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大单元作业优化设计谈略
2024-10-18廖颖珠
摘 要 从四个方面对“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大单元练习作业进行优化设计。首先,讨论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重要性;其次,对语文作业设计要求进行总结和归纳;再次,分析当前作业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对作业优化设计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初中语文 作业设计
我国当前的义务教育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下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旨在解决学生学习质量不高、学习负担较重的问题。在此背景下,要求语文教师转变以往教学思路,从减负增质的角度出发,制订初中语文大单元作业优化方案,减少学生做作业的压力与负担,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双减”背景下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重要意义
“双减”政策对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学生全面发展和减负增效工作的有效落实都有着深刻影响。初中语文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作业设计应使学生有机会深入研究语文学科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中逐渐形成符合社会与国家的价值观念,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符合语文学科的教学发展目标
初中语文的教学发展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凸显其综合性、工具性、文化性和实践性等方面的特征。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优化作业设计能够更好地贴近这一目标。这要求教师转变以往观念思路,从减负增质角度出发,优化初中语文大单元练习作业设计,帮助学生减轻压力负担,更好地把握语文课程中的内涵与魅力,将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融合。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身体发育还不成熟,如果学习压力、学习负担较大,就容易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比如以往语文练习作业多以词语练习、段落句子练习为主,同时也包含一些诗词练习等,作业量大,很多学生只注重完成练习,而忽略了其中的内涵与价值。这就失去了练习作业的意义,不利于温润学生的心灵与精神。而从“双减”政策角度优化语文练习作业,可以改善传统作业布置模式,让练习作业更有趣味性,且指向性更加明确,有助于学生从练习作业中汲取有价值的部分,不断改善自我、完善自我,从而助力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有效落实减负增效工作
“双减”政策的目标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学生学习高质量,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双减”政策虽然是以减少繁复作业内容为主,但也要完善固有的作业布置模式,让练习更有教育价值。同时,“双减”政策的目的是减轻学生学习过程中过大的压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因而,优化设计初中语文练习作业可以落实减负增效的教育目标,对当前初中语文教育以及学生有效学习都有不错的效果。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要求
1.确立语文作业的教学定位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需要明确其教学目标与定位。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可以布置多样性的作业,例如《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以及《古代诗歌四首》,作业设计应该致力于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巩固基础,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作业不仅是检验学生的知识水平的重要手段,更是促使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明确语文作业设计的意义,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教育者的责任所在。
2.以单元视角进行教学设计
建立单元视角需要教师从整体上把握现行语文教材中统编的单元组,包括单元主题、单元教学目标等。从单元视角进行初中练习作业的优化设计,可以改善以往练习作业布置模式,增强练习作业本身的育人价值。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可以“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为主题串起整个单元的作业设计,引导学生在理解不同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写作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3.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
语文思维涉及言语思维和文体思维。通过巧妙设计作业,如《济南的冬天》的作业为词语辨析和对文体的理解,让学生从实际的阅读与思考中领悟语言的力量,进而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语文知识。培养语文思维不仅是对语文课的重要补充,更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锻炼。
语文作业的设计不仅仅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质。教育者需要深刻认识语文作业的重要性,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作用,以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当前初中语文大单元练习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作业形式单一乏味、作业内容局限封闭以及作业设计不分层次是当前初中语文大单元练习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也阻碍了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1.作业形式单一乏味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包含刘湛秋的《雨的四季》、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以及《古代诗歌四首》等多样性的文本,但在作业设计上,仍然受到读、抄、背传统范式的制约,存在作业形式单一乏味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济南的冬天》这篇现实主义的散文,教师们过于偏重传统的作业形式,如抄写、默写、听写,而忽略了激发学生对城市风景和生活的深层思考。这样的作业设计缺乏新颖性和启发性,学生可能只是机械性地完成任务,而未能真正体会到语文的魅力和文学作品的内涵。
2.作业内容局限封闭
另一方面,在这一单元的作业设计中,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所设计的作业内容过于局限与封闭。尽管语文课程资源比较丰富,比如写名胜古迹的文章、记社会经历的文章以及传统文化方面的文章等,但作业设计未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济南的冬天》为例,学生或许只在书本中读到了关于济南冬日的描写,却未能通过作业练习真正深入了解济南的文化、历史和人文底蕴。这种作业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导致他们难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失去对语文的兴趣。
3.作业设计不分层次
最后,作业设计不分层次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单元文本《春》《济南的冬天》的作业设计中,如果教师未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区别进行差异化的设计,学生就会感到作业难易不合理、轻重不分,学习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如果教师对学生作业的反馈不及时、评价简单,也会导致学生无法有效掌握作业中的知识点。
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重新审视语文大单元练习作业的设计,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学科学习任务中培养全面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
四、初中语文大单元练习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1.整合教材素养训练点
教材的课后作业系统通常包括记忆型、理解型和实践型作业,是培养学生全面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包含《三峡》《唐诗五首》等文本,教师可以从单元角度进行整合分析,将朗读背诵设计为记忆型作业,词语评析和写作技巧则设计为理解型作业。这种有机的整合能够使大单元作业设计更富多样性,更符合学科教学的特点。
2.联结课内外知识
将课内知识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是拓宽学生视野、增进其知识理解的有效途径。例如,讲授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时,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长津湖》,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激发他们对志愿军英勇精神的深刻认识。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进一步增进他们对相关历史的认知。作业设计也可以延伸到课后,例如设计主题研讨会,要求学生结合《谁是最可爱的人》谈论观看电影或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的观后感,这样的作业设计使课内外知识形成有机连接,让语文学习更好地关联学生的实际生活。
3.差异化分层设计
作业的差异化分层设计是为了满足学科教育的多样性和学生个体差异的需求。首先,作业内容应根据教学难易点进行合理设计,使得作业既能够突出重点,又能够巩固基础知识。其次,我们需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布置作业,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宜的难度下参与,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文本《三峡》,对于理解文本较为困难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辅助材料或解释,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作业。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富挑战性的作业,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4.多元化有效评价
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判断”,更应该追求对学生的“增值”。评价的多元化体现在标准、方式和主体的多元。通过这样的综合评价,可以更好地发现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同时,采用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评价能力,实现评价的“增值”。
本文深入探讨了初中语文大单元练习作业的优化设计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科综合能力。通过对教材中的素养训练点进行整合,联结课内知识与课外活动,设计差异化分层作业,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这些优化设计策略的有机融合,有望打破传统作业设计的单一模式,为语文教育注入更多活力和创造性。
[作者通联:福建省南平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