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通专融合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2024-09-23唐小燕王新哲杨宏昌

大学教育 2024年15期

[摘 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文章基于新文科建设宣言中提出的“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对通专融合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通专融合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从价值引领、课程体系、产教融合、教师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通专融合人才培养路径,以期能为地方高校推进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新文科;通专融合;人才培养;通识教育;专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15-0131-04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现代产业的转型升级,社会对复合型人才有了进一步需求,培养大批高素质通专人才显得尤为迫切。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实施学科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和专业教育彼此相结合的培养制度,这为我国高等教育指明了通专融合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2020年,教育部颁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再次重申,要“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突出通专融合人才培养在新文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不仅对高校新文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新文科背景下的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提供了新导向。

一、新文科建设对高校文科通专融合人才培养的影响和意义

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快速发展,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整合已成为一种趋势,传统的文科教育已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新文科建设的提出正是为了应对这些变化,其强调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让学生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更好地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水平人才。而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通,以实现“融”与“通”,旨在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与新文科建设强调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相一致。这种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为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和平台,进一步拓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范围和深度。因而,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是新文科背景之下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新文科建设对通专融合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如下。

一是推动文科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新文科建设是对传统文科教育的创新和升级,强调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培养,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传统文科教育与新兴科技领域相结合。通过新文科建设,高校可以产生新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推动文科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激发高校文科通专融合人才培养的活力。这种创新和发展有助于提升高校的学术水平和竞争力,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新文科建设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关注实际生活、社会问题的解决。这有助于提高高校文科通专融合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加强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新文科建设强调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培养,这与通专融合的教育理念相一致。通过新文科建设,高校可以进一步推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出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是提升高校文科的社会服务能力。新文科建设强调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推动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文科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同时,新文科建设强调高校与政府、企业等机构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这有助于高校文科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求。

二、通专融合人才培养研究现状

(一)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基本内涵

“通识教育”出现在1828年,由耶鲁大学在《耶鲁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其强调培养完整的人格,即培养“全人”。陈向明认为,通识教育又称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1]。周小晓指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提供内容宽泛的教育;专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某一领域的专门型人才,提供该领域深层次的知识和技能[2]。关贝贝、陈阳认为,专业教育的成就体现在单方面的科研成就上,而通识教育的发展成就没有具体的评估标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成效更难以用具体的标准来衡量[3]。这些学者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育人目标阐述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基本内涵。本文认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教育目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有所区别。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性的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和跨学科的思维能力,其通常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能力,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跨学科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专业教育则是针对某一特定领域或专业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某一领域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专业教育通常包括课程学习、实践训练和科学研究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从事该领域或专业工作的能力。

(二)通专融合的研究综述

本文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通专融合”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进行了检索,截至2024年2月,共检索文献200多篇。通过对检索出来的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发现针对某一专业开展通专融合人才培养、通专融合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较多,而从学校宏观层面进行通专融合人才培养的研究相对较少。郑庆华阐述了西安交通大学的做法:从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以“四位一体”质量观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实施大类招生和培养,促进通识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合发展;成立本科生院,融合两套体系,实现两支队伍协同育人;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大数据平台,实现科学评价、精准服务等[4]。肖章柯、刘佳、王晓婷基于OBE理念,从加强顶层设计、凝练核心素养、加强课程建设、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等四个方面构建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路径[5]。林杰、刘业青阐述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做法:通过通专互嵌的方式开设通识课程,以核心素养为融合域,实现观念、目标、方法、组织上的通专融合,使通专融合从狭义走向广义[6]。可以看出,当前有关通专融合的研究越来越多,各高校开展了大量通专融合的改革实践,这也为地方高校构建通专融合人才培养路径提供了指导。

三、通专融合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虽然已有较多学者从多个角度对通专融合人才培养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价值导向性教育还未全方位融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全过程。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教育内容的价值导向正确,避免出现功利化、短视化等问题。然而,目前一些学校在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课程思政并未实现全覆盖、全渗透,未延伸到课堂外、学校外,导致课程思政教育单向发力,价值导向性成效没有达到预期。

二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通专融合人才培养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以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然而,目前一些高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导致通专融合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例如,一些高校缺乏对学生学科背景和兴趣需求的了解和考虑,导致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衔接不够顺畅。

三是产教融合环节薄弱。通专融合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注重理论教学,还需要加强产教融合环节的教学。然而,目前一些高校在产教融合方面还比较薄弱,导致学生的产学研等实践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例如,一些高校缺乏与企业、行业等的合作,导致学生无法接触到实际的工作环境和项目,产学研能力的提升受到限制。

四是师资力量不足。通专融合人才培养需要具备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然而,目前一些高校在师资力量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教学质量和效果难以得到保证。例如,一些教师对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的认识不够深入,缺乏跨学科的教学经验和能力,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四、新文科背景下通专融合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随着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现代产业的转型升级,社会对新文科通专融合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需要高校在新文科背景下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进行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跨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鉴于此,本文基于新文科建设理念,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通专融合人才培养路径,以供其他高校参考和借鉴。

(一)强化价值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新文科建设强调要牢牢把握文科教育的价值导向性,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高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通专融合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法治教育,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形成立德树人的培养方案,健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一体化育人体系。要坚持“五育并举”,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通专融合课程体系

在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构建通专融合课程体系、培养通专融合人才的主要举措,应全面融入OBE理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原则,构建符合新文科背景之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一是课程体系要能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毕业要求则要能支撑培养目标的实现;二是课程体系要打破传统教育中学科隔离的局面,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结合;三是课程体系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充分发展为导向,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国标的课程设置要求,注重课程的完整性、前沿性、层次性、交叉性;四是课程体系要进一步削减课内学时,规范课程设置,加大选修课比例,丰富选修课内容,科学规划课程学期分布,注重先修课程与后修课程的学期分布和合理衔接,严格坚持“因需设课”,杜绝“因人设课”“因无人不设课”的现象;五是课程体系要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例如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线上教学、互动式教学、团队合作式学习、个性化学习,以提高学习效果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快专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通专知识融合发展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本质上是互补的,两者只有相互渗透、相互支撑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新文科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课程体系建设中,应尽可能地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教育。可以通过开设跨学科课程、组织学科竞赛、开展科研项目等形式,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现有课程进行整合与优化,打破传统专业学科壁垒,促进知识创新和学术交流。具体来说,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课程体系包括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和选修课程等模块,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核心课程作为跨学科课程体系的基础,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可以通过设置涵盖文、史、哲、艺等方面的核心课程,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产学研协同育人

通过产教融合,将行业企业的资源引入高校,是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企业发展新需求,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重点行业产业,加快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设培育一批文科类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共同建设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同时,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分层次、分阶段、分群体推进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建设,通过教学环节的整体设计,在理论知识和实践锻炼的基础上,突出学生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五)健全教师教学发展体系,提升教师育人水平和能力

新文科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发展需要教师具有跨学科的教育理念和能力,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培养具备跨学科教学能力的新文科师资队伍,是新文科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课程体系建设的创新之举。高校要依托学校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制定系统的教师培训计划,组织开展新教师入职培训、在职教师提升培训、研讨和交流活动等,为教师提供专业的教学指导和支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完善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要鼓励新文科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研究,优化知识结构,探索新文科背景下的通专融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可通过设立教学研究项目、支持教师发表教学研究论文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水平。此外,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教学观摩等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共同进步。

五、结语

新文科背景下,加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发展,培养文科类通专融合人才是当前文科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的文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加强厚基础、宽口径、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深化公共课、通识课和专业课的教学改革,力求把单一化的专才教育转变为整体化的通专融合教育,探索人文学科内部融合、文工融合、文理融合、文农医融合等不同类型的文科类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新文科通专融合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64-68.

[2] 周小晓.高校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通识教育研究,2020(00):62-66.

[3] 关贝贝,陈阳.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探究[J].才智,2022(8):64-67.

[4] 郑庆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8(10):9-14.

[5] 肖章柯,刘佳,王晓婷.基于OBE理念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探析[J].北京教育(高教),2023(2):62-63.

[6] 林杰,刘业青.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之辨析与契机:以通专融合的南洋理工学院为案例[J].江苏高教,2023(5):107-119.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