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分析
2024-10-25余文娟
摘 要: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本”口语交际活动的组织,要落实课标要求,从以往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部编版语文教材口语交际素材安排特征,明确不同年级段课堂侧重点。以学生学情为出发点,设定“生本”课堂目标,同时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学情学生的口语交际需求。以“双减”政策为依据,延伸口语交际活动范畴,搭建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的活动平台。依托课标要求,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将学生自主评价、互相评价等纳入评价体系中;同时在作业设计中也要关注口语交际板块,多措并举共同促进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生本课堂;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35-0041-06
“生本”口语交际课堂活动的组织是基于新课标要求的口语课堂教学模式,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板块教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关注点大都放在阅读、写作等几方面,忽略了原本的“听说读写”四个板块,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综合质量的提升。部编版教材将口语交际作为一个单独板块,为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创造了新的活动平台,如何从学生的学情入手创JhzGPMhhMOjYKz9TzvIZ/zWz6uYNe152LkO7PkjucKs=设多样化的学习空间,搭建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平台,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 梳理研读,明确“生本”口语课堂侧重
口语交际是部编版教材单独设计的板块之一,纵观不同年级段的口语交际类别安排,主要包含了介绍类、交往类、独白类、表演类以及议论类五种形式,类别不同教学侧重点也各不相同。首先,介绍类口语交际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如何介绍一个具体的人、事物,比如有趣的动物(二年级上册)、我爱做手工(二年级上册)、自我介绍(四年级下册)等,侧重于介绍不同的人、事物的某些特点。其次,独白类口语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像最为常见的讲故事、读后感等,如低年级的看图说话、高年级的趣味故事会等,这一类型的口语故事是语文教材中安排数量较多的一个板块,贯穿一到六年级整个小学阶段。最后,交往类口语交际是比较生活化的活动,是通过生活化的场景以及一些学生熟悉的其他场景引导学生合理沟通、交流,像打电话、商量等。表演类口语交际活动主要是演讲、主持等活动形式,议论类则是学生针对一些问题展开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可见,口语交际板块的内容都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基本上选择学生熟悉或是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有趣的动物、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推荐一部动画片、我的暑假生活、打电话、春游去哪儿玩等,话题本身就能够提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愿望,从根本上避免了口语交际书面化、模式化的问题。在具体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年级段的不同、学情的不同、教学目标的不同选择差异化的教学方式以及活动组织方式,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满足不同年级段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提升口语交际课堂综合质量的目标。
二、 学情分析,设定“生本”口语教学目标
目标设定是高效课堂的基础,以往口语交际课堂活动的组织并没有清晰地提出教学目标,教师对此部分内容没有足够的重视,或是简单一带而过,或是将其内容穿插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因此学生对其的重视程度也相对较低。然而口语交际是培养学生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表达情感、学习规范语言能力的关键环节,是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关键部分。基于此,从目标的设定开始,教师要下意识地设计系统、完善的教学目标,以便于更好地展开后续教学活动。
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首先要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后统称新课程标准)要求,其表达与交流版块要求中对不同年级段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非常详细的要求,比如低段表达与交流板块要求学生学说普通话、有交流表达的信心、能倾听他人讲话、复述大意等;其次,目标的设定要符合相应学段学生学情,不同年级段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不同,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也有不同,因此在口语交际目标设定时要关注学生本身的基础、能力、兴趣等诸多因素,进行层次化的目标设定;最后,目标设定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口语交际内容的不同类别设定不同侧重的目标。以一年级“我说你做”口语交际活动为例,其是部编版教材第一次安排的口语交际课,教材采用的是图文结合的方式,非常符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而且随图的批注以贴士的形式标明了口语交际的要点,形式简单明了。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结合初入学小朋友胆子小、不敢说话、不敢交流等情况,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设定,如:
1.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主动交际。
2. 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交际的两项基本要求:大声说、注意听。
以目标为基础,本堂课的重难点也随之产生,即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交际,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公共场合交际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如此,以新课程标准要求为指导,同时结合低年级段学生的学情,制订适当难度的活动目标,为后续学科活动的组织提供明确的方向。随着年级段的提升,口语交际的内容难度增加、场景也会随之复杂化,目标设定需要考虑的因素也会随之增加,如六年级“聊聊书法”口语交际活动中,则可以将传统书法文化渗透到活动中,在聊书法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全方位感受书法的魅力,同时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达到德智同行的教育目标。
可见,“生本”口语交际课堂目标的设定需要从多方面入手,立足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学情为出发点,以教材内容为圆心,以核心素养为依据,制定层次化、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为后续多样化教学以及多维度活动的设计提供明确的方向。
三、 多样教学,拓展“生本”口语教学方法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以学生为本的口语交际课堂活动的组织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要有充分的针对性,结合学生兴趣、爱好以及具体学习能力等选择不同类型的教学方式,以增加学生口语交际课的体验感,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一)游戏引导,激发兴趣
“寓教于乐”是教学活动组织的目标,也是理想状态,尤其对小学阶段学生来讲,趣味化的课堂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关键,然而以往口语交际课堂缺少的正是趣味性,教师习惯于将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呈现出来,或是通过讲读的方式,或是将教材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出来,并没有充分挖掘口语交际与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课堂与学生之间处于割裂的状态,因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相对较差,对口语交际活动的兴趣明显不高。游戏化教学一则能改变传统口语交际课堂趣味性低的现状,二则借助游戏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推动整个口语交际课堂的进程。同样以“我说你做”口语交际课程为例,结合一年级学生“坐不住”的特性,此堂课口语交际课的实施可以采用游戏串联的形式,将需要讲解的内容串联起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传授。
教师:同学们,今天的课程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我说你做”,看看谁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老师的要求吧!(紧接着,提出游戏要求,“我”是发出指令的人,而“你”是听指令的人,我说什么你就要快速做出什么动作,如果连续两次都没有做对,那么就要被“淘汰”,接受相应的惩罚。)
通过简洁的语言讲述游戏的要求,一是通过游戏引导直接导入本堂课的主题,而是通过具体要求的讲解初次检验学生“听”话的能力,看看学生能否正确理解意思。不仅如此,在游戏规则中,教师还添加了“惩罚”环节,目的就是给学生一个小小的提醒,让学生从小能够树立规则意识,从而实现一举两得的教育目标。随后,可以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整个课堂活动。第一次合作游戏可以由教师发出指令,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如:
指令1:男生起立,女生坐下。
指令2:男生不站,女生不坐。
指令3:第一组同学坐,其他小组起立。
……
通过简单的指令游戏,检验学生听指令、理解指令以及做动作的能力,了解学生当前的语言理解以及倾听能力。随后,教师可以根据第一次合作游戏中学生的反馈,调整游戏难度,如听数字做动作、你左我右等游戏。在衔接性游戏中锻炼学生“听”的能力,以及完成指令的能力。当学生掌握了“听”的诀窍之后,游戏继续升级,2~4个人一组,开展“挑战”游戏,学生发出游戏指令,然后同伴完成相应的动作,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游戏中,教师将“你说我做”口语交际的要领融入其中,如声音要大、要清晰等。
游戏方式看似简单,但是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很多同学会出现错误,尤其是难度升级之后的游戏,像你左我右等游戏,需要学生根据指令做出相反的动作,这就需要学生既要有理解能力,同时又要有快速反应能力……如此,通过趣味化、多元化的连贯游戏,将低年级口语交际内容采用趣味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既能避免传统单一讲解的枯燥感,又能活跃课堂氛围,营造轻松、愉快的口语交际课堂环境。
(二)绘本融合,丰富内容
绘本与口语交际课的融合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往口语交际课程内容基本以教材为主,整堂课内容稍显单一,缺少与学生兴趣相关内容的拓展与延伸,因此也会影响学生主动参与口语交际课程的积极性。绘本资源融入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是基于学生兴趣进行的内容拓展。一则绘本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阅读对象,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讲故事、说道理,与单纯的文字书籍相比较,绘本更符合小学生的阅读需求,尤其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图文结合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主动阅读、主动表达的意愿;二则以学生为本的口语交际课堂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也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环节,以绘本为引子能够为学生提供口语表达的素材,比如复述绘本内容等。因此,以绘本为素材融合口语交际课堂内容,成为提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以二年级上册“商量”口语交际课为例,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的表达与交流提出要求:“有表达交流的自信心;能认真听他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他人交谈,态度大方自然,有礼貌。”基于目标要求、单元内容安排以及学生学情,从单元内容特征入手,教师选择将绘本作为口语课堂的导入素材以及活动串联素材,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本单元设置了三个比较典型的人物形象: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懒惰的寒号鸟、愚蠢的种葫芦人。在绘本选择中,也可以从这一方向入手,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形象,如《你别想让河马走开》,故事很简单,就是狮子、猴子,还有疣猪,他们想到河对岸去,结果被河马挡住了路,他们千方百计想过河,但又都是采用强迫的方式,想让河马走开,结果均不能如愿,可有一只小老鼠,用了最平实、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帮助他们达成了愿望……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现绘本内容,帮助学生初步理解绘本故事的相关内容。随后,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小老鼠用了什么方式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简单分析、探讨绘本故事内容,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你们知道小老鼠最后到底是怎么办的吗?
学生:小老鼠跟别的小动物不一样,他没有强迫河马走开。
教师:对,小老鼠只是轻轻地、好好地与河马……
学生:商量。
教师:那么你们觉得小老鼠会怎么说呢?
学生:河马!
教师:没礼貌,本河马才不想理你呢!
生:河马先生!
教师:有礼貌,让你过去!还有谁会说?
生:河马叔叔!
生:河马伯伯!
……
师总结:商量就是——
生:客客气气、清清楚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以绘本故事为基础,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在绘本故事中,整个对话的过程也更加有情境性,更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的积极性。以绘本故事为基础,教师可以顺势引入当堂课的学习内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系统的学习活动。
随后,教师可以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比如班级值日场景:今天轮到小明做卫生,可是太凑巧了!今天也是他的生日,他想提前一步离开,所以需要找人帮忙。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和同学商量呢?
相比较直接讲解课本内容,以绘本故事为素材展开的口语交际活动,可以拉近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将口语交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衔接起来,比如上述绘本故事中,虽然以小动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但是其故事内容却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场景,因此学生可以自然而然地将知识迁移到日常生活中,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综合质量的目标。
(三)小组合作,提升能力
以学生为本的口语交际课堂中,要为学生搭建多样化的学习与活动场景,鼓励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理解、迁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往应试教育理念下,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一则教师讲解知识点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二则部分教师会组织小组合作活动,但是一般都采用比较模式化的形式,并没有真正地为学生创设合作分析、交流探究的机会和话题,学生自由讨论过程中就会出现偏离话题、偏离目标的现象。以学生为本的口语交际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组,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学习小组每组4~6人,随后通过任务驱动或是问题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在交流、合作、探讨、分析中逐渐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以六年级上册《聊聊书法》口语交际课为例,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教师可以采用话题交流模式,鼓励学生聊一聊自己对书法的认识以及自己掌握哪些书法知识、技能等。
话题一:你知道我国古代哪些著名的书法家?你知道他们的哪些故事?
话题二:你参观过书法艺术作品展览吗?你欣赏哪些人的作品?
话题三:你学习过书法吗?在这一过程中,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话题四:你认为练习书法有什么益处?
上述几个话题的提出,既可以分层次列出,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全部呈现出来,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内容对全部内容展开研究与分析,通过话题讨论的方式,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活动探讨空间。
以“话题一:你知道我国古代哪些著名的书法家?你知道他们的哪些故事?”为例,考虑到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电子学习工具实验基础,而且也比较喜欢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此话题探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智慧课堂学习工具以及书法学习工具书,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查找与话题相关的故事,然后尝试讲一讲自己最喜欢的书法家的故事。比如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通过搜集整理王羲之相关的故事、传说等,不仅增加学生关于书法知识的积累量,而且能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知识搜集、整理以及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在话题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承接话题进行生活化问题的延伸,同样以上述课程为例,书法是人们生活中经常看到并且会用到的,那么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到书法吗?你对书法和生活的关系有哪些看法呢?在开放式问题的分析与讨论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补充相应的资料,资料可以结合提出的问题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整理。比如上述问题的讨论中,教师可以给出余秋雨《笔墨祭》片段,其中提到“毛笔尖触纸的多少,就是字的粗细,是全靠手腕做主的,因此也容易疲劳,越写越慢。闲人不要紧,一忙,就觉得无论如何,总是墨水和钢笔便当了”。又提到“这并不妨碍书法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光耀百世”。结合阅读素材的内容对课前提出的问题进行辩证分析与思考,如:
(1)这几段文字中提到了书法的哪些缺点?(不方便使用,不方便记录许多文字,浪费时间,过于注重形式,过于讲究细节。)
(2)这几段文字中提到了书法的哪些优点?(能让人在喧闹中获得审美慰抚,带来洒脱委和的气韵。)
(3)说说你对书法与生活关系的看法。
通过对开放式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借助当堂课所学的知识、技能等展开系统地分析与交流,在阅读、理解、分析、整合、表达的过程中,对问题展开分析,一则表达自己的观点,二则也能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有效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
四、 多元活动,搭建学生口语交际平台
“双减”政策之后,学生课后活动机会明显增加,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口语交际活动作为语文课堂内外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是锻炼学生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反应能力的关键。以往语文相关的课堂内外活动基本上围绕阅读、写作两大板块开展,对口语交际没有足够的关注度,也很少展开系统的以口语交际为主的延伸活动。因此,学生自主、合作练习的机会相对较少,能力提升自然有限。“双减”政策支持下为了更进一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教师要关注多元化活动的组织,为学生搭建口语交际平台,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提升。
首先,口语交际活动的组织可以衔接课堂教学内容,比如在《商量》一课中,教师引入了绘本故事,因此在后续延伸活动中,教师同样可以以绘本故事为引导,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故事呈现出来,比如讲故事、语言表演等。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故事内容的设计以及语言表演台词的设计与表演。如在故事复述与讲解中,能力稍差的学生可以将绘本故事的内容转变为自己的话进行内容的设计与分析,能力稍强的学生或是对此类故事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原本绘本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创作”,或是增加角色、增添故事情节,丰富活动形式与内容,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口语交际活动体验。
其次,口语交际活动的组织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时政热点问题作为口语交际活动探讨的话题,如环境保护、历史故事、童心向党、传统文化等。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教师可以将这些主题制作成“选择菜单”,然后学生可以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自己需要讲解、谈论的话题。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综合能力相对较差,因此,教师可以事先将所准备的话题呈现出来,然后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话题相关的内容,比如自己喜欢的历史故事、传统节日习俗等。在正式活动中,学生以抽签的方式决定自己要讲解的主题,然后开展即兴演讲,看看学生能否将所学内容系统串联起来,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口语交际活动的组织还可以与学校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比如在学校文化节时可以增加演讲与口才等活动环节,针对不同年级段学生举办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演讲比赛,根据学校文化活动的时间选择适当的话题。比如国庆节期间的学校文化活动,可以组织以童心向党、我的祖国等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学生可以自己参加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比赛。
如此,充分借助课堂内外活动机会,将口语交际活动与班级活动、学校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搭建多样化的口语交际活动平台,不仅如此,在不同类型的口语交际活动中,也能够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五、 完善评价,关注“学生为主”评价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教学评价的主体之一,在具体评价活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评价量表、个性化评价等诸多方式,组织学生在评价环节展开自主评价、互相评价活动,在评价过程中总结收获,同时了解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二年级上册“有趣的动物”评价量表的设计为例,具体可以从几个方向进行评价:
倾听能力:认真倾听发言者说的内容(认真倾听别人说的有趣之处,理解发言者所说的动物的有趣之处,并能想到要提出的问题或补充的内容。)
表达能力:能积极参与交际,有条理、完整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能围绕动物的有趣之处展开思考,有条理地介绍喜欢的动物的外形、习性、功能等,并进行系统地讲述。)
理解能力:能听清楚别人说的话。(能明白发言者讲的什么动物,有什么有趣之处。)
从上述几方面入手设计评价量表,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结合上述内容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明确自己的收获。其次,可以进行互相评价,小组同学之间进行评价,说一说在小组活动中,小伙伴有哪些好的表现,同时有哪些还可以进步的地方。最后,教师结合评价量表对整堂课进行综合分析,总结成果分析问题,为后续口语交际课的组织提供明确的方向。
此外,在课堂评价中还可以采用个性化的评价方式,比如作品展示等,通过口语交际活动作品呈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能够发挥出评价的诊断作用,同时又能帮助学生养成及时总结、及时反思的习惯,有效提升口语交际的综合质量。
六、 优化作业,增加学生口语交际机会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语文课堂作业设计也存在偏差,比如教师只关注书面作业的设计,对听、说等类型的作业缺少足够的关注度,导致课后作业单一、模式化的现象普遍存在。“双减”政策落实之后,优化作业结构成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口语交际作业作为语文学科众多作业中的一部分,也成为培养学生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内容之一。
以低年级为例,“双减”政策要求低年级不允许布置书面作业,那么结合语文学科的特征,可以设计口语交际等个性化的作业,既可以结合单元口语交际的目标和重难点内容设计作业,又可以将单元口语交际板块的内容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或是将教材中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以口语表达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将单元需要重点背诵的课文、诗词等通过“说作业”的方式表达出来,既引导学生掌握了课堂内容,同时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随着年级段的提升,作业的形式、内容等都更加灵活,口语交际作业设计形式也可以以多元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如故事大赛、演讲比赛等,通过口语交际作业的形式将语文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衔接起来,从而达到提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综合质量、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目标。
七、 结论
总而言之,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本”口语交际课堂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要立足课程标准要求,分析部编版口语交际教材安排特征,明确不同学段课程的侧重点。以学生学情为入手点,设计科学系统的教学目标,同时搭建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与活动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课堂学习机会。不仅如此,在课后活动、评价活动以及多样化作业设计与组织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合理组织活动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具体的情境中,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艾昕.思维导图在小学中段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
[2]袁彩欧.学生中心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22.
[3]喻贵凤.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83):58-60.
[4]黄美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优化策略[J].学苑教育,2021(20):91-92.
[5]牛雅婷.提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实效性的具体策略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6):52.
[6]梁彪.基于生本发展理念,培养口语交际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20(1):93-94.
[7]季健.基于生本发展理念,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9(34):94-95.
[8]王莉.口语交际情境的多样创设[J].小学教学参考,2019(31):84-85.
[9]薛敏芳.基于生本理念有效开展口语交际教学——以《小兔运南瓜》为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9):148.
[10]于继革.沉潜文本,激活学生言语体验——口语交际教学新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9(19):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