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解读理论下审美阅读的进阶路径
2024-09-28宋玲
教材体裁众多,散文是最常见的一种,不同文体的文本应有不同的价值定位。2022年版课标把“审美素养”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之一,因而,如何利用散文这一文体的审美特质,加强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特别值得关注。笔者尝试以教材中的散文为例,运用“三层级解读理论”,即指向学生不同语文能力发展的释义层、解码层和评鉴层,为小学语文的审美阅读探寻路径。
一、走进去——以作者之眼审文意之美
读懂文意是阅读教学的起点和支点。首先聚焦每一篇散文的语言符号,从作者视角审读散文的内容和情意之美。
1.关注语言符号理解障碍,初步感知散文内容美
读懂散文大意并不难,难的是一些陌生化的语言符号阻隔了学生对内容美的感知。因此,在解读之初,要找到字、词、句等语言符号“障碍点”,并对文本内容进行基础层级的审美解读。
要使学生对作者所描绘的美不发生感知偏差,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初读文本时的语言符号障碍。结合教学实际,笔者发现经常出现的语言符号障碍,大致有两种:一是因学生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不足,形成的理解障碍;二是因时代等差异形成的理解偏向。
对于这些语言符号,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散文特点,先采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再感知文本的内容美。如三年级上册的写景散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出现了“水洼”“熨帖”“凌乱”等词语,因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的差异,学生对这些词语的理解不尽相同。而理解的偏差,会破坏作者所描绘的美景。结合单元阅读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将“水洼”带入语境,再结合想象品悟“水洼里映着一角小小的天空”会是怎样美妙的景象,“熨帖”“凌乱”的梧桐叶是怎样的,可借助图片来理解。借助工具丰富学生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景象的整体美。鲁迅《好的故事》中的“胭脂水”,本指古时女子的化妆用品,但因时代的差异,很多学生不理解。若借助图片和相关资料,学生自然可以理解,并想象出画面美。
初读散文时,学生遇到的语言障碍远不止这些。因文学作品都是作者自己生活经验的产物,所以必然会与学生之间形成语言符号的疏隔。但只要立足学情,借助合适的方法去理解,定能帮助学生感知散文的内容之美。
2.理清楚句段的逻辑关系,整体感受散文情意美
散文的内容美与情意美,实则不可分。感知内容美是体悟情意美的基础,而情意美的感受又可加深对内容美的感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而散文的句、段、篇无论长短,皆应以作者的情意为起止。反之,散文的情意之美,自然需从全篇及句段的逻辑中去寻找。教材中的散文大致可从两个层面分析其逻辑特点,分别是宏观层面的篇章逻辑顺序和微观层面的段落内的逻辑特点。
从宏观层面看,篇章的逻辑即作者的创作思路,或表情达意的思维过程。与其他文体有相同点:有的散文以时间为序,如《北京的春节》等;有的以事情的发展为序,像《落花生》等以写事为主的散文;还有的以空间为序,如《走月亮》等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散文。不同的是很多散文是多种思维顺序的组合,如《乡下人家》《白鹭》等。然而,散文“神聚”的特点决定了作者的思路无论怎样安排,都必须服务于“神”,即“情意美”的表达。
微观层面段落内的逻辑关系,是理清散文逻辑关系的重点,而段落恰是作者表达整篇情意的基础性意义单位。围绕这一层的意义,以互相关联的句串来组织段落,或先以总起句点明段落意旨,再进行分写,此可谓“一节一意”。《北京的春节》第1自然段写了腊八节的习俗,第一句交代春节开始的时间在“腊月的初旬”,第二句借俗语“腊七腊八,冻死寒鸦”点出这是北京一年中最冷的时候。第三句看似与春节习俗毫无关系,“可是”一词引出下面的描写,天气的寒冷与人们迎春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短短三句话,就将腊八的习俗特点和北京人对春节的情感表现出来。“熬腊八粥”是最常见的习俗,但在作者眼中这祭祖祭神的食物,还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同时与下句“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相呼应。北京人对腊八节的情愫也在句与句的逻辑表达中流露出来。
很多时候,散文并不受文章组段逻辑的限制,而是根据要强调的意义和情感自由分段。多个段落因为写的是同一个意思,因此自然地组合成一个段落层次。《北京的春节》写元宵节的习俗时,用了两个自然段。先详写了街上的热闹场景,接着虽是略写,但因另起一段,孩子的快乐之情得以凸显。“大家还必须吃元宵”一句与前面的句子似乎没有逻辑关系,但联系前文,此句仍然围绕着元宵节的习俗来写,这就是所谓的“意联”。这些段落各自组成大小不同的意义单位,虽然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不一定相同,但同一段落或同一段落层次表达的意旨一致。
二、融进去——以读者之眼审表达之美
在读懂文意之美的基础上,还应以读者的身份对散文的艺术结构和艺术表达之美进行深入的理解、体验和品悟。
1.关注表达的艺术形式之美
“形散”是散文主要的特点,而结构美是形式美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遵循作者的思维逻辑,借适切的结构将散文的形式和内容完美地组合起来,更有助于情意美的表达。
纵式结构:以时间或事情发展的顺序纵向组织材料,是一种线性的连贯美。《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序,有详有略地勾画了腊八、小年、除夕、初一、元宵,直到正月十九几个时间节点,北京人的活动场景,创造出一幅幅温馨美好的北京春节风俗画卷。
横式结构:围绕主题,将几个不同的材料,并列组合在一起,体现了一种横向整齐的结构美。四年级下册《猫》为了表现猫的“古怪”,从三个不同侧面选取材料,借助审美想象,读者会在不同的画面中感受到猫的特点及作者对猫的喜爱。
递进结构:几组材料按照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逐步深入地组材,在线性的逻辑中展现出一种错落的结构美。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按事情发展顺序展开叙述的同时,还采用双线并进的结构方式,从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到议花生,层层递进,学生的审美思维得以发展,也渐渐领悟到了人生哲理。
自由结构:在教材中,有很多散文组织材料相对自由,看似散乱无序,但处处围绕主题选材。这便是散文结构的多元和散漫之美,即结构的张力之美。五年级上册的《白鹭》一文,先整体后局部地描写白鹭的形和色,继而将空间和时间顺序组合起来,勾勒出白鹭在三种场景中的美好姿态,作者对美好事物和情境的向往之情也跃然纸上。
因立意不同,散文结构也并不固定。围绕情意表达,自然随性地组材,但随性不等于随意,文中一切的景象、人物和物象按照作者的思维过程架构成完美的审美境象。
2.体会艺术的表现手法之美
叠词的选用从视听角度增强了句子的音韵美和节奏感。从低年级起,教材中很多散文都运用了叠词。一年级上册《项链》第1自然段“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该段中,大量的叠词增加了童趣和韵律美。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中,“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这两句中叠词的运用,凸显了乡村生活朴实和谐的美。到了高年级,有些散文仍会使用叠词,但数量明显减少。
此外,排比、对偶的句式,也具有视听上的整齐美和音韵美。不同作者因自身语言习惯和表达需要,又表现出不同的审美特点。如,六年级下册《匆匆》第1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的两句排比占了全篇三分之一的笔墨,但并不觉得冗长和多余。两处排比后,是连续的追问,让读者自然地反思。
因学段差异,从表现手法到篇章的艺术技巧,也会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第一学段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审美艺术情境。随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层级提升,对散文的审美感知力从对文本整体审美情境的感知,逐渐聚焦到对文本生动的形象和语言美的感受。这也是学生审美感知由粗略到精细的过程。课标在第二学段的阅读与鉴赏中指出“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散文中的形象与小说显然不同,往往不去多角度、多层次地塑造人物,而是选取人物最突出的一两个特点,或是对某一场景中人物、景象或物象的描绘,从而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在解读文本时,抓住那些描写形象的关键词句,并从中发现作者对形象的艺术处理,进而结合题旨,去理解文本的审美意蕴和语言的审美特质。
3.审视表达方法的作用
“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是课标在第三学段阅读与鉴赏中的要求。教材借助单元要素,架构起表达方法的素养体系,但每篇散文所具有的作者个人风格也不容忽略。五年级下册的《威尼斯的小艇》和《牧场之国》都是通过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来表现景色美,但在表现手法上却同中有异,如,表达的视角。《威尼斯的小艇》从小艇切入,借游客的眼睛,从动态视角描写威尼斯独特的景致,最后再回到小城静态的美好;而《牧场之国》开篇以静态描写刻画动态景致,转而描写动态景色,最后又复归平静的荷兰。《威尼斯的小艇》在描写小艇时,运用比喻来展现它外形的优美和行动的灵活,而《牧场之国》更多地运用拟人手法,使动物们具有了人的情韵和姿态。
散文富有个性的表达,引起了学生——这一审美主体在视、听过程中的审美注意,使散文的学习过程,产生一种吸引人的审美场。
三、跨出去——重构文本之美到生活之美
通过释义层和解码层的解读,学生从文本中习得多方面的能力,此时,引导其站在“我”的视角,在评鉴中对文本及生活进行审美化的层级重构。
1.在思辨中重构文本之美
评鉴层的文本重构,属于一种创造性的文本解读。在这一层级需要调动思维,并激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阅读习得的综合之能,对文本内容、情意和表达艺术进行质疑、品评和再创造。
首先,引导学生在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质疑。如,《威尼斯的小艇》第2自然段描写威尼斯小艇的样子,但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发现:威尼斯小艇不止一种类型,文中的描写是否限制了威尼斯的多样美?学生抛出问题后,再引导其结合自身的审美体验审视文本,尝试进行改写。
随着年级的升高,课文的内涵也逐渐丰富,学生从文中品读出的情感逐渐增多。在研读时,必然出现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作者情感之间的落差。如,《匆匆》对六年级学生来说,篇幅并不长,但因审美经验差异,对文本表达的情感在体验上也不一样。六年级学生很容易理解作者因时间流逝而产生的遗憾和无奈。但透过文字,读出作者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积极探求确实很难。找到落差所在,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困惑和理解,并借助背景知识,帮助学生重塑精神和价值内核。
此外,通过对《威尼斯的小艇》和《牧场之国》两篇文本的解读,我们发现不同的作者因表达习惯和主题的需要,会选择不同的表达方法。这些表达到底是让学生一味接受,还是在批判中进行碰撞和生长,需要在解读时,听一听学生的心声,在对比鉴赏中培养其思辨素养。如,《威尼斯的小艇》作者借“独木舟”来描绘小艇的样子,而在不同个体的经验中,独木舟是不一样的。这时,便可设计思辨性的学习活动:此处的表达你认同吗?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法?解读时,要将这类表达与学生理解之间的差异挖掘出来,进行创造性的教与学的活动设计。
思辨式研读不仅仅是批判的,也可以是与作者的共鸣,或是补白,这同样可以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审美鉴赏能力。
2.在迁移中重构生活之美
从单篇文本的思辨式研读到单元内容的思辨式学习,是聚焦单元要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围绕语文要素安排了《威尼斯的小艇》和《牧场之国》两篇精读课文。通过前面两个层级的解读,学生习得了不同的表达方法。略读课文《金字塔》是一篇非连续性文本,在学习文字部分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学会的方法进行学习。学习到这里并没有停止,通过阅读文本作为借鉴,来烛照、引导自己的语言建构、文本创作以及思考与表达,实现读写结合。此时,设计从文本到生活的迁移活动。如,让学生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等表达方法,描写生活中的一处优美景致。引导学生将目光移至生活,对习以为常的生活进行审美化重构,也是对其核心素养的持续训练。
无论哪个学段,对文本的艺术表达,都要在感知基础上进行迁移运用,这也是从审美感知到审美创造的过程,即由“审美”到“立美”的过程。因学段不同,迁移运用的目标不同,低年级侧重词句,中年级侧重语段,而高年级侧重全篇的基本表达方法。
层级解读有助于学生习得散文的审美特质,并促进其审美素养的进阶提升。在解读散文时,教者既要进行单篇的层级解读,同时还应紧扣教材单元要素,关注单元整体。不同层级的解读虽各有侧重,但并不割裂,彼此时有交叉,多种能力呈螺旋式上升。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单元知识不断累积、组合,并在学习中不断复现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而降低了单篇层级解读的难度。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四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审美—立美’教育模型建构与运用研究” (课题编号:D/2021/02/807)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亭湖区教师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张 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