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寄暖语,和谐家校情
2024-09-27梅文茜
【摘要】当下,整个世界似乎进入了无纸时代,手写书信越来越被边缘化。但手写书信作为历史最悠久的通信方式,却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那就是感情的传递。一封封的手写书信,是连接心与心的感情枢纽,那些强烈而又真挚的感情,都融在那一个个亲手写出来的字符。所以本文提出将书信作为情感教育的切入点,将书信融入家校沟通方式的案例探讨,以及以书信为媒介展开班级特色建设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书信;情感教育;家校沟通
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发展趋势之下,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班集体是充满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具有自己鲜明特色和个性的综合体,是师生生命发展的沃土和精神家园。更有效的沟通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化发展,让一封封书信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一、传统书信,焕发新生
1.用书信代替检讨书
当学生犯错时,在令人紧张的办公场所被老师批评着,学生往往会有抵触心理。笔者尝试着通过书信来替代叫学生到办公室谈话,避免了面对面的紧张气氛,让学生静下心来看待自己的错误,并以回信的方式代替检讨书。学生不必仰视老师,以平视的心态叙述自己的动机、事情发生的经过,给了老师更深地了解学生心理的机会。
2.用书信代替“不可说”
现今的孩子多有些早熟,考虑的也比较多,便有了更多不敢说的话。怕当面告状被其他同学记仇;怕说的话涉及个人隐私;怕自己的观点影响同学对他的看法等。这时,学生就可以通过书信这座桥梁,和老师说悄悄话、心里话,而笔者也会及时回应。这样,学生不但能及时地排解心中的苦恼,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3.用书信代替“大道理”
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心。但有时苦口婆心的大道理,真正听进去的学生屈指可数。学生听倦了,听厌了,就会敷衍以对。于是,笔者将学生无法很快接受的批评或建议写下来,以“书信”寄语,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写信是需要深思熟虑的,文字的表达和口语化的表述带给学生的冲击也是不一样的。在静静的阅读中,许多道理变得容易让人接受,从中能得到启发。
二、巧用书信,沟通无阻
1.书信沟通时机的合理化
(1)开学前的班主任寄语、放假前的告知书等,这类信件主要是布置工作,提醒或提示,给出建议。在学生的《成长手册》中,“心灵沟通”部分是师生、生生、家校之间交流的重要平台,作为在校表现的总结,回顾一学期走来的心路历程,能让学生在反思中成长,在鼓舞中奋进。
(2)重要的节日、主题活动,如新年、中秋、教师节、感恩节等,这类“应景”而又“接地气”的信件能更及时有效地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结合学校“六一”庆典的“十岁生日,感恩立志”活动,笔者请每位家长事先准备一封家信,现场将信发到学生手中,不少学生读信后都感动得潸然泪下。每位学生也准备了一封给父母的信,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书信交流使双方能感同身受,换位思考,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在加深彼此感情的同时,更起到了沟通的最佳效果—相互理解。
(3)班级发生较为严重或有共性的问题,可能影响到班级风气时,信件配合其他手段,表明班主任态度、阐明道理、提出要求,这是书信在教育中最主要的作用。班上曾有男生欺负女生、孤立同学等现象,这时,就是发挥书信沟通作用的最佳时机,笔者通过客观的口吻和循循善诱的疏导方法,在信中含蓄地谈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较为合理的建议,让学生在读到这样一封信时心中有一股暖流冲击着良知,从而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勇敢地改正。
2.书信沟通内容的多元化
(1)学习表现类。即老师在书信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这种类型的书信,笔者大多用在学困生上,他们有时缺乏的不仅仅是老师面对面的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更需要心灵上的沟通和方法上的指导。书信中鼓励的话语和名言格言类的句子,都能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
(2)思想教育类。如在书信中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交友观;或利用书信同经常违规违纪的学生交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等。笔者曾收到过几次女生之间互相告状,抱怨对方的信。在回信中,笔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导她们学会换位思考。书信的沟通化解了矛盾,化干戈为玉帛就显得水到渠成多了。
3.书信沟通形式的多样化
(1)集体式交流。如结合语文课的习作任务—《给老师的一封信》,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全班学生一起给老师写信,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赠言式交流。如在《成长手册》里写上温馨对话式的评语、用精美的卡片写赠言等。
(3)便条式传递。如通过便条纸表达自己对建设班集体的想法、活动中的灵感、管理班级的金点子等。
在网络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提倡并践行传统的书信交流方式,无疑是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坚守。传统书信所具有的优美的措辞、亲切的笔迹和情感的期待对学生生命的成长、教师素养的提升、家校和谐关系的建立都有着无声胜有声的深远影响。
书信交流的背后还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引导学生在当今社会的人际交往中学会自谦而敬人的书信社交礼仪和个人修养,引导他们追求更真实,更温暖,更细腻,更丰富的沟通品质。
【参考文献】
[1]朱建华.一封家书引起的感恩教育[J].科技日报,2006(12).
[2]崔迎华.用爱与智慧为孩子营造温暖的“家”—谈谈我的班级管理工作[J].现代交际,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