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子女家庭幼儿教育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4-09-27乔璐洁
【摘要】随着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开,幼儿园班级中的多子女家庭也越来越多。小宝的出生使得大宝在家庭中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其心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围绕多子女家庭教育这一主题,走近大宝的内心世界,剖析常见问题的起因,总结应对策略,以期给多子女家庭的幼儿教育提供更多的帮助与指导。
【关键词】多子女家庭;常见问题;应对策略
我国生育政策逐步开放以来,打破了传统的“四二一”家庭模式,原本的独生子女家庭需要适应新的家庭教育理念、方式和环境。调查显示,大多数家庭选择在大宝3-6岁时生育小宝,而这正是幼儿开始展现强烈占有欲和支配欲的敏感阶段。作为一名一线幼儿教师,笔者发现多子女家庭中的大宝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较高,家长也较为困扰。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主要场所,两者都应该积极应对多子女家庭的教育问题,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一、多胎时代下大宝的世界
1.矛盾冲突—玩具还给我
昕昕妈妈:“生小宝前,我向昕昕询问过她的想法,当时她很期待能当大姐姐。然而,当弟弟出生后,昕昕似乎变了一个人。以前她愿意分享,总是大方地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伙伴。但有一次弟弟拿着昕昕的玩具玩耍时,昕昕毫不犹豫地朝弟弟的头打去,让旁边的家人吓了一跳。”
昕昕从小就被视为家庭的中心,习惯了独享父母的爱和关注。而弟弟的出现导致妈妈无法像以前那样长时间陪伴,她的攻击行为不仅是表达不满情绪,更是在宣示自己的主权。
2.依恋焦虑—妈妈陪我睡
当妈妈怀小宝时,玲玲欣喜地告诉老师家里即将迎来新成员。而妹妹出生后,玲玲却表现出情绪不稳,在一次午睡中突然惊醒并开始哭泣。询问后,她表示肚子疼,要妈妈揉揉才能好。经过与玲玲妈妈的沟通,笔者了解到这段时间她对母亲的依赖变得尤其强烈,每晚都要给她讲很多故事才肯入睡。原本已经独立睡一间房的玲玲提出要求:“妈妈,陪我睡好吗?”
尽管玲玲为弟弟的出生感到高兴,但她仍面临一个难以接受的现实—分享妈妈的爱。这使她开始失去安全感并出现依恋焦虑,需要更多的陪伴来缓解内心对爱的渴望。
3.寻求关注—我可以很乖
弟弟出生后,嘟嘟经常主动提出帮忙做家务。“一夜之间长大”的变化引起了妈妈的关注。与笔者交流时,她说:“嘟嘟原来有些任性,但自从有了弟弟后,她变得特别懂事。起初我们对此感到高兴,然而渐渐地我们注意到曾经开朗的嘟嘟变得谨言慎行,失去了原本的天真。”
大宝突然变得懂事,常使人误以为是小宝的到来激发了其责任感。然而弟弟的到来让嘟嘟担心自己被忽视,从而开始迎合父母。这非懂事,而是卑微之举。长期忽略内心需求可能形成讨好型人格,导致自我丧失。
二、大宝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匆匆决定,缺少沟通
许多家长选择等大宝上幼儿园后再生小宝,因为他们觉得家庭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小宝,却常忽略了大宝的真实想法。然而,在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第一反抗期(小班前后),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性格和感情。他们会有独立于父母的想法,对自主性的渴望也逐渐增强。当现实与他们的想法不一致时,孩子的内心会产生矛盾,容易出现情绪失控。
2.长幼有别,分爱不均
心理学中有一种治疗流派被称为家庭排序,其创始人海林格认为:家庭秩序的混乱会阻碍爱的流动。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大部分家庭倾向于“大让小”。他们常告诫大宝:“你是哥哥姐姐,应该更懂事,学会谦让!”父母要求大宝照顾弟弟妹妹,却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小宝身上。这使大宝感觉被抛弃,认为父母不再喜欢自己。为了重新获得爱的关注,大宝经常出现一系列问题。
3.精力有限,陪伴缺失
《颜氏家训·勉学》中写道:“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己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意为家长应更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然而多数多子女家庭精力有限,父母因照顾小宝难免会忽视大宝的需求。陪伴的缺失不利于亲子关系的积极发展。
4.经验不足,手足无措
“一胎照书养,二胎当猪养”意在调侃二胎养育轻松且随意,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目前生育二胎、三胎的主力军是80、90后,他们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缺乏手足相处的经验。如今他们需要养育数个兄弟姐妹,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独生子女父母”往往难以考虑全面,造成引导缺失。
三、家+园,从容应对多子女教育问题
1.家庭教育策略
(1)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决定要小宝之前,家长应与大宝进行沟通,创造出民主的家庭氛围,告诉他们弟弟妹妹的到来不会影响原本的爱。在孩子上幼儿园后,许多孩子的家庭依恋关系与自我意识有所发展。此时,建立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尤其重要。父母不能顾此失彼,当大宝渴望亲近时,家长应积极回应,比如给予亲吻和拥抱等。
(2)善用适合的教育方式。学校范围内的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多子女家庭的家长在处理孩子间的问题时感到困惑。当孩子之间冲突频发时,家长可采取以下应对技巧。如“冷眼旁观”,延迟决断或是说明原因,施以安抚。
(3)给予优质的亲子陪伴。多子女给家庭带来了更多热闹和快乐,同时也导致原本家庭的精力有所分散。家长应合理安排时间和空间,确保与孩子间的陪伴均衡。
2.幼儿园教育策略
(1)留心观察,走近幼儿的内心世界。作为孩子在幼儿园最亲近的人,老师有义务关心这些孩子,主动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消除孩子的内心焦虑,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幼儿园生活。比如笔者每天都与玲玲交流有关妹妹的事情,让她愿意分享她与妹妹的日常。午睡前,给予玲玲拥抱和安抚,让她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当发现她情绪低落时,笔者及时与玲玲妈妈沟通,找出原因并与她商讨解决方法。不久后,玲玲的焦虑情绪显著减轻。
(2)关注日常,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现代家庭通常重视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而实际中自理能力弱的情况仍然较多。在家庭选择生育小宝后,对大宝的自理能力将提出更高要求。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有助于其责任感和自信心的提升,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幼儿园作为孩子的第一个集体学习场所,我们应当提升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指导他们照顾自己。例如通过儿歌等方式在有趣的环境中教授自理技能;用正面的回应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角色扮演,加强幼儿的社会交往。幼儿的思维方式是具体而形象的,学龄前儿童主要通过游戏来进行活动。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融入多子女家庭结构,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照顾和关心家人的行为。笔者还会设立一些情景问题,比如问:“如果哥哥和弟弟在家里抢玩具,你们认为该怎么办?”一些孩子可能会建议:“可以用猜拳决定谁先玩玩具。”而另一些孩子可能会提出:“先拿的先玩,然后让另一个人玩。”孩子们解决冲突的方法多种多样。
因此,孩子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深化印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社会交往技能,从而减少与家中同胞之间产生矛盾的可能性。
(4)创设平台,吸纳良好的育儿经验。现如今班中多子女家庭已达半数,其中也不乏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在幼儿园中表现突出。经了解,家长并未刻意教授灌输,都是在小宝和大宝的接触中无意间习得。教师作为家园活动的组织者,可以为这些多子女家庭提供交流平台,如开展家教指导活动、家长沙龙等,让家长学习到科学的家庭教育内容,了解优秀的家庭教育经验。
育儿这件事,看似虽小却任重道远,需要教师不断去探索、学习和改进。当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时,结合其特殊情况,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采取正确的方法和积极的措施,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走出心理困境,化解爱的不平衡,完成角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王淑文,王君艳,陈元姝.二胎家庭中“大孩”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策略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2(08).
[2]冒丽丽.二胎政策下的幼儿教育研究[J].教育,2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