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中渗“德”,以“德”促“语”
2024-09-27岳琼
【摘要】德育是教育的灵魂,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把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用语文陶冶道德情操,以德育提升文学素养。文章以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为例,阐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立德树人”;低年级语文;识字;阅读;口语交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认为‘道’与‘文’是不可分割的。”素质教育理论提出: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德育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是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颁布明确了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小学低年级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阶段。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语”中渗“德”,以“德”促“语” 。
一、在趣味识字中展开德育
中华汉字源远流长,汉字中有文化,汉字中有美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在小学阶段,学生要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30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德育渗透到识字教学中,成为了教育领域的重要探索。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学习中往往缺乏持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在识字教学中需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汉字特点,采用“看图识字”“分类识字”“编口诀”“猜字谜”等趣味识记方式,将枯燥无味的识字变得生动有趣,并不失时机地渗透到德育中去,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一年级上册识字单元的第一课《天地人》,笔者在教学汉字“人”的时候,出示了“人”站立的图画,引导小朋友观察字形和图画的相似性,并且让小朋友学着图画的样子做做动作,帮助他们识记字形。同时讲解,一撇一捺就是“人”,双脚踏在地面上,脚踏实地才能让步伐迈得更稳。人立于地,头顶为“天”,“天”覆万物,“地”载万物。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内容《猜字谜》的第二则谜语时,笔者先让小朋友复习了前面学的《小青蛙》一课中的生字“青、请、情、晴、清”,然后提示小朋友现在所要猜的字谜与这一课的生字有关,降低了本则谜语的猜谜难度。接着,笔者出示了谜面 “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小朋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不仅猜出了字谜,还理解了“请、情”的含义,明白了言行一致、以礼相待、诚心诚意做人的道理。在寓教于乐的识字过程中,渗透了德育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德育素养。
二、在阅读感悟中渗透德育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既是学习新知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熏陶的过程。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把德育渗透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升国旗》一课,是一首清新自然、浅显易懂的儿童诗。“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国歌声中,徐徐升起。迎风飘扬,多么美丽。向着国旗,我们立正。望着国旗,我们敬礼。”短短几句话,饱含浓浓的爱国情义,将升旗时的礼仪知识融入其中。如何让学生透过文字,感悟到文中的爱国之情,是这一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对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课上,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升国旗、奏国歌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国歌的雄壮、国旗的美丽,然后带着浓浓的自豪感朗读儿歌。笔者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么做?从而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升旗礼仪,懂得要尊重国旗,热爱国旗。
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诗歌以简洁的语言带领我们沿着“长长的小溪”、顺着“弯弯的小路”,乘着“温暖的春风”,在一次次的呼唤声中寻找雷锋的足迹,了解雷锋的先进事迹。雷锋这个英雄人物对于二年级小朋友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在教学时笔者先简单介绍了雷锋,让小朋友对课文的主人公有了初步的认识,产生想要了解雷锋事迹的欲望。然后在研读课文时,抓住一些关键词进行理解,如“泥泞”是什么意思?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泥泞的小路是怎样的吗?引导小朋友关注到“蒙蒙的细雨”“路上的脚窝”等细节,从而理解“泥泞”的意思,体会到雷锋叔叔抱着迷路的孩子行走的艰难,学习雷锋关爱他人的精神。这篇课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读句子想象画面,所以在学习中,笔者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环境和人物的表现,营造一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雷锋乐于奉献的精神。最后,在补充阅读“雷锋故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在口语交际中融入德育
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口语交际,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渗透德育,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基本能力的同时,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刚入学的小朋友有强烈的交际需求,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希望能认识更多的新朋友。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为小朋友们提供了一个学习认识新朋友的舞台。因为还没有对环境和同学很熟悉,孩子们往往在与别人交流时表现得不够自信,说话声音很轻,眼睛不正视对方,看着地面或四处瞟。所以,本次口语交际强调了交际的基本原则和礼仪。小贴士提示学生“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引领学生在日常交谈中,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课上,考虑到学习的趣味性,笔者首先借助游戏“找朋友”让孩子们在音乐声中唱唱跳跳,站到自己想交往的朋友面前,向对方进行自我介绍,并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对方交流。在他们交流的时候,笔者在旁边进行观察。自由交流结束后,笔者请几组小朋友上台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孩子能清楚地意识到和别人说话时要注意仪态,说话时神情自然大方,眼睛要看着对方,还可以用一些手势动作来表示自己的热情。在听别人说话时,也应该看着对方,脸上的关注神情会让说话的人觉得你很尊重他。在懂得了这些道理和交往礼仪之后,笔者再次让小朋友们站到朋友面前进行交流,发现孩子们的交际礼仪明显有了提高,笔者对他们及时进行了表扬和奖励。
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语言是心灵的镜子。好好说话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文明的表现。好好说话不仅能够给人以良好的印象,而且能够让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因此,让孩子学会好好说话非常重要。低年级学生,他们的口头语言普遍存在着不文明、不规范的现象,也因此会产生很多同学之间的矛盾。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旨在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请人帮忙,知道在请别人帮忙时使用合适的礼貌用语。同时,笔者引申到课外,当与别人产生摩擦时应该怎样解决,进一步让学生了解礼貌用语的重要性。课一开始,笔者首先联系生活实际,让小朋友们说说自己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在交流中,激发小朋友交往的欲望。然后,笔者创设情境由老师向一位小朋友借一把尺,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以后发表意见,是帮助还是拒绝,原因是什么?小朋友们普遍觉得不愿意借。因为老师在借尺时,语气很生硬,没有用礼貌用语,眼睛也没看着对方。然后,笔者问小朋友,你们觉得应该用上哪些礼貌用语呢?在交流中,孩子们学会了说“ 请,请问,您,您好,谢谢,不客气”等。接着,笔者请学生找小伙伴进行练习,然后选几组小朋友为大家展示。接下来,笔者将教学内容引申为如何处理矛盾。笔者提问:如果在队列踏步时,后面的小朋友手臂碰到了前面的小朋友,前面的小朋友很生气。再比如,课间走路时不当心踩到了别人的脚,两个小朋友为此事吵了起来。碰到这些问题,有什么好方法去解决吗?孩子们思考后回答,当碰到别人踩到别人的时候,应该及时说“对不起”,这样对方就不会那么生气。而被碰到的小朋友,也应该有礼貌地回答“没关系”。这样就会避免一场冲突的发生。口语交际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会使用文明用语,在潜移默化中习惯运用文明用语,日积月累就能使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之一,是德育渗透的最好场所和基地。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用一双慧眼去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充分利用教材感化学生,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应用巧妙的教学手段,把学生最真实的情感给激发出来,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语文学科传递的真、善、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