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设计

2024-10-18张莉陶常荔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4年9期

摘 要 “活动·探究”单元是新课标背景下语文学科综合性和实践性的体现,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将“活动·探究”单元和项目化学习理念相结合,有助于实现“活动·探究”单元教学价值最大化。基于实践活动构建项目设计框架,通过明确核心知识、构建能力支架、明确活动目的、输出学习成果等策略,引导学生立项、入项、实施和评价,从而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 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1]统编语文教材中的“活动·探究”单元正是语文综合性和实践性的体现,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独特途径,具有较大的教学价值。但是,目前“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仍采用传统的平面单篇阅读模式或者碎片化单个活动模式,这种教学难以让学生习得语文关键能力,形成语文核心素养。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为主要场景、以问题为驱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旨在通过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2]将项目式学习的场景化、情境化特点和“活动·探究”单元的活动性、实践性相结合,能够改变以往传统的单篇教学模式,较好地解决当前“活动·探究”单元教学中存在的实践性弱、综合性差等问题,更好地从语文学习走向语文运用,提升学生素养。

一、设计思路:基于实践活动构建项目设计框架

项目式学习的关键是通过创设真实情境,为学生设计一系列基于真实情境的实践活动任务,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完成实践活动任务,进行全面、有趣且丰富的语言实践,以此来促进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3]在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活动·探究”单元教学设计中,先确定与主题相关的核心问题,确定项目目标,构建驱动问题链,并基于实践活动构建项目式学习的设计框架,设计实践活动任务,并通过持续评价来确保项目式学习效果。以八年级上册新闻单元为例,围绕新闻报道实践活动,确定项目式学习的基本思路和设计框架(如表1)。

二、设计策略:基于项目式学习流程设计单元教学

根据以上项目式学习的设计框架,“活动·探究”单元项目式学习设计包括确定项目目标、设计驱动问题、完成项目任务和开展项目评价四个环节。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班级学情,以单元核心知识为抓手,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精心设计项目式学习活动。[4]

1.明确核心知识,确定项目目标

在开展项目式学习之前,教师需立足大单元,整体梳理并确定单元核心知识点,为立项做好准备。八年级上册的“活动·探究”单元,主题是“用新闻的方式学新闻”,归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新课标明确相关教学内容为:“通过多种媒介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新鲜事,比较不同媒介的表达效果,尝试探究不同媒介的表达特点;阅读新闻报道、时事评论等作品,关注社会主义建设新成果,就感兴趣的话题与同学进行线上线下讨论,根据目的与对象选择合适的媒介进行交流沟通。”可见,本单元项目式学习的学习目标为: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关心社会的兴趣和习惯,学会阅读新闻作品,能根据目的选择相应的形式进行表达交流。

2.把握能力要求,搭建学习支架

在“活动·探究”单元的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深化理解核心知识,注重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要充分了解项目内容、目的以及完成项目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学生可以通过KWLH量表(见表2)审视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目标知识、目标能力。

基于学生的知识空白和能力空缺,教师可以提供指向核心任务的多维支架,为单元活动落实到位提供帮助。例如,在“小小演说家”(主题为“英雄”)的项目学习中,教师可以提供资源支架。除了教材中的演讲资源外,还可以利用网络,用资料包(见表3)的形式推送和课文主题相似、内容相异的文本资源和视频资源,保证学生有一定数量的“输入”,从而确保有一定质量的输出。

为了解决学生缺少实践、演讲经验不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提供类似于《演讲的力量:如何让公众表达变成影响力》这样介绍演讲技巧的书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薄弱点挑选章节阅读,有针对性地弥补自己的短板。

教师还可以提供情境支架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入境入情,感受演讲的力量。例如,可以采用配音秀的方式让学生为《最后一次讲演》电影片段进行配音,利用电影画面和配乐的感染力带动学生情绪,进入到演讲中;也为学生后期创设自己的演讲情境提供体验和方法支持。

3.设置分阶任务,驱动深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活动·探究”单元教学要采取“用活动组织教学,用任务推动项目”的路径,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过程。能够让学生持续性探究的驱动性任务既要源于真实的情境又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还要指向单元乃至整个语文学科的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在项目式学习中驱动任务是一个单元的总任务,可包含许多的子任务。在总任务的驱动下,学生按照项目计划,努力完成若干子任务,并在活动中不断地产生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最终完成整个项目。

以九下戏剧单元为例。我们可以将学校活动(校园艺术节)和单元教学整合,开发“戏剧人生”项目。根据成果逆推的思路可将项目分列为文本学习、剧本创编等若干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的问题和困惑就是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究的内驱力(见表4)。

4.输出学习成果,开展项目评价

项目式学习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最终将成果在群体中展示交流,可以说成果及其展示交流是检验一个项目是否有助于学生成长的关键。围绕同一个驱动性问题,可能会产生很多不同的成果。[5] 项目设计包容性越强,项目成果的形式就越丰富,这为不同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校园新闻报道”项目的最终成果就可以包括新闻稿、广播台供稿、视频新闻、校报设计等,不同的预设成果为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特长、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了学习成果固化方向,能够让每个学生在这样的项目学习中有所受益。

在本项目中,新闻采访的评价标准包括对采访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评价,评价的主体包括学生、同伴和教师,评价的方式也是多样的,除自我评价之外,还包括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学生在形成项目成果的过程中可以参照评价标准,来随时修正项目实施方向。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形成的自我反思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完成“学习知识→运用知识→迁移能力”的过程。

综上,项目式学习的情境性、任务性、整合性、实践性和“活动·探究”单元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活动·探究”单元教学不仅能够解决目前“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困境,也能为新课标背景下实现语文学科综合性、实践性提供有效路径,更能为学生提升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复杂问题的能力提供新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

[2]焦其婕.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D].浙江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23:6.

[3]刘 瑶.项目式学习视域下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3 (11):49-50.

[4]陈 静.统编版语文教材单元项目式学习设计和推进[J].教育界,2022,(25):11-13.

[5]贺胜蓝.项目式学习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的应用研究[D].湖南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22:25-26.

[作者通联:张 莉,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

陶常荔,湖北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