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小学语文教师深度学习的专业引领机制研究
2024-10-25米明山耿晓巍贾苏
摘要:教师深度学习是一种以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目标,以实现学科育人功能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学习方式,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铁岭市小学语文卓越教师团队以团队建设及教师成长为依托,通过导师专业引领、工作坊合作交流、线上教研有效互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专业成长规划指导等专业引领机制促进教师的深度学习,开展基于问题与反思的交流分享、基于经验与合作的有效互动、基于情境与实践的激励评价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有效的引领和支持。
关键词:深度学习;卓越教师团队;专业引领机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自我发展既是丰富教师生命内涵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既强化了关于教师“怎么教”的具体指导,更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引领作用。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育己”和“育人”同样重要。语文教师不仅要对课程内容有充分的掌握,更要对学生学习规律、教学方法创新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有深入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获得专业化水平提升,有效推动铁岭市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2021年12月,铁岭市小学语文卓越教师团队(以下简称“团队”)成立。两年多的时间里,团队成员们立足自身成长,认真分析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充分发挥各自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逐渐形成了促进教师深度学习的专业引领机制,使团队建设更具学习性、实践性和研究性。
一、教师深度学习与专业引领机制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者,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2024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要“提高教师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将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基础,贯穿教师发展全过程”“加强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培训,培育一批引领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改革的骨干”。
教师深度学习是一个教师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实现教学知识与教育智慧深度融合的过程,它不满足于表面的、浅层次的知识和技能掌握,而是通过知识的深度、广度、关联度等层面对学科知识、教学理论及教学实践进行系统学习、反思和总结。因此,教师需要保持持续学习的动力和习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既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它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
教师专业引领机制是促进中小学教师开展深度学习的一种制度化的运作方式。专业引领机制的建立,不仅能够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使教师的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能为教师提供学习的资源和平台,帮助教师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进而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学习共同体,在激发教师的内在学习动力的基础上,更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
教师深度学习与专业引领机制存在密切的关系,了解并把握深度学习的特点,基于教师工作中的真实问题和需求,精心策划研修内容,构建有效的专业引领机制,有助于为教师提供更加丰富和生动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帮助教师更加深入地理解深度学习的原理和应用,从而将其更好地融入教育教学之中。
二、促进小学语文教师深度学习的专业引领机制
基于教育教学问题的合作互动是教师深度学习的核心机制。《标准》强调“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为此,团队以“扎实践行小学语文本真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教学和研修的核心理念开展研究与实践,并建立相关引领机制。
(一)导师专业引领机制
导师能够营造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在发展理念与目标的支撑下,团队建立了导师制度。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深厚理论素养的专家、教研员担任导师,向团队成员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定期对教师进行观察教学、指导和培训,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帮助教师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解决学习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工作坊合作交流机制
学习者在知识和技能情境中更容易理解、记忆和应用。铁岭市教师进修学院为团队搭建了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建立工作坊制度,营造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促进深度学习和协作。学院定期邀请教育领域专家举办讲座,主题涵盖教育教学的最新理论、方法和实践策略等,促进教师接触前沿知识和观念,进一步实现小学语文核心团队与其他专家和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这种合作与交流有助于团队成员拓宽视野、汲取新知,从而更好地实现专业引领。
(三)线上教研有效互动机制
卓越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成员互动。团队建立规范的线上教研活动制度,进行新课程标准解读、同备一堂课等活动,要求教师定期参与,共同研究教学中的难题,分享教学经验和成功案例。线上教研制度的建立,促使团队教师之间形成了学习共同体,通过开展团队中的各类竞赛,如朗读比赛、基本功大赛、课堂教学观摩比赛等,拓宽教师的视野,促进共同成长。
(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机制
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是基于合作的专业共同体学习的基础。学院为卓越教师团队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和技术支持,包括电子教学资料、教学设备、录像技术指导等,这些资源和支持是促进教师深度学习的重要保障,用以满足团队成员的学习需求。此外,团队教师参加培训、学术会议或参与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均成为团队共同发展的资源,使团队教师能够随时获取学习资料,不断更新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
(五)专业成长规划指导机制
发展性评价是促进教师成长的依据。我们指导团队成员根据自身特点和专业发展需求,制定包括理论提升、实践探索、活动参与、预期目标等方面内容的成长计划,并为每位教师建立了个人成长档案,全面记录其学习历程、教学成果、获得的荣誉等,由专业引领者定期对档案进行整理分析,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并对在深度学习中取得显著成果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了教师参与深度学习实践的积极性。
三、专业引领机制支持下的深度学习研修实践
团队以专业引领机制为依托,以真实问题为任务驱动,采取教师自主探索和线上集中培训的方式,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基于合作的专业共同体的深度学习实践。
(一)基于问题和反思的交流分享
团队成员按照个人提升计划,坚持阅读与写作。书目既有理论学习类、课程案例类,也包括教育名著类和优秀文学类。例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介绍了《标准》从修订背景到课程性质、培养目标,从学习任务群相关案例到质量评析建议导向等方面,成为教师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权威资源。
又如,2022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学历案与深度学习》一书呈现了核心素养背景下深度学习的学理依据,形成了易于操作的学历案规范。通过研究,团队教师掌握了学历案设计的环节、内容与方法,并落实到实践当中,撰写不同年级的语文学科学历案。在深度学习之后,团队成员将学历案的编写推广到各自所在的学校,形成“让学习真实发生”的学历案撰写氛围,并积累了相关经验。
(二)基于经验与合作的有效互动
网络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庞大的信息和链接,促进了知识的流通和更新。针对团队成员分布学校零散,教育教学工作繁重,参与集中研训机会较少的情况,学院师训部对团队成员进行了网络平台利用方面的技术指导。团队教师充分学习和利用微信群、智慧教育平台等发挥现代网络媒体功能,发布研修计划、学习要求,学员们在微信群里欣赏作业、探讨问题、分享经验,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现实壁垒,拓展了交流的空间和研训的平台。同时,团队成员不定期将自己优秀的教学设计、论文、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教育资源分享到微信群,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
此外,团队还建立了“多彩小语”公众号。该公众号设立“教育生活”“读书分享”“教学设计”“教师投稿”“活动报道”等专栏,强化了对团队的宣传,也逐渐积累了团队的网络教育资源。
(三)基于情境与实践的激励评价
科学的激励与评价,既可以促进个人成长,又有助于团队发展。学院对卓越教师团队的深度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专业的反馈和评估标准,帮助个人或团队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进而及时调整和改进。同时,团队分阶段对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和鼓励,极大地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使教师在专业领域不断进取,追求卓越。
总之,教师的深度学习是其专业成长的核心要素,而专业引领机制则是促进教师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促进小学教师深度学习的专业引领机制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作。团队将继续深化研究,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燕,程良宏.教师的深度学习如何深入:学习要素的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19(8).
[2]屈玲,代建军.深度学习视域下教师关键能力的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9(12).
(责任编辑:赵昆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