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专题:探索单元教学的新思路

2024-09-28王婷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4年8期

自2001年新课程改革至今,语文教育界对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探索从未停止。为了呼应数年一次的课标修订、教材改版的要求,各种前沿理念和教学模式不断涌现,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如“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大情境”等理念,专题学习、项目式学习、主题教学等模式,都旨在提供更为灵活、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教育体验。但就目前的语文常态教学来看,对新模式的实施还处于模糊观望或浅尝辄止的阶段,传统的单篇教学模式仍是主流。

一、往“大”处看问题

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在著作《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强调:“在研究领域中,大概念既是各种条理清晰的关系的核心,又是使事实更容易理解和有用的一个概念锚点。大概念不只是另一个事实或者一个模糊的抽象概念,而是一种概念性的工具,用于强化思维,连接不同的知识片段,使学生具备应用和迁移的能力。”

余文森和龙安邦在《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探究》中指出:“以大概念统筹教学内容可以帮助教师实现对教学内容的驾驭。运用大概念可以使教师知道教学内容综合起来讲的是什么,使教学内容从弱相关变成强相关,将相关教学内容聚焦在某个大概念上,让教学内容纳入某个论证逻辑中,使教学内容从说明性材料变成证明性材料。”如,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神话内容,可以通过“原因”这一大概念进行解释,从故事建构、神奇色彩、人物形象等角度去理解先民想象神话故事的原因,形成关于“神话”的深层探究。

崔允漷教授指出:“单元是一种学习单位, 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学习事件、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 因此, 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微课程。”大单元教学较单篇教学,更加注重对知识的整合与整体联系。类似的还有大情境、大主题、大项目等,“大”的视野搭建起了更广阔的学习语文思维逻辑的平台和训练场,但也给一线教师造成困惑和畏难,究其原因有以下四点。

一是设计难度大。上述理念和做法具有容量大、难度大、跨度大、时间长、高整合等特点,这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课程开发能力是考验。二是实施难度大。在教学实践中,因为体量大、内容多,导致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难以深入文本内部,就出现了学习事件、学习故事的框架是完整的,但是实施过程不够扎实,出现“大而泛”“虚而空”的现象。三是教材单元的合理性。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按照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方式,每册精心编排八个单元,大部分单元内部的课文选文、助学系统、语文园地、单元习作前后照应,所以遵照学情、遵循规律,单篇教学依然是基础操作。四是学情的现实情况。我国学校在自然分班、阳光分班的情况下,班级存在学生能力的差异。“大型”的教学活动对学情是个不小的挑战,往往适用于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而综合能力稍弱的学生,在长周期的学习过程中,就沦为了看客。“大设计”里需要的一些资源、活动平台,在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更加难以推行。

所以,在各种“大”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我们需要冷静分析,辩证看待,取其精华,取长补短。事实上,“大概念思维”“大单元统筹”能引领教师扩大日常教学研究的视野,就算是单篇教学,依然是以单元整体、主题引领的核心概念为统领的单篇教学。

二、往“微”处寻出路

既不能一刀切追求“大”设计,又不能固守单篇教学,那如何帮助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突围呢?浙江褚树荣老师提出的“微专题”教学思路带给我们启发:“微专题是专题学习的‘小微化’。‘微专题’的最大特点就是‘短’——学习时间相对少,一般是课前预习1课时,课堂教学和展示评价1~2课时;‘平’——学习内容平易浅近,活动由浅入深,符合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快’——目标单纯不庞杂,内容集中不枝蔓,过程紧凑不散漫,多数学生能够当堂完成。”

微专题教学是围绕一个核心议题展开的学习过程,但又与项目式学习、主题教学、专题教学、大单元教学不同,它是小型、难易适中、耗时较少的“小微型专题”学习,是专题教学的一种细分形式,类似于“项目式”“任务式”学习的聚合化、情境化、系统化的格局样式。它更加侧重于对某一小范围的内容或课题进行深入、精细的探究和教学,是介乎“大单元教学”和“单篇教学”之间的一个定位。

课标的颁布,明晰了学习任务群的指导思想,且与高中学习任务群对接,前人的研究对于小学学段特别是中高年级,提供了可借鉴的指导思想和突围的思路。而微专题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优势,更符合一线教学的实际情况,能帮助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开展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最终由小及大,呼应单元。

首先,微专题的开发可以降低设计难度。与容量大、难度大、跨度大、高整合的教学设计不同,微专题的设计,是选择单元、课文、整本书阅读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值得思辨的核心作为设计焦点,体现聚焦意识,主题集中,内容辐辏,不蔓不枝。设计小而精的专题,普通老师相对比较容易着手。

以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文的习作单元为例,一位教师设计了“直播带货”的大单元教学,在“直播带货”的学习情境下,确定了大单元核心任务:安排一场直播活动,评选出“最佳带货王”。在整个大单元的教学设计中,把这一核心任务分解成以下三个子任务:第一,确定介绍物品(1课时)。第二,跟着课文学方法(4课时)。第三,安排“直播带货”活动(1课时)。其中第一个子任务内容较简单,第二个子任务要在4个课时内用不同方法学习教材中的4篇说明性文章,要完成课后题的理解,还要完成“交流平台”的写话练习,修改完善。第三个子任务是活动类课型,组织学生进行“直播带货”的活动,邀请学生参与投票评选“最佳带货王”。从这一大单元的设计来看,设计者力求把单元内的所有要素涵盖进去,包括重点对比不同说明性文本的表达、阅读课外实用性说明材料、练习说明性文本的写作,以及直播带货的“口语表达活动课”。这样的设计思路,就是前面提到的容量大、难度大、跨度大、战线长、高整合的“大兵团作战”的例子,任务设置的科学性、时间分配的合理性、学生习得的扎实性等,均待考量和实践检验。

同样是这一单元,按照“微专题”的思路,该如何构想呢?我们把这个单元放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背景下,按照“大单元统筹·微专题教学”的思路,采用课堂聚焦、量少内容精的策略。根据单元双线要素,构想“怎么写,才明白——说明文的写作要点”微专题教学,用一个集中的微型话题触发学生在课堂上的深度学习。微专题下安排三个任务:任务一,基础说明方法用起来。任务二,用对方法,抽象事物变清晰。任务三,撰写一份说明书,计划用两课时。三个任务聚焦一个核心问题——怎么写,才明白。没有过多的看似热闹的活动,避免了任务繁杂、看似热闹实则空泛的学习,又做到了以小见大,呼应单元,读写融合。

其次,微专题的实施比较容易开展。微专题学习的关键点就是聚焦,能否聚焦,关系到微专题教学的成败,关系到在某一点上是否能够深度学习。因为聚焦,所以避免了面面俱到,防止材料过于庞杂。学生就某一问题、焦点、话题展开深度学习活动,学习时间不能过长,也就意味着教师的专题设计要追求深入浅出、难度适中、容易操作。大部头的名著阅读,尤其适宜用微专题进行深度阅读。比如五年级《西游记》的阅读推进,我们就设计了聚焦“成长”的微专题教学,用五个任务六个课时进行阅读推进,从探寻孙悟空取经路上成长的动力、成长的阻力、成长的责任,到辨析成长的困惑,最后联系学生自身的成长,从阅读到思辨,再由思辨到读写。相比于过去对《西游记》的放任阅读,微专题教学在一个点上下足功夫,简洁不芜杂,达到了深度阅读的目的。

微专题的教学符合学情。微专题的设计很重要的一个标准是要依据学情。太简单,能力强的学生则渐渐失去兴趣;太过于学术化,能力弱的学生会产生望而生畏的心理。所以,内容聚焦了,难度适当降低了,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不会出现一部分演员、一部分观众的情况。

(作者单位: 广东珠海市香山学校)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