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4-10-25利桂梅
[摘 要]高质量发展的物流业对物流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知识型、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素质物流人才是应用型高等院校的责任,同时也是优化市场转型升级、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人才供需匹配的必然要求。产教融合成为探索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文章构建了“两路线、三视角、四融合”的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明确“两路线”人才培养定位,推动课程体系建设;深化“三视角”协同育人理念,发挥多主体联动优势;推动“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实施多元化教学创新。文章将为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可行的新模式。
[关键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17-0133-05
“十四五”期间,是中国从“物流大国”迈向“物流强国”的关键时期。2022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等物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加强物流专业建设,培育复合型高端物流人才,创新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路径,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和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高水平发展。为了适应新时代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大量相关政策措施作为强有力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因此,推进产教融合是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向。高校要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促进产业需求侧和人才供给侧相匹配,使人才培养对接产业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产业需求。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需要持续深入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为我国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可行的路径。
一、产教融合视域下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产教融合视域下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既是产教融合的痛点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现实实践来看,产教融合在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建设尚未完善、实训教学基地尚未建成、“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不足等,这些问题制约和影响着我国高质量物流业对应用型复合型物流人才的需求。
(一)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目标尚不明确
产教融合是通过高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产与教的深度融合。当前部分高校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目标内涵认识不到位、方向把握不准确,内驱和外推动力不足,导致产业发展需求侧和人才培养供给侧不匹配,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产教融合视域下部分高校的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没有挖掘深层次目标内涵,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契合,仍以传统物流方向为主,没有考虑现代物流发展方向和趋势,没有深入探讨和分析社会对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的需要。产教融合视域下部分高校和企业之间缺少相关政策措施的指导和支持,双方合作力度不够,对物流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一致。现阶段部分高校的物流人才培养目标仍由高校自主制定,缺乏行业企业的论证和探究,培养过程浮于表面,培养模式相对滞后,课程内容设计不科学,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不能满足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二)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尚未完善
首先,在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建设中,部分高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安排不合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课程设置时行业企业参与度较低,缺乏专业性和前沿性;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陈旧、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单一。物流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信息系统等,这些课程的实践操作性较强,但在课程学时设置中理论学时仍占比较大,实践学时占比较小。其次,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标准体系建设方面还有待加强。应用型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应满足供需匹配的要求,但现阶段由于学校和企业在课程标准体系建设中没有建立有效的合作参与机制,仍以学校课程为主,行业企业参与度较低,致使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最后,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法为主,教学评价以最终的期末考核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这样的课程体系尚未完善,难以满足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产教融合实训教学基地尚不完备
目前,部分高校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实训教学基地严重不足、实训平台尚不完善等问题。产教融合实训教学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包括物流实训室、物流仿真实验室、实践基地等。部分高校由于物流设施设备陈旧、物流作业流程简化、物流实训环境条件差、物流实训室规章制度不明确等问题,导致学生实践操作受到限制,不能满足校内实训的需求。校外实训基地是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重要场所,主要包括校企合作的物流企业、挂牌的实习基地、其他企业物流岗位等。实际上,虽然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但企业却因更注重生产效率与经营管理,没有太多时间向学生详细讲解和展示,这使学生只能停留在认知和理解阶段。在学生实习过程中,企业也没有提供较多相应的岗位给学生进行实操训练,使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并未得到提高。由于实训教学基地的长期维持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没有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等组织机构及相关政策措施的指导和支持,产教融合实训教学基地就难以维持稳定运转,无法助力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四)产教融合“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不足
产教融合视域下拥有一支强大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对开展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但现实情况下,部分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数量较为匮乏,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部分教师重科研轻实践,专业实践能力薄弱,制约了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部分教师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物流专业属于新兴专业,发展时间较短,专业师资数量较少,师资结构不合理,缺乏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教融合的质量。因此,产教融合视域下物流专业“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二、产教融合视域下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构建
产教融合视域下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仍存在诸多问题,这就需要重构产教融合视域下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因此本文提出了构建“两路线、三视角、四融合”的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的建议,如图1所示。
(一)明确“两路线”人才培养定位,推动课程体系建设
明确“两路线”即“理论→实践”和“实践→实践”的人才培养定位,重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丰富和拓展实践项目,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针对理论课程,高校在传统课程基础上,结合现代物流前沿和发展趋势,吸纳行业专家参与课程探讨,在智慧物流、冷链物流、农产品物流、跨境电商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方向开设新的课程,以适应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需要。针对实践课程,高校在原有基础上新增智能仓储与库存控制、射频识别技术、条码技术、物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实践,提高学生对物流自动化智能化的实践技能。同时,高校通过企业参观、行业讲座、课程竞赛、顶岗实习等,不断拓展和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产教融合视域下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两路线”中的“理论→实践”旨在应用理论,即主要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学习深化理论知识,应用理论指导实践,突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两路线”中的“实践→实践”旨在强化能力,即提高实践操作技能,突出分析和解决物流复杂问题的能力。在产教融合视域下,明确“两路线”人才培养定位,推动课程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深化“三视角”协同育人理念,发挥多主体联动优势
深化“三视角”协同育人理念,从不同角度突出以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为主体多级联动的优势,建立“政行企校”一体化互联互通。地方政府按照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物流政策措施如《“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为协同育人提供支持和引领,保证落实到位、监管到位、资源共享。物流行业根据特定的标准协调指导,关注物流发展前沿、最新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在智慧物流、冷链物流、绿色物流、跨境电商物流等新领域新方向以及物流新技术新应用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和支持,让学生对物流行业发展及物流人才需求更加了解。物流企业是实施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最直接的场所,广州华立学院与京东、顺丰、新邦、中外运、丹马士、阿里巴巴等企业进行了合作。物流企业不但可以为高校物流专业提供物流实训教学基地、顶岗实习岗位、讲座培训等,还可以为高校物流专业学生配备经验丰富的企业导师。高校教师传授给学生物流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并通过物流实训室、校企共建产业学院等多种方式联合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因此,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实现多元主体多级联动,以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为标准,各主体之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实现高校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高质量联合培养。
(三)推动“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实施多元化教学创新
产教融合视域下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以学生为中心,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四融合”——产教融合、校内校外融合、线上线下融合、德育融合的多元化教学创新,满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职业与素养相结合的要求。产教融合突出产与教深度相融,坚持以物流行业需求为导向,确保物流人才供给的质量。高校主动与企业对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课程体系建设、搭建实训教学基地,同时实施企业导师制等,为产教深度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校内校外融合强调“学”与“练”高度相配,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高校可以把校企合作的企业专家“请进来”为学生开展讲座,可以让学生“走出去”参观实习,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线上线下融合拓展了学生学习的范围和资源,“线上”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中国慕课、网络资源等实现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线下”以课堂学习、实践操作为主,有效突破传统教与学的限制。德育融合注重“立德”与“育人”相结合,通过课程思政建设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人才。由此可见,推动“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实施多元化教学创新,是实现产教融合视域下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三、产教融合视域下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
面向新产业、新技术发展趋势对高质量物流人才的迫切需求,在产教融合视域下积极实践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为我国高质量物流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
(一)面向物流新领域新方向,培养应用型人才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日益广泛应用,智慧物流、智能物流、“互联网+”物流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在产教融合视域下,高校通过现代化物流实训室依托先进的技术和平台资源,与物流企业在课程改革创新、实践教学、讲座培训、人才共建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可以有效提升智慧物流人才培养质量。随着现代物流基础建设日益完善,物流网络体系逐步健全,物流服务可持续性发展,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绿色物流等新领域加速布局,特别是在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物流条件不断改善。目前,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缺乏,高校应与地区农业农村部门对接,带领学生深入农村调研,精准培养专业的冷链物流人才。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迎来跨越式增长,跨境电商行业也快速崛起,引发国际物流、跨境电商物流等新方向快速发展,因此高校应开展国际物流业务能力实训实操、跨境电商综合实训、考证培训等,强化跨境电商物流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物流新领域新方向的布局和发展,使社会对具备智慧化、智能化、数字化、专业化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对物流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理念,促进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改革传统的物流人才培养方向和路径、陈旧的教学内容、僵化的教学方法、单一的教学评价等,并围绕物流新领域新方向,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搭建现代化的物流实训教学基地,落实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等,为我国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具备前沿性、综合性、应用性的物流人才。
(二)推进物流与其他产业融合创新,培养应用型人才
在国家“两业融合”的背景下,高校应通过产业整合、资源优化、协同联动、跨界融合,围绕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流通业、信息业、人工智能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物流业与现代设施设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能源技术等融合创新,推动物流向智慧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物流一体化运作水平。物流专业是一个交叉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在全面推进产教融合、学科融合、知识融合的背景下,结合经济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物联网等多学科建设,在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资源拓展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如,开展与各类企业深度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提供各种实习实训岗位;创新课程体系建设,设置体现物流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实现多种资源的有效利用,拓展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高级思维能力。高校应积极推进物流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创新,探索物流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综合型现代物流人才。
四、结论
“十四五”时期,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现代物流体系更加完善,物流服务网络更加健全,物流信息技术更加先进,亟须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复合型、综合型的高素质物流人才。因此,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培养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趋势。在产教融合视域下,应不断探索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和新方向,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搭建物流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等,加快推进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深度合作,应从合作机制创新、合作路径构建、人才模式共建、合作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为社会输送更多符合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保障物流业可持续性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 参 考 文 献 ]
[1] 庞燕,王忠伟.新文科背景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物流创新人才培养探索[J].物流研究,2023(6):80-84.
[2] 宋士华,朱青,高培军.产教融合视域下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路径构建[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2(1):69-74.
[3] 王琳.物流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推动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探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3(23):95-97.
[4] 陈广,于世春.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建构研究[J].高教学刊,2022,8(7):1-6.
[5] 赵林度.产教融合视域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21(12):18-23.
[6] 原冰.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物流科技,2022,45(2):183-185.
[7] 侯新颖,李建.产教融合视域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创新[J].江苏商论,2022(10):123-127.
[8] 杨志鹏,李方敏,张璐.产教融合导向的物流专业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5(4):37-40.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