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

2024-09-23宋一婷王新学

大学教育 2024年15期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独特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提升青年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坚实保障,是开展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素材,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创”思想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导。在育人实践中,一是要以“创造性转化”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蓬勃生机,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深挖传统文化的育人资源,立足时代特征,转化表现形式和话语体系,形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模式;二是要以“创新性发展” 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内涵,通过主体、客体、介体齐发力,强化文化自觉,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思想品格,增强传承创新能力,丰富文化传播载体,提升承载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时代新人。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15-0084-05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1]。历经上下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每个中华儿女心中的精神烙印,是中华民族沉淀的文化结晶和思想根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既对高校培养“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时代新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又能够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积蓄强大的精神力量。既有研究多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内涵和深刻历史意义的探讨,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要融入、融入内容是什么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如何突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形成一套可推广的融入机制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独具特色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2],是独属于中华儿女的文化烙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一)滋养与反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的丰富、独特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底蕴和道德观念等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的道德品质培养、精神文明建设、价值引领都具有很高的融合度,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滋养。“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孝悌忠信、崇德向善”等思想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道德品质等在中国传统德育系统下养成的文化精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活水,既具有道德层面的内涵,又有方法层面的具体举措,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在思想层面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能够在行动层面为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提供智力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是育人,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价值引领、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以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并一定程度上反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继承与创新

高校承担着文化的选择与传承、转化与创新的时代使命和历史担当。教育者需要通过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化[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伦理,治国、立业,为人、处世等思想,与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涉及的思想品德养成、精神文明建设、思想价值引领、人生目标引航等具有很强的融合度。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结合时代背景和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来看,继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能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又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育人使命,决定了高校不仅要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注重意识形态教育、价值引领及人格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立德树人在标准、方法、目标等方面相契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促使青年大学生产生情感认同并开展实践,为培养心怀“国之大者”、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柱。

(一)是提升青年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坚实保障

文化自信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己文化的内涵以及价值的肯定,是人们对文化发展前景和生机活力持有的坚定不移的信念[4]。当代青年大学生大都出生在21世纪,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经济全球化风云激荡,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新兴事物不断涌现,文化纷繁复杂,他们对传统文化缺乏全面系统的认知。当今时代,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区”和“深水区”,以西方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正通过各种形式渗透到中国转型的浪潮中,所产生的巨大冲击会对中华文化的根基产生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以“根”“魂”“智慧结晶”“精神力量”等词汇来描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体现了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和合共生、协和安邦”的思想具有跨越时空的时代价值,为解决时代之问、世界之问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高校是知识和人才的高地,也是世界文化与思潮交汇的重要场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高校应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孕育的时代精髓、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拓宽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渠道,使他们系统掌握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从而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使他们能够自觉抵御西方文化的渗透,为他们增强文化认同感、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是开展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素材

“中华文化的强大精神支撑使得中华民族虽遭遇挫折却能凤凰涅槃。”[5]中国几千年来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天下观、道德观和社会观等都蕴含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例如,儒家思想从“仁”和“礼”出发,倡导心怀国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 ,阐述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等,其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报国志、强国梦都是爱国主义教育鲜活生动的素材。用好用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能使学生得到感化和熏陶,补足大学生的精神之“钙”;能在潜移默化中涵养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其自觉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柱;有助于在世界文化激荡的浪潮中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增强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文化性质和发展方向,要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相一致,与现实的伟大实践相契合[6]171。他还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6]6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准则凝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民本、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一脉相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准则凝练,体现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的理念;“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准则,也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到源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这些思想彰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大学正是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深刻思想内涵,使其与时代发展的需求相耦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交相辉映,能够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价值准则,而这也与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相契合。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融入”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范畴、理论观点、思想观念、程序方法、意象表达等经过移植借用、结合转化或类比隐喻等方式渗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要素、理念追求、教育规则和价值信念[7]。在融入的过程中,需要关涉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是要应对多种文化思潮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中进行的,不仅受到西方思想的挑战,而且面临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争鸣。因此,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扎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沃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到的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精神资源,在传承中推进文化创新。另一方面是来自自身的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成基于过去的经济基础和政治背景,其发展过程势必受到当时的政治制度、时代环境、认知水平等因素的掣肘。新时代新征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高校要注重推陈出新,根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将存留于过去传统文化中一些与时代发展不契合的文化遗产转化为服务于新时代的文化资源,实现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时代的发展,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为“两创”)理论。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传承方面的重大原创性贡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的新境界[8]。实践既是文化产生的现实基础,又是文化产生的最终目的。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视角来看,“两创”理论是“概念与现实”的交互循环、螺旋上升的思想过程,这也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融入”和“怎样融入”的问题。以“两创”理论为理论遵循和实践路径,探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进路,使之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接,既有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又能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熠熠生辉。

(一)以“创造性转化” 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蓬勃生机

“创造性转化”是根据时代呈现的新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实践,改造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其崭新的时代意涵和表达形式,激活其蓬勃生命力[9]。从实践逻辑来看,高校应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拓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形式,补充思想政治教育新内涵,将丰富的思想内涵转化为学生的内省和自觉,从而实现创造性转化。

1.在内容上,立足时代特征,深挖传统文化中的育人资源

传统文化既包含优质的核心思想理念,又存在一些宣扬封建伦理和纲常的糟粕,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立足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整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资源,积极创新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既有理论深度又有人性温度的内容,将形成于特定时代的宏大叙事转化为动人的、容易入脑入心的小故事,将经典文献转化为充满活力的、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弘扬时代精神的思想,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有内容的传承与超越。例如,提炼“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崇德向善”的文化精髓,用以涵养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汲取传统文化中“仁爱、诚信、正义”等文化元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而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彰显时代的生命力。基于对现实的观照而对传统文化中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等内容凝练成“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的寄语,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底蕴,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脑入心。

2.在形式上,转化表现形式和话语体系,形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模式

当代青年思想活跃,获取信息的方式便捷,价值取向也日趋多元化。牢牢把握话语权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一是要根据新时代的特点,结合新时代的语境,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读和阐释,主动将其转化为大学生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表现形式和话语体系,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习近平总书记充分提炼传统文化之精髓,融会贯通了古诗文、俗语等,并将其与时代新人的培养相融通,实现了古为今用。例如,用“长江后浪推前浪”来鼓励青年大学生要奋发图强努力奋斗,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激励青年不断创新、追求进步,用“追梦人、圆梦人”这种蕴含时代特色的精练内容使优秀传统文化迸发出时代的生命力。二是要积极探索科技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如运用互联网、社交媒体、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丰富传播的途径和传播的形式,为青年提供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运用新的叙事形式、技术手法以及平台载体,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引发学生的共鸣,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个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二)以“创新性发展” 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语言是思想的表达,离开了思想本身,话语就没有了灵魂[10]。“创新性发展”就是紧随时代的新发展和新成就,不断补充、延伸、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从主体、客体、介体三个层面,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结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

1.主体:强化文化自觉,加强顶层设计

这里的所谓主体,是指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11]。高校作为弘扬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主体,只有把握好协同主体的角色序列,使系统内各育人主体按照合理层次、序列各司其职,才能发挥育人系统的整体功能。要充分挖掘和整合各类育人资源,形成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各部门协同推进、上下“一盘棋”共同推动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新格局。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明晰各部门的责任和分工,形成多元协同的文化育人工作机制,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每一名师生的思想。二是要打造一支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专任教师、辅导员队伍,为他们提供学术平台和讲座指导,拓宽他们的理论视野,提高他们的传统文化水平,促进他们将课程思政与日常思政相结合,注重创新思维,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精心策划教育教学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与育人实践相结合,能使青年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要深挖学校的校史、专业的发展史,提炼其中的精华,编写适合学生的传统文化教材,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打破校门的“藩篱”,用好城市传统文化资源和实践平台,通过“跨界融合”实现文化育人模式的革新。

2.客体:提升思想品格,增强传承创新能力

教育客体是指人的内在功能性要素,现实表现样态是“素质”和“能力”[1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做“人”的工作,遵循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个性特征和文化需求,彰显学生作为“人”的价值立场,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元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环节,创造合适的环境和条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立志、立身、立德、笃行的标准和教化功能”[13]转化成学生的文化自省和文化自觉,以创新思维拓展创新路径,激发客体的创新活力。例如,在开展思政课教学时,通过启发式、引导式教育,让学生采用小组研讨、情境讨论的形式,探讨个人成长与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相结合,鼓励学生在自主调研和讨论的过程中增强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引导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精髓,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守护者以及文化创新的践行者。

3.介体:丰富文化传播载体,深化承载能力

高校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要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形成“虚实结合”的全覆盖、全天候、全时空的育人场域,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场域的延伸,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不断丰富青年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一是要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在参与式的教学情境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作为有效阵地的作用,在专业课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讲解专业知识、专业史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通过课堂小组研讨、分组演讲、小组调研、情景剧展演等形式,建构师生互动的文化情境场域。利用校园文化展板、橱窗、横幅、路牌等,营造校园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沉浸式的育人情境中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仁爱等元素融入新生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开学第一课等,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类文化场馆、相关行业企业的实践平台等,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团活动、演讲比赛、主题征文、参观走访、人文素养讲座等,设计符合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活动,拓展第二课堂的文化载体,打造“行走的课堂”。二是要实现线上和线下同步传播。通过文字、声音、图片、3D影像等多种形式深度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元素,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课程、典型作品、优秀案例等文化资源数据库。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通过实体刊物例如校报、社团刊物、文化宣传展板和标语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线下传播。同时,发挥网络宣传主阵地的作用,利用微博、微信、B站、抖音等新媒体传播平台精准推送和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润物细无声中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感、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可以流传至今,是其在每一个曾经的当下都发挥了“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作用。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高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本,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筑牢师生思想之基,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 张洪娟.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21(17):56-58.

[3] 王晓晓,杨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0(9):152-155.

[4] 郭丽瑾,肖周录. 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逻辑理路[J].学术探索, 2022(10): 53-59.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5.

[6]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7] 曾誉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思想战线,2022,48(5):163-172.

[8] 李新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运行机理[J].理论学刊,2022(2):25-33.

[9]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03.

[10] 刘建军.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及其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397-403.

[11] 林伯海,周至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主体性的要素构成新探[J].思想教育研究,2011(2):10-14.

[12] 尹风雨,刘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意蕴与践行方略[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3 (4): 175-179.

[13] 赵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与价值的创造性转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8(8):124-127.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