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松江,书写家乡
2024-09-27陈璐
【摘要】文章以“作文地图”行走课程为背景,遵循语文课程中作文学习的规律,基于乡土资源,引领学生到社会环境中,用作文反映自己对社会生活的人和事的认识、感受以及自己的情感态度,整合环境资源,建立学友关系,根植文化自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作文地图”;行走课程;乡土资源;语文综合性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语文作文教学的传统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动力,唤醒真实情境下的情感表达。“作文地图”行走课程是充满生活滋味的作文课,实现学生与人、与已、与环境的多元互动,实现作文教学从听讲走向实践,从孤立走向综合,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害怕走向快乐,从作文走向作人,解决学生、教师的“作文难”问题。
一、基于需求,筛选资源,架构“作文地图”行走课程体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中国古人的著文之路,也是成才之路,更是“作文地图”行走课程崇尚的理念。只有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在“行走”与“表达”之间铺路搭桥,沟通课堂与生活,链接作文与童年,勾连自然与生命,才能解决“作文难”和“怕作文”的问题。
1.“作文地图”行走课程目标
基于上述课程理念及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将“作文地图”行走课程的目标定为:实地走访松江区有代表性的地标,使学生在与大自然、社会的接触中,积累写作素材,提升观察、探究和交往等能力;合作完成多类型的阅读、表达任务,使学生在多元互动中提高习作兴趣,提升习作能力。同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研制了“作文地图”行走课程分年级课程目标。
2.“作文地图”行走课程体系
“作文地图” 以松江地域文化资源为依托,从校园农场延伸到校外实践场所,采取“长短课程并行”的模式,打破课堂的局限性,将学生个体成长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真实完整的环境中去学习和感悟,学生的行走路线从校园扩大至校园周边,再扩大至整个松江区,切实体会以到家乡的美好,根植文化自信与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3.“作文地图”行走课程资源
每门课程都编写了配套的《学生活动手册》,统一采用单元任务群的形式进行编排,再根据每个目的地的不同特点进行有侧重的个性化设计。
《学生活动手册》主要由四个单元构成,第一单元是通过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初步认识本站行走目的地;第二单元是实地走访本站目的地,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完成设计游览路线图、绘制宣传海报、撰写导游词等活动任务;第三单元是在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完成作文任务;通过自评、生生互评、师评等完成作文修改;梳理习作过程,完成思维导图,习得作文方法;第四单元是学生对本站目的地的未来展望及课程评价。每个单元可以选择适合本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任务方式。
二、任务驱动,强调实践,规划实施路径与策略
1.设计课程实施路径
“作文地图”行走课程着眼于激发兴趣、培养习惯、丰富经历,形成了以实践、体验、探究为主的课程实施方式,让孩子们增长见识,提升兴趣,先行后知,用“立体的阅读”弥补文本阅读所达不到的境界,积累习作素材,以此来提高写作能力。学生在外出实践中体验、探寻文化传承,感受田园气息,领悟自然生命力,体会科技魅力,爱国爱家乡的情感由然而生。
2.创新课程实施策略
(1)广泛9a92a8ccfd49198cbcc0dc30f18f5d2fb960013600ab8b9a5e2e4f4172bf97c7参与,形成学习共同体。“作文地图”行走课程的参与主体是学生,学生行走的热度、广度、深度等决定了“行走”的质量,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不但包括同学与教师,还包括家长。在我校的问卷调查中,94.7%的家长认为“学生走进自然,走近生态,了解自己居住地区的特色,对学生的习作有帮助”,95.8%的家长有意愿带孩子亲历实践过程,更有不少家长提出了很多自己专业的建设和看法。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学校与家庭个个重视,学生人人参与的“学习共同体”。这是“作文地图”行走课程深入实施、取得效益的有力保障。
(2)主题引领,任务驱动活动。“作文地图”行走课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主题为引领,以实践活动为主线,设计单元任务群。以《小九寻糕味》第二单元为例,为了完成“制作叶榭软糕”这一任务,课程设计了“阅读资料,了解制作方法—观看视频,记录制作步骤—小组合作,彩泥模拟制作—接受培训,实地制作软糕—品尝成果,记录口味心情—采访工作人员,记录所闻所感”6个子任务,学生在情境中开展动手实践活动,智力、情感主动参与,提升了本单元的学习质量,也为更好地完成下一个单元的主题任务做好了铺垫与支持。
(3)学科融合,拓宽学习平台。在本课程中,学习作文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还可以在艺术馆、文化遗址、园林景观等处,实地参观、走访得来的学习经历更加易于学生内化,形成素养;学生不仅通过语文课程学作文,还在自然、美术、音乐、表演、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中,深入了解家乡内涵,通过多学科的综合运用,实现知识的整合与创新。这种学科融合促进了学生辨析、评价、创新等高阶思维的养成,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4)作文实践,构建“读行写”模式。本课程将“作文”和“行走”相结合,它的开发与实践改变了聚焦知识传递的直线型教学思维,而是给予学生自主构建学习过程的机会和支持条件。“读+行+写”结合是本课程的实施的基本方法。
读:在阅读中借鉴学习,用读“养视野”“养眼界”;一读课内,有效勾连习作经验;二读课外,有益补充相关知识;阅读为写作提供多种帮助。
行:在行走中丰富情感,了解、熟悉家乡,它赋予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丰富了学生的习作素材,使学生的内心成长与思想成熟自然而然发生。
写:书写行走的见闻、思想与感情,它需要思路梳理、习作实践、反复修改、展示发表、方法总结。
读、行、写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行走”与“表达”之间铺路搭桥,让学生“读”懂自然、社会、文化、历史等“无字书”,为作文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为成长提供长流不息的营养。
三、重视过程,鼓励发展,优化课程评价体系
“作文地图”行走课程根据具体活动、习作任务等研制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和内容,关注了学生学习情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多个视角,既包括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又包括对学习结果的评价。
1.研制习作评价量规
如何判断习作完成得如何,学生有无提高,教师以习作量规的开发与实施为载体,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以提高习作质量,获得习作经验。
就习作而言,应该包括完整的两个内容:一是学生学习后的成果,即书面习作;二是学生学习后发生的变化,即习作行为。根据ukITRKVk6H525XYGMl7y41Wke58frANj+a0VMgqEf8Q=这样的思路,课题组分年级、分课程制订了《学生习作评价标准》与《学生习作过程评价标准》。以四年级《小九爬佘山》为例,《习作评价标准》包括三个板块:习作内容、习作结构和习作语言,每个板块各拟定3-5条评价标准。《习作过程评价量表》则从准备阶段、起草阶段、展示阶段共提出9项指标,如准备阶段的指标是:留心观察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环境、植物;能找到公园的独特之处;认真完成观察任务单。
2.制定活动评价标准
课程中,设计了许多除习作外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如何使活动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作用,课题组为每个活动都制定了评价标准,有指向性地提升能力。
3.设计课程评价问卷
习作需要诊断,教学过程需要完善,课程也需要改进。为了更好地实施“作文地图”行走课程,课题组设计了针对课程设计、实施的评价问卷。在每本《学生活动手册》的最后一页,我们设计加入了“一起来评吧”活页,通过此份问卷记录学生一学期的收获、对课程实施过程的意见以及对后续课程开发的建议等,为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杨士军,瞿丽红,朱启洪.“研学行走”实践课程的有效实施[J].新教育,2017(05).
[2]朱珂.作文地图:作文教学的另一种打开方式[J].求知导刊,2019(49).
[3]谈永康.生态作文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