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学教材思政建设的主要着力方向

2024-09-23晋晓飞刘清田

大学教育 2024年15期

[摘 要]文章结合中国经济学教材的建设背景和整体特征,重点研究该系列教材在思政建设方面的主要着力方向,即通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反映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成果、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途径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学教材的思政建设,以期为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背景;整体特征;思政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15-0014-04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教材体系作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最明确清晰的呈现方式,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建设内容科学、样态丰富的,具有本土情怀和世界眼光的教材体系迫在眉睫。中国经济学教材是“中国系列”教材的开篇之作,国家高度重视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并将其置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的重要位置来部署。202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宏观经济学》《中国微观经济学》《中国发展经济学》《中国开放型经济学》《中国金融学》《中国财政学》《中国区域经济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78年)》首批9种25本中国经济学教材启动编写,第二批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目录的研究也已展开,中国经济学教材体系正在加快构建[1]。本文梳理中国经济学教材的建设背景,探索其整体特征,重点研究该系列教材在思政建设方面的主要着力方向,探究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思政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中国经济学教材的建设背景

多年来,中国经济学界呼唤构建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并编写相关教材,目前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创建中国经济学的历史条件、思想条件、实践积累、理论基础已相对成熟,中国有必要也有能力编写自己的经济学教材[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亟待理论概括和总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现如今我国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崛起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实现了成为中高收入国家的历史性跨越,并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奇迹是最近一百年人类所经历的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中国经历的伟大发展实践和积累的丰富发展经验是中国经济学研究与发展的“富矿”,亟须挖掘和总结。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3]19,因此,应以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为载体和契机,通过一系列理论抽象和理论加工,形成科学的概念、判断、推理,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本质特征,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内在规律,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体系[4]。

(二)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

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要抓好教材体系建设,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3]24,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教材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国经济学教材应基于扎根中国大地的经济建设实践,吸收借鉴东西方经济理论的优秀成果,反映经济学科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充分体现出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编写中国经济学教材是教育部在落实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的一项重大工程。

(三)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是推进“中国之治”和坚定“中国之路”的内在要求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之路”、坚持和推进“中国之治”,这是与西方不同的发展道路和现代化模式,需要用我们自己的经济学理论阐释和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并指导中国未来新的经济实践。中国经济学不是简单地将现有的西方经济学理念中国化,而是要具有鲜明的历史感与时代感,核心是要解决和科学回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根本性问题[5],通过建设一系列中国经济学教材,总结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之路,总结“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6],有助于广大青年学生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用中国话语阐述中国发展,坚定“中国之治”和“中国之路”的理想信念。

(四)编写中国经济学教材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经过我国经济学者长期以来的不断努力和潜心探索,已有大量具有原创性质的经济学理论研究成果涌现出来,成功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理论难题和实践困惑。虽然与经济发展实践相比,我国经济学理论仍然存在原创性不足、解释力不够、标识性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相对缺乏的问题[7],系统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仍在构建之中,但是编写中国经济学教材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在指导思想方面,体系严整、内涵丰富的习近平经济思想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经济的实践探索、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达到了新的高度;在研究支撑方面,国内学界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已经有大量成果,具备了相当的积累,中国经济学理论正逐步走向成熟;在编写团队方面,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经济学门类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支持,有一批政治立场坚定、学术水平高、高校经济学教材编写或相关课程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专家的支持。这些条件已基本能够保障建成一批“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伟大进程故事的经济学教材。

二、中国经济学教材的整体特征

中国经济学教材旨在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反映我国70多年来经济建设的丰富实践和经济学研究的新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一)立足新时代,坚持正确方向

中国经济学教材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编写全过程,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有机融入专业理论和知识之中,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同时,在吸收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教材编写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阐释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经济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其背后的理论逻辑,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经济发展之路。

(二)突出原创性,体现中国特色

中国经济学教材要依据中国国情,汲取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的精华,并以中国实际情况作为研究起点;要总结中国经验,从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寻找新的数据和信息,以此为基础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这样的教材才能够更好地阐释中国经济实践的伟大成就,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同时,教材要以中国视角和立场分析中国现实,讲述中国故事,体现中国智慧,从而增强中国经济学教材对中国经济实践的解释力和创新创造的旺盛生命力,旨在以教材建设推进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以经济实践催生创新理论,以理论建设推动新的实践。

(三)注重思政性,强化育人功能

中国经济学教材要注重强化思政建设,充分挖掘经济学自身的思政禀赋和育人功能。中国经济学教材要向学生明确传达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本质是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经济领域的集中展现,其同时具有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辩护的阶级属性。换句话说,西方经济学理论就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经济理论上的反映和概括。中国经济学教材还要通过具有解释力和原创性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坚定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自信,培养出知中国、爱中国并且能够解释中国、讲述中国的经济学人才。

三、中国经济学教材思政建设的策略

培养什么人是教材建设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我们党提出的总的育人育才目标,也是所有教材建设的根本目标和出发点。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要培养出能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优秀人才,从而实现经济学教育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培育可用之才的职责使命。

结合教材建设背景和整体特征,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国经济学教材需要依据学科特点和禀赋优势,在思政育人方面下足功夫。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同时也是包括中国经济学教材在内的所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国经济学教材要结合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并学习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在纷繁复杂的经济表象中抓住根本问题,在风云变幻的国内外经济趋势中认清正确方向,提高认识和把握经济规律的能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二)贯彻党的创新理论

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实践证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党的创新理论的持续引领。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dcae6a833373f07444617fdd8b2f46cceb9f7d16542ab110b941df1649206bb9节点上,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就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经济学教材应依据不同具体学科的特点和内容,科学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将习近平经济思想全面、有机、系统地融入教材的知识体系之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经济学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认识、理解并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反映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成果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成功创造,说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一方面,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基于中国实践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能够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另一方面,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对西方近代知识体系的反思和重构,可以抵制作为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支柱的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理性渗透,严防“西化”,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政治心理,扣好学生政治素养的“第一粒扣子”。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本身就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素材,中国经济学教材编写要及时反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呈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展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化学科化构建成果。通过讲好中国道理,将增强经济学专业学生对坚持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明确号召“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在教材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内容选择上,要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涵养与价值渊源;在编写教材时,要系统科学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理念有机地融入专业知识之中,注重发挥其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为学生的积极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思想基础,引导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9]。

在中国经济学教材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路径,也是教材作为“沉淀文化印记、承载文化功能、表征文化解释力”[10]重要载体的使命职责。更为重要的是,在推动经济学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要对几千年积累的中华民族的经济智慧和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进行现代化转换与创新性发展,使中国的经济学理论更能贴近我国经济实际和文化传统,从而更有效地指导经济实践,避免西方经济学带来的水土不服和生搬硬套。

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更具有极强的开创性和示范性。把握好该系列教材思政建设的主要着力方向,才能增强教材的育人导向和育人功能,切实增强教材培根铸魂的实效;才能铸就我国经济学教材的特质、特色和优势,实现培养时代新人的根本目标;才能进一步推进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材局.关于印发《教育部教材局202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EB/OL].(2022-02-15)[2024-02-22].http://www.moe.gov.cn/s78/A26/tongzhi/202202/t20220216_599816.html.

[2] 中国经济学及教材体系建设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研讨会”笔谈[J].教学与研究,2020(7):5.

[3]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 张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内涵[J].经济研究,2017,52(5):17-19.

[5] 刘伟,陈彦斌.建设中国经济学的科学生态体系:以教材体系为突破 以知识体系为基础 构建中国经济学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J]. 管理世界,2022,38(6): 57-71.

[6]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4-02-22].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7] 刘元春,任之光,陈彦斌,等.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与理论研究关键科学问题[J].中国科学基金,2021,35(3):346-355.

[8] 习近平.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

[9] 习近平.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M]//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50.

[10] 罗生全,张玉. 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基本思想及品格特征[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3(4): 61-72.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