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激发课堂教学新活力

2024-09-27陈思远

新教育·科研 2024年14期

【摘要】文章通过《天上人间水循环》主题教育课的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数字化教学实践的多样性和有效性,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实践指导,帮助他们有效地整合数字化资源,激发课堂教学的新活力,最终促进教与学的质量。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情境教学;现代数字技术

习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也指出:围绕教育现代化和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任务,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引擎,以融合创新发展为路径,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模式变革,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推动教育理念重塑、结构重组和流程再造。

一、入情入境,贯通始终

在教学设计时,笔者将传统情境教学的理念结合现代数字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更加丰富、互动和灵活的学习环境。通过巧妙创设“妞妞和妈妈天上人间对话”情境贯通本课,不仅能让学生身临其境,长时间处于即兴状态,还优化了各教学环节的衔接,使本堂课更具整体性。

片段一:播放音频《母女的约定兑现》

妞妞:“妈妈!我看到你太空漫步的照片了,里面那颗最大、最漂亮的蓝色星星是帮我摘的吗?”

妈妈:“是呀妞妞,这颗美丽的星星还有个名字哦,就叫地球!”

妞妞:“哇!地球上的水这么多,肯定用不完!妈妈,下午我想和奶奶打水仗,可以吗?”

妈妈:“妞妞,先玩这个游戏,玩完之后再决定下午做些什么吧!”

通过数字化情境设置,学生仿若亲历者置身于真实生活事件中,通过实际参与体验,于无形中增强学习内容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提升学习的相关性和整体的课堂效果。体验式学习与情感和多感官体验相结合,有助于加深记忆,学生在情境中学到的知识更容易被记住和长期保留。

二、图文并茂,声像并举

在水循环的探究学习中,空间站水循环和污水厂的处理机制等科学知识很难用文字直观表达,学生理解难度相对较大。在这两个环节中,笔者采用多媒体视频《空间站水循环》《污水厂水循环》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由于学生处于一种思维高度活跃、注意力集中、大脑兴奋的状态,他们能够很快理解接收到的视听信息,同时用自己组织的语言进行描述,培养其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拓展能力。

三、游戏激趣,巩固提升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往往是以动手开始的,因此整堂课设计两个游戏:切苹果游戏和妞妞一起做游戏。

在“切苹果”游戏中,学生上台利用多媒体设备的画笔功能,自己动手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再通过电脑展现正确答案,将抽象的数据具体化。通过数字化的人机交互,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水资源短缺”的深刻印象,为下文水循环的推出做铺垫。

片段二:出示游戏题目页面

1.第一小组、第二小组共1题,两组分别推荐1名学生进行水循环分类快速选择;

2.第三小组、第四小组各1题,两组分别推荐1名学生进行水循环排序。

此环节的设计不仅能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巩固家庭水循环的方法,还能根据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分布,在他们容易注意力分散的时间段,通过游戏比拼让学生的大脑重新“动”起来,也为后续难度较大的污水处理三阶段埋下伏笔。

四、信息反馈,以演代讲

整堂课的最后,笔者利用数字教育的反馈信息功能,将传统的总结变为视频拍摄并在多媒体上实时展示,以学生展演代替理论输出,改填鸭式教育为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知识可灵活运用于生活的概念,深化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树立维护良好水环境、生态环境需要每一个人参与的意识。

片段三:播放视频《家庭水循环,大家来行动》;播放音频《母女的水循环约定》

妈妈:“视频拍得真好,不仅简单易懂还十分有趣,妈妈给你点赞!妞妞,这么棒的视频你想好怎么用了吗?”

妞妞:“妈妈,我要当一名水循环利用的小小宣传员!我还想把视频发到网上,让更多的人看到,然后和我们一起循环用水!”

本环节的视频实时展示作为课堂过程性评价,不仅能通过让每位学生看到自己的表现,加强反馈的效应,还能作为课堂延伸的抓手,引导学生回家后“小手拉大手”。通过和家人一起拍摄“家庭水循环利用”视频等方式,利用社交媒体呼吁“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宣传“水循环利用”。

五、计时插件,有效把控

本堂课各项活动所需时长不同,为确保每个部分都能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因此笔者在各活动环节中穿插了计时功能,可以有效把控、管理课堂活动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也为活动的结束设置提示。

对于学生来说,计时插件提示他们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动力,使得他们更加专注和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更好地规划自己在小组内的分工。

六、实时评价,唤醒内驱

课堂上的实时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向学生提供反馈,这种评价方式对于唤醒和增强学生的内驱力非常有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提供及时的正向反馈:实时评价可以及时识别并表扬学生的努力和进步,这种正向反馈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当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认可时,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2.促进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实时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这对于培养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至关重要。当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强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时,他们更有可能积极地调整学习策略。

3.建立成就感和进步感:及时的评价使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从而建立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是内在动力的重要来源,它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并追求更高的目标。

4.激发探索和好奇心:通过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观点进行实时反馈可以激发他们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这种互动鼓励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索学习内容。

5.增强参与感和责任感:实时评价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过程的重要部分,他们的想法和贡献是被重视的。这种参与感和责任感可以激励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6.支持个性化学习:实时评价允许笔者针对每位学生的独特需求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反馈。这种个性化的关注可以满足学生的特定学习需求,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7.促进积极的学习环境:在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中,及时的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尝试、犯错和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不害怕失败,反而将其视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因此,笔者在本堂课中不仅设有小组间的评比,还借用数字化手段对每位学生进行实时评价,希望借此为学生建立成就感,激发好奇心,提升参与感和内驱力。此外,笔者还在课后对课中的评价进行汇总研究,分析每位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在《天上人间水循环》主题教育课“数字化”激发课堂教学新活力的具体表现中,笔者发现数字化不仅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还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数字化教学工具如智能白板、互动软件和在线讨论平台的应用,可以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参与度,增强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这些工具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课堂互动,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数字化在教育中的应用为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机遇。数字化教育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关键技能,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数字化将继续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笔者也会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更多趣味课堂的实施方法。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S].2022(03).

[2]彭德倩.探索数字教育的未来[N].解放日报,2024-2-19.

[3]吴晨曦.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的“图形与几何”教学实践研究——以沪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角”一课线上教学为例[J].新教育,2024(S1).

[4]赵玉成.“智慧”之笔绘就教育新画像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上海探索[J].上海教育,202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