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通感教学提高小学美术课堂学生注意力
2024-09-28徐慧婕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美术教学中出现了多种教育教学方式,通感教学是其中之一。通感教学是指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创设通感情境,使学习活动引起学生的持续有意注意。学生通过动手触摸、用眼观察、用耳倾听等多种感官参与感受,丰富全方位的审美体验。通感教学的运用对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起着很大作用。
【关键词】通感教学 小学美术课堂 儿童注意力 实践研究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提升儿童的注意力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从学生的各种感官体验出发,抓住学生注意力发展的特点,主要探究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如何利用通感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其学习能力。
一、通感教学的概述与可行性
(一)概述
“通感”一词源自古希腊语,是指通过视觉、味觉、听觉等感官产生不同的感觉,再借助联想产生感觉转移,致使不同的感官互相影响。孙乃树教授指出,用美术教育唤醒人的知觉,人的知觉能力包括视觉、听觉、味觉等,因此,在美术课堂中运用通感教学很有必要。
(二)可行性分析
1.美术课堂教学的现状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大多只是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如欣赏作品时,学生只是用眼睛看,不爱动脑思考,没有积极主动探索作品中的内涵的欲望;美术课上,学生注意力大多集中20分钟左右就容易走神;在作业指导环节,大多数学生作业和教师示范的几乎一样,缺乏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2.小学生的注意力分析
小学生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因此具有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差、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等特点。小学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起主要作用,而高年级学生是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因此,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其注意力。
3.实施通感教学的优势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要丰富学生视觉、触觉和审美体验,从而使学生对艺术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由此可见,美术课堂中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触觉等感官,对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利用通感教学提升学生注意力的有效策略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需科学培养学生注意力,运用味觉、听觉等感官引导学生融入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将美术知识和学生各种感官相结合,并将感知的体验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吸引学生无意注意,培养学生有意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体验,发掘小学美术教学深度
据统计,人类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中,87%是通过视觉得到的,7%是通过触觉得到的,2%是通过嗅觉得到的。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还要善于利用各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美术课才能更加有趣生动。
1.视觉与听觉结合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利用通感刺激学生听觉,吸引学生注意。在课程设计环节,把音乐的元素加入课堂中,如音乐导入、情境设置需要、作画背景需要等。例如,在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作品时,教师播放音乐《伏尔加船夫曲》,让学生通过悲伤的音乐感受这幅作品,将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引导学生想象在烈日下,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们艰难地拉着货物的场景。这有利于吸引全体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达到情感共鸣。
2.视觉与味觉结合
例如,苏教版小学美术“诱人的瓜果”一课中,教师先将瓜果放在袋子里,让学生摸一摸其形状,猜猜是什么瓜果,然后请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瓜果切一切,闻一闻味道,并尝一尝,通过味觉给学生带来更直观的感受,丰富学生多方面的感知体验。这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吸引了学生持续注意。
3.视觉与触觉结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实践,能够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能体会到实践的快乐,获得成就感。例如,教学“罐和壶”时,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教师可以将不同材质的罐和壶带到课堂中,用布挡起来,让学生上来摸一摸,想一想用什么美术语言表现它,鼓励学生利用视觉与触觉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物体,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物体的印象。对物体吸引学生有意注意,培养学习兴趣。
(二)结合学科融合开展通感教学,拓展美术教学宽度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美术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此外,在美术课堂中还可以结合音乐舞蹈元素、文学知识、语言表达等,将多种学科相结合,从而丰富学生的各种感官体验。在教学中,也要遵循学生无意注意的规律,注重提升学生的有意注意力,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注意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因此,只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让学生情绪高涨。
2.创设通感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为了调动学生全方位感官的参与,教师应创设相关教学情境,营造放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使学生被教师的教学内容时时牵引,丰富学生视听、触觉等多方面的感觉。
例如,教学苏教版美术六年级“美丽的园林”时,教师没有先讲园林中山石庭院的特点,而是先以学生熟悉的诗歌导入,创设一种诗歌情境,再播放南京瞻园的视频,瞻园是学生熟悉的园林,学生在视频引领下进入瞻园,教师像导游一样介绍景物,让学生置身于园林之中。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法,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生有意注意有所提升,更有利于学生自主了解园林的结构特点。
3.优化教学方法,延长注意时间
经研究发现,小学生注意的稳定性有限,7~10岁的儿童连续注意约在20分钟,10~12岁儿童连续注意约在25分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学生的最佳记忆时间,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如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也可以在教学设计时整合多种学科教学,提高学生注意力。
例如,将美术学科和音乐学科相结合,在美术课堂加入音乐的元素,通过对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吸引学生注意。美术学科也可以和科学学科相结合,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弃材料“变废为宝”,学生利用塑料瓶等废弃物品,经过巧妙地改造,让它们变成了漂亮又有趣的花盆,视觉与触觉有效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结合生活实际有效锻炼注意力,拓展美术教学广度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拓宽知识面。教师在组织学生户外写生时,可以让学生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老树,用鼻子闻闻花香,听听小鸟叫声……利用多种感官感受大自然,以此达到通感体验的目的。同时,在作画时播放优美的音乐,创设轻松的情境,调动学生的触觉、听觉。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会被外界干扰,还可以在无意识教学中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
三、通感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反思与展望
(一)教学反思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培养良好的注意力可以为日后学习奠定基础。注意力的提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通感教学的运用,可以改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差、对事物认识不健全等问题,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多种感觉和谐发展,从而全面提升艺术素养。
(二)教学展望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美术教师也要着力于提高自身艺术素养,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研究学生注意规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还要对多门学科知识有所了解并运用自如,游刃有余地运用通感有效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在课堂中提高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贤会萍.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10).
[2]宋静风,石惠萍.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J].甘肃教育,2020(22).
[3]马冬英.初中美术教学中通感审美模式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