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都的秋》境界创设与诗意抒写

2024-10-18晏冉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4年9期

摘 要 以高中散文《故都的秋》为例,将“境界创设”和“诗意抒写”作为阅读学习的要旨,结合高中语文散文教学的背景及学情,重点阐述《故都的秋》的阅读教学策略,为高中语文散文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散文 《故都的秋》 境界创设 诗意抒写 教学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创作的名篇。1934年8月郁达夫举家迁至北平,北平的秋景深深触动了郁达夫,加之当时白色恐怖高压的政治氛围,使其深感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与忧虑。《故都的秋》不仅展现了秋天独特的氛围、味道和意境,更倾注了郁达夫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审美追求。这篇作品既捕捉了北平秋天的精髓,又深刻地映照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成为境界创设与诗意抒写的优秀范式。

一、《故都的秋》的教学价值

《故都的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丰富的情感内涵以及独特而优美的意境,历来是教育和教学的宝贵素材,更是学生精神润养不可或缺的资源。该篇被收录于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文本。

《故都的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具备文质兼美、情感真挚的特点,是境界创设与诗意抒写的典范。[1]由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立足文本特征,引导学生聚焦散文中的人事、物,体会作者真挚而深刻的情感。mzdyahFIPvFGeT8etB5c3g==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作者独特的写作视角出发,细细品味,以领略散文所呈现的美感和情感内涵价值,深入理解和欣赏散文的艺术之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故都的秋》的境界创设与诗意抒写

《故都的秋》将自然景物与作者主观情感融为一体,所描绘的物象都是生活中的景物,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2]教师可以将把握《故都的秋》的境界创设与诗意抒写作为教学的路径,以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和理解主题。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取象典型,情景交融

意象是散文作品的核心与灵魂,透过物象可以感受独特的意境,品味深厚的情感。《故都的秋》具有取象典型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征。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巧妙地选择“秋”作为抒发胸襟的意象,通过对清静萧瑟、碧绿飞鸽、清闲落寞等多层次的描写,构建了一种悲凉的情感基调。作者以实景呈现为手段,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之中,使得秋景成为悲凉情感的背景,虚实相生,巧妙地渲染了清、静和悲凉的意境。透过对景物的实写来凸显散文意境,《故都的秋》完美地达到了文学表达的高峰。

此外,《故都的秋》对北国秋天景色的描绘深刻展示了郁达夫散文的独特艺术美。全文始于“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开篇之辞,为整篇文章确立了清、静、悲凉的情感基调,接着在后文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幅秋天的画卷。郁达夫的描写并非仅着眼于秋景的表象,而是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从“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中可知,作者是通过对秋景的描写表达对社会和政治的思考和愤慨。国民党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郁达夫以秋的悲凉暗喻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失望。

2.画面灵动,点染成趣

散文常常利用物象的塑造来实现画面的生成,并最终生成独特的意境。所以,画面也是散文艺术中不可获缺的元素,是作者着力描述的对象。纵览《故都的秋》,其画面呈现出灵动和点染成趣的艺术特色,真实地传达出郁达夫落寞和悲凉的情绪,奠定了文章独特的情感底色和情感基调。郁达夫利用“视听”的艺术手段,抓住可视的物象诸如秋蝉、秋雨以及秋天的植物等,勾勒出秋天真实的画面,展现出北平秋天的景象。然后,作者进一步利用视觉感官系统,对秋的味道、色彩、姿态等进行细腻的描写,描绘一幅独特的“北平秋日图”,并渗透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较于其他对于秋景的描绘,郁达夫采用平缓的笔调刻画出一幅冷清的秋景图,带给读者淡淡的冷寂的心理感受,在看似平淡的背后却生发出别样的色彩。在整个画面之中,郁达夫利用自己高超的写作技巧,将不同的景物处理得恰到好处,没有华丽的语言和花哨的修饰,尽量还原北平秋天的原貌,实现了画面与情感的和谐统一,最终呈现出画面灵动和点染成趣的艺术效果,带给读者独特的意境享受。

3.中律合度,文有诗情

诗歌与现代散文在表达方式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质。诗歌通过变幻莫测的幻想境界,构筑出丰富而抽象的想象空间,如同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而现代散文则以真实的生活场景为基调,追求表达作者真实的情感与感受。郁达夫将诗歌所具有的丰富想象空间引入现代散文,以婉转的笔触表露出内心深沉的情感。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北国的槐树落叶,将秋天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以一种富有诗意的方式,将槐树的落叶形容为“似花非花的落蕊”,在早晨的阳光下,它们如花朵一般铺满地面。这些落叶仿佛是秋天的遗憾,如同花朵的凋零,与后文“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形成巧妙的呼应。在这一瞬间,自然的无情规律与人的情感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使《故都的秋》在韵律和情景交融中呈现出诗歌般的神韵。

三、《故都的秋》文本细读的教学策略

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深刻理解并尊重阅读内容,这种理解应当具有多层次、多角度的特点,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文本细读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实践教师理解并尊重文本的教学理念。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的思想内涵和表达手法,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与思想共鸣。下面以《故都的秋》为例,探索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1.《故都的秋》的物象细读策略

散文情感的抒发需要借助具体的物象。散文的情感是多元的,因此物象的择取与应用也呈现出多样性。当然,不同类型的散文对物象的塑造与展现方式也有差异,比如记叙性散文常常直观地刻画与描绘物象,并渗透作者情感;议论性散文通过理性的思考表达对客观物象的见解,引导读者的深入思考;抒情性散文则通过华丽的语言进行景物描绘与情感抒发,引发读者的移情与共鸣。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物象的描述方式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开展想象或联想,透过具体的物象细读完成情感的熏陶与境界的提升。

在《故都的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中描写秋色的段落,注重捕捉景物描写的特点,让学生在脑海中勾勒出作者所描绘的秋天景象,深入地感受北平秋天的独特风貌,激发学生对北平秋天的联想。这便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在想象中品味秋的意蕴。接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引导他们从个人的视角出发,体会《故都的秋》所呈现的情境,以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感性体验与文本深度互动,进一步拓展他们对文学表达手法的认知。

2.《故都的秋》的语境细读策略

在文学创作中,意象和象征是构建作品语境和表达情感的重要元素。这两者的相互交融形成富有表现力的文学语言,承载着作者深刻的主观思考和客观对象的形象。所以,“意象”是深入散文文本世界的有效切入点,教师可以针对散文中的意象塑造进行教学策略的构建。通过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让学生联系个人的生活经验,从个性化的角度去审视和解读散文,拉近学生与文本及作者的距离。

《故都的秋》通过精巧而深刻的意象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悲秋氛围的独特场景。例如,“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破屋”表达了一种颓废和失落,而“浓茶”则显现了生活的贫困和清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这些意象,并解读它们背后所承载的情感和思想,使学生在感性的阅读中深化对悲秋意境的理解,丰富个人的人文知识,激发对文学作品深层次内涵的兴趣,培养对艺术表达的敏感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故都的秋》的情感细读策略

情感是现代散文着力想要表达的对象,一切的手段都是为了情感的抒发与展现,因此以情感为切入点开展教学,是引领学生走向散文文本深处的有效手段,也是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重要途径。学生对于现代散文的兴趣不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未能积极地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感受转化为对文本的共鸣。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未能主动地将个人情感融入阅读体验中,难以将自身的感受与作品建立有机的联系。因此,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鼓励他们根据自身知识和经历主动融入文本中去。通过细读现代散文,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文本相互交融,尝试走入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场景,与作者产生共鸣,使阅读过程更为生动和深刻。

在《故都的秋》的教学中,可以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比如给学生布置任务,课下时间观察秋天景物的特点,以任务驱动阅读教学。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将实际生活与课本内容建立联系,形成与作者情感共鸣的基础,使学习更有深度和实际意义。观察家乡秋天的特色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与教材互动的丰富话题,而且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感情,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感受文本中所表达的情感,实现个人与作者跨时空的精神交流与情感互动,这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希艳.例谈开展散文阅读教学的五个步骤——以《故都的秋》的教学为例[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2023(08):24-25.

[2]王 丹.“三读”悟美——以《故都的秋》为例谈散文有效教学[J].语文新读写,2023(12):102-104.

[作者通联:广东深圳科学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