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行未来:“双新”视域下学生成长新样态
2024-09-27倪静
【摘要】上海市崇明区东门小学在“思中华命运,育地球村民”的校训指引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与未来出发,将责任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整合多方育人资源,深化“六育人”路径,构建了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责任教育体系,促进了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
【关键词】责任;育人目标;教育体系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将“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列入总体目标,并将“有责任心”“自尊自律”等列入小学学段育人目标。学校围绕“思中华命运,育地球村民”的校训,积极思考人们所要具备的素养,对学校德育资源的开发、德育课程的设置、德育活动的开展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在校训育人内涵资源的开发与传承中,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责任感。
一、遵循理念,谋划思路
在校训的指引下,学校珍视并发掘多种育人资源,确立了“责立东小 责行未来”的责任教育主题。
1.“责立东小 责行未来”是学校办学价值的体现
学校着眼传承黄东华红色基因,聚焦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情的现状,办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对社会、对未来负责任的教育,营造“责任教育”文化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责任教育”成为学校文化之本和育人之道。
2.“责立东小 责行未来”是学校办学目标的体现
责任教育的宗旨是造就人的责任本领、责任情怀与担当精神,让“说负责任的话、做负责任的事、当负责任的人”成为每个人的立人之本。这是学校对自身办学行为提出的明确要求与庄严承诺,也是尽一份社会责任,着眼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3.“责立东小 责行未来”是学校办学方向的体现
学校将责任教育与学习、生活有机融合,开设更加丰富的课程、提供更多发展的平台、开展多元层级的评价,感悟责任价值,奠基责任人生,让美好道德与多元智能相得益彰,实现“胸怀大爱、畅想大梦、培养大智、担当大任”的人生追求。
二、明晰目标,分层递进
小学生身处于我与自己、我与家人、我与他人、我与集体、我与社会的关系之中,由此产生五种人生责任:自我责任,家庭责任,他人责任,集体责任,社会责任。学校分五个维度、三个年段落实相对应的责任教育目标。
表1 责任教育目标体系
三、整体架构,形成系列
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学校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责任教育有机融合,结合东门小学的责任教育目标,整合各种育人途径,形成了五大系列十七模块的德育内容体系如图1。
图1东门小学“责任立行 责行未来”德育内容体系
四、多维实施,提升实效
责任教育的有效落实,需要多途径的支撑。学校从课程融入、文化浸润、活动导向、实践体验、民主管理、协同联动六大路径推进责任教育的实施。
1.课程融入:守好责任教育主渠道
学校通过思政课、跨学科教学及德育活动一体化实施,帮助学生理解对个人、对集体、对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唤醒意识,感受责任,学会担当,实现综合实践育人目标。
2.文化浸润:营造责任教育清朗氛围
(1)以环境文化彰显校园精神。学校以一室(东华英雄陈列室)、一廊(同贤文化廊)、一场(消防体验场)营造“责任”教育环境;以诗会、歌会为载体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追求,打造“责任东”小氛围。
(2)与经典对话引领文化传承。积极创建上海市书香校园,让经典与教研融合、与学科融合、与活动融合、与项目融合,通过与经典对话,滋润师生精神生命,养育心灵睿智。
3.活动导向:创新责任教育丰富载体
学校以“角色、责任、成长”设计校本活动,包括“我的活动我参与”主题教育系列、“我的兴趣我做主”社团选秀系列、“我的角色我体验”自主五彩课程,有计划、有步骤地让责任素养目标在角色体验中完成,逐渐形成健康、完美的人格。
4.实践体验:激发责任教育探究活力
作为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课程执行力项目”试点学校,学校有效实施“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研究”的子课题项目,让学生深入生活情境、自然情境、社会情境或社会活动领域,进行参与性的互动实践研究,不断增强学生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整体认识,逐步培养起学生的自我责任心、集体责任心和社会责任心。
5.民主管理:多措并举打通责任教育链
(1)强化落实行为规范分级目标。学校基于学生身心特点、认知基础和发展需求,确定分年段以责任教育为主线的学校行规教育目标架构,落实学生对自身及集体行为表现的发展要求。
(2)建立完善全员导师责任制度。根据学校全员导师制工作要求,按照师生比1:8建立结对制度,填写工作档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开展心理辅导,提供情感关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6.协同联动:家校共筑责任教育灌溉渠
(1)家校联动共育。在前期“家校合作共同体模式研究”“独生父母家庭教育指导研究”的基础上,着力以“独生父母家教指导课程”为突破口,形成家教指导课程群,形成合力,共育学生。
(2)校社协调共育。利用乡土资源精心组织“小村民看家乡、看祖国、看世界”系列研学活动,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机会,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
五、评价激励,多元保障
1.完善师资场地建设
除提升班主任、学科教师的专业建设水平外,学校组成了由校内教师为主的、杰出校友和专家学者为辅的特色课程讲师团。至今已与20多家单位相关人员签订“特色课程共建协议”和“实践基地共建协议”。
2.落实责任教育评价建构
学校启动以“美德、博学、健康、实践、勤劳”五个维度、“责任币-责任章-责任星-责任少年”四个层级、“责任少年晋级-积分兑换”两个奖励机制的“责任少年评价体系”,不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责”立东小,“责”行未来。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学校将不忘立德树人教育使命,建强“主力军”、守好“主阵地”,唱响“主旋律”,继续努力在学生心中播种责任的种子,谱写新时代培根铸魂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闫晓英.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生责任感培养探究[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21(05).
[2]冯建军.做一个负责任的人[J].中国德育,2021(03).
[3]朱雯.情境中养成,实践中提升,培育尽责小公民[J].现代教学,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