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融合教育的小学语文随班就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4-09-28杨杏
【摘 要】融合教育将特殊儿童融入普通教育中,课程、教学和评价是决定融合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班就读小学语文融合教育课堂教学设计需要制订适合随班就读学生的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支持手段,有针对性地设计合适的语文作业,促进随班就读学生融入课堂,增强学习的信心。文章就如何在有随班就读学生的班级中开展语文融合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随班就读 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是指将特殊儿童融入普通教育与社会中的教育方式。所谓融合,指的是让特殊学生进入普通班级,成为普通班一分子的教育方式,让特殊教育及普通教育不再是完全平行的两个系统,使普通教育成为更负责、更具资源性和人性化的系统。在进行一年级语文教学时,班级有一个随班就读学生,是一个精神发育迟缓、有多动性障碍、感统失调的男生。他在认知能力、行为能力、语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与普通学生存在差异。文章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在有随班就读学生的班级中开展语文融合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了探讨。
一、制订适合随班就读学生的目标
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学段(1~2年级)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学段要求,以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为例,针对普通学生,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目标
(1)认识“珠、摇、躺、晶、停、机、展、透、翅、膀、唱、朵” 12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了解义,初步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学习“身”字旁。
(2)会写“亮、机、朵、台、鱼、美、放”几个生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阅读目标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2)认识并了解“停机坪、摇篮、歌台、凉伞、躺、展、放”等词语的意思。
(3)感受荷叶的美好,体会小水珠和小动物们对荷叶的喜爱。
3.字词句运用目标
(1)完成“习字册”上“亮、机、朵、台、鱼、美、放”几个生字的书写。
(2)积累亮晶晶、一朵朵、很美很美等词语,并在具体语境中学习、模仿。
结合医学诊断结果和普通学生与随班就读学生需求不同,参考《语文学科学习评估手册》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一年级语文学习情况评估,了解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课堂行为表现等,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个别化教育计划”,制订“课程学期教学计划”,设定不同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目标
(1)能够看图片认读“珠、摇”2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
(2)能够用卡片拼一拼“亮、机、朵”3个字,在教师、同伴的指导下正确仿写“亮、机、朵”3个字。
2.阅读目标
(1)能够在教师、助学伙伴的提示下逐句跟读:①荷叶圆圆的,绿绿的。②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2)和助学小伙伴一起参与小组学习,感受荷叶的美好,初步体会小水珠和小动物们对荷叶的喜爱。
3.字词句运用目标
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作业设计单。
通过比较发现,在“识字与写字目标”中,要求随班就读学生会读、会认的字有两个,在教师和同伴支持下能用卡片拼字,再仿写3个字。在“阅读目标”中,要求随班就读学生能一句一句跟读短句,体会小水珠和小动物们对荷叶的喜爱。在“字词句运用目标”中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作业设计单。这些目标是在评估随班就读学生一年级上学期语文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制订的。教师发现随班就读学生只会认很少的字,会仿写生字,但独立写字时错误较多,无法独立读句、读段落,且无法独立完成作业。
在融合教育的课堂中,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目标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借用丰富的支持手段让特殊学生在课堂上被顾及,通过不同教育目标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
二、选择有效的教学支持手段
“教室里有特殊学生,教学方式必须做一些改变。”由于学生的特殊需求,特殊学生学习的方式、能力是不同的。因此,需要进行教学调整,在教学时给予随班就读学生不同的支持,如知觉支持、行为支持和同伴支持等,以此促进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一)知觉支持,帮助随班就读学生识记字词
这里的“知觉支持”是指结合图片、音乐等形式,帮助特殊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知觉去识记字词、理解字词和课文内容的一种支持手段。因为随班就读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理解能力较弱,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支持教学,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通过视觉、听觉提示,达成教学目标。如:
1.学习“珠”
师:瞧,这就是荷叶上的小水珠。珠,珍珠的珠,和珠宝有关的字很多都是“王”字旁,右边的“朱”表示读音。看,小水珠就像圆圆的珍珠一样闪闪发光,在荷叶上滚来滚去。
生:小水珠。(图片词卡)
2.学习“摇”
师:小水珠喜欢荷叶,把它当作摇篮,这就是摇篮。(出示图片)“摇”字里有两只手,一只是“扌”旁,一只是“爫”头,两只手在摇摇篮。(做动作)再来读读这个词。
生:摇篮。(图片词卡)
在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时,普通学生用字卡认读,随班就读学生用图、字结合的卡片进行认读。学习认识“珠”字,通过小水珠的图片,视觉支持帮助认识“珠”。学习认识“摇”字,通过摇篮图片,视觉支持帮助认识“摇”,再做一做“摇”的动作。
在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时,教师播放声频“听,有一个小伙伴在呱呱地歌唱。这个小伙伴是谁?”播放青蛙的叫声,请随班就读学生猜一猜是哪一种动物,提供听觉支持。
通过不同的知觉,可以激发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动手、动眼、动耳时提高参与度,增进表达愿望,促进对字词的识记,增强学习信心。
(二)行为支持,促进随班就读学生理解字词
随班就读学生学习较为被动,自主学习习惯未形成,在融合课堂教学环境中容易分散注意力,有时会离开座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让随班就读学生离开座位“动一动”,提供行为支持。如:
师:池塘里的景色太美啦,小水珠正躺在荷叶摇篮上欣赏美景呢!(播放视频)看,“躺”这个字,身体躺下来,“身”字旁。小水珠可能躺在哪里呢?请同学们上来贴一贴。
在认识了“珠”这个字后,教师可以让随班就读学生在黑板上的荷叶卡片上贴一贴小水珠,感受“小水珠”躺在荷叶不同位置时的自由自在。
在齐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随班就读的学生跟着其他学生一起演一演课文,扮演“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这样的行为支持,能够让特殊学生有序地动起来,使其能在课文的情境中有效注意,加深对字词和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同伴支持,提高随班就读学生的识字能力
同伴支持是提高班级整体教学效果的有效教学策略。“学生教学生”,同伴指导能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个别辅导。
一是选择合适同伴。选择学习优异、乐于助人、交往能力强的普通学生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帮助与指导。教师可以将指导任务进行分工,并进行支持辅导,让支持伙伴掌握支持策略,如有的支持伙伴负责领读,有的支持伙伴负责指导书写,有的支持伙伴负责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等,支持伙伴在“生生互动”中帮助随班就读学生。
二是安排合适座位。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将随班就读学生安排在第3排中间,主要支持伙伴坐在其四周。这样的座位安排,既有利于教师进行及时指导,也有利于支持伙伴对其进行帮助,如自由朗读时,坐在前面的支持同伴会带读;指名朗读时,支持同伴读一句,随班就读学生跟读一句。如在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时,随班就读学生在同伴支持下,逐句跟读:①荷叶圆圆的,绿绿的。②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虽然不能独立读完整个句子,但在同伴的支持下,能够一个一个短句跟读。再如,普通学生需要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对随班就读学生而言,在同伴支持下,第一步将生字各部分拆分做成的字卡,正确地拼出来;第二步先描红,再仿写生字;第三步,同伴在随班就读学生写完后进行检查。
在小学语文融合课堂中,随班就读学生与教师互动、与同伴互动,在各种“互动”中渐渐获得发展。
三、有针对性地设计合适的语文作业
由于随班就读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作业的有效性比较低。因此,在设计随班就读学生的作业单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支持手段,做个性化调整。教师设计的随班就读学生《荷叶圆圆》课时作业单如下:
第一题“看图片,认一认”,设计时借助图片支持,由字到词,巩固要认识的两个字“珠”和“摇”,促进识字目标的完成,见图1。
第二题设计“看图片,连一连”,因为随班就读学生较难独立书写字词,多数情况下只能仿写,因此设计了连线题。在图片支持下将字词进行联系,理解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将荷叶当成了不同的事物,感受它们对荷叶的喜爱,促进阅读目标的完成,见图2。
第三题,需要家长予以支持,在家播放课文音频,让随班就读学生跟着音频一句一句朗读课文,进行朗读训练。
“融合教育最大的教育价值是‘让特殊儿童少年在最少限制环境下学习并获得最大的教育成效’,从而实现融合教育的精致化。”指向融合教育的小学语文随班就读教学设计,要给予随班就读学生主动学习及参与的机会,因材施教,真正做到融合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吴淑美.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夏出版社,2022.
[2]董奇,方俊明,国卉男. 从融合到全纳:面向2030的融合教育新视野[J].中国教育学刊,2017(10).
[3]张欣,张燕,赵斌. 我国随班就读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及对策探析[J].现代特殊教育,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