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任务群创设学习情境 催生小学语文课堂新样态

2024-09-28徐余刚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4年9期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整合学生的真问题设计有价值的探究性学习任务,让每一个学习任务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探究,用任务驱动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汇报展学、评价反思、拓展延学,践行“知行合一”,让学生将真知、真行落到实处。通过任务驱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语文课堂呈现适宜学生生长的学习样态。

【关键词】学习任务 教学情境 学生生长 核心素养

语文的言语实践需要生动的情境创设才能更加鲜活,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根据学生真实的需求,解决学生的真问题,学习才会更有价值,学生的素养才能得以提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以境促学,通过任务驱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走进文本,通读引问定任务

学习任务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教师编撰出来的。有效的学习任务应该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教师在组织学习开展阅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认真通读课文,读中生疑,再将问题加以梳理,从而形成有价值的学习任务。

(一)读进去,与文共鸣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本身就是鲜活的情境,教师在组织学生集中学习时,先要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或在课堂上通读全文,让每个学生读进去,一遍不行就多读几遍,在通读中与文本产生共鸣,结合课文内容感受语言文字展现的情境。例如,在学习《观潮》一课时,可以提前布置朗读课文的任务,让学生结合语言文字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气势磅礴,在脑海中浮现出潮涨潮落的奇观,体会课文所展现的情境。

(二)问起来,以疑导学

“先学后教,问题导学”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深入开展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方式。学生在课堂学习前,通过自主学习自然而然产生疑问,这些问题有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关于文章的写法,等等。这是学生对陌生文本的原认知,学生在问题的诱导下,对文本产生兴趣,一个个“小问题”为后续深入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学生课前准备得越充分,产生的问题就越有价值。因此,在课文学习之前一定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三)善梳理,明确任务

学生通过课前的自主研读产生了一些问题后,教师不可急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可以多引导,帮助学生梳理、选择、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比如提前发放“问题发现单”,让学生填一填,将问题按课文内容、课题、写法、拓展性等进行归类整理,学生对问题进行筛选、梳理后,选择有探讨价值的问题作为重点学习任务,为后续的探究性学习作好准备。

二、任务驱动,以境促学乐探究

语文教学需要创设情境,要在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生活经验之间建立关联,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任务驱动下进行语文学习活动,通过有价值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一)依文设境,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性,因此,依据不同的课文在教学中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适宜的学习情境,犹如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与语文学习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得丰富、可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学习效率。例如,指导学生学习《爬山虎的脚》一文时,为了拉近学生与爬山虎的距离,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介绍一下自己课间观察到的爬山虎是什么样子的,再现观察爬山虎时的情境,然后让学生仔细读课文,看看叶圣陶介绍的爬山虎和自己观察到的爬山虎是不是一样的,有哪些是自己没有注意到或没有说清楚的,从而感受叶圣陶连续细致地观察和准确生动地描写。

(二)任务驱动,聚焦情境化探究活动

任务驱动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一个共同的学习任务,在问题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成员互动协作的学习。素养导向下的语文教学需要以核心任务统整,变教为学,设计情境化的学习任务,围绕学习任务,设计具体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经历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实践过程,驱动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爬山虎的脚》一文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探究任务:课前观察时,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爬山虎的脚究竟长在哪里?长什么样子?请仔细阅读第3自然段,在给出的茎和叶子的简图中画出爬山虎的脚,然后讲给同伴听,做到“读仔细,画准确,说清楚”。结合生活情境设计的学习任务,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然后将自己的理解在简图中画出来。

(三)分工合作,以境促学加深理解

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创设等方式在语文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成员协作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以调动小组成员集体的智慧,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学生不仅需要在教师营造的情境中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还要小组分工合作。分工合作时,组内成员的任务要明确,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安排合适的任务,使他们彼此思维互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例如,学习《爬山虎的脚》第4~5自然段时,可以让前后四人组成小组,围绕问题“爬山虎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让学生先自主阅读圈出相关动作,然后讨论交流,最后小组成员分工汇报。汇报时,可以这样分工:一人解说,另外两人合作用手掌模拟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还有一人负责评价,提出建议。

三、汇报展学,组间交流助生长

(一)小组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展示环节是学生探究成果和能力发展的显性表现,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交流、展示和互动的机会。学习小组按教师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协作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后,需要通过展示汇报,让教师和同学们了解各学习小组任务完成的情况,这既是对小组学习成果的认可,又便于其他小组学习借鉴,引发进一步思考。小组展示时,可以是每个学习小组选出代表,也可以是小组成员齐上阵,通过口头汇报、合作表演、操作展示等形式,汇报完成任务的过程、思路和方法,交流学习体验,展示学习成果。例如,在学完《将相和》,了解了故事内容后,可以让各学习小组分角色演一演文中的三个小故事,结合人物的言行通过表演展示人物形象,反映人物特点,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印象。

(二)评价反思,优化任务学习

展示汇报结束后,生生、师生评价反思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展评时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要多元化,在展评的过程中,教师要即时作出反馈,通过“展示式理答”“引导式问答”“质疑式问答”等方式,适时修正偏差,引导学生思维变轨通畅;通过“提升式理答”,使学生思维由肤浅化、片面化走向理性化和系统化。例如,在学习《桥》一课时,可以让学习小组分角色朗读,也可以演一演过桥时的情境,让学生抓住老支书动作、语言、神态展示人物形象。在情境表演中教师引导学生质疑问答:老支书为什么把儿子从队伍中揪出来,不让他先走?老支书爱不爱自己的儿子?通过这些问题提升学生对老支书的认识,体会人物品质,对老支书作出理性的评价。

四、知行合一,拓展延伸提素养

学习任务的完成不是终点,能力是否提升、方法是否掌握都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加以检验。适当安排拓展性延伸任务,可以在检验学习效果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知行合一,提升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教得多,学生却不会合理运用的现象,究其原因,还是学生“知”与“行”不能统一。学生没有真正地“知”,就不能更好地“行”,应用时容易出现问题。因此,语文教学中应树立“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还要引导他们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延伸运用过程中,巩固习得的方法,实现技能的有效迁移,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例如,在学习《田忌赛马》一课时,学生在了解田忌通过调整马的出场顺序取得胜利后,懂得了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和运用策略的重要性。为了检验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学中可以再现“围魏救赵”这一经典战例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借助“三国地图”,分析魏、齐、赵三国的现状,突破常规思维方式,研究出合理的“救赵”作战方案。

(二)学以致用,拓宽视野

教学生用好教材固然重要,但教材只是学习的范本,如果没有适当地拓展延伸,学生思维就会固化在教材中。因此,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既能运用好教材教学生学好课本知识,又会适当地引入一些课外材料和生活经验,丰富语文课堂的内容,让学生在拓展阅读与实际运用中拓宽视野,让语文素养看得见地生长。例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教师课前让学生查阅并在课堂上补充介绍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周恩来总理的生平事迹,使其更好地感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会怎么回答?”的问题。最后,教师列出读书清单,要求学生做好每本书的阅读记录,适时开展读书交流会,以此拓宽学习视野,将书本学习转化为自身的行动。

总之,语文教师不仅要在教材解读上下苦功夫,更要让学生将真知、真行落到实处,践行“知行合一”,以读促疑,将学生的问题梳理出来,变成学习任务,为学生创设适宜生长的学习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每一个学习任务,用任务驱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拓展延伸中拓宽视野,提升语文素养,让语文课堂呈现适宜学生生长的学习样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徐艳.创设语文学习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小学教学研究,20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