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元素融入地方高校生态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4-09-23邓健王文强赵满兴刘冲李祥东
[摘 要]区域性元素是地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宝贵资源。文章以延安大学生态学课程为例,分析了课程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延安精神为核心,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家国情怀教育、科研创新精神等为支点的“双核心多元素”思政教学资源体系内涵,从课程思政资源挖掘和案例建设、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有关教学评价和效果反馈表明,将区域特色元素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助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达成,但在实际应用中还要注重持续建设、师资培养、资源优化和全面保障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为实现“三位一体”教育目标提供支撑。
[关键词]地方院校;课程思政;生态文明;延安精神;教学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15-0103-05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1]。课程建设是课程思政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如何通过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有效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既掌握扎实的知识、培养过硬的能力,又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命题。尤其是如何根据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确定恰当的课程思政目标、选择合适的课程思政元素,并有效地通过教学案例进行融合和应用,直接决定着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2]。区域性文化元素、重要人物及其事迹等是地方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和良好载体,将“无形”的课程思政教育融合到“有形”的资源中,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思政内涵,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3]。
生态学是生命科学类专业的基础课,主要讲授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在当代,生态学不只是一门传授知识的课程,更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传播生态理念、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用生态的思维和生态学视角认识世界发展规律、解决发展问题的重要学科[4]。延安大学生态学课程紧密结合 “延安精神特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和知识梳理,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延安精神作为核心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双核心多元素”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延安大学生态学课程于2015年获批为陕西省精品课程,2022年获批为延安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2023年获批为陕西省课程示范课、延安大学一流课程,教学团队获得省级教学团队称号。
本文以延安大学生态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为例,重点对具有特色的区域性元素融入和应用途径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性元素融入地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为地方高校相关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一、生态学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一)课程思政建设方向和建设重点
延安大学坐落在革命圣地延安,是由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其前身是1937年创办的陕北公学,于1941年正式建校。长期以来,延安大学坚持以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它既是延安精神形成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又是延安精神传承和弘扬的担当者、践行者、传播者。延安大学确立了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的人才的目标定位。延安大学将延安时期铸魂育人的实践经验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有机融合,构建并实施了延安精神“一体两翼”(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体验教学和践行活动为两翼)铸魂育人体系。因此,生态学课程思政建设方向是用思政元素全面浸润教学内容和方法,在打牢专业知识基础的同时使生态价值塑造内生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生态学课程思政建设重点是深挖思政元素资源,完善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具有延安精神特点和区域资源特色的思政教学资源体系并进行实践。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依据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作为课程思政的重点内容[1]。延安大学生态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1)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的继承和创新,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有助于推进绿色发展,实现中国的绿色崛起[5]。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神内涵与生态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完美契合。(2)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高校思政课程建设,有助于增强课程的实效性 [6]。延安大学是一所具有优秀红色革命文化教育传承的学校,延安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杨家岭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南泥湾等丰富的红色革命文化遗产是延安精神育人的重要载体,为学校开展延安精神育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来源。因此,延安大学生态学课程将延安精神融入教学体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延安地处黄土高原核心区,这一区域是20年来全球植被恢复最显著的地区,也是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实施的核心区,这里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典型地域特色和丰富思政内涵的人、物、事迹,将这些区域特色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生态学的学习兴趣,增强课程思政教学的感染力和渗透力,让学生将所闻所见与课堂知识、思政元素相结合,从而有效增强教学效果[7]。
(三)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和教学目标
延安大学生态学课程建设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延安精神为核心,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家国情怀、科研创新精神、职业道德素养等为支点的“双核心多元素”课程思政内容体系(见图1),将其与延安红色资源、黄土高原生态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特色资源充分结合,开发了特色教学案例,优化了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强化了育人功效,以期实现培根铸魂。延安大学生态学课程用 “双核心多元素”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价值观、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在润物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从而达到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合的课程思政目标。延安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师不断优化教学设计,通过线上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课后实践等不同渠道和环节,让学生在深刻理解生态学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培养家国情怀和科研创新精神,强化科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二、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策略
(一)结合办学目标定位,充分挖掘区域性特色课程思政资源
延安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团队在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和推进“一体两翼”育人的过程中,深度剖析课程知识体系中的思政结合点,不断完善“双核心多元素”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在延安精神核心思政元素教学资源挖掘方面,注重对学校校史、陕北地区发展历史、延安红色革命历史和旧址等资源的分析,发现其与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并将其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延安大学依托革命旧址,打造了“为人民服务”“重走转战陕北路”等“点线结合”的29个现场活动项目和10个虚拟仿真教学项目,让学生在走、看革命旧址和听、讲红色事迹中深度体验延安精神。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学资源挖掘方面,重点对黄土高原生态治理过程、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延安城市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毛乌素“治沙英雄”石光银事迹等学生身边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进行挖掘,并依托安塞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点、黄龙山褐马鸡保护区、子午岭华北豹种群监测点、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等教学科研基地,将课程思政元素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课程知识点相融合。同时,在教学中引入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围绕专业培养特色,系统优化和完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延安大学生态学课程瞄准人才培养目标和生物科学专业特色,针对师范生作为未来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延安精神特质、高尚道德情操、扎实专业基础等要求,全面梳理和优化教学知识体系;围绕知识重点、难点、关键点开发典型教学案例,使课程知识体系与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充分浸润,从延安精神出发,将经典案例和区域特色案例相结合,把思政教育贯穿课堂内外,通过思政内涵的分析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思考和掌握。如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一节的教学中,用屠呦呦团队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获诺贝尔奖的事迹,让学生在掌握生物多样性潜在价值的同时,体会严谨求实、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引用华北豹最大种群分布区——延安子午岭保护区案例、朱鹮引种到延安榆林等地、国家公园建设等案例,说明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的区别,让学生感知生态建设成效,从而激发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三)注重多角度融合,探索课程思政实施的方法途径
延安大学生态学课程采用课外资源阅读、课堂案例讲授、生态实践感知、线上视频资源欣赏、小组辩论分析、课后反思总结等多种途径,全面探索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融合、教材与案例融合、线上与线下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课堂与课后融合的“五融合”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实施途径(见图2),其本质上是将课程教学和思政育人相融合,让学生从书本、课堂和身边的人、事、物中全过程、多途径、多角度充分感知“双核心多元素”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达到“润物无声”的思政育人效果。同时,延安大学生态学课程组织集中听课、备课活动,并开展教学效果调研,多途径提高团队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水平,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的模式、方法、路径。
(四)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引入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思政资源和典型案例,通过课前学生预习感受、课堂教师融合渗透、课后小组调研感知等过程,让学生感受延安精神内涵,加深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解,从而强化学生的生态价值观。通过讨论辩论、实验操作、调研总结等过程,让学生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从生态系统整体出发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塑造唯物主义世界观。通过典型人物介绍、组内交流协作、课后反思总结等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全面实现对学生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引领,达到培根铸魂的目的。
(五)改革课程评价方法,评估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传统的以期末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难以满足过程性考核和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教育教学要求,加上生态学课程不断强化全过程思政教育的观念,对课程考核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8]。因此,近年来,延安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团队对考核评价办法进行了创新和改革。第一,强调结果与过程并重,改革考核方式。将考勤、讨论发言、线上学习、课堂汇报、课后思考、实验实践等任务纳入评价体系,实行过程性考核,避免单一考试的弊端,过程考核成绩占总成绩50%的比重。第二,增加评价主体,转变评价方向。开展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多主体评价;增加开放性、描述性评价比重,重点鼓励学生在讨论、辩论和调查中逐渐强化思政观念,弱化成绩的限定。第三,注重发展性评价,改变评价目的。重点评判学生在思想提升、价值观转变等方面的改变,将结果主要运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减少对学生进行定性判别。只有这样,才能够科学、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达成情况,并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三、生态学课程思政建设效果
近三年,延安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团队利用中国大学MOOC异步SPOC课程和雨课堂等,持续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均表示十分认可,超过90%的学生认为思政元素与课堂知识点融合得很好,95%以上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教育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正向的影响。学生对线上线下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反响热烈,学习兴趣大增。从课堂测试、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灵活度有了较大的提升。学生深切感受到了身边生态的变化,了解了典型人物事迹,深刻理解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强化了生态价值观念,并将延安精神、家国情怀等精神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课外,学生积极主持生态环境调研类资政育人项目,近3年提交生态学相关资政报告3篇,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自主完成调查报告5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近3年,学生课程评教分数均在93分以上,最近一次教学评价为95.58分。延安大学生态学课程被确定为省级、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和校级一流课程,教学评估连年优秀,所形成的思政育人教学模式在相关专业和课程中具有较好的示范与辐射带动作用。
四、结语
本文以延安大学生态学课程思政建设为例,介绍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思路、目标建设内容、考核办法和成效,重点对地方院校将具有特色的区域性元素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各个环节的具体做法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有关调查结果表明,融入具有特色的区域性元素对地方院校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未来,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还需继续深挖思政元素;注重教师团队培养,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强化教学资源开发,注重线上线下融合;强化课程思政建设保障机制,提高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形成一套有特色、有效果、对高水平专业人才培养支持度高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和模式。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8)[2024-02-19].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2] 刘琳.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学”课程思政探讨[J].现代园艺,2023,46(3):201-202.
[3] 剡楠.区域性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3(12):174-176.
[4] 毛晓霞,石梦琴,蒋恒. “生态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应用探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42(8):81-84.
[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N]. 人民日报, 2022-08-18(10).
[6] 杨德章,赵云霞.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4,40(2):126.
[7] 白萍,师满江.融入地方特色文化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思政案例设计: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信息技术》课程思政的探索[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0(3):81-87.
[8] 罗云,蒋文春,周凡,等.面向新工科和课程思政理念的考核模式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3(22):66-69.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