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高中政治分层教学路径研究

2024-10-25郭丽丽

考试周刊 2024年35期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诸多便利,“互联网+”技术与分层教学的融合能够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生机与活力。高中政治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浪潮,反思以往教学的疏漏,重视分层教学的开展,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划分层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应用“互联网+”技术贯彻落实因材施教,在课堂中组织多样化的探究活动,发挥分层教学的优势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发展需求,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激发学生的潜力,结合学科特点引入多种教学手段,合理分层开展差异化的指导,让学生感知政治学科的乐趣所在,为后续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从“互联网+”视域下高中政治分层教学的价值入手展开分析,探究有效的教学路径,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政治;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35-0139-04

政治学科在高中阶段教育教学工作中占据一席之地,课程学习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点较多,对学生而言课业压力较大,且以往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面向不同程度的学生选用同样的讲授方法、布置同等难度的学习任务,使得基础薄弱的学生难以跟上课堂节奏,学习任务的完成度较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针对这一问题,高中政治教师需调整教学方向,引入分层教学组织教学创新,在合理划分层次的基础上,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组织开展多种课堂活动,为学生布置分层次任务、设计差异化的问题,兼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贯彻落实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同时保障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其牢牢掌握政治核心内容,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一、 “互联网+”视域下高中政治分层教学的价值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政治教师需兼顾到班级中不同程度的学生,秉持因材施教的理念组织教学创新,分层教学法的出现为教师创新课堂模式提供了思路指引,政治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重新制定教学方案,发挥分层教学法的优势,助力学生全面发展。而“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能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地,高中生身心趋于成熟,但是学生受到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在课前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制订教学方案,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组织多种教学活动实施差异化的指导,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在政治课堂上有所收获,有助于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提升。与以往的教育教学模式相比,分层教学法优势良多,政治教师组织分层教学落实因材施教,围绕课程重难点为学生布置前置性预习任务,在课堂学习中设计分层问题、布置分层任务并开展差异化的指导,应用信息技术提供多种学习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程中的难点,攻克学习难关,能够大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夯实政治理论基础,于学生全面发展颇有助益。

二、 “互联网+”视域下高中政治分层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课前预习分层,激发自主意识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组织教学期间需重视课前预习活动的开展,考量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知识掌握程度,围绕新课内容为学生布置分层预习任务,提供微课视频为学生答疑解惑,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分层教学的开展做好铺垫。在此期间,高中政治教师需把控导学案中习题的难度,做好预习分层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比如,高中政治统编版教材,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课程学习的重难点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政治教师可以结合微课视频来帮助学生了解20世纪上半叶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按照时间脉络梳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在学生脑海中构建起大致的知识框架。在此基础上,围绕课程重点内容设计导学案,如围绕“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设计选择题以及填空题,以检验基础薄弱学生的预习成果;围绕“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呈现时间轴,引导基础扎实的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将时间轴补充完整。在此基础上设计拓展延伸类前置性作业,结合“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从代表、道路、结果三个角度展开制作表格。学生在完成导学案后借助线上平台提交,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情况调整教学方向,能够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教学目标分层,开展分层指导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能够认识到以往教育教学的不足,在反思的基础上实施分层教学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灵活运用互联网技术优化课堂设计,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彰显政治学科的育人价值,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往的政治课堂上教师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述,选用的教学模式、指导方式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不契合,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学情有所出入,在知识的学习中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打击。针对这一问题,高中政治教师可以依据分层教育理念的指引,在课前围绕课程重难点内容设置分层教学目标,制订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在实践教学中开展分层指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比如,高中政治统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三单元《经济全球化》第六课《走进经济全球化》第一节《认识经济全球化》,教师在课下备课时要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制订出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引导基础薄弱的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了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能够在案例分析中感知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鼓励中等生和优等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优势理论来理解生产全球化的必然性,观看微课视频了解通信工具的发展史,分析解读教师在多媒体中呈现的跨国公司经典案例,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必然性以及表现。在分层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政治知识的学习中,在案例分析中畅所欲言,能够大幅提高课堂教学成效,于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提升能够起到推动作用。

(三)学习任务分层,鼓励自主探究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贯彻落实分层教学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在划分层次的基础上组织教学实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围绕课程重难点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预留出充足的时间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在此期间,高中政治教师需把控学习任务的难度,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关注学生状态的起伏,调整学习任务的难度,避免激发学生的抵触情绪。比如,高中政治统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二单元《世界多极化》中“综合探究 贡献中国智慧”,在课堂学习中,结合历史学科《中外历史纲要》以及政治教材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任务一:概述当代世界发展潮流与趋势;任务二:梳理当今世界现存的全球性问题;任务三:思考当代世界面临的问题与解决之策;任务四:谈谈对新型国际关系的理解”,借助多媒体呈现学习任务的同时,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诸多学习资料,丰富课程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预留出充足的时间供学生完成分层学习任务,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结合任务完成情况针对性地开展指导,让学生在政治知识的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四)构建翻转课堂,开展分层指导

高中生身心趋于成熟,政治教师在组织教学期间需兼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应用“互联网+”技术组织教学创新,课前借助线上平台整合可用的教学资源,围绕课程重难点制作微课视频,在课堂学习中构建翻转课堂实施分层指导,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为学生布置差异化的学习任务、设计分层问题,预留出充足的空间供学生自主探究,在分层教学中逐渐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跟上课堂节奏,全身心地投入政治知识的学习中,在此期间,政治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层次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在组内沟通交流,在分享表述中开展思维碰撞,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帮助学生牢牢掌握课程重难点。比如,高中政治统编版教材,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节《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在课堂学习中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蒸汽机的相关资料,构建翻转课堂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微课视频并思考视频中设计的问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有哪些元素?这些元素意味着什么?”在沟通交流中尝试概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表现以及特点,在此期间,政治教师需走进学生当中实施差异化的指导,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基础薄弱的学生梳理归纳政治理论知识点,鼓励中等生和优等生在理解基础概念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创新,分析教师所提供的材料锻炼学习能力,将分层教学与翻转课堂有机结合,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五)设计分层问题,激活学生思维

政治学科中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较多,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述,以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对政治知识的理解浮于表面,多通过死记硬背来掌握,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出现知识点的遗忘和混淆,会阻碍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引入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指导,围绕课程内容设计分层问题,借助问题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开展深度学习,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当堂掌握课程重点内容,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能够弥补以往教学的不足,让学生在政治课堂中收获快乐、感知学科的魅力所在。比如,高中政治统编版教材,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课程内容围绕中国梦这一核心话题展开,以航天梦为切入口,教师在分析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设计议题组织教学创新,围绕议题设计分层问题实施差异化的指导,在课程初始阶段播放《载人航天30周年》的视频介绍中国航天的发展史,并设计问题:“①航天梦背后承载着怎样的伟大梦想?②为什么要确立这一伟大梦想?③航天追梦历程与哪些主题有关?”引导不同程度的学生完成对应难度的任务,循序渐进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再如,高中政治统编版教材,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四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一节《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在课堂教学中政治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呈现版画《豆选》吸引学生的眼球,围绕版画设计趣味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版画的政治内涵是什么?”带领学生探究版画的细节,阐述《豆选》的政治内涵,为新课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接着围绕新课的核心问题“新中国‘新’在哪开展?”设计简单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鼓励基础薄弱的学生结合之前所学内容组织语言回答问题,由此引出“新中国‘新’在于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从社会制度的建立出发,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国体的内涵,接着围绕“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设计分层问题,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其间政治教师需加强监督和指导,鼓励基础薄弱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面向中等生和优等生适当提高问题的难度,借助分层问题落实分层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生回答问题过后给予学生鼓励,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分层教学中帮助学生重拾学习自信。

(六)课后作业分层,满足学习需求

以往的政治作业以知识点的背记、习题演练为主,使得学生课业压力较大,课后作业的完成度较低,学生学习习惯较差,针对这一问题,高中政治教师需革新教育理念,组织分层教学的同时重视课后作业的优化创新,借助多媒体平台整合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布置分层课后作业,提供多种学习资料供学生课后自主探究,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结合课上所学内容完成对应难度的课后作业,并与小组成员围绕教师提出的话题开展线上沟通,查阅资料佐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完成作业的同时从中获得启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比如,高中政治统编版教材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三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二节《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在章节内容学习过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基础类作业、能力提升类作业、拓展延伸类作业,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基础类作业以简单的问答题以及选择题为主,适合基础薄弱的学生夯实政治理论基础;能力提升类作业的难度有所提升,以主观题、材料分析题为主,在课后教师借助线上平台上传分层作业,学生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提交作业,在此基础上挑战拓展延伸类作业,如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梳理课程内容。教师结合学生提交的作业能够直观了解到学生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薄弱项提供学习资料,供学生课后自主复习,弥补学生的短板,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三、 结论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视域下,高中政治教师需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发挥分层教学法的优势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秉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开展教学设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分层指导,制订分层目标、分层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探究,在知识的讲授中重视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培养,构建翻转课堂开展分层指导,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困境,在政治课堂中重拾学习自信,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在此期间,高中政治教师需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在了解学生实际学情的基础上划分层次,为分层教学的开展做好铺垫,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让其积极参与政治课堂活动、完成分层任务,从中得到锻炼,夯实政治理论基础,提高政治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夏学涛.“互联网+”视域下高中政治分层教学路径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3,25(18):236-238.

[2]张有健.“互联网+”视域下高中政治分层教学路径分析[J].电脑爱好者(普及版)(电子刊),2020(11):3557-3558.

[3]杨婷婷.“互联网+”视域下高中政治分层教学路径分析[J].电脑爱好者(普及版)(电子刊),2020(11):3519-3520.

[4]张贝贝.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分层教学研究——以《生活与哲学》为例[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21.

[5]王光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分层教学的个案研究——以湖南省嘉禾县第一中学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1.

[6]高仪.“分层走班制”模式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以四川省某一级示范性高中T为例[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