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职业指导水平,服务高质量就业
2024-10-12魏光成
职业指导是帮助劳动者愿就业、能就业、好就业、就业好的重要职业发展咨询、指导和支持工具。目前,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导致其不匹配劳动者职业发展需要、不匹配用人单位选人用人需要、不匹配经济社会创新发展需要、不匹配和谐劳动关系构建需要。职业指导须从思想认识、管理机制、专业队伍、过程指导、职业发展等方面加以改进,全面提升职业指导的科学水平,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确保高质量就业和可持续发展。
21世纪是劳动生产力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持续迭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个人价值创造快速调适的新时代。在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必然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选择,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就必然成为解决最大的民生问题——全社会可就业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工具和先决条件。
职业指导的历史沿革
19世纪末,经济发展模式从农业经济为主向工业和制造业经济为主转变。1907年,英国学者费齐来在苏格兰首都爱丁堡建立了本地劳动局,开设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夜校班,进行职业指导;美国社会改革家、波士顿大学教授、职业指导运动之父弗兰克·帕森斯为了改变学生过于学术化、无法适应工业生产工作要求的状况,构建了一套较为全面、规范的职业决策系统,并于1908年与波士顿政府共同建立了波士顿职业局(职业咨询公司),以指导失业人员进行合理的职业选择,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这是职业指导的早期形式。 1909年,弗兰克·帕森斯在其著作《职业选择》中明确“人与职业相匹配是职业选择的焦点”,构建了最早的职业指导(辅导)理论——特质因素理论(人职匹配理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更加复杂、精细、专业,为满足劳动者职业选择和人职匹配的需要,职业指导经历了重视辅导就业、重视职业生涯发展、重视职业生涯教育、重视终身职业生涯规划等阶段。职业指导的定义也在实践中持续完善、优化,结合实际,明确职业指导是为劳动者实现就业、稳定就业和获得职业发展,为用人单位合理招用人员,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活动。
职业指导的重要性
职业指导作为推动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支持工具之一,具有帮助劳动者提高就业意愿、实现就业匹配、改善就业能力、推动职涯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可辅助用人单位选用人岗相适、能创造增量价值的专业人才,还能助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个人价值、组织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与共赢。
●职业指导有助于提高就业意愿
实现高质量就业必须提高待就业劳动者的就业意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及个人经济条件的改善,劳动者择业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就业,而是期望从事理想的职业,包括良好的工作待遇、舒适的工作环境、清晰的上升通道、持续的培训发展等。职业指导可以通过职业诊断,帮助待就业劳动者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基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合理择业就业;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专业技能、职业态度、综合素养及职业兴趣;清晰职业定位、匹配职业发展、提升就业信心、掌握职业命运、提高就业意愿,积极主动就业。
●职业指导有助于促进就业匹配
实现高质量就业必须促进待就业劳动者的就业匹配。职业指导可以通过就业环境分析与评估,对待就业劳动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求职指导和强化训练,帮助待就业劳动者减少信息偏差、纠正认知偏差,提高判断能力,精准匹配就业。
●职业指导有助于提高就业能力
实现高质量就业必须提高待就业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包括社会认知能力、基本工作能力、专业知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竞争与抗压能力等。职业指导可以通过咨询、指导,帮助劳动者明确就业目标、优化职业定位,鼓励劳动者通过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等方式深化知识结构、思想认知、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综合能力,提高适应能力,力争稳定就业。
●职业指导有助于推动职业生涯发展
实现高质量就业必须推动劳动者职业生涯发展。高质量就业的应有之义包括劳动者就业后能实现良好的发展,能在就业中持续成长和提升,充分发挥和实现自我价值,持久稳定地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职业指导可以通过职业发展支持、鼓励和帮助劳动者结合岗位需要,强化理论知识、工作技能、专业技术、职业素养、团队协作等综合素养,减少和规避职业困惑,帮助劳动者构建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薪酬待遇的提升、岗位职级的晋升、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实现自我增值和持续成长。
●职业指导有助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实现高质量就业必须统筹就业数量和质量的平衡。高质量就业包括劳动者实现满意的就业,也包括用人单位选用到人岗相适的高质量人才。职业指导可以通过对劳动者的职业诊断以及与用人单位的选用标准的匹配,减少人岗不相适、人才无序流动、供需不平衡、结构性失衡等人力资源浪费的情况,实现人力资源供需双方的满意选择和人才合理流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劳动者个人和用工组织的共同发展。
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职业指导在推动扩大就业规模、提升就业质量、发展新就业形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出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需要,职业指导还需要应对和解决思想认知偏差、专业力量薄弱、信息渠道不畅、社会支持不足等问题。
●对职业指导的认知存在偏差
当前,职业指导机构、从业人员、指导对象等对职业指导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对职业指导内涵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帮助实现就业”的单一维度方面,无法从劳动者、用人单位、人力资源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全面掌握职业指导的发展要义和要求,在实践中忽视劳动者的职业能力提升和职业生涯发展指导,忽视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标准、对人才结构的优化,急功近利地“拉郎配”促就业,“短视”现象明显。
●职业指导的专业力量薄弱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实践,职业指导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和教育体系,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持续深化。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专业力量薄弱的问题,表现为职业指导机构定位模糊、职业指导内容空泛、职业指导队伍不足等,导致职业指导体系不健全、专业性不足、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无法及时实现劳动力供给与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匹配。
●职业指导的信息渠道不畅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平台的广泛应用,职业指导公共机构、职业指导人员、职业指导对象均能多渠道、全时段获取一定的职业指导相关信息和知识。但在实践中,“信息茧房”及大数据筛选功能导致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实践脱节、信息链断裂、“图文不符”现象明显,劳动者无法第一时间有效获取职业信息,职业指导人员无法及时提供职业指导,职业指导公共机构无法提供政策支持等,大大降低了职业指导的质量、效率。
●职业指导的社会支持不足
职业指导是在帮助劳动者实现就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劳动者实现职业发展、帮助用人单位实现人岗匹配,其对象包括人力资源市场中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职业指导除了提供信息咨询服务,还包括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指导。因此,职业指导需要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支持和指引,也需要对应的资金投入用于职业指导公共服务机构的建设、专业的职业指导人员的培养、全面公平的信息流通平台的构建、职业指导实践平台的搭建等。目前,职业指导体系中仍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专业公共服务机构欠缺、职业指导实践平台不足等问题。
●职业指导不匹配发展需要
职业指导在推动劳动者的社会化、建立正确的职业观、促进劳动者身心与个性发展、实现人尽其才和才尽其用、促使人力资源市场健康发展、推动教育匹配社会需要等方面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在生产力现代化表现为新质生产力的今天,劳动者作为推动创新的核心生产要素,只有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可持续、高效能地产出,方能满足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需要。目前的职业指导还存在不了解劳动者职业发展需求、不匹配用人单位选人用人标准、不匹配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颠覆性创新发展需要等问题,亟须系统解决。
实现高质量职业指导的优化措施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配置更多能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能持续创新且具有高效能的核心生产要素——更高质量的劳动者。因此,职业指导工作需要根据劳动者自我提升的需要、创新创业的需要、产业升级的需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持续改进,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匹配的职业指导体系。
●强化培训,打造职业指导的专业队伍
职业指导是包含人力资源市场分析、就业环境分析与评估、职业咨询、职业诊断、职业规划、职场导航、职业辅导、职业帮助等环节的实践活动。负责开展、指导和监督的各环节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均需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养、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以及优秀的专业素质,掌握职业指导的专业知识和指导技能,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熟悉国家发展战略、人才市场环境、劳动法律法规、职业指导政策、人文关怀模式,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具备分析、说明经营管理相关事项的能力,以及沟通协调、统筹组织等综合能力。因此,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指导需要强化专业职业指导队伍建设,坚持专业主导、专兼结合(公共职业指导服务机构、用人单位、专业职业指导组织等)的模式,通过专业的培训和长久的实践,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良、专业过硬、持续稳定的专业化职业指导人才队伍,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提高职业指导的效率和质量。
●构建平台,促进职业指导全面覆盖
职业指导是贯穿劳动者职业生涯的咨询、指导和帮助实践,是“授人以渔”的职业支持活动,包括就业前指导如何求职就业、就业中如何履职成长、转换时如何离职调整、创业时如何转型发展,涵盖劳动者找工作、做工作、换工作、管理工作等各环节。在此过程中,信息的及时传输和对接极为重要。为此,高质量的就业指导需要创建和完善职业指导信息平台,通过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打破时空限制的信息技术构建系统的职业指导共享平台,提升信息搜集、数据处理、沟通交流、需求匹配、效果反馈的效率和质量,构建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的职业指导体系,实现职业指导信息在职业指导关联方的全面覆盖和全时段展示,丰富职业指导的手段和方法。
●优化机制,增强职业指导的社会支持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基础引领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就业的规模、结构、质量、形态、模式等带来巨大深刻影响。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职业指导的全过程参与和推动,在就业环境全方位变革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加强职业指导法律、政策、理论、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与探索,立足国情完善职业指导理论体系,积极发挥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在职业指导服务中的创新作用,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职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职业指导人员培养、职业指导实践平台搭建,探索和持续完善更加有效的保障新就业Seq2UP3aAWFvdag1CZPWOQ==形态劳动者权益的政策措施,为实现高质量职业指导提供全面支持。
●服务市场,推动职业指导的全面赋能
职业指导就是根据市场需要,帮助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双方进行双向、自愿、协商一致的选择,通过选择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确保人力资源供需双方的意愿都能得到满足,引导人力资源的供需双方真正实现择业自由、用人自主,人岗相适、人岗匹配。因此,职业指导需要结合用人单位选人用人实际,根据劳动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指导、针对性指导和精细化指导,综合劳动者的教育背景、职业兴趣、职业道德、职业追求、职业技能、职业目标、职业履历以及价值观进行一对一、个性化、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劳动者建立正确的职业认知、提升就业信心、改善职业素养、提高工作技能;帮助用人单位合理确定选人标准,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浪费,为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双方全面赋能。
●科学实践,实现职业指导的创新发展
当前,职业更新速度加快、人员流动性增强,职业指导只有强化过程跟踪,创新方式方法,持续调整优化,方能高效优质实现对应的指导目标。实践中,职业指导要注重职业定位指导,帮助劳动者建立正确的职业认知,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要注重过程指导,针对不同的劳动者提供不同的指导方案,比如对大学生要强化职业规划、行业选择、职业选择、岗位选择、用人单位选择、直系上司选择、招聘信息收集整理、岗位要求解读、岗位胜任力评估、简历制作、面试技巧、谈薪定级、待遇评估、录用选择等指导,提高职业指导的有效性;要创新渠道、关注差异、因材施教,提升职业指导的趣味性和接受度;要强化复盘、及时检视职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形成典型案例,动态优化,持续提升。
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基础。实现高质量的职业指导需要劳动者、用人单位、职业指导机构与人员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经济、社会、产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以及各种职业门类和岗位对劳动者的知识、能力的要求,从实际出发,从充分开发劳动者的价值出发,运用科学的、现代化的手段收集、处理相关信息,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和针对性,推动职业指导工作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
作者单位 广州白云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