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表处所义介宾短语语序问题研究
2024-07-11方张言
方张言
摘 要:随着我国语言学的不断发展,汉语中表处所义介宾短语语序问题的研究逐渐引起了语言学家的注意,但是对于此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相关方面的研究重点倾向于陈述相关文献的语序材料的罗列,而并未涉及其中演变规律的描述,并且语料的搜集大多集中在一个时代或者一本书,涉及范围较小。本文通过对每个时代的经典著作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的相关语料,总结介宾短语当中表存在处所成分的宾语与核心动词的语序演变规律,并且运用相关语言学知识对此进行解释,总结语言现象背后演变的原因,为后续相关语言学的研究提供素材。
关键词:介宾短语语序;处所成分;象似性;核心动词
处所义在介宾短语当中一般是处于宾语之中的,而处所义包括种类较多,比如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场所,动作的终点、起点等,在此我们研究的重点为表示存在处所的宾语与核心动词的语序问题。因为我们研究的内容时间跨度较大,包括上古汉语、中古汉语和近古汉语,且每个时期的代表著作较多,所以每个时期选用一本著作作为研究素材,并总结介词短语中存在处所与核心动词的语序演变规律,并用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对其演变规律进行解释。
一、核心动词与存在处所成分的句法成分分析
核心动词,即一个句子当中动词核心部分,是一个句子的谓语中心。而处所成分的语义类型多为表示动作行为所发生的起点、发生的场地、经过的处所等,所表示含义的种类较多。在介宾短语当中表处所义成分与核心动词的语序从上古汉语、中古汉语一直到近古汉语有其发展演变的规律,处所成分在核心动词前后的位置比例每个时期侧重有所不同。
(一)上古汉语中介宾短语存在处所成分和核心动词前后位置比例分析
先秦时期,介词“于”引进的场所的介词词组,处所成分一般位于核心动词之后,只有极少量位于核心动词之前,如《周礼·冬官考工记》:“于挺臂中有柎焉,故剽。”介词“自”引进的介词词组,处所成分在核心动词前后的位置均有分布。东汉时期介词“向”和“持”作为新兴介词出现了,介词“从、在、用”的使用频率也逐渐上升,但是“于”和“自”仍是出现次数最高的介词。
总体来说,上古时期在表处所义的介宾短语当中,处所成分大部分位于核心动词之后,占比较大,处所成分位于核心动词之前的占比较小。下面以《史记》为例进行分析。
《史记》之中介词的数量以及用法和先秦时期相似度较高。其中常用的介词仍然是“于”和“自”,“于”是引导处所的主要介词,用例2400例,占比高达95%,介词“自”在《史记》中用例为95例,介词“由”用例为31例,介词“以”和“用”用例为0例。
介词“于”在《史记》中的结构主要为“于”+处所成分,并且处所成分一般在核心动词的后面,位于核心动词前面的用例较少。
江、汉朝宗于海。(《史记·夏本纪第二》)
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史记·周本纪第四》)
“于”+场所所表示的语义有以下几类: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场地,表示动作的终点和起点、动作经由的场所、存在的处所等。表示动作的终点如“江、汉朝宗于海”,“江、汉”分别表示长江和汉水这两条河流,“朝宗”表示诸侯朝拜天子。整句话含义为长江和汉水流进大海,大海是河流流向的终点,也是动作行为发生的终点。表示动作发生的场地,如“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千亩是战争发生的场所。
(二)中古汉语中介宾短语表处所义成分和核心动词句法成分分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引进场所的介词词组其中存在处所成分大多数位于核心动词后面。
唐朝及五代时期,引进场所的介词在使用频率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元老级介词“于”和“自”的使用频率明显降低,而介词“从、在、向”作为新兴的成员,其使用频率逐渐增高,其中介词“向”是出现次数仅次于介词“于”的常用介词。
宋代,介词“于”引进场所的介宾短语,其处所成分位于核心动词之前和之后的比例相当。介词“从”其存在处所成分多数位于核心动词之前,位于核心动词之后的用例占比较小。
下面以《世说新语》为例进行分析。
《世说新语》当中引导场所的介词主要有“于”“诸” “在”“从”“由”“自”“朝”等,这些引导场所的介词其处所成分的语义类型大多相似,主要有表示动作的起点、动作经过的地点等。因为介词“于”的用例较多,所以我们重点分析介词“于”处所成分与核心动词的语序。
介词“于”在《世说新语》中出现215次,是其中的常用介词。其中的处所成分其语义分类为表示动作行为发生、进行的场所,动作行为的起点、终点,存在的处所等。
邓攸始避难,于道中弃己子,全弟子。(《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进行以及存在处所的用例有34例,如“于道中”“于阁下”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地点。介词“于”+处所成分这个结构位于核心动词前有51例,位于核心动词之后有35例。我们可以看到介词“于”+处所的结构大多处于核心动词前面。
郭象者,为人薄行,有俊才,见秀“义”不传于世,遂窃以为己注。(《世说新语·文学第四》)
表示动作行为的终点,如“不传于世”。
总体来看《世说新语》,介词+处所的结构大多位于核心动词之前,也就是说表示处所成分的宾语基本位于核心动词之前,这和中古汉语之中处所成分大部分位于核心动词之前的规律基本符合。
(三)近古汉语中介宾短语表处所义成分和核心动词句法成分分析
元明时期,介词“于”在口语当中已经不太使用,只在书面文献之中偶尔出现,引进场所的介词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在、从、向”,另外还有“往、到”等,其处所成分在核心动词前后位置均有分布。发展到清代,引进场所的介词主要有“在”“打”“向”等,其处所成分在核心动词前后都占一定比例。
在近古汉语中,介宾短语表处所义的成分,其在核心动词之前之后都占一定比例,但是总体来说处所成分位于核心动词之前占据一定的优势。下面以《红楼梦》为例进行分析。
《红楼梦》之中的引导场所的介词主要有“在”“往”等,其中介词“在”在《红楼梦》中出现的次数最高,有2641次,其处所成分的语义类型比较多,主要包括表示动作行为有关的场所,表示动作行为的起点、终点,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持续的地点,表示动作行为经过的地点等等。
正说着,可巧凤姐在窗外过,都听在耳内。(《红楼梦》第六回)
只和你宝叔在一处,别跟着那起不长进的东西们学。(《红楼梦》第八回)
介词“在”表示动作行为经过的场所,如“凤姐在窗外过”,窗户是经过的地点。表明动作行为有关的场所,如“只和你宝叔在一处”,秦钟和宝玉待在一起,表明动作行为有关场所。我们可以看到介词“在”+场所这个结构大部分在核心动词之前,这和近古汉语处所成分基本位于核心动词前面的规律趋于一致。
其余介词如“从”“至”等,其处所成分大部分位于核心动词之前,这与近古汉语处所成分大部分位于核心动词前面的规律相符。
二、汉语表处所义介宾短语和核心动词语序演变规律
引进场所的介宾短语,其中处所成分与核心动词的位置语序在汉语的发展历史当中发生了演变,其发展的总体趋势为由处所成分位于核心动词之后占绝大优势演变到处所成分位于核心动词之前占绝大优势。在上古汉语中,处所成分位于核心动词之后占较大比例,少部分位于核心动词之前;发展到中古汉语,其处所成分逐渐转移到核心动词之前,处所成分位于核心动词之前占据较大比例;近古汉语中介词引进场所的介宾短语,其中处所成分位于核心动词之前比例较大,占据较大的优势。
三、语序发展演变的理论解释
(一)认知语言学象似性理论
自从1988年许国璋先生把iconicity引进国内并且释义为象似性之后,国内许多语言学家如张敏先生、沈家煊先生等都对认知语言学象似性理论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和认真的研究。在此采用王寅先生对象似性理论的定义:“语言符号在音、形以及结构上和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
我们可以从语音、词汇和结构这三个方面来理解这个定义。从语音方面来说,其象似性为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其所指之间存在自然相似关系,比如世界上母亲的称呼发音都类似于mama的发音。从词汇方面来说,汉语的语言符号的书写形式和其意义之间有一定的象似性,因为我们的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所以其形式和意义有一定的联系,比如汉字的象形造字法,其书写符号形式和意义有一定的联系。汉字“日”就是用象形造字法创造出来的,甲骨文为圆圈中加一圆点,外围的圆圈表示太阳的形状,其中的黑点表示太阳黑子,这有力地证明了汉语词汇方面的象似性。结构方面的象似性是指语言的结构和人们对世界认识的经验以及对世界的概念结构存在着映照关系。例如在汉语当中我们在叙述事情的时候习惯于把先发生的事情先说,后发生的事情放在后面说,这就说明了汉语中时间顺序和语序之间存在着高度的象似性。王寅先生对语言符号的象似性进行了分类,主要有话题象似性、句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等。
我们在这里将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作为重点进行讨论。距离象似性的定义是语言符号之间的距离象似于概念之间的距离。我们在叙述象似性较高的信息时,容易将其放在一起进行讲述,并且这些信息大多同属于一个语义场,语言符号之间的距离也比较近。
顺序象似性的定义为人们思维的顺序和语言符号排列的顺序存在一定的象似性。比如说汉语当中我们叙述事情的时候习惯于先说主要的再说次要的,先说大的再说小的。
(二)运用理论对语序演变作出解释
距离象似性认为现实生活中的概念距离越近,其语言符号的距离也越近。比如“鸟会飞”,其中鸟和飞这个动作联系非常紧密,所以不用连接词,但是在“鸟会在天上飞”这个例句当中,鸟和天空的联系紧密度不是很高,除了天空,鸟还可以在很多地方,所以就要用语言符号将这两个语言成分隔开,即用介词“在”隔开。在引进场所的介宾短语发展的历史长河当中,从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再发展到近古汉语,其中处所成分从位于核心动词之后占绝大优势发展到位于核心动词之前处于绝大优势,这与语言符号顺序象似性有关。我们现在一般叙述事情,习惯于主语+介词+场所+动作行为,比如“(秦氏)好生在廊檐下看着猫儿狗儿打架”。这样的结构不像古人的思维习惯先说动作,如主语+动作+介词“舜发于畎亩之中”,这个和认知语言学象似性理论中顺序象似性理论的规律一致。
四、结 语
我们可以看出从上古汉语、中古汉语再发展到近古汉语,在引进场所的介宾短语当中处所成分由位于核心动词之后占优势逐渐发展到在核心动词之前占优势,这和认知语言学象似性理论都有关系并且符合相关规律。
(陕西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
[2] 刘义庆.世说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 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 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 沈莹,沈晓琴.汉英介词结构做句法成分的顺序象似性对比[J].语文学刊,2016(9):27-29.
[6] 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5):4-7,57.
[7] 李云云.《红楼梦》介词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8.
[8] 许秋华.《世说新语》介词及介词结构[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