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利用板书提升学生观察能力的实践研究
2024-09-27吴卫红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观察能力是学生重要的思维品质。板书是教学的重要载体,尝试利用思维导图让板书教学“活”起来,帮助学生观察和思考,从而在传统的课堂中找到提升学生观察能力的可行途径,力争在实际教学中通过观察能力的提升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板书;思维导图;观察能力
以牛津英语4A M3U3 “In Panda’s glasses shop”为例,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In the shop”。通过对单元教学任务的分析和解读,将第四课时的教学目的设定为:通过阅读“Panda’s Glasses Shop”这一卡通故事,借助Little Mole和Little Elephant到熊猫眼镜店购买眼镜的过程,进一步运用单元核心句型“How much are they? They are…”进行购物;通过Little Mole和Little Elephant佩戴魔法眼镜的体验,感受熊猫眼镜店的神奇,了解购物过程,体验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积累生活经验。
一、创设合理语境,提升观察能力
1.设计思考
主线一:观察语篇结构。
观察Little Mole的心情变化,梳理出Little Mole从最初的“happy”,经历“sad-happy-afraid”,回到最初“happy”的过程。通过思维导图,在板书中表现出连环关系结构,感受故事的精彩(见图1)。
主线二:关注生活现象。
通过观察、思考,在故事语境中借助文本,扮演Little Mole及Little Elephant,描述所要购买的眼镜及原因,并在语境的推进中了解合理消费的意义。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创设合理语境,在不同教学环节中提升观察能力。
2.环节再设
主线一:关注情绪情感。
贯穿、连接整个故事,通过设置Little Mole看电视的场景,引出其happy的心情。接着观察Little Mole出现的状况,添加Little Mole的话语:Oh, no! I can’t see well. I need a pair of glasses.通过Think and guess和Try to say两个环节引出Little Mole难过的心情及表达买眼镜的需求。紧接着遇到前来买眼镜的小象,看到了庞然大物的Little Mole的心情一下子从买到合适的眼镜的happy转而变成了afraid。最终由魔法眼镜解决了Little Mole的困扰,回到了happy的心情。(见图2)
主线二:注重观察方式。
课文教材中没有提及小象选购眼镜时的心理活动。对于高年级的阅读课,应该更注重思维的训练,于是,在基于课本的前提下,对故事做了调整,把小象选择眼镜时碰到的问题也加入其中,也符合更真实的购物情况—即在购物的过程中会有比对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的同时提升学生观察生活现象的能力。为了达成这一语用目标,让学生深刻理解到合理消费的意义,帮助学生解读文本是非常有必要的。文本的解读是整体设计的基石。于是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Step 1:Look and guess
观察货架上的各类眼镜,让学生猜一猜Little Elephant可能喜欢的眼镜类型,让学生带着目标去观察。
Step 2:Enjoy the video
整体感知,观看材料视频。如从一开始就仅聚焦于材料中的单词或者句子的话,往往会忽视了整个文本的大框架,所以,如果教师想要有整体性的设计,一定要学会整体感知文本。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语篇结构。
Step 3:Ask questions
设计问题,形成相应的话题链。问题是引导学生在观察后朝着正确的目标去思考的有效方式,在提问的过程中,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察顺序,使观察更具条理性。对于未观察到的内容,学生也能通过教师的问题及时去补充思考,使观察更具全面性。
3.任务建构
教师提出任务,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有目的的学习。任务实际上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与学生知识水平、经验和兴趣紧密结合,这样使学生对完成任务有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心理状态。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习者感受真实的情境,并在这样的情境下去感受、去体验。
A.观看视频后,教师提出问题:Which pairs of glasses does Little Elephant like?
B.获取总体信息。学生通过阅读材料,从整体出发,了解到Little Elephant喜欢的三副眼镜。
C.获取细节信息,得出有根据的初步结论。教师针对这三副眼镜,进一步提问:Little Elephant likes these glasses, but which one does he pick and why does he pick the green one?通过再一次的阅读,学生开始抓住文中的细节信息。并尝试回答,Little Elephant选择绿色眼镜而不选择其他眼镜的原因。
在接下来的几次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阅读指导,说一说为何不选择黄色眼镜的原因,指导学生学会在文中抓住相关的信息加以辅证。在此基础上,试着用相似的方法寻找出其他相关的信息(见图3)。在此过程中建立观察步骤,不断鼓励学生全面、细致、有条理地进行观察。
D.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进行第四次的阅读,并提出问题:If you were Little Elephant, what would you do? 通过对学生不同回答的分析和归纳,通过帮助学生用螺旋式上升法剖析文本,最终尝试让学生自己尝试说出此段阅读材料的育人价值,让他们感受到合理消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方法重构
A.第一次阅读的目的:观察整体语篇结构。
B.第二次阅读的目的:观察细节,提炼关键信息。
C.第三次细读文本:搜集细节信息支撑论点。
D.第四次回归正题阅读,聚焦关键。
这样的四个阅读过程,其实就是观察语篇结构的过程,使孩子在不断地观察和思考中,初步形成结论,进行语言输出,最后帮助学生达成最后的语用目标。再对比课前的猜一猜到解读完文本之后的回答,不难发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了阅读过程中的两大要点:观察整体信息和细节信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最后的答案是有论据的。
5.能力提升
在本节课中,设计了特殊的评价表,设置了三个特殊的评价维度:观察语言现象的能力,观察语篇结构的能力,观察生活现象的能力。以小组比赛的方式展开评价。学生在前两项得星数相比第三项较高。
二、实践后的反思与收获:提升观察能力,促进思维品质
在Pre-task环节主要引导学生观察本单元的核心句型,即语言现象。在复习中熟练运用。在While-task环节,通过观察语篇结构得到故事主线,借助板书呈现,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在主线中观察、思考生活现象得出重要信息,支撑故事有逻辑地发展。在此过程中,建立观察步骤,不断鼓励学生全面、细致、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在Post-task环节,借助板书梳理故事,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在作业环节注重向课外延伸,写一写自己想要的魔法眼镜。这一作业需要学生通过有目的地精准观察自己的需求来完成。
运用板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研究给予教师更多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和实施途径,收获很多。
1.由易到难
在实践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思维水平。不管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实践的过程,都要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从单一的观察语言现象或生活现象入手,逐渐过渡到观察简单的语篇结构,最终到综合观察。
2.由片段到整体
思维导图对学生而言是新的事物,因此在实践初期,通过片段式板书的方式融入日常教学中是比较合适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对项目的熟悉,逐渐在完整的文本中观察语篇结构,有目的地全面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3.由定式思维到开放思维
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师在较长时间内,在一定模式下的引导和示范带给学生的思维定式问题。要及时调整过渡,授人以渔,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思维,并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始终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心。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在问题的引领下,带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逐步完善板书。利用板书,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形成了积极的学科情感态度和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及思维品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任学勤.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