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方联动”“滴灌式”农民精准培训的实践

2024-09-11张杰华

广西教育·B版 2024年6期

摘 要:加强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需要,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农业振兴人才,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校搭建服务“三农”的培训平台,构建学校、市(县)主管部门、乡(镇)、村委、种养企业五方联动培训机制,开发定制化课程与教材,打造“内外结合、三实一虚、全程分段”培训模式,培养大批量的高素质农民,为乡村振兴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为推动“三农”工作发挥重要的人才保障作用。

关键词:滴灌式;五方联动;种养技术;精准培训;乡村振兴;农民职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17-0028-0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2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7—2021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提出着力加强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这是中央统筹城乡,推进“四化”同步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

无论是从地理区位优势,还是从科技资金实力来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广西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农业是落实建设壮美广西的落脚点之一。广西是全国高素质农民(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重点省份之一,根据农业农村部相关要求,高素质农民培育要紧紧围绕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制订认定管理办法和配套扶持政策等三个方面开展实践探索。

培育高素质农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联合政府、培训机构、企业等多方参与,健全管理制度,建设考核机制并形成多方联动、上下齐抓的培训体系。从2009年9月开始,广西农牧工程学校(以下简称农牧学校)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大力开展培训需求调研,精准设计培训项目,开发培训课程与教材等教学资源,全面开展农民种养技术培训。至今,农牧学校把以往“漫灌式”粗放型农民培训进阶为“滴灌式”精准培训,为广西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一、高素质农民培训存在问题

高素质农民是指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高的农业劳动生产水平,自觉运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规范与技术标准,就业创业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通常指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骨干,主要包括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1]。高素质农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个体行为来看,高素质农民已经成为我国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者,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业态的践行者,农村创新创业的先行者,农村产业扶贫的带领者,帮助小农户进行社会化服务的提供者,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示范引领者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主导群体;从组织形态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从个体形态上看,高素质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较高的素质和一定的专业技能,懂得市场经营管理,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经营的从业者,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

从农牧学校多年开展培训的经验来看,高素质农民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培训对象更加多样化,但培训过程中的“大众化”问题愈加突出,具体表现在:培训组织没有形成联动机制,项目所在县和培训机构存在推诿扯皮的现象;培训内容不精准,“炒旧饭”和形式化的现象突出;培训时间随意安排,学员意见较大;培训的模式单一,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训后服务不到位甚至没有训后服务,尤其是一些私立培训机构为了降低成本,培训结束后基本没有系统化的、有针对性的训后服务;培训的典型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没有注意宣传推广,没有收集典型素材,没有把典型案例当作主要的教学内容;培训师资单一,只会讲、不会做的现象普遍存在,助推产业发展的动力不足。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训的改革创新,加大训后对产业发展的助推力度。农牧学校结合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并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五方联动”滴灌式精准培训体系,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

二、农民种养技术培训改革实践

(一)搭建服务“三农”培训平台

以往的农民培训没有固定的培训场所,培训条件较差、学员吃住行较不方便,实训基地建设缺乏保障,政府部门干预度低,起点不高等。针对以上问题,农牧学校主动出击,搭建服务“三农”培训平台。由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柳州市政府在农牧学校建立广西桂中职业农民学院,扶贫、水库移民等部门在农牧学校建立贫困村劳动力、库区移民等培训基地25个;学校与种养企业共建实训基地36个,在乡(镇)、村委设立培训点168个。学校成立继续教育部负责培训工作,建成可同时容纳300人以上集中培训的公寓、多媒体教室及报告厅,配置了专门的学员餐厅。因此,农牧学校可通过上述平台对农民实施分类培训,开展有效的培训教育、技术推广和科技服务等活动。

(二)构建“五方联动”培训机制

多年来培训机构大多自行组织培训,当地政府对培训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将培训纳入绩效考核,农民来训与否无法考勤或考勤意义不大。针对此种情况,农牧学校改革原有的培训单打独斗、农民参与度低、选送精准度低、训后服务针对性不强、人员组织推动不力、培训考核机制不健全等培训“漫灌”问题,主动开展深入、广泛的调研、实践,在搭建培训平台的基础上,形成学校、市(县)主管部门、乡(镇)、村委、种养企业五方联动培训机制(如图1所示),五方共同设计培训实施方案,制订培训管理制度,在培训对象组织、项目及课程设计、教材开发、培训方式及时间安排、培训管理及服务、训后指导创业等方面精准施策,提高培训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从而实现培训精准“滴灌”。

其中,学校、市(县)主管部门、乡(镇)政府、村委、种养企业结合区域产业特点,深入开展前期需求调研,诊断分析当地产业布局、生产规律、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结合学员性别与年龄特点,对培训方案不断优化,做到分类、分项、分时、分段培训,通过不断实践与总结,形成完善、科学、合理的培训实施总方案,制订培训管理制度,开发培训项目、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打造高素质的培训服务团队;学校、市(县)主管部门、乡(镇)、村委负责培训准备、培训组织、过程监管、后勤服务与保障;县级主管部门、乡(镇)、村委负责学员遴选与培训组织工作;市(县)主管部门、学校全程做好训后服务,主要是安排专家通过电话、网络视频或现场回访的形式指导学员种养生产,收集反馈培训意见和建议,由此形成了良性的调研、人员组织、教学实施、效果评价等互动循环。

(三)开发定制化“滴灌式”培训项目和培训课程

农民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的精准设置是保证培训效果的前提和保障。但纵观以往的培训,很多培训机构只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与当地的产业特点不相匹配,甚至出现在茶叶生产村屯培训养殖技术、在桑蚕生产基地培训食用菌等内容,显然农民对这样的培训不感兴趣。因此,只有遵循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农民要解决什么问题就讲什么、农民困难在哪里培训专家就在哪里的指导方针,才能将培训目标落到实处。近几年来,农牧学校根据区域农村种养产业发展特点、农民文化水平情况,结合农民的创业意向,开发了系统的培训项目及教材:开发了种桑养蚕技术、柑橘生产技术、实用养鸡技术、实用养猪技术等培训项目29个,建设了养猪、养牛、美丽乡村与休闲农业、农产品市场营销与电子商务等课程模块58个,编写了畜禽养殖技术、竹鼠养殖技术、茶叶生产加工与营销等种养技术培训教材30门,等等。培训项目设计合理,针对性强,与产业发展和农民创业意向紧密吻合;课程模块可根据培训需要灵活匹配和组合;教材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科学实用,确保学员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为方便农民学习,农牧学校还开发了相应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含教学视频258个、课件200个),从而促进“漫灌”式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向“滴灌式”转变。其中,无公害养猪生产技术、常见禽病的诊断与防控、养牛羊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营销与农村电子商务等5门课程被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评为全区职业农民培训精品课程,无公害养猪生产技术、养牛羊生产技术、市场营销与农村电子商务等3门课程的课件被评为优秀课件一等奖,常见禽病的诊断与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2门课程的课件被评为优秀课件二等奖,林下养鸡技术、新型职业农民与农业现代化、生猪养殖技术等3门课程的课件被评为优秀课件三等奖。

(四)打造“内外结合、三实一虚、全程分段”“滴灌式”培训模式

农民培训必须符合实际要求、产业要求、区域特色要求,否则培训效率不高。以往农民培训最大问题在于学校自行设计培训内容、自行安排培训时间,并用多年前的旧教材进行授课,导致农民参训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训后对产业发展助推作用不明显,这种“漫灌式”的培训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培训的需要。对此,农牧学校深入调研,尝试根据种养产业布局和农时特点,采取“一乡一业一班”“一村一业一班”“一屯一业一班”等培训组织形式,坚持“校内与校外”“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采用“固定课堂”“田间课堂”“农家课堂”三个真实课堂和“网络课堂”自主学习等授课形式,将培训全过程分成若干段进行,农闲时组织学员到学校和示范种养企业集中培训,农忙时根据农事特点和农作物生长周期送教上门,教师到乡(镇)、村屯开班,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种养现场培训[2](如图2所示),培训内容针对性强。更重要的是,教师直接到田间地头、种养现场结合农时和农作物生长周期现场培训,既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又让农民现学现做,确保农民学习与生产两不误、双促进,培训效果明显,得到参训农民的广泛认同,从而实现精准的“滴灌式”教学组织模式。

“固定课堂”是指将学员集中到学校教室、实训室和周边示范种养企业进行通用管理类课程和专业实践教学;“田间课堂”是指直接到农民所在地的田间地头、种养现场开展现场集中教学,传授种养技能,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提出整改方案,农民边学边做;“农家课堂”是指教师深入农户种养场个别培训指导,对症下药,立竿见影;“网络课堂”是指让学员利用学校网站上的教学资源库(包括微视频、课件等),在网上自主学习。

(五)建成专兼结合的培训服务团队

农民培训的对象是农民,解决的是农民遇到的问题,作用是助推农业产业的发展,让农民通过培训提高生产能力,成为致富示范者和带头人。由此可见,培训教师至为关键,他们讲授的知识是否符合农民需要、授课方式是否让农民喜欢、是否真正解决农民的生产实际问题,都将影响培训的实际效果……很显然,单靠学校教师是难以达到以上要求的。农牧学校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积累,组建了一支由本校教师、农技推广部门和种养企业专家、致富带头人、成功创业学员组成的会教学、有技术、懂经营的培训服务团队和师资库,可在项目咨询、技术指导、生产经营、典型示范、训后回访等方面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让农民学有所获、干有榜样。2017年,农牧学校黄雪泉、胡发硕、朱炳华等5位教师被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评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学名师。

三、农民种养技术培训改革成效

(一)助力农民增收致富,跨国培训取得新成效

农牧学校自开展改革与实践以来,组织农民种养技术精准培训共7.2万人,培训面覆盖广西77.00%的县区,2.5万人培训后从事种养或创业,相当部分学员已成长为当地种养产业主力军和致富带头人。2012年、2023年,农牧学校先后派养牛专家陶佑强老师赴埃塞俄比亚开展养牛培训,共培训2 000多人次,为该国养牛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促进了当地养殖业的发展。

(二)发挥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农牧学校自主开发的美丽乡村与休闲农业等课程模块和《种桑养蚕技术》等农民培训教材得到政府部门、培训机构和广大学员的充分认可,课程被广泛借鉴,教材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桂林农业学校等区内近10个培训基地的高素质农民培育、水库移民培训等项目中推广使用近18万册。农牧学校开发的《现代甘蔗生产技术》《畜禽养殖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电子商务》等9本农民教育培训系列教材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面向全国发行。养牛羊技术课程在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发展“十大推介”活动中被推荐为优秀农民培训在线学习资源。2013年11月,广西水库移民培训工作现场会在农牧学校召开;2015—2017年,广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论证会连续三年在农牧学校召开;2018年、2019年农牧学校连续两年作为职业农民培育典型代表在全区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会上做典型发言。以上充分表明,农牧学校农民培训工作充分发挥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三)促进地方种养经济发展

农牧学校组织开办的农民培训班内容涵盖桑蚕、糖蔗、水果、茶叶、畜禽水产养殖等,不仅解决了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还有效地推广了先进种养技术,提高了广西种养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为广西桑蚕等产业在全国名列前茅、广西畜禽水产养殖业“9+1”名特优产品享誉全国、环江香猪等8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促进学校专业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

农牧学校在面向社会做好技术培训的同时,也面向在校学生开展技能鉴定培训。2009年以来,共有5 320名学生参加培训考证,考证通过率超过99.00%。面向学生的技能鉴定培训促进了学校专业建设,提高了师资水平。自2010年以来,农牧学校与柳州市、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贵港市平南县等15个市县开展成人在职教育,训后共421人就读中等职业学校,152人就读函授大专,为培训学员提高学历拓宽了渠道,为学校扩大办学规模和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助推作用。2018年农牧学校成为广西职业教育畜牧兽医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2020年畜牧兽医专业获得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品牌专业建设计划立项,2019年学校被认定为自治区四星级学校(首批),2020年被认定为自治区五星级学校,2023年获自治区优质学校、优质专业立项建设。

综上所述,农牧学校紧紧围绕农民种养技术精准培训,对促进职业学校涉农专业教学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示范带动作用,成为职业教育服务国家乡村振兴的典范,为全区乃至全国开展农民培训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很高的推广价值。但在实践过程中,培训组织单位要不断根据新形势和产业的发展调整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更新和培训组织模式,如此方能受到农民的欢迎,进而解决农民的问题、助推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阚言华.加快培养造就高素质农民队伍[J].农村工作通讯,2020(19):63-64.

[2]王纯国.搭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平台的实践探索:以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为例[J].广西教育,2016(42):7-8.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