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美术项目化教学实践与探索

2024-09-27申昌雯

新教育·科研 2024年14期

【摘要】文章将项目化引入小学美术教学课堂,结合非遗校本学材,联系生活以确定项目化主题,通过单元真实情境设计,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了解非遗文化,并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学习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项目化

非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现在教育行业尤为重要,美术学科以其可视性、综合性的特点,广泛运用于非遗教育中,课堂采用欣赏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学生亲身体验制作的过程,感受非遗传统文化的内涵,拉近与非遗的距离,以通过美术教育弘扬非遗传统文化。

项目化学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以学生为本,以探究学科概念和原理为中心,学生通过合作完成真实任务,强调问题的解决能力,注重跨学科与创新性成果的体现,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基于此,笔者依据核心素养,以地方非遗传统文化—药斑布为主题,设计开展小学美术项目化教学实践。

一、小学美术项目化教学实践背景

1.课程标准的新要求

随着核心素养的逐渐深化推进,国家新课程方案中规定有10%的时间用于跨学科主题学习,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包含“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类艺术实践,通过艺术实践,学生结合生活和社会情境,运用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开展基于问题、基于项目的学习,进行传承与创造,并将所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与自然、社会、科技、人文相结合,进行综合探索与学习迁移、提升核心素养。

2.项目化学习的新起点

项目化学习是围绕一个真实问题深入持续的探索,形成项目成果,要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以促进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教学方式也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创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方式转变。

3.美术教育的新目标

学校美术教育优先发展的目标是创意思维,创意思维能人带来新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成果,是一个人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产物。美术教育倡导珍爱本国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注重创意思维的激发,深入学习,推动核心素养的发展。我校具有完善的硬性设施及课程系统帮助学生体验非遗文化,通过非遗项目化教学实践,以完善我校非遗药斑布校本体系,给予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二、小学美术项目化教学设计与实施

本项目对象为四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来源于校本学材《走进药斑布》,以项目化学习为主要方式,基于核心素养,创设单元情境,立足于美术学科,融合了自然等跨学科知识,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学生通过了解各学习领域之间的联系,在大脑中建构美术与生活、美术与自然、美术与非遗文化等之间的关联,并以作品的形式发表学习成果,增强综合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而高效地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学习活动。

1.基于单元任务群设计项目任务

药斑布学习项目参照核心素养,指导学生联系生活,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如非遗传统技艺与美术语言创作形象与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非遗技能,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新课标强调的单元教学,旨在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单元教学活动,相比传统“一课一练”的教学模式,单元教学活动更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和综合性特征,单元教学以学科大概念为领,核心素养为导向,强调知识的整体与运用。

本项目的单元情境是我校在非遗展示活动中收到一份特殊的订单,定制一批代表地域特色的药斑布杯垫,同学们作为非遗小小设计师,设计药斑布杯垫。单元分为三个任务,分别是撰写自然笔记、药斑布制作、药斑布杯垫制作,通过情境任务驱动式的学习,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非遗设计师的工作态度,美化生活。单元内容层层递进,相互关联,各阶段学习内容围绕学习目标。

2.情境任务下开展教学实施

本项目以五周为周期,分为项目准备、实施、评估三个阶段。

(1)项目准备阶段(第一周):探究、记录家乡省市花。课时为2课时。实施过程如下:①根据学习任务单,探寻家乡省、市花;②了解家乡,分小组进行资料收集;③运用不同方式,记录描绘花卉,撰写自然笔记。

(2)项目实施阶段(第二、三周):设计与制作药斑布杯垫。课时为6课时。实施过程如下:①欣赏非遗药斑布作品,设计药斑布花卉纹;②参观非遗工作室,制作非遗药斑布;③选用制作材料,制作药斑布杯垫。

(3)项目展示评估:(第四、五周)课时为2课时。实施过程如下:①单元总结,项目学习成果材料归档;②项目完成后,将项目计划书、学习任务单,自然笔记、药斑布、药斑布杯垫作品照片、学生课后感受等项目学习档案进行整理归档;③总结单元课程学习收获,学生展台展示作品与分享,介绍分工、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进行项目总结与评价。

三、小学美术项目化教学策略

1.导向核心素养,融入活动实践

艺术课程核心素养包含艺术表现、审美感知、创新实践与文化理解,本课程将艺术课程的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实践,课堂作为教学实践的重要载体,欣赏与实践融合,使学生收获沉浸式的教育体验,感受创作的乐趣。活动设计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的培养,体验式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药斑布工艺的独特魅力,产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非遗文化的情感。

2.调整教学方式,优化活动内容

项目式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单一传授性的教学方式学生兴趣不高,在实践活动中,优化课程,本课程中根据家乡花卉主题结合非遗特色,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开发非遗美育实践活动,结合学生生活,情境引导,设置任务,优化活动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3.完善学习资源,关注教学评一致

学习资源的完善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其中包含网络学习资源、课外阅读等方面,多样形式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创造追溯的思想,萌发自己的创意。学生学习是否有效,需要评价标准进行评估,学生收集学习资料,持续性地进行学习,并记录学习过程,便于检测学生目标的达成情况。

4.推进任务群,设计单元任务线

学习任务群是以真实情境为向导,整合学习情境、学习资源综合学习任务的一种方式。在本课程中,围绕药斑布杯垫订单任务,设计学习任务线,在学习活动中,任务1是欣赏寻找药斑布图案,任务2是设计药斑布纹样,任务3是体验制作药斑布,任务4是制作药斑布杯垫,通过学习任务线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非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四、结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学习活动主要围绕核心素养进行的,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本课程通过项目式任务进行情境单元活动设计,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有效深入地感受非遗传统文化;目标融入核心素养,项目任务下的单元学习方式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一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学生利用跨学科、自主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体验创作的乐趣;内容体现真实情境,加强与生活的关联,活动内容从生活中寻找提炼,实现活动内容与学习方式的创新;项目式的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倡导教学内容结构化的整合,教学活动教学评的一致性,活动内容设计的单元学习单、单元评价量规等,帮助学生知识的整体建构。

对于本次教学实践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在项目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有效发挥,学生在进行探究考察后撰写的自然笔记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还在今后的过程中,注重学习方式灵活多元,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以美育人,明确美育出发点,项目化教学实践体现美育不仅仅是知识与技法的传授,更多是学生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22.

[2]钱初熹.基于项目学习的美术教育[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

[3]情境教学在小学美术核心素养培养中的运用[J].教育观察,2022(29).

[4]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中小学美术单元教学设计指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5]裴雪凌.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策略[J].天津教育,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