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制作任务群”劳动课程在课堂实践中的初探
2024-09-27凌榕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工艺制作是劳动课程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前调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道中国传统工艺;通过学习技能,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传统工艺制作;开展跨学科学习,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传统工艺制作,更好地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新课标;劳动课程;传统工艺制作任务群
传统工艺任务群属于劳动课程生产劳动的教学内容,笔者通过《风筝的制作》《刻窗花》《兔子灯的制作》3个劳动课程项目,进行课堂实践,具体实施如下。
一、课前调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道中国传统工艺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其中传统工艺制作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以《风筝的制作》案例为例。
在制作风筝之前,对风筝的文化背景展开课前调查,帮助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渊源、地域特色、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续的制作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通过课前调查,学生还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材料特性、制作技巧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是制作风筝的基础,有助于学生制定劳动计划,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运用材料和工具,提高制作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筹划思维;通过课前调查,学生知道风筝制作需要用到的材料,如竹子、纸、线、剪刀、胶水等,以及这些材料的名称、用途和操作方法,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材料的特性,从而灵活选择合适的替代品进行制作;通过课前调查,学生了解风筝的制作流程和工艺特点,提高制作的效率和质量。
风筝的外形设计是风筝制作关键因素。通过课前调查,学生可以了解风筝的造型设计、图案绘制、色彩搭配等方面的技巧。这些技巧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设计环节中发挥创意,还可以提高风筝的美观度和吸引力。
了解风筝的飞行原理与技巧是提高风筝性能的关键。课前调查可以让学生掌握风筝的飞行原理和操作技巧,包括风向风速、平衡调整、飞行角度等方面。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在后续的操作中更好地控制风筝的飞行状态,提高飞行效果和体验。
二、学习技能,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传统工艺制作
笔者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结合《劳动课程标准》的传统工艺任务群劳动素养的要求设计了《刻窗花》案例,想通过传统工艺任务群案例编写,培养下一代传承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意识的提高。
首先,学习工具的使用,传承传统工艺。剪刀是剪纸制作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它可以用来剪裁纸张和线条;刻刀则主要用于雕刻复杂的图案和形状;针线则用于缝合和修补剪纸作品。
其次,学习纹样的设计。纸纹样设计是剪纸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图腾、符号和图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剪纸纹样设计不断丰富和演变,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同的题材寓意着不同的含义,如牡丹寓意富贵、龙凤寓意吉祥、喜鹊寓意喜庆等,这些作品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剪纸纹样的设计需要考虑图案的对称性、平衡感和线条的流畅性等因素。
接着,学习刻纸的技能。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先设计好图案,然后使用剪刀或刻刀将图案雕刻出来。对于一些复杂的图案,需要进行分层设计,以确保作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此外,还需要注意纸张的选择和处理,以确保作品的韧性和耐久性。
最后,传承传统刻纸工艺流程。选择材料和工具,设计图案,用剪刀或刻刀将图案雕刻出来,再将作品进行装裱和保存。这些步骤的完成都需要细致入微的操作和精湛的技巧。
三、开展跨学科学习,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传统工艺制作
兔子灯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元宵节提兔子灯笼寓意着人们对全家团圆、阖家幸福的期盼。在设计案例的时候,以真实情景解决真实问题,让四年级的学生,为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元宵佳节,设计、制作、装饰一盏兔子灯。“兔子灯的制作”项目注重跨学科理念的设计,通过跨学科的美术学科和劳动课程形成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艺术创新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这个传统工艺项目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兔子灯的历史,知道兔子灯制作传统工艺,增强民族的自豪感;观察传统兔子灯作品,知道兔子灯制作材料,交流分析兔子灯的结构对称的特点为初目标,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撰写劳动计划(制定制作计划)以及金属作品各部件的加工顺序,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和劳动的兴趣,达到让学生形成流程意识,逐步提升良好的统筹思维的目的。笔者运用跨学科教学设计,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设计兔子灯环节:组织学生运用绘画各种尺寸大小的圆作为兔子身体的各个部件,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兔子灯方案构想,结合美术学科引导学生观察立体设计草图的特点,确定兔子灯各部件的尺寸,通过运用美术学科中平移及色彩区分的方法,提高学生绘制兔子灯立体草图完成兔子灯从平面到立体的设计。这样跨学科的设计,提升学生初步的作品设计思维能力以及制作流程意识。
制作兔子灯环节:指导学生明确尖嘴钳进行金属丝的一般加工,养成安全使用工具和材料的习惯;运用靠模弯折的方法,制作各种尺寸大小的圆,完成兔子灯各部件的制作;并且结合金属丝的不同连接方法完成铁丝圆的制作,学生运用金属丝加工的方法完成兔子灯框架搭建和组装过程中,遇到兔子灯站不稳的问题,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角度思考,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点解决问题,组织学生经过尝试,探究发现增加框架圆,可以增加兔子灯与桌子的接触面;减少框架圆,可以改变兔子灯的外部形状,俗话说三角形是最稳固的结构;改变框架圆的形状,可以降低兔子灯的重心,最终,学生解决的问题,使兔子灯能保持站立平稳,这样跨学科的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培养学生传统工艺制作的兴趣,还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渐形成热爱劳动的劳动价值观念。
装饰兔子灯环节:以美术学科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能运用传统或现代的工具、材料和媒介,创作平面、立体或动态等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学会以视觉形象的方式与他人交流”为依据,引导学生从“以色彩区分层次”,“造型”及“肌理”三方面对兔子灯进行美化装饰。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美术学科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以及用纸通过折叠、搓、揉、压等方法,根据外观和使用功能,对兔子灯进行裱糊和美化。在体验兔子灯的制作过程中,跨学科的制作能让学生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增强民族自豪感。在交流劳动感悟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树立不怕辛苦,持久耐心地完成一项劳动任务的精神。
在实施传统工艺任务群过程中,教师还强调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明确任务、组建团队、撰写劳动计划。每一次教学活动,小组合作都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调整分工,听从组长的安排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尝试共同完成劳动任务,形成善于合作的团队意识,感受与他人合作的乐趣,能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学会分析判断,齐心协力共同解决问题,提升综合探索与学习迁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教师还可以在实施传统工艺任务群教学中,加入跨任务群的教学设计,例如融入服务性劳动中的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或父母的帮助下于元宵佳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展示学生的兔子灯作品,分享节日的喜悦,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更多人以及社会的认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这些传统工艺制作的劳动课程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的认识和兴趣,同时还能在服务性劳动过程中形成关注他人需要与服务他人的意识与能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公益劳动的行动,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初步形成社会责任感。
总之,传统工艺制作任务群是劳动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组织学生知道传统工艺制作的过程和方法,掌握相关技能,并通过亲身实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使其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参考文献】
[1]瞿真.跨学科教学视角下劳技课堂的变革[J].现代教学,2021(Z3).
[2]管文川.中小学劳动技术:技术支持活动[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