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同化管理模式下国际文化书院建设研究
2024-09-23李可心
[摘 要]国际学生教育工作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国际学生培养质量,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高校应对中外学生进行趋同化管理,培养具有跨文化能力和全球胜任力的国际人才。基于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特点,结合国内高校现行的管理模式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住校教育经验,文章提出建设趋同化管理模式下中外学生融合发展的国际文化书院,将一体化协同管理理念运用于高校国际学生管理,并对其可行性进行探究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高校国际化建设及国际学生培养质量提升提供工作新思路和新方向。
[关键词]趋同化;书院制;国际学生;培养质量;住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15-0005-05
随着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全面部署和教育改革目标的明确提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时期。2000年,教育部提出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自2005年起,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一批国内高校探索并实施了书院制改革。全国高校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31日,已经有97所高校建成或初步建成304所书院,建设书院的高校比2017年增长了162%,书院数量增长率为167%[1]。高校书院制培养模式形式多样,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对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管理机制、推动高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国际学生由于成长环境、教育经历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往往对中国政治方针、基本国情、经济发展成就、文化价值体系等方面的理解不够全面。因此,探索针对国际学生有效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与趋同化管理模式,对不断提高国际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其文化认同,培养“知华、友华”的高素质国际人才尤为重要。而建设趋同化管理模式下中外学生融合发展的国际文化书院,为完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与管理体系提供了新思路。
一、国际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困难
目前,国内高校管理国际学生的主要模式是将国际教育学院作为国际学生事务的主管行政机构,全面负责国际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学协调工作。但由于部分学校各职能部门与培养学院对国际学生的关心重视程度不够、业务服务水平不足等,使得国际学生的管理和服务的深入性、覆盖面和有效性不尽如人意[2]。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学校存在国际学生的教学和管理脱节的现象,日常事务主管部门(国际教育学院或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与负责教学和培养的专业学院之间的分工不够明确,协同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协调难度较大,沟通成本增加,工作效率降低;二是大部分国际学生的汉语水平不高,即使学生有预科或汉语学习基础,其语言水平与同一课堂学习的中国学生相比仍相差较大,部分国际学生与任课教师、其他学生难以进行良好沟通,学习获得感较低;三是由于语言局限、文化背景差异等,部分国际学生往往无法深入参与校园活动、创业就业、社会志愿服务等,其认同感不强,中外学生的趋同化管理和融合发展受限;四是部分高校的国际学生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仍不够完善,学生无法选到感兴趣的公共选修课程;五是缺乏对国际学生的激励引导机制,优秀成果认定和转化标准不够明确,导致部分国际学生成果难以得到广泛的认可,部分教师指导意愿不强,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3]。
上述问题对现行国际学生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因此,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对进一步深化国际学生教育改革、提升国际学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内高校书院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积极建设国际文化书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理念的有效探索。
二、建设国际文化书院的现实意义
国际文化书院是秉承培养具有国际化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以“以生为本、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五育并举”为核心,以通识教育为手段,通过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体系,探索以“学科交叉、专业交流、师生互动、朋辈互勉、文化交融”为特色的国际教育新模式。国际文化书院借鉴西方住宿学院制的模式,以国际宿舍园区为阵地,将国际学生与具有国际化发展需求的中国学生纳入书院统一管理,为学生的专业学习、社交生活、个人发展等创造“像社会环境那样的成长环境”[4],不仅开设中国文化教育和国际化人才必修通识课程,还探索“学院+书院”的“双院”协同育人新机制。
(一)建设国际文化书院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举措
笔者以学生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育人导向,切实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学协同发展,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一体化”进程和开放融合教育改革。跨文化能力和全球胜任力是未来人才必备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个人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进行有效沟通,在全球环境中运用专业领域的知识[5]。而通过建设国际文化书院,可促进中外学生沟通交流,汇聚国际教育资源,推进学校国际化建设。此外,通过人才培养国际化推进中外学生教育的趋同化,将跨文化意识等纳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能落实“德育为先、知识为基、能力为重”的人才培养新要求,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进而不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的国际竞争力与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二)建设国际文化书院是推动人才培养的新实践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手,不断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协同,通过知识学习、文化实践活动、中外学生跨文化交际等帮助学生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同时,深入挖掘“知华友华的高素质国际人才”培养的方法,让国际学生教育成果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和国际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全面推动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和服务力量汇聚教学一线,推动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并搭建朋辈互助友好平台,切实推动“三全育人”理念落地见效,推动“新时代领航计划”走实走深。
(三)建设国际文化书院是数字赋能大学治理体系的新助力
以需求为导向,搭建国际文化书院信息化平台,为现代化大学治理体系建设注入数字动力。让数据在学校“跑起来”,利用信息化平台与手段打破培养学院和书院之间的壁垒,为实现一体化协同育人夯实基础,高效解决国际学生管理中的“信息孤岛”“应用孤岛”“资源孤岛”等问题,最大化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业务协作[6]。同时,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提质增效,进一步优化流程,助力决策治理升级增智,创建数字资源目录,强调“数据驱动、协同共享”,不断提升数据驱动学校治理的新范式,切实推动大学治理改革落地见效。
(四)建设国际文化书院是国际化服务“双一流”建设的新视角
以生为本,推动不同文化的深度交流与融合,趋同化管理旨在实现“求同存异”的培养模式。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国际文化书院为中外学生提供了交流平台,不仅有助于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更为高校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学提供了新视角。通过规范国际学生管理,进一步提升国际学生的培养质量,推动高质量的国际学生教育反哺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助推“双一流”建设的深入实施和可持续发展,扩大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三、国际文化书院建设路径
(一)管理机制建设
成立国际文化书院管理委员会,在学校书院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负责协调和推动相关建设工作。国际文化书院的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由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合力统一指导。书院内部成立教育办公室、管理办公室、综合办公室,其管理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教育办公室下设师资建设中心、通识课程建设中心、教学管理中心;管理办公室下设学生管理中心、医疗和心理健康中心、招生就业及校友中心、风险监测与质量评估中心;综合办公室下设党政建设中心、后勤保障中心、媒体宣传中心,全方位保障国际文化书院中外学生的国际化培养与管理服务工作顺利开展。从机构设置上贯彻了全员育人理念,将国际学生的教育管理放在与中国学生培养同等重要的位置,有效整合了学校人才培养、后勤保障等各类资源。
(二)人员配备建设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体系,建立“学业导师+驻楼导师+学生导师”的三角协同育人机制,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此外,将国际学生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包括具有国际化发展需求的中国学生)随机分配到国际文化书院社区的宿舍楼栋,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流平台。
选聘专家教授、专业教师担任学业导师,其主要承担物理、数学、英语等通识课程的教学和学生学业辅导等工作。通过开展专业课堂以外的学术研讨、讲座论坛、科研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加深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有效缓解中外学生的疏离感。
选聘管理人员及辅导员担任驻楼导师,负责国际文化书院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与学生同吃同住,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动态;组织学生开展文化交流、艺术鉴赏、社区共建、素质拓展、社会实践等活动,帮助学生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加国际文化书院社区间的竞赛活动,如开展楼栋徽章与旗帜设计比赛,增强社区成员的归属感与集体荣誉感。此外,充分发挥导师特长,开设烹饪技巧、社交礼仪、跨文化交际、天文观测、红酒品鉴等特色兴趣课程,供国际文化书院社区学生选修,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浸润式教育,将学生培养为具有国际胜任力的优秀人才。
选聘品学兼优的学子担任学生导师,给学生提供生活帮助和兴趣引导,形成示范引领和朋辈互助氛围,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学生导师引导新生开展专业学习、参与校园活动,组建诗文诵读、歌曲合唱、书法体验等兴趣小组,并引导其他学生参与;设立学生自治组织社区委员会,让学生参与到社区建设与管理中,充分发挥书院社区功能。
“学业导师+驻楼导师+学生导师”育人模式三管齐下,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和全时段的学业指导、生活辅导、兴趣培养、社团建设等,扩展了师生交流空间,充分发挥了导师在教育引领中的作用,不断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
(三)核心功能建设
1.充分发挥国际文化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作用。构建完善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发挥国际文化书院的“文化育人”功能,将文化输出与文化自信作为文化教育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增强中国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情教育纳入国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帮助国际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国发展的伟大成就。同时,通过文化课程思政、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途径增强文化育人效果,鼓励国际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中外友好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助力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此外,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为中外学生提供跨文化学习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担当的优秀人才。
2.大力整合教育教学优势资源,共同发力。搭建国际文化书院与学校、国内与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交流平台,实现教育资源调度的一体化。目前,部分高校开设的中国概况、汉语等课程仅停留在了解中国文化方面,很少开设跨文化课程,课程设置相对单一。为此,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和艺术教育中心作用,开设茶艺、剪纸、太极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发挥校史馆、艺术馆等文化育人功能,组织开展陶瓷作品赏析、国学技艺、中国诗词文学等课程教学;联动开展跨文化交际、国际社交礼仪、全球传播策略等课程教学,以课促学,将文化教育融入课堂,持续开展多元的文化课程教学,打造文化精品课程。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国际学生的潜能,利用国际学生的“文化资源”为国家和社会服务[7],比如选拔优秀的国际学生讲授非洲之美、东南亚历史、西方美术作品赏析等跨文化交际课程。通过围绕全球普遍性问题开展实践调研和课题研究等,让国际学生“文化资源”得以展现,营造更加多元、包容的跨文化交流氛围,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造朋辈互助共进的新模式。国际文化书院借鉴中国古代书院和西方现代书院的育人经验,打破传统本、硕、博学历层次的壁垒,帮助学生建立社会支持体系,有效弥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通过跨学科背景学生的互助,充分挖掘学生特长与潜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过师生互动、中外学生联动,不断拓宽育人视野;依托学生社团及自治组织,实现学生自我管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四)评价体系建设
围绕学生国际化素养发展,国际文化书院构建了完善的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每学年定期组织开展专家咨询、师生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的调研测评,从政策优化、活动开展、师资队伍、基础保障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立体化开展育人工作。以测促改、以改促进,不断推进国际文化书院育人体系的科学化发展。
(五)智慧书院建设
加强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推进智能课堂与智能校园建设,为智慧书院建设提供技术保障。构建国际学生培养模式,开发慕课(MOOC)、大众开放在线研究课(MOOR)、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等在线双语或多语教学资源,不断拓宽全过程育人路径,增强学校“双一流”建设实力[8]。同时,建设中国书法体验智慧教室、陶瓷梦工厂、经典诵读报刊亭等系列智能功能区角,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此外,开发智慧书院管理系统及手机端应用程序,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书院学习资源共享、教育管理数据可视化等,为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数据基础,切实提升学院教育管理效能和水平。
综上所述,国际文化书院建设有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快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持续推动高校“双一流”和“人才培养一体化”建设,不断完善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高校国际化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 宫辉.高校书院发展报告[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
[2] 王佳音,石臻春,周慧婧.“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来华国际学生跨文化趋同培养模式探析[J].大学,2021(18):66-71.
[3] 朱高峰.再论教育中的一些基本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2):1-7.
[4] 戴宝印,赵原.高校来华留学生“书院制”教育管理模式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12):77-79.
[5] 赵奇栋.国际学生书院制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21(6):107-111.
[6] 林健,陈强.引领内涵发展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国家标准:《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研制、解读与实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40(6):20-26.
[7] 吴丹,袁江,王诲.基于协同理论的国际学生趋同管理实践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19,32(13):28-32.
[8] 黄展,刘晶.高校国际学生趋同化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6):68-71.
[责任编辑:苏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