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能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
2024-09-27黄士雷言应
【摘要】文章以篮球为例,简要介绍篮球多样体能的实施方法,并通过运球报数、游戏“红绿灯”、运球接力赛、三人传球、全明星投篮赛(绳梯+投篮)、3V3篮球赛几项趣味化教学设计,旨在增强学生体能的同时,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
【关键词】小学体能训练;教学设计;篮球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青少年要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设置专门的体能课程并且每节课安排不少于10分钟的体能练习[1]。由此可知,体能教学的重要性逐步提高,教师应该顺应时代发展需要,转变教学思路,改变以往小学体能练习过于游戏化、缺乏有效性的问题,设计出符合学生技能发展需求的体能练习,促进技能、体能同步发展,最终达成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的要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一、体能教学设计的原则
1.补偿性
体育教学中,对某项运动技能具有辅助作用的体能练习,就是补偿性练习[2]。教师分析体育项目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科学合理地使用教和学的方法,设置补偿性体能练习,促进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等素质的发展。
2.趣味性
体能练习运动时间较为持续、运动量相对来说较大,同时动作较为简单,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段的学生注意力时间短、自控能力差,体能活动设计生动有趣,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故充满着趣味性的体能练习使学生乐于进行体能练习,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能发展。
3.科学性
体能练习时的运动负荷设置应当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使其具有适宜性。运动时间过长、次数过多、强度过大,会导致学生练习时过度疲劳,不利于身体健康,反之则达不到练习效果,无法促进体能水平提高,因此,在体能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项目特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科学地进行体能练习。
4.多样性
体能练习单一枯燥的形式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练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体能发展,因此在体能练习设计时,应当结合项目进行多样化的设计,丰富体能练习形式和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多样而又丰富的体能练习中获得必备的运动能力,为终身体育助力。
5.安全性
安全是体育中老生常谈的话题,既是前提也是保障。在设计体能练习时,要充分考虑场地、器材、学生现有运动能力等因素,将潜在的危险因素排除。
二、实施策略
1.科学理解教材,规划年级体能内容
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项目所发展的体能各不相同,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游戏化、竞赛化、情境化的改造,才能将教材转化为有价值的内容。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长发育处于不同阶段,体能的发展敏感期也各不相同。结合敏感期和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梳理,规划出年级体能素质安排表,使年级体能内容与教学内容有关联性,同时年级与年级之间的体能内容也有连贯性,促进各类体能素质发展。
2.简单动作,多样练习
体能练习时动作和练习方法、规则均不宜过于复杂,在经历长时间的技能练习后,让学生在简单的体能动作中不断提高体能素质,可进行距离、范围、方向等条件的改变,多样化练习,使单一的体能练习变得丰富多样,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保障练习效果。
3.以“趣”促练,运用游戏竞赛,创设体能情境
内在的认知、兴趣和动机对学习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在低段学生的认知中,认为体育课主要就是“玩”,慢慢随着年龄增长,学生不再认为体育课是“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了更新的认知,认为体育课是“动”,知道了体育课可以让身体更健康等。
三、篮球体能练习趣味化设计案例
在小学阶段,学生大多数是喜欢上体育课,觉得体育课有趣、吸引人。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喜爱体育课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对体能产生持续的兴趣。篮球深受小学生的喜爱,校园篮球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以提高学生篮球技能水平,促进学生篮球相关体能发展为目的。
练习1:运球报数
适宜水平:水平一
练习目的:原地运球时抬头,眼看前方。
练习方法:两腿微屈,上体稍前倾,抬头,眼看前方,五指自然分开,手指指根部按压球,手心空出,肘关节自然弯曲,以肘关节为轴,上下摆动,当看到屏幕中数字出现时,学生边运球边快速报出相应的数字。
教学建议:报数可以由简单到复杂,从进行看数报数,过渡到加减法计算,高年级同学进行此游戏时可以进行乘除法、多位数的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数字出现形式可采用教师手势或者使用seewo、平板电脑、电子显示屏等设备。
练习2:游戏“红绿灯”
适宜水平:水平一
练习目的:提高运球移动能力,同时能够做到抬头眼看前方运球,并且有停与启动意识。
练习方法:在15米的距离,四名学生一组,进行往返运球,遇到红灯时,停下原地运球,绿灯时运球通过,黄灯时减速停下等待,原地运球。
教学建议:一名同学进行“红绿灯”练习时,另外三名同学原地运球;运球速度可自主选择快慢两种;红绿灯器材可安排学生举“红、黄、绿”牌,也可使用信息多媒体设备,在大屏幕中显示“红、黄、绿”三种信号。
练习3:运球接力赛
适宜水平:水平二
练习目的:培养学生快速移动,短距离加速冲刺能力。
练习方法:四人一组,一名队员由起点开始运球至10米处的球星榜摘取一张球员贴纸后快速运球返回,将球传给同伴后排至队尾,同伴接球后迅速运球出发,依次进行,规定时间内,小组获得贴纸数多即获胜。
教学建议:比赛时与队友进行篮球传递,可以由递送到使用胸前传接球,距离也可逐步加大;取贴纸可用触摸标志桶代替。
练习4:三人传球
适宜水平:水平二
练习目的:由传球引导学生快速移动,跑动到位,增强耐力。
练习方法:三人一组,横排站立分别为A、B、C三位同学,中间学生B传球给左侧A同学并跑至接球A同学身后,接球A同学向右前方跑动并传球给右侧C同学,传球后跑至接球C同学身后,接球C同学向左前方跑动并传球给左侧B同学,传球后跑至接球B同学身后,依次向前推进,完成半场距离后运球返回起点处。
教学建议:练习时可采用计时赛的形式,2分钟内小组完成次数多即获胜;练习时学生在开始位置进行轮换,确保经历不同的跑动路线。例如练习中B同学一直都是跑至A同学身后,A一直都是跑至C同学身后,C一直都是跑至B同学身后。
练习5:全明星投篮赛(绳梯+投篮)
适宜水平:水平二
练习目的:提高身体灵敏性,投篮动作正确,提高投篮命中率。
练习方法:完成绳梯练习后,到投篮点拿球进行投篮,完成投篮后至篮下自抢篮板,运球至投篮点放球,快速跑回与同伴击掌后排至队尾,同伴出发,依次进行,命中得2分,未命中不得分,规定时间内小组得分高即获胜。
教学建议:绳梯练习动作设计用以提高身体灵敏性、下肢和核心力量,可进行小步跑、开合跳、单脚跳、并脚跳、高抬腿、侧进侧出等练习。
【参考文献】
[1]季浏.坚持“三个导向”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析[J].体育学刊,2022(03).
[2]樊珊.补偿性体能练习助推体育教学实效[J].文理导航,20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