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儿童视角,促进深度学习
2024-09-27沈瑜佳
【摘要】涂画笔记是孩子的一种形象语言,它满足了孩子爱涂鸦的天性,尽情享受表达自我的乐趣。幼儿在笔记上涂鸦、绘画,把一日活动中有趣的事件记录下来,有利于培养幼儿留心观察生活事物的能力,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分析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本文以涂画笔记《“虾”路相逢》为例,浅谈如何立足儿童视角,挖掘生活资源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关键词】儿童视角;深度学习;涂画笔记
一、立足生活与实践,引发主动探究
教育离不开生活的土壤,需要有兴趣与爱好的参与。在我们的涂画笔记活动中,和幼儿生活经验“亲密牵手”,立足幼儿的生活,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发幼儿在活动中迸发智慧的火花,产生探索和发现的热情。
一天午餐吃虾仁,安安发现虾仁的造型各不相同,她把这个神奇的发现画了下来……下午自由活动时,孩子们还在一起讨论安安发现的虾仁的造型。接连几天孩子们都沉浸在虾仁的世界里。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根本更直观地观察到虾,我们在教室里养了一缸虾,每天虾的周围都围满了孩子,孩子们关于虾的讨论持续不断,“虾”路相逢的活动应运而生。
孩子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想要探索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感受着无尽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关注到幼儿对虾的兴趣,于是组织家委会一起讨论如何将这个有价值的内容“带”进教室,满足班级幼儿对虾的兴趣,支持她们的持续探究。
三位妈妈在群内积极讨论,逛逛花鸟市场、菜场、超市,看看虾的纪录片,在教室里养虾……家长们提出不同的支持策略,最终大家敲定糖糖妈妈的提议,在教室里开始养虾。
二、链接问题与情境,促发真实探究
布鲁纳提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一切学习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从这种意义上讲,“问题情境”可理解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教学环境。
如何开展我们“虾”路相逢的活动呢?以什么样的形式切入呢?如何围绕我们的主题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幼儿的探究呢?带着这些问题,我走近幼儿,观察他们的一日活动,旨在通过观察了解他们的兴趣与关注点,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经验水平。
1.问题即兴趣
闪闪:“我昨天晚上也吃了虾,是很大的。”小笼包回应道:“我吃过这种很小的虾。”辰辰说:“我以前还吃过很大的小龙虾。”闪闪:“是有很多虾的,龙虾就是很大的,有的小的,就像我们教室里养的虾一样。”
幼儿能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想法,当幼儿对“大虾、小虾”发生认知冲突时,幼儿回归到生活,整合自己的已有经验与同伴共享。对于幼儿的认知冲突,教师作为旁观者没有直接介入幼儿的谈论,而是设计了调查表,巧置疑障,形成问题情境,以“疑”促“生成”,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探索的机会。通过家园合作,让幼儿调查虾的相关资料,随后结合幼儿的调查情况开展了一次集体分享会,分享自己认识的虾,进行同伴间的经验共享。
在分享会中,幼儿积极参与分享自己调查结果,Chloe说“我和爸爸妈妈们一起查了平板电脑上的资料,生活有很多虾,有小小的河虾,大大的基围虾、龙虾。他们都是生活在河里的,喜欢吃水草、小鱼等浮游生物。”甄郑拿着立体调查表,介绍道“我也调查到了龙虾,它的壳很硬,还有草虾,我们一直吃的,他们住在小河里,长满了水草。”鹏仔说:“我和妈妈一起看了百科书,还有的虾是在海里和泥塘里的,他们除了吃微生物还吃藻类。”
通过调查表的形式,幼儿与家长共同调查了“生活中的虾”,幼儿和爸爸妈妈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虾,有的是大大的,有的小小的,有的住在河里,有的待在海里。在家园合作的调查中,幼儿发现了不同的虾的生活环境、喜欢吃的食物等。来园后,大胆表达自己涂画笔记的内容,向同伴与老师展示自己观察、探究的内容与发现。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发现问题,尝试寻找答案解决问题,交流自己的想法与收获。交流不仅是幼儿对自己收集到的信息、所持观点的表述,也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幼儿借助涂画笔记把观察探究到的现象和感受加以描述,倾听同伴意见,或进行争论、讨论,或达成共识。
涂画笔记助推幼儿的交流分享,让他们的讨论更有理有据,在一次次与同伴的交流中,他们迸发智慧的灵感与创意的思维,幼儿的深度学习与持续探究就这样在涂画笔记活动中发生着。
2.问题即思路
幼儿初步了解虾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内容后,还可以如何推动他们进一步探究,促发更多思考呢?笔者选择放手与退后,观察幼儿,倾听他们与同伴的交流,从而挖掘课程内容,生发新的思考。
这一天,幼儿间的对话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糖豆:你看鱼缸里的虾都是黑色、有点透明的。
小笼包:我发现虾是直直的,有点灰色。
辰辰:你画得不对,不是红色的。
安安:有红色的,我们那天在幼儿园中午吃的就是有点红色的。
听到幼儿的对话,笔者不禁感慨幼儿的想法远比预设的要新颖、有趣。幼儿不仅能够仔细观察教室中养的虾的颜色、形态,也能观察到同伴的涂画,发现其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质疑。红虾黑虾在成人的眼中是非常简单的问题,无非是生、熟之分,但在幼儿之间引发了一场小风波,作为教师并没有直接介入幼儿的争论,也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红虾是烧熟后的样子,也许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引发幼儿更多的思考,推动他们更仔细地观察和进一步地发现。因此,笔者支持幼儿的兴趣,保证她们有自由探索,自主探究的机会,对于红虾、黑虾,幼儿通过自己查阅资料,了解了虾的不同特性。
3.注重观察与体验,促进合作思考
观察力是孩子们探索世界的基石,是他们拓展想象力的窗口。敏锐的观察力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他们必备的一种重要品质和能力。
基于幼儿近期乐观察、善发现的表现,为了让她们能够更直观地观察,教室里换了一个大大的透明鱼缸,继续养着他们感兴趣的虾,幼儿借助图画表征将自己的观察记录下来。
幼儿就自己观察发现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分组,在自由分组的过程中,幼儿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一起去阅览室找相关图书或与爸爸妈妈讨论等形式,收获了一些经验,解决了大部分幼儿的问题。通过涂画笔记的记录与分享,幼儿分组探索用了各种形式和方法向同伴们展现了自己的发现所得。
三、依托涂画与对话,促进深度学习
涂画表征是幼儿自由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读懂幼儿,走近幼儿的关键媒介。
幼儿通过自己的涂画笔记记录自己的观察,将自己的思考内容可视化,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小发现,引发了生生互动,对于问题开展更深入的思考。可见,由涂画笔记这种表征形式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不仅没有让幼儿出现看不懂的情况,相反让幼儿慧观察,有着持续探索的动力,驱动着他们进行更深入、更长远的探究。
《指南》中指出: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与分类能力,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虾”路相逢这一活动正是幼儿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寻找答案的活动。
在活动中,幼儿是问题的发现者,他们从自己的兴趣和经验出发,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师是观察者、支持者,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涂画的内容,敏锐地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与值得探究的内容,引导幼儿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发现真问题,通过个人探究、小组研讨、家园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探究虾虾的秘密,在认XKMHQA/Fyjcl1TJSXOvHhRtdmqQ4joM13w8nPy7FBrY=知冲突后,整合经验、反思与迁移,并通过涂鸦、符号、拍照等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画下来,继续与同伴分享,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与深入的探索。
在这个充满活力和欢乐的氛围中,孩子们不断地探索、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而涂画作为重要的载体,孩子会在感兴趣时主动记录,他们也会在快乐时去记录。在涂画中,教师能够读懂孩子、理解孩子,从而更有效地去支持、追随孩子探索的脚步,促进幼儿深度学习,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来.图画表征—让儿童阅读“看”得见“走”得深[J].家教世界,2023(03).
[2]段文洁.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记录与表征”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3]高志娟.基于幼儿生活的主题课程实施—以“宝贝旅行记”为例[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