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班本课程:高质量塑造幸福班本生态

2024-10-25张岩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4年10期
关键词:班本课程幸福教育美育

摘要:艺术班本课程是基于班级实际情况,以实施艺术教育为核心内容,由教师、学生以及班级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构建的一种具有独特性和适应性的课程体系。在艺术班本课程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可以坚守“1+X”课程与活动双动的原则;在艺术班本课程的实践操作中,教师可以采用家校携手共育的方式。艺术班本课程的创设是生长式的,通过健全的机制、规范的课程管理,实现从点到面、有效落实。

关键词:艺术;班本课程;幸福教育;美育

2023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切实加强国家课程方案向地方、学校课程实施规划的转化工作。”班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班级的教师和学生。因此,班本课程更具综合性、实践性和情境性,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在班本课程的开发依据和创设等方面,学校应力求规范、合理和有效。

沈阳市沈河区二经街第二小学(以下通称“学校”)践行“幸福教育”理念二十余年,构建了基于学校、基于课堂、基于学生、基于问题的“幸福教育”导向机制,树立了“一切教育行动要让师生感受教育幸福”的价值观。基于对“让学生获得幸福感”有着独特的理解,学校提出“塑造幸福班本生态”的实践命题,并从三个层次着手实施艺术班本课程:一是心情类的工作,如实施重塑态度、关爱“1+1”、值周班主任、学生评价“负面清单”等专项行动;二是减负增效类的工作,如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选作业等;三是课程浸润类的工作,教师开发班级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内容,让学生享受课程、愉悦身心。实践证明,第一类工作迅速见效、第二类工作深度起效、第三类工作长期有效,艺术班本课程发挥了长效塑造班本生态的作用。

一、艺术班本课程的内涵阐释

艺术班本课程是基于班级实际,以艺术教育为核心内容,由教师、学生以及班级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构建的一种具有独特性和适应性的课程体系。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班级为基础,充分考虑班级学生的兴趣、需求、能力水平等特点,因材施教,满足班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二是突出艺术特色,强调艺术领域的知识、技能和审美体验,涵盖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三是强调自主开发,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自主设计、实施和评价课程内容与活动。四是注重实践体验,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和感受艺术创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五是促进全面发展,艺术班本课程不仅关注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还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问题解决、自我表达等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艺术班本课程的创新特征

(一)班本化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演奏是进行情感表达和音乐表现、开展音乐创作与展示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增强音乐理解、表现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学习兴趣,发展核心素养,身心健康成长等具有重要作用。”乐器演奏是音乐实践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将乐器演奏培育从“掐尖”逐步转向“普育”,让乐器演奏学习真正成为每个学生的技能特长,这是艺术课程班本化的初心。艺术班本课程充分利用班级资源,以满足本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为宗旨,便于学生接受和实践,具有针对性、专业性与感染力、影响力。艺术班本课程能提高学生的艺术才能和艺术欣赏水平,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真正的经典艺术,有机会接触各种乐器、演奏各种乐器,用艺术表达情感、陶冶情操。

艺术班本课程的设计主体与实施主体能多元互动,不断拓展内容与空间。在艺术班本课程中,教师是开发者和实施者,学生是实践者和受益者,家长是辅助者和参与者,三方协作促成课程的有效开展。艺术班本课程的设置相对灵活,学生可以利用早读、大课间、中午、班队会等时间来完成。同时,艺术班本课程突出学段特色,以实践为主,强调的是发展学生的实践智慧。艺术班本课程不仅弥补了个体差异,还满足了学生和家长“学特长”的需求,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艺术课程改革。

(二)丰富化

学校的艺术班本课程建设始于2009年,多年来始终坚持独特性、实践性、多样性的开发原则,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民族器乐类为主的班本器乐课程,有竹笛、陶笛、中阮、二胡、空灵鼓、巴乌、民族鼓等二十余个类别。乐器对儿童大脑开发具有积极作用。学校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让有特长的学生更专业,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人人成长,进阶式发展。中国民族乐器包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是美育的重要载体。艺术班本课程从器乐起源的了解,到传承至今的经典曲目的练习,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民族乐器的学习,学生真正提高了艺术素养,传承文化根脉。艺术班本课程既有创新又有延承,演绎出鲜活多姿的活动样式,深受学生喜爱。

在学科教学实践中,艺术班本课程帮助师生打通学科之间联系,增加学科融合。例如,语文课上,学生学习《月光曲》,当钢琴曲悠扬地响起,学生会情不自禁地闭上眼睛,想象月光照在大海上的情景,音乐能到达语言到不了的地方。学科与艺术的结合让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深刻,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

(三)整合化

在艺术班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学校坚持“1+X”课程与活动双动的原则,“1”是指进入课表的班本活动课程,是需要教师介入指导的课程类型;“X”是指学生可以利用自习、课下、课间等时间自主学习、创新的项目,教师课上指导是为了学生课下自主,课下的创想是为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愿望、能力等,从而让学生获得学习和思考的成功体验。

在艺术班本课程的实践操作中,学校除了聘请高等专业院校的专家来校指导,还邀请有专业特长的家长志愿者来校进行班本课堂的指导与管理。家长的参与使有限的班本学习时间得以有效延伸,家校间形成了密切的学习联络网,学生在艺术班本课堂上快乐成长。

三、艺术班本课程的实施建议

(一)艺术班本课程如何选择内容

艺术班本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在课程选择上,就是校本、班本、个体求最大公约数的过程。在课程领域方面,是校本导向、班本选项、个体层面融合。比如,学校倡导以民族器乐类课程为主建设班本器乐课程,这就是基于校本导向;班级确定学习哪种具体乐器、以哪种表演形式为主,就是班本选项;到了个体层面,就是主项兼容副项,才有了民乐与西洋乐器混编的场面。在课程内容方面,是校本列主题、班本定节目、个体显神通。比如,本学期学校设计了“放飞幸福梦,阳光下成长”艺术节活动主题,班级在校本主题的引领下从训练曲目选择到表现形式紧扣学校主题,实现灵活多变、丰富多样。

(二)艺术班本课程如何把握标准

艺术班本课程的教学标准不像其他学科那样能具象性表述,其宽泛灵动。国家课程中关于艺术教育的具体标准,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达成,可以通过校本、班本课程和学科实践活动的有效衔接与推进。班级器乐项目作为专业标准普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班本艺术课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实现动能发展。这样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让有特长的学生更专业、有潜能的学生开发潜能,学生人人成长,不同进阶,推进标准落地。

(三)艺术班本课程如何持续发展

艺术班本课程的创设是生长式的。学校通过健全机制、规范课程管理,推动艺术班本课程从点到面实现有效落实。教师通过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促进艺术班本课程长效实施;学校形成浓厚的艺术氛围,家长与学校达成培养共识,促进艺术班本课程由表及里纵深式发展。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材、有活动、有研讨、有评价……艺术班本课程已成为学校课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艺术班本课程的成功启示

在学校实践层面,创设班本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充分发挥班级的主体作用,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从大格局上来看,班本课程应该是学校课程的一部分。学校课程的班本化是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底板,需要学校及教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通透的理解。

(一)最近的课程和最远的目标

这里的近和远是一种课程的辩证法,艺术班本课程的建设可能并非天然地离学生最近,但一定是学生的心之向往,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艺术班本课程的目标往往会超越国家课程标准,或将较为宽泛的标准具体化,对艺术教育目标的追求从培养兴趣到形成技能,从发展特长到走向专业,让所有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定位。

(二)最低的舞台和最高的参与面

班级对学生来说是其展示才华的基本舞台,这舞台有利于学生广泛地参与,是实现课程价值的基本保证,有利于学校追求课程价值最大化。班级为学生提供阳光、自主、尊重的舞台,让每一名学生像花儿一样绽放。学校的39个班级形成了15种器乐类别的组合效应,班班上台表演,生生上台展示,实现“班班通艺,生生艺美”。

(三)最广的视野和最好的选择

班级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场所,要打造泛在学习环境,充分体现无边界教育的思想内涵。艺术班本课程选择以“能不能进入学生的生活”的问题导向为前提,基于学校实际、社区文化、家长需求和学生的成长实际,创造性地找到艺术班本课程建设的空间、资源,有效达成艺术班本课程建设的目标,生成班级文化气象,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艺术走进班本,不是内容和形式的简单相遇,而是价值的种子向适合土壤的植入,是能力势能在实践时空的释放,是以生为本理念下学校对丰富资源的选择,是班级特色对学校文化的支撑,是课程浸润对幸福教育的滋养。学校推进艺术班本课程多年,实实在在地把美育送到学生面前,让学生真正学习到艺术知识,这就是幸福教育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黄纯真.浅谈童装艺术园本课程实施的推进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10).

[2]陈明.生成·整合·提炼:课程班本化实施中的儿童经验建构[J].中国教师,2024(8).

[3]沈建民,郑雨露.学生的课程创生:特征、价值和实现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25).

(责任编辑:赵春艳)

猜你喜欢

班本课程幸福教育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基于儿童语言表达力培育的班本课程实践
幸福教育理念下中职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特色龙城,润养课程
幸福教育课程:儿童个性发展特需
化学课堂让学生幸福学习
如何创造幸福的教育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