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构建策略
2024-10-16虞慧慧
摘 要:在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构建初中英语课堂,意味着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评估方式三者之间应紧密相连,互相支持。本文针对“教学评一致性”框架下初中英语课堂构建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首先论述了设定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强调了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及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接着,介绍了情境化与主题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旨在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随后,讨论了文化意识与国际视野的培育对于提升学生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性。最后,强调了评价体系与学习过程的紧密结合,确保评估的连续性、全面性和发展性,为实现教学目标提供有效反馈。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构建;策略
作者简介:虞慧慧,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梦笔学校。
在当今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初中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拓宽其国际视野,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因此,“教学评一致性”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评价机制的内在统一,成为提升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围绕这一理念,探讨如何构建一个既注重学生语言技能发展,又兼顾其综合素养提升的初中英语课堂,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
一、设定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
构建教学评一致性下的初中英语课堂,首要任务是设定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聚焦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大关键领域。教师需精心设计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确保它们既具体又可操作,旨在通过每一次教学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教授仁爱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1“Making new friends”时,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
(一)语言能力目标
学生应当熟练地掌握并准确运用单元所学词汇,其中包括基础的交际用语,如welcome、hello、excuse me等,特别强调在问候与自我介绍的恰当表达,确保他们能够自信地进行自我介绍及日常寒暄。此外,对一般现在时态的深入理解与运用成为学习的重点,学生需能够灵活地在现实生活对话中运用此时态来描述个人的兴趣、爱好及日常行为习惯,以此提升语言输出的精准度和交流的流畅性,使英语学习更加贴近实际生活,促进有效沟通。
(二)文化意识目标
学生应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和参与课堂讨论,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交礼仪区别,比如握手、拥抱等各种独特的问候习俗,以此深化学生对全球文化多样性的认识与尊重。英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和沟通策略,让他们认识到在面对多元化文化环境时,采取恰当交流方式的必要性,为将来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增强学生在全球化环境中的有效互动与沟通能力。
(三)思维品质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关键目标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互动实践活动来实现。这类活动旨在引领学生认识到在多变的社交情境下,精准选择沟通策略的重要性。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亲身体验不同的交流场景,学会从多个视角分析问题,进而提升他们的同理心和适应能力。小组讨论则鼓励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分享各自的观点,探讨在不同情况下,如何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来建立和维持友谊。这一过程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多元化沟通方式的理解,还促进了他们对复杂人际动态的敏锐洞察力,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高效解决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四)学习能力目标
教师应教授学生学习技巧,比如高效记笔记技巧,归纳核心词汇与关键句型,以此提升学生的自学与复习效能,确保学生能扎实掌握所学内容。此外,通过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增强团队协作能力,还能进一步增强沟通技能,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及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的教学策略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社会能力的提升,让他们在知识掌握与实际应用之间架起桥梁。
总之,该单元教学旨在通过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深化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还着重于学生跨文化交际、批判性思维及学习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二、开展情境化与主题式教学活动
结合新课标倡导的主题引领和语篇为依托的原则,教师可设计以主题为中心的教学单元,并利用真实的生活情境或虚拟情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和运用英语,增强语言学习的实用性。
以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Playing sports”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以“我与体育”为主题开展一系列丰富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体验。
(一)未来球星计划
教师引导学生制定一个为期一周的个性化体育训练计划,鼓励他们运用将来时态(例如,“I'm going to...”)来描述每日的训练活动安排,如“On Monday,I'm going to practice shooting hoops to improve my accuracy.”。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练习了英语语法,还切实规划了自己的体育活动。
完成计划制定后,学生有机会在班级面前展示自己的训练计划,同时解释为何如此安排每日的活动,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促进了其批判性思维和演讲能力的发展。
(二)足球传球接力赛
在“足球传球接力赛”活动中,教师应巧妙融入游戏化学习元素,通过趣味性实践加深学生对一般将来时中承诺与保证用法的理解。具体操作如下: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足球(或任何适宜传递的物品)展开接力游戏。游戏的独特之处在于,每当一名学生准备传球时,必须事先用一句包含将来时态的句子明确表达即将发生的动作,例如“I will kick the ball to you, Tom.”,接收到球的学生在确保接球成功后,需继续这一语言练习。
此活动在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的同时,促使学生在真实互动中自然而然地运用和巩固一般将来时的语法结构,不仅提升了语言学习的实效性,还增强了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运动会筹备
在该单元教学实践中,教师引入了贴近生活的学习场景——模拟学校运动会的筹备过程。学生被分配到不同的角色,包括组织者、参赛选手和志愿者,他们需要协同合作,在全英文的环境中商讨运动会的各项细节。具体任务涵盖了选定比赛项目、编排时间表,以及合理分配各自的职责等。这一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与项目管理技巧,实现语言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双重提升。
总之,通过上述活动,学生不仅能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学习和应用英语,还能加深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使英语学习更加生动、有趣且富有成效。
三、培养文化意识与,开阔国际视野
为有效实现新课标关于提升学生文化意识的目标,教师应当采纳多种教学策略,深度融合多元文化内容于英语教学之中,从而使英语课堂超越单纯的语言学习空间,转变为促进学生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的重要平台。
例如,在教授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3“English around the world”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开阔其国际视野:
(一)比较不同国家的英语变体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探索并比较不同英语国家的语言特点,比如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深入分析它们在发音、词汇、语法结构以及日常表达上的细微差别。
为了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关这些国家的短片,聆听地道的英语发音,甚至邀请有这些国家生活背景的人士来分享他们的亲身经历。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英语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理解,还能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在实际交流中更加自信和灵活地运用英语。
(二)融入多元文化阅读材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巧妙融入富含多元文化内涵的阅读资料,比如英文短篇小说、诗歌、非虚构作品及国际新闻报道,确保这些内容涵盖不同地域的社会风貌、民俗故事及当代热点问题。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激励学生深入剖析文本背后的文化视角与价值观念。这一策略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与敏感性,使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加游刃有余。
(三)了解国际节日庆祝方式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适当介绍世界各地的代表性节日,例如中国的春节、西方的圣诞节以及印度的排灯节(Diwali)等,使学生理解这些节日背后的文化意义、传统习俗,并学习相关的英语表达。通过亲手制作节日贺卡、品尝节日特色美食、学唱节日歌曲或跳传统舞蹈等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更直观地感受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实现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欣赏,让文化学习变得生动而有意义。
总之,通过采取上述教学策略,英语课堂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还能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增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实现新课标中提升学生文化意识的目标。
四、紧密结合评价体系与学习过程
在遵循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下,构建初中英语课堂的关键在于将评价体系与学习过程紧密融合,确保评估活动不仅能衡量学习成果,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与新课标强调的过程性评价理念高度契合。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全面跟踪和记录学生的学习旅程。
例如,在教授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4“Amazing science”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单元内容紧密相关的形成性评价活动,这些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监测他们的语言技能、知识理解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
(一)预习任务评价
在正式开始单元学习前,教师可巧妙设计一项预习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具体而言,可以布置一项小型研究任务,如让学生深入挖掘一位杰出科学家的生涯历程及科学贡献,或是探究某项震撼人心的科学发现背后的故事。这项任务鼓励学生超越教材,利用图书馆资源、网络平台或学术期刊,广泛搜集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
完成研究后,学生需以多样化的方式展示其学习成果,无论是精心制作的信息简报,生动有趣的短视频录制,还是条理清晰的撰写,这些形式都旨在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发展。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能考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为课堂讨论提供丰富的素材。
(二)小组讨论与汇报
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课文中的科学话题进行小组讨论,如时间旅行、人工智能等。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子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准备一份口头报告。教师在此过程中担任观察者的角色,密切关注每个小组的动态,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活跃度、观点阐述的精确性和团队协作的有效性。这样的评估方式全方位考量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社交互动技能,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反馈,以便后续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三)形成性测试与反馈
为了全面评估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师应精心设计一系列综合性的小测验,该测试应涵盖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四大模块,确保学生对词汇(如rocket、satellite、plastic等)、关键句型(如“Who is the first Chinese to travel into space?”“China is the third nation to send a person into space.”“I hope I can travel to the moon one day.”)以及语法知识(包括宾语从句与宾语补足语的使用)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检测。同时,测试内容也应涉及对科学概念的深入理解,确保学生能够在实际语境中准确应用所学知识。
测试完成后,至关重要的是,教师应提供细致、具有建设性的反馈,而不仅仅停留在分数层面。反馈应当针对每位学生的具体表现,指出他们在词汇运用、语法结构、内容理解或语言流畅度等方面的强项与待提升之处。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比如如何更有效地记忆词汇、如何构建更高级的句子来表达思想,或是如何在口语交流中更自然地融入新学的语法结构。通过这种集评估与指导为一体的反馈机制,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学习方向,不断进步,最终实现语言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同步提升。
总之,通过上述形式多样的评价活动,教师能够全面、持续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实现以评价促进学习的目标,满足新课标的要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评一致性”下构建初中英语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策略,细心观察学生反馈,灵活调整教学计划,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成长。这一系列教学策略的实施,助力每一位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于文化的天空下翱翔,以更加自信和开放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邓晓军.初中英语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构建策略[J].家长,2024(12):77-79.
[2]林美燕.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4(12):95-100.
[3]刘聪.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11“How was your school trip?”为例 [J].校园英语,2024(10):88-90.
[4]宋会.初中英语“教、学、评一致性”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2(3):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