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认知规律,形成空间观念
2024-09-27潘鸣
【摘要】文章围绕一年级上册《物体的形状》这一课时内容,充分整合相关资源,采用“实践+探索+交流”的学习方式,从生活中的日常物品入手,掌握基本的物品形状,再结合实物,进行多元化的抽象思维培养,由此展开项目化学习,为今后在图形和几何领域的学习过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物体的形状;项目化教学;空间理念;素质教育
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中,通过简单化的“授课+考核”的方式是很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孩子们只记住了碎片化的知识点,对于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没有大的适应性。因此在《物体的形状》这一章节的学习中,笔者尝试采用项目化教学,以一种可视化、题目化、问题化和操作化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感受到了“学以致用”的意义和价值。本项目由小学数学沪教版《物体的形状》这一章节展开,《物体的形状》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的认识与测量”这个主题,通过这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认识图形的特征。积累观察和思考的经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因此选择此项目展开设计,通过认识、熟悉、实践、探索的相关过程,树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意识。
一、项目设计
通过探索性的项目化学习,让学生从理论学习中不断延伸,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可以完成多元化的价值实现: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意识的养成、学生对数学兴趣和认知的提高、学生相关几何想象和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此次《小小整理师》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有趣、实用和多样化的形式中更直观地了解数学运用的实际价值,引导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去思考问题,去体验并探索生活中的物品形状,从而将虚无的数学思维具象化,具有更好的实践效率和呈现效果。
1.通过触摸、滚动等操作行为识别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等形状,进而在脑海中树立形状意识
2.通过感知、描述与想象三维物体的整体形状与几何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进而将一些图形通过组合排列实现抽象思维具象化
3.在交流、讨论、总结等教与学的活动中,提高合作、探究、交流、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
二、项目实践
通过让学生整理房间的情景导入项目活动,让他们形象化地表述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四类物体的形状特点有条理地表述出来。本次项目活动的探索与形成成果如下。
1.初识形状,激发兴趣
对于这些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空谈“几何与形状”对于他们来说是充满未知与陌生的。因此在进行正式的项目化学习前,教师主动发言,为他们创设生活中的情境,例如身处卧室中、成为运输司机等,让他们在空白的形状知识面前扮演着“分类员”“感知员”“运输员”等角色,激发他们完成剩余环节的兴趣。
通过学生最为熟悉的卧室开始,通过列举一些生活场景中较为常见的物品,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并且在完成基本分类后,进一步总结这些物体形状所具有的特征,让他们在脑海中通过思考树立简单的形状意识。接下来引导学生通过“我画你猜”“摸一摸”等小游戏,利用触觉、动作、语言等去感知和描述自己面前的物品形状,通过有趣的小游戏进一步调动学生们思考的好奇心,完成形状知识的铺垫。
2.引发思考,主动回答
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参与的主观能动性是教学过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在初步参与环节,由于学生的形状意识并未完全树立,因此在此环节中教师抛出的问题一般为口语化的问题,在这些基本问题的铺垫下,教师扮演的更多是朋友的角色,通过共同讨论的方式参与到学生集体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脑海中树立起形状意识,实现将生活中的物体特征化,变成具有总结性、逻辑性的语言。
教师在完成基本的教学普及后,选择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等进行重点辨析,开展“小小运输员”环节,着重利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相关形状特征,通过其对于运输的优劣性,让学生了解到平面与球面的特殊性,在对比与总结中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这么运输”“哪个面用来运输更好”,通过物体的运输效率和难易程度让学生深入了解形状特征的重要性。
3.组合设计,课外延伸
在学生基本熟悉形状特征与几何概念之后,教师向学生主动展现事先准备好的设计作品,通过简单的形状组合,可以设计出稳定且优美的设计产品,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之前环节中学习了解到的一些图形形状进行设计组合,以四个人为一组,设计出他们脑海中出现的几何物品。通过动手操作,让他们将形状几何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理解更加深入,并且为激发他们的设计兴趣,在设计完成后可以利用评选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展示和讲解自己的设计产品。
为延伸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在课后为他们布置下更好地整理自己房间的课后任务,让他们将书本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又重新带回到课本中,通过生活中的实践加深对物体形状的理解和感悟,实现物体特征到空间几何的第二次抽象过程。
4.公开成功,评价修订
在完成基本教学过程后,课后笔者积极跟进,通过询问等一些方式,引导完成任务的学生向同学老师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整理自己房间的。通过照片展示和语言描述相结合的方式,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小小整理师”评选比赛,选出最受欢迎的小小整理师。并且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进行讲解,描述出他们在整理过程中运用或实现的形状几何知识,让他们进一步加深对《物体的形状》这部分内容的理解,激发他们对几何领域相关学习的积极性。
在此次项目化学习过程中,作为教师应积极的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在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巡视,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反馈总结,转换成教学资源;在学生完成个人发言后,教师应积极回应,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反馈,引导他们更加深入、全面地思考,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更多的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反映,积极修订自己的教学过程,引导他们不断深入探究,避免低效率的教学环节出现,进而保障教学环节的质量。
三、项目成效与反思
1.生活物品引入,激活经验,奠定空间观念基础
在多版教材中,《物体的形状》类似的章节都是学生在完成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章节,对于这些看似脱离生活的几何理论知识,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例如教师在讲台上“倒出”箱子里要观察的实物,杯子、笔等圆柱形物体有些会滚动,有些在“站着”。学生自然而然地感知这些几何实物的整体,对这些几何实物形成初步的印象。这样,学生在正式观察前便能初步感知这些几何实物的一些本质特征,为后续阶段的分类提供合理的依据。
2.操作感知,建立表象,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
《小小整理师》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动手操作是完成目标学习的主要环节,是认识图形、探索性质,形成空间表象,获得空间观念的有效手段。
学生通过小小分类员、感知员、运输员、设计员四个操作活动,观察、感知、触摸、回忆、交流等活动初步探究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渐过渡到理性认知,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抽象建模,变式内化,促进空间观念深化
这里的抽象有两次抽象,一是大量生活实物去其无关属性成为立体形状,抽象出立体图形的模型;二是从立体图形模型抽象出二维平面图形,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多媒体、设计搭建、图片展示等方式,就能把这些平面上的立体图形与真实的立体图形建立联系。这样的概念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本质特征有了清晰的理解,这些特征是他们自己通过比较、抽象、概括出来的,这样学生的思维也就有了提高和发展。
数学学科项目《小小整理师》遵循了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一年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各种动手实践活动,多次抽象出四种物体的形状与特征,最终形成空间观念。
【参考文献】
[1]冯敏玲.从直观到理性认识的有效转化——“认识立体图形”的教学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22(10).
[2]黄玉华.发展空间观念 培育核心素养——以北师大版一下“认识图形”的教学为例[J].新教师,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