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成才向度下“技术、工程与社会”教学的发展性评价研究
2024-08-07武海云
[摘 要]科学成才向度下“技术、工程与社会”教学的发展性评价:集教师、学生、家长于一体,实现发展性评价主体多元化;基于核心素养内涵,实现发展性评价内容全面化;综合利用各种方法,实现发展性评价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态度责任,实现发展性评价功能激励化;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实现发展性评价时机全程化。这样以评自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既能提高评价的有效性,提升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又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学成才;发展性评价;内涵;原则;模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21-0095-04
评价,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还可以改进和优化教学,具有导向、甄别、反馈等重要作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科学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教学评价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为出发点,评价方案设计时应侧重于学生科学思维过程、科学探究过程,重视过程性评价,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方法多样化。因此,科学课堂中,教师应基于科学新课标理念,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发展性评价,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笔者基于小学科学“技术、工程与社会”的教学,就科学成才向度下如何对学生实施发展性评价,谈谈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一、科学成才向度下“技术、工程与社会”教学发展性评价的内涵
所谓科学成才,第一要义是发fdc69e279cc2264f6583c069b7b91375展,即知识、能力、素养的发展。知识是基础,是发展的前提;能力是发展的催化剂与推动力;素养是实现理想与目标的价值观取向。其中,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学生发展的第一要义是要成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
“技术、工程与社会”指的是人类观察自然、研究各种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从而产生科学;对科学加以巧妙运用以适应环境、改善生活,从而产生技术;人类为实现自己的需要,对已有的物质材料和生活环境加以系统性地开发、生产、加工、建造等,这便是工程。以往工程与技术相对独立,而现代技术、工程和科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共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发展性评价是指通过系统搜集评价信息并进行分析,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商定发展目标的过程,旨在促进被评价者不断获得发展。发展性评价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强调个性化和差异性评价,重视施教过程中静态、常态因素的同时,更加关注施教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因素。
结合以上概念,笔者认为科学成才向度下在“技术、工程与社会”教学中实施发展性评价,就是以科学成才观念为视角,依据小学科学“技术、工程与社会”教学的发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将教育评价的多种功能综合发挥出来;同时,选取科学合理的多样化评价方式,诊断出“技术、工程与社会”核心概念教学中产生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激励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发现问题,针对学习中的问题寻找修正的方法,完善自我素质结构,渐渐达成不同层次发展目标的过程。
二、科学成才向度下“技术、工程与社会”教学发展性评价的原则
科学成才向度下的“技术、工程与社会”教学,实施发展性评价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采用恰当的方法,使评价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
1.发展性原则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评价的根本目的。核心素养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日积月累、螺旋式上升的进阶学习过程,缓慢发展而成的。“技术、工程与社会”的实验探究活动要求随着学段的变化而变化:低学段要求学生设计、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中学段要求学生能够设计具备一定功能的事物模型;高学段要求学生能设计、制作简单的装置并能反映程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因此,评价需要遵循发展性原则,既要评价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能力,又要评价这些能力达到了何种水平。
2.科学性原则
科学成才向度下的“技术、工程与社会”教学,实施发展性评价要遵循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评价的根本属性,也是评价能够发挥作用的根本保障。遵循评价的科学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根据科学新课标中的理念和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二是科学制订课时、单元及学期测试内容,根据不同学段采取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及动手操作能力的测试方式;三是科学使用评价结果,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
3.以评促改原则
科学成才向度下的“技术、工程与社会”教学,实施发展性评价要遵循以评促改原则,实现以评自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根本目标。通过评价,可以让教师、学生双方进行自省,反思自己在教或学的过程中的不足,从而达到三省吾身的目的,在以后的教或学中改进方法、优化方式。在“技术、工程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素养要求进行科学的评价后,就会得到一个评价结果。要使这个评价结果发挥最大的功效,教师就要分析学生的学习结果:一要分析学生学习结果中的长处、优势是如何形成的;二要分析学生学习结果中的短处、弱势是如何形成的。通过具体的结果分析总结经验,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标。
三、科学成才向度下“技术、工程与社会”教学发展性评价的模式
科学成才向度下的“技术、工程与社会”教学,实施发展性评价要以评自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提升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以上评价原则,科学成才向度下的“技术、工程与社会”教学,实施发展性评价主要分为五个环节(见图1):一是制订教学目标计划;二是问题解决优化方案;三是学生实施验证活动;四是活动反馈解释交流;五是拓展创新技术工程。在每个环节中,教师与学生的活动都是双边互动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通过创设情境、设疑、总结、评价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在课堂中起主体作用,相互合作完成“提出解决难题—优化完善方案—培养工程思维—得出正确结论—分享成果喜悦”这一系列的工程活动。这样的师生互动活动,通过实施过程性评价,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过程性评价的效益。
科学课堂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起点,明确科学探究和工程活动的任务,有的放矢,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为学生以后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四、科学成才向度下“技术、工程与社会”教学发展性评价的策略
科学成才向度下的“技术、工程与社会”教学,实施发展性评价具体体现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功能和评价时机等方面。
1.集教师、学生、家长于一体,实现发展性评价主体多元化
科学新课标提出:“强调主体多元,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等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因此,科学成才向度下的“技术、工程与社会”教学,除了教师,学生、家长也应该参与实施发展性评价。学生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自评;二是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是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评价中,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并将学生的闪光点适当地放大,积极鼓励学生,使学生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学生互评,是指学生之间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进行相互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激励学生努力上进。家长评价,可以有效地形成家校合一的评价机制,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助于搭建教师、学生、家长对话的平台,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自身评价为主,以学生和家长的评价为辅,在整个评价主体中发挥引领、协调的作用。
2.基于核心素养内涵,实现发展性评价内容全面化
科学新课标指出:“科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方面。”因此,科学成才向度下的“技术、工程与社会”教学,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内容应该全面化,从学生的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维度进行有效评价。其中,科学观念是评价的基础;科学思维是评价的核心;探究实践是评价的主要途径;态度责任是评价的一个指示方向。科学观念不仅包括科学的具体观念,还包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以及科学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理解与应用。科学思维主要体现在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创新思维等方面,它是评价的核心内容。因为“技术、工程与社会”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活动,所有的探究、工程活动都离不开学生思维活动的参与。探究实践主要包括探究和实践两个方面,而“技术、工程与社会”的学习离不开探究与实践。现如今科学、技术与工程出现一体化趋势,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根据实际情况和效果进行创新。态度责任包括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两个方面,脱离了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就无法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
3.综合利用各种方法,实现发展性评价方式多样化
科学新课标强调评价方式多样化,倡导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单项、整体评价相结合,纸笔、作品评价相结合;提倡利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从而保障发展性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准确性。定量评价可以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做出标准化、客观化的评价。定性评价可以通过调查、访谈等途径,对学生科学方面的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能够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单项评价是指从微观角度对学生某一项学习内容进行的评价,如一节课中的探究环节。整体评价是指从宏观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整体评价。单项、整体评价相结合,可以使评价具有发展性和科学性。纸笔测试评价通常指通过作业、测试等方式进行的评价,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当前的科学知识和能力水平。表现性评价指通过设计作品,模仿完成一项工程活动等方式进行的评价,能够较好地反映学生的工程活动能力。纸笔测试与表现性评价相结合,可以使评价具有过程性和反馈性。在“技术、工程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综合采用各种评价方式,以真实、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4.培养学生态度责任,实现发展性评价功能激励化
科学新课标指出,态度责任即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科学态度包括探究热情、严谨求实、质疑创新和乐于分享等方面。社会责任包括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伦理道德、家国情怀等方面。科学成才向度下的“技术、工程与社会”教学,实施发展性评价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态度责任评价一直是评价中的难点。教师可以设计每个单元的作业评价记录单,不仅对每一课时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还对学生的态度责任等方面实施有效评价。如苏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简单机械》这一单元包括四个课时,在作业态度方面设置五个评价维度(见表1),即按时完成、及时上交、书写工整、订正及时、创新想法,意在日常科学作业规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单元作业评价记录单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评价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5.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实现发展性评价时机全程化
科学新课标指出:“小学阶段尤其要重视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体现在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单元与期末评价等方面。课堂评价需要教师关注学生在科学课堂中的具体表现,如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的能力、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科学方面的发展做初步判断,并引导学生扬长避短,改进不足。作业形式多样,最常见的就是书面作业,如与课时内容相匹配的课时书面作业。除此之外,还包括动手操作类作业,如螺丝刀和钳子的使用、利用科学原理制作一个小发明等;考察类作业,如参观当地的科技馆、项目研究主题活动等;调查类作业,如调查日本核污水入海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单元、期末评价应涵盖学期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多样化的作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过程性评价。尤其是对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教师要及时抓住评价时机,给予指导性、鼓励性的评价。在小学六年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科学成长档案袋,将课堂表现、课外表现、期末测试等有机结合起来,给予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科学学习进行纵向发展性评价,这既是动态的过程性评价,也是静态的终结性评价。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能使评价时机全程化,推动学生科学学习的深入。
科学成才向度下的“技术、工程与社会”教学,实施发展性评价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体验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助于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会“做”的成功和乐趣,养成“动手做”的习惯。同时,这样可促进学生工程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为国家培育出一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 参 考 文 献 ]
[1] 艾楚君.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J].思想教育研究,2022(5):37-42.
[2] 王天锋.小学技术和工程教育的本质、价值和实施要义[J].江苏教育,2016(49):7-8,11.
[3] 高云峰.科学教师要重视技术与工程教学[J].湖北教育(科学课),2022(12):1.
[4] 孙慧芳.技术与工程领域内容的教学建议[J].湖北教育(科学课),2022(10):10-12.
[5] 徐杰.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实践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5(9):3.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