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24-09-27王孝娴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形象直观、易于理解的图表,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策略和技巧,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阅读能力,以此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是丰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和思维导图的优势,并结合实例,探索如何运用思维导图,以提高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导图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式比较机械——呆板无趣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部分中高年段的教师仍然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为主要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通常采取单一且枯燥的教学方法。由于这些课堂上缺乏过程指导,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有时甚至需要通过死记硬背来应对。然而,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无法有效地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从而影响阅读教学效果。
2.思维品质尚有欠缺——浅尝辄止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之所以教学方式比较机械呆板,是因为他们只把阅读材料当作语言知识教学的工具,而忽视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深入理解主题和内涵。这种做法只会让学生获取和理解表层信息,而无法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使学生缺乏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不利于思维品质的形成和提升。
3.课堂学生大多“失语”——主体缺位
如上所述,在这种机械呆板的阅读教学模式下,在缺乏思维品质形成及提升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只重视知识的单向传授,缺少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和深层引导,忽略了学生阅读自主性的培养。这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自主思考,虽然有课堂发言,但他们的思考是零碎和肤浅的,无法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而出现“失语”现象,即主体缺位问题。
因此,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需要创新,引入新的工具和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依据
1.核心素养的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核心目标。《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通,协同发展。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创新学习工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并渗透文化意识,从而提高核心素养。
2.思维导图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作用
(1)创新教学模式,激活课堂氛围。学生厌倦单一机械的课堂教学模式,思维导图化文字为图示,可以为枯燥的课堂注入崭新的活力,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对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思维导图为其搭建了理解的阶梯,有助于其更专注地投入课堂;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思维导图为其拓宽了思维的范畴,在很大程度上能激起他们的探索欲,从而更热情地投入课堂。因此,引入思维导图教学,可以改变传统的机械呆板的课堂模式,激活课堂氛围。
(2)提高理解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在阅读教学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从整体上理清文章的脉络,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低效阅读教学。思维导图具有可视化的特点,能够有条理地展现思维方法、过程、结果。在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中,学生能够有逻辑、有条理地展开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此外,思维导图具有发散性,允许学生自由联想,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思维品质。
(3)突出主体地位,助力独立阅读。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不断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逐渐形成阅读能力的过程4dswCcGXzf50Sup2Qt9KPw5ws69pXeigz0g2ZcVTof8=。课堂中,他们积极调动自己的思维,探究英语阅读方法,发挥各自的想象与联想,不断地与文本、自我及他人进行对话,主动进行信息的深层加工和知识建构。这种充分彰显主体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探索出英语阅读理解路径,更能搭建起了属于自己的英语思维框架,从而形成独立的英语阅读能力。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综合应用
1.绘图导入,引发阅读兴趣——思维激活
Pre-reading的核心任务是为学生阅读做前期认知和心理准备。为此,教师可以使用生动的图片、视频等素材,或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唤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并导入即将阅读的主题。通过预测等策略,帮助学生为正式阅读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本节课的Pre-reading环节,笔者先播放了一段关于万圣节的视频,引入本节课的话题。随后,教师以“Halloween”为中心词,带领学生构建了一张圆圈图(如图1),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头脑风暴,共同探讨与万圣节相关的元素。这个导入环节不仅唤起了学生对万圣节的兴趣,也调动了学生的背景知识,预测了文本内容的可能涉及方向,让他们有了更好的心理准备去探究新的阅读材料。
2.借图解构,培养阅读能力——思维绽放
(1)俯览全貌,提炼主题。在本课的while-task环节,首先笔者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的方法快速浏览文章,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构建思维导图的中心词Halloween。
(2)找准关键,构思分支。引导学生再次快速阅读文章,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理解文章的要点。学生要迅速找出目标信息,把握语篇是从时间、食物、活动和感觉等方面展开,并构建基本结构图。这些关键词构成了思维导图的一级分支,为后续学习提供基础结构。
(3)扩展层次,延伸分支。笔者引导学生进一步细读文章,抓住文章的具体细节。在一级结构关键词的帮助下继续讨论细节问题:When is Halloween? What do people often do at Halloween? How is Halloween? 通过获取和整理这些细节信息,并提取关键词,学生合作绘制出思维导图的二级分支。
(4)要素发散,完善图形。笔者继续通过How to make a Jake-o-lantern? How to play trick-or treat? How to have a Halloween party? 等问题的引导,发散思维导图的细节分支,并引导学生再次观看思维导图,聚焦细节,增加图片、序号等,完善思维导图。
3.依图巧用,综合运用语言——思“絮”飞扬
(1)信息整合,总结复述。在本课的读后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整合信息,对Halloween整篇文本进行总结和复述。思维导图的结构和细节作为一个很好的指南,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条理地复述课文,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表达能力。
(2)实践运用,迁移创新。在实践运用中,鼓励学生阅读Day of the Dead(亡灵节)的阅读文本,通过小组合作,发挥主观能动性,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整合知识结构和新旧内容进行创作,培养合作能力、独立阅读能力、语言迁移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并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提高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综上所述,运用思维导图是丰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力措施。在阅读教学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促使学生整合新旧知识,激活背景知识,激发阅读兴趣。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全面梳理文章脉络,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培养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进而提升思维品质。此外,思维导图的创新学习模式能够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英语思维框架,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促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长期坚持,必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渗透着文化意识,逐渐达到提升核心素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托尼·巴赞.思维导图[M].李斯,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