生经历了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全过程,教师对此提出两个问题。

(1):到底选哪个?

(2):如果你想把数据表交给学校,让学校来做决策,你想对学校说点什么?

两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热烈的讨论,在此过程中,有一个男生非常喜欢“快乐烹饪”课程,但面对与“开心种植”课程的一票之差而不能在三年级开展时面对如此有说服力的数据,懂得必须尊重数据。

整节课学生的不断思考、操作、合作、质疑、抉择,都是源于“三年级选择哪种兴趣课?”这个“真问题”,这种关乎切身利益的问题就是与自己有关联的“真问题”。

2.源于生活场景的真问题,引发学生的自主探究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小数乘法内容,教师常常会以停车收费问题帮助学生复习该内容。停车收费问题源于生活,学生对此也熟悉,是一个进行练习小数运算的好载体。

(1)传统题目如下:

红红家周末开车去了植物园,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如下:1小时内收5元。超过1小时,每0.5小时收2.5元。(不足0.5小时按0.5小时计费)红红家的车停了2.3小时,共要付停车费多少元?

采访学生:

师:你喜欢解决这样的问题吗?为什么?

生:不喜欢。因为我记得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好像不是这样的,好像是第1个小时便宜,第2个小时就开始贵了。另外不足0.5小时为什么要按照0.5小时收费?我听爸爸妈妈说15分钟之内是免费的。

学生对于这类看似是生活中的问题并没有什么兴趣,只是机械地做题,而且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在追求真实,因此教师不应该只是为了让学生练习某个知识点而出题,而应提供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2)“真问题”如图2所示:

学生的回应,如表1所示:

数学之所以不叫算术,是因为这里面有很多算术承载不下的内容。生活中的真问题往往比书本上所谓的真实问题要复杂得多,这种复杂不是在于计算,而是在于真实和能引发思考。用计算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只是数学中最基础的一种方法,对这个生活中的真问题进行深度思考,甚至是在课后采取的后续行动,就是学习方式发生转变的最好证明。

3.感受政策制定的真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快乐成长”一课的教学情境:2010年12月1日,铁道部将能买半价票的儿童身高标准调整为120~150厘米。同时,教材中还到出淘气班同学的身高情况,然后让学生根据铁道部制定的半价票身高标准来确定淘气班里有多少名同学能够买半价票,从而产生统计需求。显然,学生对此的参与度与积极性都不高,究其原因,可能是铁道部的政策离学生很远,对于该调整学生也只能是一个顺应者,而且让学生根据这个离自己很远的政策来统计一个虚拟人物的班级同学能够买半价票的情况,学生确实很难有研究激情,只需要在已给的图中接着画出虚拟同学的身高就可以了。

教师对该情境做出了调整:让学生来解决“铁道部对于半价票的儿童身高范围怎么定”这个问题。一听说自己要参与国家层面的标准制定,有学生很惊讶:“我也能参与国家大事的制定?”甚至有学生说道:“给铁道部提建议一定不能马虎!”这些学生的反应都体现出了该真问题的价值。相同的情境,不同的问题,效果也截然不同,学生的探究欲立刻被激发。

接下来在明确需要统计儿童身高这个数据之后,教师出示问题:根据一个人的身高数据就向铁道部提建议看?这个问题引发了全班反对,一个人绝对不能代表整体,学生逐渐明白一个班、一个年级甚至一个学校学生的身高都不能作为标准,而需要统计全国的样本数据,是这些真问题让学生有了强烈的统计需求。学生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借助个体数据样本来感受制定政策的过程。

这样的“真问题”相对于教材中的直接根据统计表来整理和表示那些冰冷的数字要复杂得多,正是这种挑战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继而引发了他们不断深度思考,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了重大转变。

(三)学习方式要“活”在内涵

让学习方式“活”起来,并非追求课堂形式的活跃,也不是学生的方法灵活多样,课堂的活跃只是学习方式转变的一个外显,方法多样只是不同的解题思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观察、操作、想想、质疑等方式来获得知识,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论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三、基于学习方式转变的思考

首先,要挖掘、改造、整合教材,找准“真问题”。这里所指的“真问题”与教材中的问题并不冲突,教材中的每个情境与环节必然有其设计的道理,因此教师要尊重教材,深度理解教材,然后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微调,寻求能够激发学生动机的真问题。

其次,要适应学习方式的转变,做一个有效的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是学习的主人,首先是学习需求和学习情感的主人,然后才是掌握知识的主人。“真问题”真正唤醒学生的内部动机后,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会发生巨变,课堂可能会不受“控制”。因此,教师要适应学生的转变、接受课堂的转变,默默地从一个主导者退居为有效的合作者,陪着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最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任务,也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环节。就数学学科来说,培养的不只是具有数学思维、会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人,还得是有情感、有温度的“数学人”,能够面向生活,适应未来社会的“数学人”。

【参考文献】

[1]向葵花.中小学学生学习行为研究——旨在改进学生生活与发展状态的学习行为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