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单元整体识字教学的实践

2024-09-27金璐婷

新教育·科研 2024年14期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单元整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可以改善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有利于实现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文章从“单元整体分析,提炼单元学习主题”“联系语文要素,设立单元学习目标”“创设任务情境,设计学习活动”“注重评价反馈,确保教学评一致”这四个方面进行实践与思考,以提高小学低年级的单元整体识字教学质量。

【关键词】单元整体;识字教学;创立情境

近年来,对于“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索与研究正在教学领域中如火如荼地开展,也成为了老师们十分关注的话题。单元整体教学是以单元为单位,在明确的教学目标统领下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关注每篇课文和活动之间的联系,对一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后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但如今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根据教材编排的顺序,以一篇课文或单一的知识点为单位进行教学,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相关性。因此,笔者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对小学低年级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进行了实践与思考。

一、单元整体分析,提炼单元学习主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识字单元,根据对本单元内容的整体解读,需要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适度打破教材的束缚,重新把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拓展,提炼单元学习的主题,进而丰富学习内容,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本单元编排了《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谜》四篇课文。《春夏秋冬》是看图识字;《姓氏歌》是根据《百家姓》改编的韵语识字,将识字与生活紧密结合;《小青蛙》是字族文识字,集中体现了形声字识字的特点;《猜字谜》的内容和前一课的《小青蛙》有密切联系。本单元《语文园地》的编排有五部分:“识字加油站”的内容是9个表示天气的词语;“字词句运用”包括《汉语拼音字母表》、儿歌《祖国多么广大》;“书写提示”是为了掌握“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书写规则;“日积月累”中要积累8个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和大人一起读”与《快乐读书吧》共编排了3首充满童趣的童谣和儿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关注了中华传统文化,也链接了儿童的生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让学生趣味学习汉字。为了使学习内容更加集中,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所以笔者对教材进行了重组与整合。

1.调整原有顺序

笔者对教材原有的课文顺序进行了调整。课文《春夏秋冬》、语文园地的“识字加油站”“日积月累”和儿歌《祖国多么广大》都与一年四季有关联,故将之作为一个小的整体来进行教学,引导孩子们联系生活中四季不同的景象来识记汉字并且理解汉字的意思。接着,《姓氏歌》是一首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儿歌,笔者把“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这些内容和《姓氏歌》放入同一个情境中,开展班级儿歌诵读大赛。通过比赛的形式,提高识字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将热情投身于学习任务之中。之后又设计了“字谜乐园”的任务情境,将《小青蛙》和《猜字谜》两课的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体会到识字的乐趣。把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之后,更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拓展与任务情境相关的内容

在开展本单元的第三个学习任务之前,笔者先让学生课后搜集“字谜”,创作“字谜小报”,又结合《小青蛙》和《猜字谜》两篇课文展开了两个子任务,分别为“一起猜灯谜”和“小小字谜会”。丰富了教学模式,增加课堂识字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趣味化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识字的乐趣。比如拓展字谜“十张口,一颗心。(思)”,不仅在游戏的过程中增加了识字量,还丰富了学生对量词的积累;又如拓展字谜“一只狗,两个口,谁遇他谁发愁。(哭)”,让学生联系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进行趣味识字。基于以上思考以及低年级学生的实际学情,笔者把本单元的主题提炼为“识字乐园”。

二、联系语文要素,设立单元学习目标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识字、主动识字。”新课标这样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而作为教学重点,识字教学在传统的识字课堂中呈现出模式化、碎片化、机械化的特点。所以在全面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系统性和相关性,将课文内容、课后练习、语文园地、拓展资源等进行有效整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感知汉字的造字特点,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和主动识字的愿望。

新课标同时指出:在识字教学中,应逐步指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偏旁部首,按笔顺规则书写汉字。基于新课标中提出的要求,笔者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确定为:认识44个生字和8个偏旁;了解“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学会在田字格内书写28个汉字和2个笔画;掌握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课文插图、字谜、形声字规律等自主识字等。

三、创设任务情境,设计学习活动

情景化的课堂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增加了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提高对识字学习的兴趣。而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在丰富有趣的游戏情境中进行学习,玩中学、学中玩,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良好习惯。

以任务一“一年四季”为例: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是学生自己经历过的自然生活,在四季风景的情境中,学习相关汉字,容易唤醒学生已有的认知,让汉字和他们熟悉的景物建立联系。同时,让学生在识字、写字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自然界春夏秋冬的美好。在这个活动中,笔者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

1.赏风景,认四季

(1)听一听:听歌曲《春天在哪里》,欣赏春天的风景图片,感受春天的美好。

(2)练一练:玩游戏“成语翻翻乐”,出示印有春天景色的图片,每张图片后面有一个相应的成语,看看图,读一读成语,想一想意思。

(3)说一说:出示语文课本第3页的插图,说说看到了哪些美景,再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机认读词语“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结合图画识字学词,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生字词的意思。

(4)写一写:教学生字“花、飞、入”。指导学生写好这三个汉字和笔画横斜钩。

(5)读一读:《春天春风春雨》。将新学的汉字运用到新的文本中,让学生体会到自主阅读的自豪感。

(6)聊一聊:说说你喜欢的季节的特点。

(7)问一问:出示课本第2页插图,看图读词语,感知四季的特点。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8)认一认:形声字识字。

(9)写一写:教学词串中的生字“春、冬、风、雪”。自主观察生字笔顺,思考如何记住生字的写法。

2.看图识天气

(1)看天气预报,把看到的天气图标画下来,并配上汉字。

(2)学做气象播音员。班级的天气预报栏目招聘播音员,要求能准确、响亮地读准表示天气的词语。

(3)连线练习:天气符号和文字连连线。

(4)朗读儿歌《祖国多么广大》,体会祖国的幅员辽阔,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这项学习活动围绕真实生活情境而设计,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领学生真正走进语文,获得了学习能力与素养的提升。

四、注重评价反馈,确保教学评一致

新课标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在小学教学中,良好的学习评价是有效衡量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措施。教师运用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将师评、生生互评等贯穿整个课堂,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点有效整合。

整体教学相较于传统的单元教学目标更明确、学习活动更丰富、更重要的是能让教师与学生都享受其中,师生沟通联系也变得更紧密,但是在具体实践操作过程中需要充分把握细节。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秉承生本思想,有效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方法,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深刻体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魅力和意义。作为教师,需要不断通过实践来进行检验,让其能够充分发挥优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