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地方文化翻译》教学资源再建设研究

2024-10-16史慧

校园英语·下旬 2024年7期

摘 要:新文科建设为高校外语教师提供了对教学资源内容和呈现方式进行优化的契机。基于《地方文化翻译》课程服务地方外宣的基本属性和山西转型发展的历史语境,本文指出教学资源再建设应对标“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从细化教学目标、甄选教学素材、设计呈现方式、跟进效果评估等四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新文科;地方文化翻译;教学资源再建设

作者简介:史慧(1983- ),女,山西太原人,太原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翻译学博士。

一、引言

2018年,党中央提出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简称“四新”)。2019年4月,教育部等13部门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四新”建设。学界认为,外语学科建设与新文科建设关系密切,应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为前提寻求突破和创新,但结论有待深化。近年来,高校外语教师积极思考课程教学资源“何为新”“新在哪儿”“如何新”等问题,这已成教改研究的重要课题。

2022年3月,太原师范学院外语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首次面向翻译专业四年级本科生开设《地方文化翻译》课程,旨在培养服务山西外宣的专门化人才。2023年7月,前两轮教学实践中的学生反馈和教师反思显示,现有教学资源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方面较传统文化翻译教材具有优势,而在价值塑造方面尚未呈现地方策略,以对标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时代要求。据此,思考教学资源再建设成为教改突破口。

二、《地方文化翻译》教学资源再建设的实施原则

对标“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的编写理念,我们认为教学资源再建设的实施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首先,体现课程思政。《地方文化翻译》教学资源要搭建“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框架,在勾勒地方风貌的同时增进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同,加强价值引领。第二,实施融合学习。实施内容与语言融合的外语教学,帮助学生在知识探索和翻译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中国故事框架内的地方故事的关注和理解,提高学习效能。第三,坚持能力导向。通过启发、讨论、体验、项目式和线上线下混合式等多种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分析中国实践框架下的地方实践,提升其思辨、研究、合作等多元能力。

三、《地方文化翻译》教学资源再建设的实施路径

(一)细化教学目标以塑造“新山西”形象

“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涵盖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国防、外交等方方面面内容。这套教材中的《英语读写教程》将中国塑造为“青年使命”“美好山河”“高质量发展”“民主”“法治”“改革”“统一”“和谐”“文明”“历史”等形象因子的聚合体,向世界推介“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当代中国发展成就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 。地方形象构建属于向世界介绍中华文化框架下的地方外宣方案,以地方特色丰富中国形象,彰显中华文化多元和谐。

《地方文化翻译》教学资源再建设不是要否定其翻译教学属性,而是要突出地方特色,更好地服务于山西外宣。具体来说,我们对标“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落实课程思政,横向上按照“地理”“历史”“文化遗产”“民俗”四大板块整合教学素材,纵向上在每个板块内以“价值—知识—能力”为层次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于是,转型中的山西与其他省份/地区在形象上的区别得以凸显,地方形象得以同步塑造。以“地理”板块为例,“价值层”探明“表里山河”文化自豪感的地理依据;“知识层”梳理山西历史称谓更迭、地形地貌、气候成因、饮食习惯演进、矿产资源储备情况等知识点;“能力层”则思辨山西地理特征及其文史评价之间的关系、面食的区位特色及文化意义。

(二)甄选教学素材以构建“新山西”话语体系

“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是“中国话语体系的集中体现和融通中外的译文范本”。这套教材中的《英语演讲教程》选择“改善人民生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自信”“以人民为中心求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绿色生活”“促进高质量发展”“确保公平正义”“促进互利互惠”“世界是我家”等为素材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力求揭示中国实践的理论结晶、中国之治的经验秘籍、民族复兴的根本指南。“新山西”话语体系的构建也应对标执行,一方面需注意传递“新”的逻辑,即区别于“转型前”,且动态向好发展;另一方面还需搭建叙述框架,将甄选的教学素材按照“历史—现代—未来”的脉络排列,以点带面地凸显山西发展新成就和新面貌。在创新讲述传统故事的基础上,讲好当代故事。

首先是“历史传承”。在新时代,山西通过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让文创产品与研学相融,让古建和国潮交相辉映,实现了文化赋能旅游发展。其次是“现代转型”。产业升级和环境治理方面,山西通过煤炭产业绿色转型和新能源开发利用,实现了由“煤老大”向“大同蓝”的形象变迁;国际交流方面,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山西通过举办国际电影展、摄影大展等活动和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与合作,展示了地方文化的自身魅力和国际影响力;社会民生方面,山西实施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提高了低收入老年人的保障水平,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是“未来展望”。太钢“手撕钢”、太重“新装备”等转型故事体现了能源科技创新;2021迪拜世博会中国馆山西周的成功举办则是山西在数字经济时代努力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实践缩影。

(三) 呈现方式设计

为推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翻译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有的学者主张建设“由主教材、在线课程、动态教材、资料平台、电子课件、课程论坛等六大模块构成的立体化教材”,并认为这是“智能时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六大模块”揭示了翻译课程教学资源的理想构成模式,也成为诸多高校翻译课程建设的思路导向。目前,太原师范学院《地方文化翻译》课程教学资源再建设方面,在传统翻译教学中必备的主教材、电子课件之外,已经完成1门次同名在线课程建设,正着手完善课堂教学平台。该平台当前已显现出合并上述“六大模块”的趋势。具体来讲,2022年首轮开课,教学资源以自建教材和电子课件为主;2023年第二轮次教学中,以“智慧树”为资料平台,制作微课、慕课等在线课程,上传电子课件和补充图文音视频资料;将“学习通”作为课程论坛平台,进行师生互动和阶段测试;2024年第三轮次教学展开伊始,“课堂教学平台”投入使用,借助其教室智能管控、课堂互动、教学大数据服务一体化功能,构建“课前—课中—课后”教学闭环,实现动态教学数据全采集,助力教学改革。

以“山西文化遗产”板块教学为例,教师课前在“本课堂资源库”内上传电子课件,录入该板块的“价值—知识—能力”教学目标,发布“文物保护”主题的单选、多选、填空、排序等题目让学生完成热身。随着任务发布,教师在课上启动“点答”“讨论”“互评”等常规功能进行师生、生生互动,并确保投影仪全程展示交互界面。值得一提的是,小工具“快传”还允许师生临时共享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上的图、文、音视频文件。课后,教师点击“通知”功能按钮,动态补充图文音视频等附件,提醒学生使用该教学资源;还可以根据“课堂反馈”和“答疑”功能提供的数据曲线,调整教学策略。完成课堂教学闭环之后,教师借助“在线学习”功能,给学生搭建教学资源扩展平台。比如,发放课前学习资料或课后复习资料,并设定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评价标准。学习任务开启后,教师可以实时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将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以一定比例计入平时成绩。

(四) 效果评估

基于2022年3月至7月第一轮次师生访谈、问卷收集,我们了解到,教学素材能够基本满足翻译专业四年级本科生的学习需求,强化学生对地方文化和专业知识的认知。学生普遍反映,与翻译理论与实践类基础课程相比,其新鲜度、针对性、实用性较强。以英汉平行文本呈现的教学素材能够使学生拓展知识面、强化翻译技巧、了解外宣常识;教师通过PPT呈现素材的过程也得心应手,但是需要细化教学组织与评价方式,以确保素材使用率;教学未能打破“语言对比分析+背景知识补充”的传统套路。

2023年3月至7月第二轮次授课,教师尝试将教材的“地理”“历史”“建筑”“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面食和陈醋”“当代经济和城市”主题章节按照任务法进行课堂组织形式设计;思考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以第三章“历史篇”为例,教师请学生课前用英文完成两个任务:任务一是创建一条时间线,展示山西历史人物,如关羽、卫青、霍去病等;任务二是扮演历史人物,演绎“晋国霸业”“民族融合”“晋商崛起”等历史事件。通过课上呈现和课后点评,教师发现学生能够在课前完成文化词汇和历史知识的自我习得、以隐性方式实践翻译技巧,课上展示任务成果的热情度高,对教师讲授和提问的回应度高,并且期望得到同学和教师实时反馈和评价。缺点是教学时间紧凑,师生常感觉意犹未尽,教师结课和强化要点的时间被大幅压缩,只能延伸到课下,以课程群的方式补充完成;评价方式也相对单一,面对面进行的学生互评缺少客观性,教师点评也难以从文化方面和翻译方面进行细致区分,无法从知识、能力、价值等层面评估任务完成度,只能“泛谈”。教师反思任务设置科学性时,也只能以任务困难程度、实施程度、综合程度为原则,考察任务在提供价值认知机会、培养能力、是否超越语言学习效果等指标上的表现;无法顾及教师角色认知、学生对任务的认知、完成任务的方法与途径等数据,最终沦为“杂谈漫谈”。

2024年3月开始的第三轮教学中,教师对标“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中的《汉英翻译教程》,运用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法,规避 “标准答案”式的绝对化评价,转而重视“新山西”文化呈现方式的突破。从呈现内容看,横向聚合地理、历史、文化遗产、民俗四大主题板块,在板块内以“价值—知识—能力”为框架纵向设置教学目标,完成“新山西”形象塑造;通过“历史—现代—未来”的时间脉络构建“新山西”话语体系。从呈现形态看,以自建同名教材为文本框架,摸索自建“全球推介背景下新转型山西外宣英汉平行语料库”和建设中的《山西地方文化翻译》虚拟仿真课程多模态素材的嵌入时机和分量,允许ChatGPT技术介入,确保外宣素材动态更新、多模态配合、可读性强。从呈现途径看,在主题板块下分解朗诵、叙事、演讲、表演、翻译等独立或合作学习任务,组织学生收集山西本土的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科技文化繁荣等新气象和新成果;以认识、理解、探究为目标,阶梯式提升学生的形象、逻辑、辩证、批判、创新等思维能力;摸索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等依据和效果。教师的设计热情和学生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师生双方的反馈数据有望在期末通过“课堂教学平台”完成回收和细化分析。

四、结语

《地方文化翻译》课程培养学生在中华文化外宣框架下讲述地方故事,针对地方特色提出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师针对省情省貌对教学资源的内容甄选、特色提炼、多模态呈现和效果评估进行思考,能够较大程度确保教学目标与外宣职业诉求匹配,确保教师教学主动性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互相催化,最终提升教学效能。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课题 “‘兴文化 展形象’理念下自建外宣翻译教材中的山西地方文化融入与呈现研究”(编号:2022YE026)、太原师范学院2024年度教学改革项目“‘四新’建设背景下对标‘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的《地方文化翻译》课程资源再建设研究”(编号:JGLX2420)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樊丽明.论新文科建设的机制保障[J].中国高教研究,2023(5):4-8.

[2]黄国文.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与外语学科建设的关系[J].中国外语,2023(5):1,11-17.

[3]贾蕃.中国外语教材评估研究30年(1990~2020)[J].当代外语研究,2022(1):83-92.

[4]刘道义,何安平.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评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20.

[5]覃军,杨利.智能时代立体化翻译教材建设探究[J].外语界,2023(1):84-91.

[6]孙有中.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2.

[7]徐锦芬.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素材的思政内容建设研究[J].外语界,2021(2):18-24.

[8]徐锦芬,刘文波.大中小学外语教材思政内容一体化建设研究[J].外语界,2023(3):16-22.

[9]袁筱一.“新文科”视域下的外语学科建设:挑战、构想与路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2(3):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