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图”分析分层建模

2024-09-27张燕萍

新教育·科研 2024年14期

【摘要】数形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思考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解决问题,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的解题模型,适应不同难度的题目,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和应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魅力。

【关键词】数射线;四舍五入;建模;数形结合;推理

“数射线”是学生学习“数”时经常出现的一个工具,借助数射线,可以将抽象的“数”直观形象化。借助数射线,学生能够直观地判断出某数最接近的整万数、整十万数等,那么,借助数射线的表征,是否也能将这道题目隐性的思考过程外显?

一、数形结合在教学中的实践

要想引导学生化数为形,借助数射线推测出最接近30000的数的范围,首先学生需要熟悉“借数射线学四舍五入的过程”。

1.借“图”引入,初现模型

出示教材例题:写出与a、b、c、d相邻的整万效,并在最接近它的整万数上画“√”。

师:a可能是哪个数?为什么?(32995、35641、37864)

生:我认为a可能是32995。因为a接近30000,这三个数中只有32995更接近30000。

师:在30000和40000之间除了点a(32995)接近30000,还有哪些数?

生:我觉得应该是30000和35000之间的数都是接近30000的!

师:怎么想到一定到35000呢?

生:35000是30000和40000的中间数。比这个中间数小的数是接近30000的。

教学意图:借助数射线,通过不断地追问,直观感知以中间数为界,小于中间数的数接近前一个整万数,大于中间数的数接近后一个整万数。为后续发现“找最接近的整万数看千位与5的大小关系”这一现象做铺垫,也为后续自主探究找最接近整十万数、整千万数等方法做准备。而这一切又是为下一节课归纳总结“四舍五入法”做引入铺垫。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这节课上提出了一个课后思考题,目的是为引导学生由局部观察到整体观察,为后续的问题探究做准备。

2.借“图”分析,再现模型

出示问题:有一个大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是3 0000,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师:这个大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是30000,也就说明什么?

生:这个大数最接近的整万数是30000。

出示数射线:

师:在这条数射线上,哪些数是接近30000,你能说出大致范围吗?

生1:有很多,这些数大概在20000和40000之间。

师:为什么?

生1:30000相邻的整万数是20000和40000,所以应该在这个范围里找。

师:这个范围里的所有数都是吗?

生2:不是,范围再缩小点,应该是25000和35000之间的数。

师:25000和35000是怎么来的?说说你的想法。

生2:前几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以中间数为分界线,中间数前面的数是接近前一个数的,中间数后面的数是接近后一个数的。20000和30000的中间数是25000,30000和40000的中间数是35000,因此接近30000的数在25000和35000之间。

问:那么这个数最小是25000,最大是35000?

生3:按照四舍五入法,25000接近30000是对的,但是35000接近40000,不对。所以应该是35000前一个数,也就是35000-1=34999。

出现数射线:

生总结:先找到一个大致的范围,也就是30000相邻的两个整万数。再缩小范围,找到前后的两个中间数。然后确定了前一个中间数就是要找的最小数。后一个中间数减去1就是最大数。

3.借“图”推理,巩固模型

出示问题:一个大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是30 0000,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一个大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是300 0000,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学生画图,得到以下结论:

师:这三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将一个大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根据得到的近似数找最小数和最大数。

师: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生:画数射线的方法。先找到这个近似数的相邻整万数,再找前后中间数。最后根据中间数确定最小数和最大数。

4.各取所需,分层建模

对于能力强的学生来说,在经历画图解决一系列问题后,会有一些发现,比如:(1)最小的数小于得到的近似数。最大的数大于得到的近似数。(2)如果四舍五入到万位,就把近似数减5000得到最小数,把近似数加5000再减1得到最大数;如果四舍五入到十万位,就把近似数减50000得到最小数,把近似数加50000再减1得到最大数,以此类推。(3)找准尾数,尾数之前的数减去1,尾数改写成5和相应个数的0,就是最小的数;尾数之前的数保留,尾数改写成4和相应个数的9就是最大数。

根据这些发现,部分学生就可以比较快捷地推出最小数和最大数,简化解题的过程。而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的学生,借“图”也能逐渐推理出最小数和最大数,最终,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不同水平的发展。

二、数形结合在教学中的反思

1.数形结合,直观化的探究过程,让建模更有效

数射线的引入,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在解决最大数问题时深入理解“近似数可以比原数小,也可以比原数大”其次,附近的数也有远近之分,借助数射线,学生又能直观地从图中提取到这样一个信息“中间数是辨别远近的一个标准”。在数射线的直观支持下,学生通过一些合情合理地推导,找到了一些显而易见的结论,最终解决了问题。数形结合,让抽象的数学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让抽象的思维直观化,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大门,突破了数学理解的难点。而数形结合的运用,也实现了学生按自己的能力水平建立不同解题模型的需求。

2.数形结合,一以贯之,让建模更顺畅

如果在“四舍五入”的新授课中,没有借助“数射线”展示四舍五入概念的形成过程,那么,没有这个经验基础,学生很难和这种方法产生亲近感,在整个借“图”建模的过程中,依然会困难重重。因此,让“数形结合”这一思想一以贯之,是学生有效建模的基础。新授课上,借助数射线,引导学生直观感知“中间数与数的大小关系”对“判断最接近数”的作用,进而洞察到隐含其中的“四舍五入”的规律,从而理解四舍五入的产生过程,这个知识形成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将对学生知识的迁移整个过程,非常自然而连贯,利于学生感受到“数形结合”的思考方式带来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形成应用这个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欲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永春.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