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故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路径研究
2024-09-23甘怀敏
[摘 要]广西是东盟了解中国的前沿和窗口,是衔接“一带一路”的重要门户,故“广西故事”是中国故事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广西故事”就在学生身边,师生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有利于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大学英语作为广西高校的公共必修课,学生多、课时长,是课程思政的理想“阵地”。挖掘“广西故事”思政元素并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爱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怀,提高学生面向东盟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讲好“广西故事”的能力,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因此,文章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12个主题探究建立富含思政元素的“广西故事”资源库,便于教师将其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解决学生“文化失语”的教学痛点。最后,从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三方面,探讨“广西故事”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广西故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大学英语;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15-0097-0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这为讲好“广西故事”提供了根本遵循。
d159075ec02cb3656d1783c979dd0ead同时,《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增加学生在社会、文化、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储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课程思政理念和内容有机融入课程,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服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这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指明了方向。
2021年11月22日,中国—东盟由“战略伙伴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一带一路”建设也在稳步深入推进。广西沿海、沿江、沿边,是中国唯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省份,是东盟了解中国的前沿和窗口,是衔接“一带一路”的重要门户,区位优势明显。因此,讲好“广西故事”对讲好中国故事有着非凡的意义。
大学英语作为广西高校一门公共必修基础课,学生多、课时长,是讲好“广西故事”理想舞台。挖掘“广西故事”思政元素并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培养一大批爱国、爱家乡、爱人民、能在外语场合正确阐释中国立场的英语人才,是广西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的使命与担当。
一、“广西故事”融入大学英语的意义
(一)丰富广西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内容
传统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大多与西方的科学文化有关,但与本国本土相关的教学内容偏少。“广西故事”丰富多彩,且蕴藏着宝贵的广西价值和广西精神,将“广西故事”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能打破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单一的桎梏,充实广西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内容。
(二)实现育人目标和育才目标的有机结合
教师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英语教学全过程,夯实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使学生能在外语场合正确阐释中国立场、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具有“外国语、中国心” 的英语人才,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统一。
(三)增强学生对广西的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通过挖掘“广西故事”思政元素并融入教学中,能潜移默化地加深学生对区情和民情的学习。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广西的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其民族身份认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有利于增进各民族成员对其他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纠正认知偏差,拉近民族关系,缩短民族心理距离,带来各民族之间的充分信任[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四)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东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方向和重要伙伴,是中国周边外交政策实施的主要对象[2]。因此,在东盟和“一带一路”背景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英语人才,有益于推动中国与东盟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人文、经贸、旅游等方面的往来和交流,增进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助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五)为其他省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立足广西本土区域特色、民族特色、历史文化特色,挖掘“广西故事”及其思政元素并融入大学英语教学,重构教学内容,实现育人目标和育才目标的有机结合,是广西面向东盟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讲好“广西故事”的使命和担当,符合国家对讲好中国故事的实际需求。因此,各省/区应积极立足本土特色,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使之更“接地气”,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多样化需求。
二、“广西故事”内容的选择
整体而言,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工作量比较繁重,周课时约12节至20节。而“广西故事”博大精深,且受时间和精力所限,教师无法做到逐一细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广西故事”。因此,建立“广西故事”资源库是解决这一现实教学困境的首要之举。这有助于英语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直接从该资源库中快速检索与教学内容高度相关的“广西故事”并融入教学中,提高教师讲好“广西故事”的能力和效率。
那么,什么样的“广西故事”可融入大学英语呢?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讲好中国故事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 可见,好的“广西故事”首先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中国故事的主流价值取向。
此外,关于中国故事的内容,目前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中国故事包括中国的历史传统、基本国情、人民意愿和发展进步,甚至是中国在发展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3];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政治发展道路和模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好素材[4];第三,中国故事内容应基于传统中国文化故事、现代中国发展故事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开放故事三大类[5]。所以,“广西故事”应包括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故事、历史传统故事、现代发展故事、面向东盟开放故事等。
因此,课程组结合讲好中国故事的相关国家政策文件、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精神,并通过文献调研,围绕广西的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民族团结等12大主题,搭建了“广西故事”资源库框架。每个主题下含有若干个相应的经典“广西故事”,每个故事蕴藏着宝贵的思政元素。该资源库有图片、文本、音频、视频等多种素材,其框架设计部分内容详见表1。
课程组根据资源库大纲,从广西各大博物馆、领导人的讲话、官方文件、历史典籍、政府官方网站等中,搜集真实权威的“广西故事”素材,建设“广西故事”资源库,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丰富翔实的教学资源,解决教师查找“广西故事”难的棘手问题,改变学生“文化失语”现状。
三、“广西故事”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
“广西故事”就发生在学生身边,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有真切的感受和理解。将“广西故事”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能极大增加英语教学的亲和力和吸引力,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实现合理、自然而不着痕迹地融合进入,而非生硬地机械性插入[6]。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思政智慧版)》为例,分析“广西故事”融入大学英语的方法,部分内容见表2。
例如,教师在讲解“Heroes of Our Time(时代英雄)”单元时,可在导入部分融入资源库中广西抗疫英雄梁小霞的感人事迹。新冠疫情暴发后,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梁小霞护士两次主动请战援鄂,不遗余力投身救护工作,终因疲劳过度倒在抗疫一线,鲜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8岁。她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用宝贵青春诠释了人生意义,用伟大生命诠释了人间“大爱”,用伟大生命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担当,是真正的巾帼英雄。通过学习梁小霞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的情怀和激情,并激励学生传承烈士精神,勇于担当奉献,为建设壮美广西绽放青春。
四、“广西故事”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的路径
巧妙地将“广西故事”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需从教师、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下足功夫,才能取得理想的思政效果。
(一)教师
教师作为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思政的执行者,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都关乎课程思政的最终成效,教师应理解课程思政的意义,并有能力在实践中实施课程思政[7]。
1.增强课程思政的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教师课程思政理念的强弱与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力度大小、课程思政成效的好坏有着直接关系。教师应多学习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和重要会议精神,多参观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多观看优秀教育影片等,树立立德树人意识和“三全育人”意识。
2.提高课程思政能力
思政资源挖掘能力和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能力是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教师应吃透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主动从“广西故事”资源库中挑选相关的“广西故事”及其思政元素融入英语教学中,将价值引导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如盐溶于水,无形无色却无处不在[8],潜移默化地发挥英语教学的隐性育人功能。
3.言传身教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英语教师要有主人翁意识,心里要装着国家和民族,积极关注广西时事热点和中国—东盟发展情况,主动观看《广西故事》等电视作品,积极学习广西的历史文化,了解民族风情、自然风光、过去与未来、传奇与荣耀等,汲取精神文化养分。言传身教,以身示范,引导学生以“中国立场、广西特色”为宗旨,讲好“广西故事”,传播广西声音,树立中国形象。
(二)教学方法
1.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
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主题依托法、任务驱动法、项目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使外语教学由“教”向“学”转变,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9],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例如,在讲解“Man and Nature(人与自然)”单元时,可推送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发布的视频《世界地球日中国之美 “最美守护者” 广西北海红树林》给学生,供学生课前线上自学,并设置相应的思考题:保护北海红树林的意义何在?北海红树林保护面临什么困境?作为大学生,我们能为北海红树林生态保护做些什么?以此引起学生对生态保护的关注和思考。课中,通过集体讨论、小组分享、课堂讲解等方式,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和独立思考,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海洋生态观。可见,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广西故事”的兴趣,增强其讲好“广西故事”的能力。
2.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1)利用广西区位优势,提升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等,都是锻炼学生讲好“广西故事”的宝贵机会和重要舞台。教师应大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在桂举办的各项国际活动,如志愿者、实习生等,将课堂理论学习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2)搭建广西与在桂留学生交流沟通平台,拓宽“广西故事”传播渠道
广西商务厅官网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广西与东盟各国近200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东盟国家来桂留学生达1.6万人[10]。这为讲好“广西故事”带来了重要契机。因此,教师应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积极推动中外学生交流互动平台建设,如举办校园文化展,举办中外学生文艺、体育等赛事,创建中外学生交流微信公众号等,这不仅有助于增强中国学生向在桂留学生讲好“广西故事”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在桂留学生更好地学习“广西故事”,并成为讲好“广西故事”的国际传播者,实现借嘴说话、借筒传声,借台唱戏[11],拓宽“广西故事”的海外传播渠道。
(3)鼓励学生参加“讲好中国故事”相关比赛,以赛促学
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高教社杯”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征集活动、“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等重要赛事。这不仅能提高学生英语应用水平,而且能规范学生道德品质和理想信念[12]。对于积极参赛或荣获奖项的同学,教师应酌情提高学生的平时成绩,引导学生积极参赛,以赛促学。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就如一根指挥棒,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明显的导向作用。教师应重点关注评价内容(评什么)、评价方式(怎样评)和评价主体(谁来评)三个方面[13]。
1. 丰富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回答“评什么”的问题。202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加试题的开放性”。 因此,可将“广西故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作业和测试,实现深度融入。例如,在口语测试中,可让学生用英语介绍广西的铜鼓文化、壮族三月三、左江花山壁画等内容,这不仅有助于教师观察并评价学生讲好“广西故事”的英语能力,而且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bMxoVX3GO3cZayaNX92atWQ5ldN0+Bdzr3xhctN33oA=对广西、对家乡、对人民的情怀是否足够深厚。期末试卷中,可将“广西故事”融入翻译和写作,充分发挥“广西故事”的育人功能,例如在写作板块,可让学生用英语对广西的社会热点进行评价分析:疫情防控期间,广西五菱提出“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你对此作何评价? 以此考查学生对“广西故事”的深度观察和思考能力。
2.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回答“怎么评”的问题。合理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英语口试和笔试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家国情怀、价值取向及平时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参赛情况、实践情况等,多维度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客观、全面,激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
3. 采用多元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回答“谁来评价”的问题。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教学评价结果客观可信的重要体现。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测试,并结合教学观察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此外,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自我综合评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省和反思能力。同时,在学习生活中,同伴的接触较多,了解彼此的生活习惯和价值取向等,同伴评价能有效补充教师评价可能忽略的重要细节。因此,师评、自评、互评应多管齐下,这是课程思政评价效果真实有效的有力保障。
五、结论
本文聚焦“广西故事”资源库建设,为英语教学提供翔实丰富的教学素材,重构教学内容,解决学生“文化失语”的教学痛点,同时分析了“广西故事”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的具体方法和路径。由于“广西故事”就在师生身边,师生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故挖掘“广西故事”思政元素并融入大学英语有利于提高学生爱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怀,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讲好“广西故事”,能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深化中国—东盟的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推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 参 考 文 献 ]
[1] 陈立鹏,张译丹.讲好民族团结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路径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3):7-14.
[2] 唐衍欢,马坚,董舒文.发挥广西优势,讲好与东盟相关的中国故事[J].传媒,2023(14):26-28.
[3] 徐占忱.讲好中国故事的现实困难与破解之策[J].社会主义研究,2014(3):20-26.
[4] 陈建兵,梅长青.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的提升路径[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4):110-115.
[5] 陈先红,宋发枝.“讲好中国故事”:国家立场、话语策略与传播战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1):40-46.
[6] 刘建军. 课程思政:内涵、特点与路径[J]. 教育研究,2020,41(9):28-33.
[7] 肖琼,黄国文.关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中国外语,2020,17(5):1,10-14.
[8] 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50-58.
[9]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10] 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广西|接收东盟国家留学生最多的中国省区之一[EB/OL].(2021-09-03)[2024-01-21]. http://swt.gxzf.gov.cn/zt/jjdm/jmdt/t9999655.shtml.
[11] 周文力. 精准定位 增强国际传播针对性和实效性:广西电视台对东盟国家传播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5):10-14.
[12] 和伟.“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路径研究[J]. 中州大学学报,2019,36(6):96-100.
[13] 文秋芳.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J]. 中国外语,2021,18(2):47-52.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