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景物描写”写作板块的实践思路
2024-10-18武学荣
摘 要 景物描写是初中作文教学的重难点,以统编语文教科书内的写景文本为例,探讨景物描写的策略:确定描写景物的顺序,雕琢描写景物的词语,强调景物蕴含的精神。让学生笔下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赋予景物“说”的能力,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关键词 景物描写 情境创设 初中语文 作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目标”的“第四学段(7~9年级)”中明确指出,“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为写作奠定基础。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与思考,力求有创意”[1]。景物描写是初中作文教学的重难点,也是让读者身临其境的“媒介”,因而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写细致入微的“屠格涅夫”式的浓墨重彩的文字,和情感交融的“萧红”式的朴素的表达[2]。以此为目标,教学统编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下简称“学习景物描写单元”)时,笔者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开展了主题为“我为‘校花’代言”的征稿活动,并通过具体的教材范文品读,为初中生的景物描写提供了一个实用而全面的攻略。
一、确定描写景物的顺序,让景物“顺”起来
在课前笔者先请学生完成初稿的写作。在课堂中,与学生共同分析一篇“主题征稿”,讨论交流这篇“主题征稿”的景物描写的顺序。此时,教师提供“范文支架”,即统编八年级上册郦道元的《三峡》以及吴均《与朱思元书》。学生已经学过这两篇文章,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探讨两篇文章中的景物描写,理“顺”景物描写的顺序。
《三峡》:山(夏)—水(夏)—春冬—秋。其写景顺序别具匠心,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也没有按照从上游到下游的地理顺序,而是按照景物类别写。具体为:第一自然段主要写山,三峡的山多且高,突出了山连绵不绝、遮天蔽日、岭连、峡窄的特点,为下文写水做了铺垫;第二段主要写水,三峡的水,尤其是夏季水流湍急,突出水的“奔放美”,也衬托出三峡雄伟壮丽的特点;第三自然段写春季以及冬季的景色;第四自然段主要通过描写三峡秋天的景色来抒发感情——“属引凄异……哀转久绝”,渲染了肃杀的气氛,对猿声的描写也是为抒发秋景触发的感情,写出了三峡之秋的凄凉。整篇文章写山、写水、写景、写情,仅一百五十余字就将三峡的神髓精气写得淋漓尽致,章法秩序表现得舒卷自如,不同季节的景物在作者郦道元笔下也“各显章法”。
《与朱思元书》以空间顺序写水(俯视)写山(仰视)。第一自然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领全篇,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写景顺序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第二自然段写富春江的异水,“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从静态角度写了水的存在状态,“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从动态角度写了水的湍急。第三自然段写富春江两岸的山,从视觉角度写起,山势“互相轩邈,争高直指”,采用以动写静的手法,把静态的山写活了。随后从听觉角度写山中的各种天籁之声,如蝉叫声、猿啼声、泉水激石声等,以声衬静,侧面烘托出山的寂静。《与朱思元书》运用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动态描写、静态描写、动静结合等多种方法,为学生学习景物描写提供了范本。
通过对范文的分析,学生明确了景物描写并非随心的,而是要遵循一定的顺序,且大逻辑为:景物——情感,让景物描写“顺”起来。
二、雕琢描写景物的词语,让景物“动”起来
自然景物具有颜色、气味、形状等特点,因此在描写景物时,需要调动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构建一幅立体的景物图,同时也要选用适切的修辞手法,突出景物的个性特征,让景物“动”起来。
课堂上,笔者先给学生呈现一段描写“雏菊”的习作——“雏菊在枝头开放,一朵两朵,聚集成一片花海”。这段描写只写出了雏菊在数量上的多,并没有让雏菊“动”起来,那么怎么才能让雏菊“动”起来?“加上动词,或者运用想象、多感官的描写手法”,部分大胆学生说道。肯定学生的回答后,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雏菊随风摇曳的视频,加深学生对雏菊动态的认识,并提供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让雏菊“动”起来,可以采用虚实结合、诗句引用、多感官多视角等方式进行描写。如修辞手法,比喻手法“庭下如积水空明”,拟人手法“乱花渐欲迷人眼”,通感手法“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多感官手法,视觉“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嗅觉“混着青草味”,触觉“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听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仰视、俯视、平视等多角度描写手法。学生在仔细、反复观看视频后进行小组讨论,根据教师的写作手法指导,进行雏菊“动”起来的相关描写。学生习作如下。
雏菊试探地伸出自己的花瓣,随后用力一撑,花瓣弯成一道弧形,众多的雏菊汇集在一起,聚成一片花海,黄色的花在阳光下和我们摆手,氤氲出一片浅黄色的香气。
此外,笔者还让学生通过头脑风暴以“换词”的方式修改文章。先出示学生的作品。
桂花开时,整株树都充满了星星点点的金黄色的桂花,风一吹花香与花瓣一起散落在世界各处,香味笼罩着整个世界。
这一段中的“充满”学生觉得不甚恰当,“充满”有填满的意思,缺少了意思神韵,通过头脑风暴分析是否可换成“布满”“点缀”等词语,“布满”有“覆盖”“铺满”的意思,“点缀”有“加以装饰或衬托”的意思,最后在不断的换词、讨论中将“充满”换成了“缀满”一词,来体现桂花点缀在枝头的状态。再如“笼罩”一词,一般指像笼子一样罩在地面上,也有广泛覆盖的意思,学生经过讨论将“笼罩”换成了“布满”一词,凸显出桂花香味弥漫的美。改词之后的段落如下。
桂花开时,整株树都缀满了星星点点的金黄色的桂花,风一吹花香与花瓣一起散落在世界各处,香味布满整个世界。
再如学生写道:“栀子花立在枝头,有盛开着的,有含苞待放聚集在一起的。”学生认为没有写出栀子花的“动”态,经过讨论学生提出栀子花盛开应着重描写,重点突出栀子花盛开的过程。修改后的文段如下。
栀子花立在枝头,有的已经盛开了,她们笑着、闹着、跳着、欢呼着春天的到来,争先恐后地与春姑娘手拉手一起玩耍,有的栀子花还是害羞的藏着掖着不敢抬起头来,推着挤着躲在后面。
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栀子花活泼以及害羞的状态写得淋漓尽致。可见讨论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景物描写中让景物“动”起来。
三、强调景物蕴含的精神,让景物“立”起来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失去了感情色彩就等同于人失去了灵魂。让景物“立”起来就是以“景”写“神”,强调写出景物中所蕴含的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景物描写中渗透感情,寓情于景,将自己的情感融注到文章中去,以此来感染和启迪读者。如何让景物“立”起来?这对于初中生有一定的难度,在前面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用多种手法让景物“顺”起来、“动”起来,这一环节让景物“立”起来能够帮助学生在思维上达到“拾级聚足,连步以上”的层次。
笔者继续采用“范文支架”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写景文章的“立意”。《一棵小桃树》是七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笔者选取《一棵小桃树》中的经典片段,与学生共同回忆这棵小桃树。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呢?“瘦瘦的”“黄黄的”“样子极猥琐”,花瓣“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偏苦涩涩地笑着”……从形态上看小桃树极其脆弱,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从小桃树的遭遇看,爷爷“从来想不到小桃树”,它“被猪拱折过”,差点被砍掉,从未有蜜蜂、蝴蝶恋过它……但是这样的一棵“丑陋”“柔弱”的小桃树,作者贾平凹却在文中一直称它为“我的小桃树”:“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从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作者与小桃树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他们之间究竟有怎样的精神联结呢?根据之前的文本解读,学生知道“小桃树”里蓄着作者的梦,儿时的他种下一个桃核,就是种下了梦想的种子,那是作者的执念。此外,小桃树还隐藏着奶奶的爱,桃子是奶奶带回来的,当小桃树受“欺负”时,是奶奶护着小桃树,也许在奶奶眼里,这棵小桃树就是孙子的象征,所以奶奶一直护着小桃树。小桃树还隐藏着一个“我”,小桃树是作者人生历程的映射,小桃树的成长过程就反映了作者每个时期的状态,也反映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小桃树也隐藏着“我”精神的魂灵,映射着“我”的精神,有一颗奋斗不屈的心。贾平凹借小桃树寄情于物、物我相融。
笔者出示表格,让学生梳理《一棵小桃树》的情感脉络(见表1)。
表1 景物与人的精神链接表
以图表为支架,学生找到小桃树与“我”之间的“精神连接点”。这时教师启发学生寻觅“校花”与“我”或者与其他人物、学校等之间的“共同之处”,建立精神连接。学生在范文的启示以及教师的指导下写道:
校园里的牵牛花开了,它们那么的不起眼,若不是今天我心情有些郁闷趴在窗边真的都没有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它们竞相开放,盛开出艳丽的花朵,一个个都张开了“小喇叭”,仿佛在和天空对话:“喂,蓝天你好啊,你看我了吗?等我长大了要去天上和你玩。”细小的牵牛花茎上竟还生出了更细小的长芽儿,好像一只只韧性十足的小手臂,紧紧地抓住花架,坚持不懈地向上攀登,它们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小小的喇叭花就像小小的不起眼的我一样,遇到挫折有什么理由放弃呢?我也要积极向上,在坚持和努力中取得成功。
文章的精神内涵得到了升华,文章的精神“立”起来了。
四、结语
语文教师应从教材范文的景物描写中提炼出方法,指导学生应用于景物描写中,促进学生到达读写融通的新高度,使得景物描写形象逼真甚至活灵活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5.
[2]朱武英,向冰凝.聚焦景物描写 提升读写能力[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26):42-45.
[作者通联:新疆巴楚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