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2024-07-11刘志杰
刘志杰
摘 要:临朐县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既能保护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又能促进经济发展。本文对临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概况进行分析,深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以此推动临朐县非遗保护与旅游融合实现创新发展,同时为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融合发展;临朐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给予极高的重视,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成为当今研究热点之一。新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代表了民族的独特文化,还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然而,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因此,全面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对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概念
各个民族长期流传下来的且被认为构成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形态及其相关的实物和场所,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代表了人类社会的珍贵精神财富,具体包括口头传承、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等各种形式的文化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扎根于普通民众之中,充分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民俗风情,是本土文化的象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历史和传统,更是为了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和社会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1.作为国家和民族独特文化符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和社会信息,它详细记载了人类文明发展过程。因此,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并增强文化自信,而且能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能够提高社会公众认同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会共同记忆的一部分,是普通大众集体智慧成果的体现。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增强社会不同阶层人群的文化认同感。同时,开展相关非遗文化产业活动,比如打造非遗聚集区、非遗工坊,能够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3.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能够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传递与交流。每个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与众不同、独具特色的,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够丰富文化的多样性,还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二)旅游融合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促进作用
1.旅游融合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了更为宽广的传播渠道。游客可以通过旅游亲身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和价值。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景点、旅游线路中,可以使其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并且能够明显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众认知度和社会影响力。
2.旅游融合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具有经济支撑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和壮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奠定了物质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可以通过非遗展示、表演、手工艺品销售等方式实现。这不仅可以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发展,还可以唤醒更多人的非遗保护意识。
3.旅游融合发展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游客需求的多元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将传统绘画、音乐、舞蹈的表现形式与当前游客多元化需求相结合,可以设计开发更具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非遗产品。游客的需求为非遗的传承创造了可能,更多的人逐渐关注了解各项传统技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临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临朐县地处山东省中部、潍坊市西南部,属沂蒙革命老区,该县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首批文化模范县。临朐县目前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东镇沂山祭仪1项,省级非遗项目手绘年画、周姑戏、红丝砚制作技艺、洼子跑麒麟等9项,市级非遗项目红木雕刻技艺、庄农杂字、渔鼓书等31项,县级非遗项目200余项。临朐县历来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率先开创“非遗+”新模式,将“非遗+旅游”“非遗+文创”“非遗+研学”和“非遗+高校”融入日常非遗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中,积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四、临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
现状分析
近年来,临朐县非遗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工作尽管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在一些方面两者融合程度还不够,主要表现为融合形式比较单一,自身特色不明显,非遗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一)非遗进景区
非遗进景区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常态化的入驻,非遗以建立工坊、门店、体验中心、观光工厂等形式长期入驻景区,将非遗进景区变为非遗在景区,借此强化景区文化内涵。以齐长城临朐沂山段潍坊非遗项目为例,展厅位于沂山风景区仿古城楼内,二层为非遗展厅,三层主城楼为齐长城文化展厅,展示了齐长城文化带覆盖的地域特征、风土人情、非遗资源现状等内容,这种将展示、展销、体验等多种形式融于一体的方式,让游客深入了解了齐长城沿线的非遗和文化之美。另一种是形式似赶大集,在举办活动时临时搭建活动展台,活动结束后撤出景区。活动期间,非遗传承人在景区内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非遗产品进行集中展示展销,非遗产品独有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总能激起游客的购买欲望。非遗产品的展示销售增加了传承人的经济收入,也推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
(二)打造非遗旅游街区
选取当地比较有文化特色的街区进行改造,融入非遗元素,使街区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如临朐县近期打造的“沂风朐韵”非遗聚集区,该非遗旅游街区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集展示展演、传承传习、大师工作、非遗文创、体验互动、休闲旅游六大功能区于一体。目前,该旅游街区入驻非遗项目达到30项,项目类别齐全,入驻项目同一楼沿街商铺签订协议,并分别挂手绘年画、红丝砚、剪纸、石雕、根雕等非遗项目工艺坊牌子,非遗作品长期在店铺展销,形成常态化展演展销模式,成为临朐文化旅游的新亮点和新坐标,形成了极富当地特色的文化旅游创意中心区。
(三)建设非遗旅游小镇
非遗旅游小镇是对新景区的开发,是从传统旅游中剥离出来同时又就近融合的一种方式,具有明显的区域文化特征。2019年,临朐县冶源镇建立了第一个非遗小镇研学基地,该研学基地的启用进一步丰富了全县研学内容,也为当地青少年参与非遗制作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同时,串点成线的研学基地打造模式,增强了研学活动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是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的实践成果。非遗小镇自2019年7月创立以来,先后接待研学人员2万人次,接待社会各界参观者5万人次,行业从业人员年均增收1万元。
(四)打造非遗旅游特色村
在乡村优美自然环境和独特人文情怀的基础上,要深挖非遗内涵,打造非遗特色游。临朐县五井镇隐士村是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当地在拥有优越自然条件基础上深挖非遗项目临朐红霜柿饼的制作技艺,建成柿子博物馆、柿子酒坊。该村打造的隐士产业园被誉为全国最大的柿子晾晒基地。2022年隐士村作为非遗旅游特色村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山水间的家》《味道》等栏目,有效提高了隐士村非遗旅游特色村的知名度。
(五)发展特色文创产品
当地政府专门制定了鼓励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发展文化创意产品,着力做好非遗与旅游市场结合工作。目前累计研发临朐红丝砚、石雕、黑陶瓦盆等11个系列1000余种文创产品,特别是临朐手绘年画“手绘传情”品牌开发的快客杯、抱枕、团扇等深受各地游客欢迎和青睐。
(六)宣传推广
虽然临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工作取得了不错成绩,但是由于缺乏有效宣传和推广,临朐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较低。当地政府经济基础薄弱,每年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资金很少,亟待拓宽投资渠道;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年纪相对较大,传承人的数量和培养问题亟待解决;当地一些景点非遗元素与旅游元素的结合形式局限于非遗产品、展厅等具象化的物件,不够多元化,导致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较差。
五、临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2023年2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当地政府应贯彻落实好文件精神,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政策,在土地利用、经济扶持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大力发展非遗+旅游
1.非遗+节庆民俗。节庆民俗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中占据重要位置。我国的传统节日及临朐县当地每年举办的各种文化旅游活动,是非遗保护传承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办好节庆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还可以激发文化认同感。因此,组织策划这类传统节庆活动时,我们既需要保持对传统的敬意,又应充分考虑现代人的消费观念,兼顾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尤其是年轻游客的参与。
2.非遗+旅游文创。当前同质化的文创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旅游文创产品的研发应以非遗资源为切入点,以游客为对象,把当地手绘年画、剪纸等非遗特色资源巧妙地融入文创产品当中,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相结合,提升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使其在实用的基础上兼具文化价值,成为非遗文化传播的载体。
3.非遗+旅游精品线路。非遗与旅游要实现更好融合,非遗旅游路线的创新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当地文化旅游部门要综合统筹当地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创新设计非遗旅游主题路线,围绕康养、美食、体验、体育等不同主题进行设计,将非遗与旅游资源串点成线,扩展旅游外延,丰富旅游内涵,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
4.非遗+旅游项目。当前许多游客的出游需求不仅仅限于欣赏旅途优美的自然风景,更多的是追求旅游过程中的体验感和参与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以“游+学”为理念的亲子游、家庭游、研学游等应运而生,这些新的旅游方式使游客既可以学习当地历史和非遗技艺,又可以亲身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游客参与感大大增强。这种旅游方式深受年轻游客的青睐,为此相关部门可以专门打造寒暑假非遗亲子游、家庭游、研学游等小众的专题旅游项目。
5.非遗+高校。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专业技能人才的基地,当地文化旅游部门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利用高校的人才资源优势,让非遗走进当地高校,使大学生了解非遗爱上非遗,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强的优势,促进非遗有效保护和传承。高校人才与非遗传承人可以共同参与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制作,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创作品。“非遗+高校”模式为临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做好了人才储备工作,激发了非遗传承新活力。
(三)加强宣传推广
当地政府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宣传,利用当地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临朐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公众的关注度,助力临朐非遗乘着旅游快速发展的东风走向全国。
六、结 语
本文对临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临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一是增强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针对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行分类管理。二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与现代旅游相结合,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研发出大众喜爱又兼具文化内涵的非遗旅游产品。三是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山东省临朐县全域旅游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 谭红莲,严思宇.新媒体环境下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传承研究:以恩施少数民族自治州为例[J].视听,2017(9):155-156.
[2] 林洁.“金融元素”促“非遗+旅游”深度融合发展[N].中国城乡金融报,2023-03-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