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统编教材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

2024-10-18姚攀峰陈彦彦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4年9期

摘 要 群文阅读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理念和内容的创新与突破,是现代信息大爆炸时代阅读能力提升的必然要求。结合教学实践,从确定议题、整合文本、任务驱动三个方面阐述群文阅读的教学路径。

关键词 统编教材 群文阅读 确定议题 整合文本 任务驱动

在“三新”背景下,传统的单篇精读教学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语文教师需转变观念,合理、适时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助力学生培养阅读兴趣,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在深度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依托教材,确立议题

群文阅读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1]议题是教学活动展开的轴心,是多个文本之间贯通的线索,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一个思维支点,学生围绕议题开展深度阅读,进行集体建构。依照阅读文本的目的,议题主要有“内容议题”和“形式议题”。对于文学文本,内容议题主要根据文学要素来确定议题。形式议题主要分为文体形式议题、内容形式议题、思维形式议题。

语文教师在设计议题时,教材就是最好的例子。统编教材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双线组织单元,教材涉及的主题青春激扬、劳动光荣、使命与抱负、责任与担当等可作为设计议题的重要依据;或者以课程标准规定的核心任务为议题精选各类文本,将学生引向深度阅读;还可以将教材中现成的群文阅读材料加以整合,在相似点上设计恰当的议题。如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选文涉及唐诗、宋词、魏晋古诗。可将《短歌行》《归园田居》《登高》组合在一起设计形式议题“倚体式,辨情味”,辨别四言、五言和七言三种诗歌体式,探讨分析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体会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变化历程。开展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以教材为基准,紧紧围绕学情,确立“群文”的有机结合点,进而确立议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明方向、感兴味、做任务、讲合作、有收获,助力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围绕议题,整合文本

王荣生教授在《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中指出:“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2]围绕议题,整合文本,创造性开展教学活动,更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1.单元内部的文本整合

尊重教材,在单元内部整合文本、开展教学是新课程、新教材设计的应有之义,也是最基本的教材处理方法。如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选编的小说类型多样,可以围绕某一议题将单元内部篇目进行重新整合,设计教学内容。如围绕“环境的作用”这一议题整合教材,重新设计教学内容《环境:影响人物命运的人生舞台——〈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联读》,分析《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社会环境的特点,思考:谁杀死了祥林嫂?谁将林冲逼上梁山?两个主人公都是在吃人的外在环境步步逼来时,或主动或被动地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抗争。祥林嫂在与环境的抗争中被她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吞噬。林冲对环境的抗争从被动到主动,最后跳出了旧环境,进入了“梁山”这一新的环境,完成了对命运的抗争。从而最终理解教材单元主题,即环境与人物命运是一种互动共生的关系。

2.教材内部的文本整合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发展潜力来设计,通过提供适当难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超越自己的现有水平,达到更高的学习目标。”因此,在教学《祝福》时,可整合教材中选编的鲁迅先生的相关作品进行群文阅读,如《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祝福〉〈孔乙己〉联读》,通过对《祝福》中的柳妈、《孔乙己》中咸亨酒店的掌柜等看客形象的分析,理解社会中的看客无处不在,他们以自身以外的不幸和痛苦为欣赏对象,共同构成“集体无意识的杀人团”,是鲁迅小说主人公生活的重要环境因素,他们自私、冷漠、麻木、残忍,是小说主人公走向悲剧命运的有力推手。

3.课内到课外的文本整合

在高中阶段,受高考压力及其他学科学习对学生时间的挤占等因素的影响,如何有效开展学生课外阅读成为语文老师面临的一大挑战。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阅读,不0b9efd79f7f4c422bc82609ad03396c3e2a1895e53fa3fc24e73644f82d16547失为一种便捷高效的阅读实践路径。如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可以提前安排学生阅读整本书《水浒传》,课堂教学围绕“逼上梁山”这一议题展开自由讨论,分析林冲等一系列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的性格特征和命运变化。通过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阅读及讨论,拓展了学生视野,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等方面都做出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切实提升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三、任务驱动,组织教学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学组织。学生深入文本的阅读要借助有效的教学组织来实现。群文阅读教学组织中首要的是教学环节、学习活动的设计,需要教师在合适的议题统领之下,进行关联整合,引导学生从“一篇”走向“多篇”,从“少量”走向“海量”,从“低阶”走向“高阶”。在群文阅读教学的组织过程中,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中关于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要求,有效运用综合思维,巧设议题,整合串联,设计课堂教学任务。同时教师需要创设综合情境,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开展多样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

如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统编教材必修上、下册围绕思辨与表达安排了三个单元,第六单元是这三个单元的起始单元,从引导学生审视学习出发,理解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认识思辨性文本的特质,把握思辨与表达的一般策略。其人文主题是“学习之道”,意在引导学生探索古今名家学习之道,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提升个人修养。根据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的要求和具体的学情,设置以下大单元学习任务。

(1)悟学习之道:通读六篇文章,从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学习的途径与方法、学习的经历与感受三个角度梳理文章内容,把握“学习之道”。

(2)寻说理之法:分析文本如何阐释“学习之道”,思考文章是怎样论证、支撑各自观点的。

(3)品思辨表达:理清文章的写作结构,并画出结构图,感受不同文章的论证结构和论证逻辑。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文本语言风格的分析和讨论。

(4)成“一家”之说表达:落实思辨性的表达,训练思辨性议论文写作,有针对性地阐述关于“学习”的观点,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这种单元整合下的群文阅读教学,每个任务都融合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学习活动,设置真实的活动情境,并通过具体可落实的多元评价助力学生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中国教育学刊,2013(6): 62-66.

[2]王荣生等.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9

[作者通联:姚攀峰,甘肃华亭市第一中学;

陈彦彦,甘肃华亭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