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财经学科建设研究
2024-07-11马国焘宁小花郭德红姜尚峰
马国焘 宁小花 郭德红 姜尚峰
摘 要:随着技术革命的新发展、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动、社会矛盾的新转化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新文科建设应运而生。由此,对财经学科建设的目标、视野、内容、路径等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新文科建设带来的新契机和新挑战,中央财经大学顺势而为、积极应对,从优化布局、分类分层、推动融合、加强深耕等方面入手,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财经学科建设之路。
关键词:新文科;财经学科建设;路径选择
自新文科改革目标提出以来,新文科建设问题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新文科”这一概念最先由美国希拉姆学院于2017年提出,其本意是指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即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1]。2019年,教育部等提出要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新文科”建设由此正式启动。2021年, 教育部首批认定了1,011个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标志着酝酿数年的新文科建设跨出了实际操作的一步。
新文科产生的背景
1.新技术革命对文科发展带来新挑战
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模式和价值理念。毋庸置疑,这些新技术的发展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更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互联网、大数据改变了文科传统的学术研究方式,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内容、过程都将带来新的冲击,催生出新兴的文科发展内容或领域。另一方面,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高新技术层出不穷,催生了以跨界融合为特征的新产业、新业态,同时产生了新的人才需求和定位,文科专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文科专业所需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传统文科建设面临全方位的深刻变革需求,新文科建设势在必行。
2.国内国际新形势对文科发展催生新使命
从国内形势来看,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阶段、发展关键时期、社会矛盾凸显期,在这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急需哲学社会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变化做出科学分析,并对其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做出研究解答,更好地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急需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这些都赋予了哲学社会科学新的历史使命,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从国际形势来看,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同时我国的国际地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全球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和交锋,如何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发出中国声音,提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不断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是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的重要使命。
3.新时期新矛盾对文科发展提出新需求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社会结构和社会需求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建设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传统文科所培养人才的需求大量减少,对新型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需求十分旺盛。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下,国家开启了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征程,迫切需要新文科根植中国实践,以国家现实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追踪学科前沿,不断加强咨政建言、服务社会的能力,为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撑。
4.高等教育新发展对文科发展提出新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高等教育发展也出现新的特征,办学理念、供给模式和运作机制逐渐发生变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的研究报告中就指出,全球高等教育正呈现出“大众化、国际化、多样化、信息化、终身化”的发展趋势。正如时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所说,世界在变,高等教育不得不变,创新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3]。当前,世界各地的社会都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就需要新的教育形式和内容,以培养当今和未来社会和经济所需要的能力和人才。高等教育是兴国强国的“战略重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本上要求高等教育率先实现创新发展。作为高等教育创新和质量提升的重要内容,文科占学科门类的三分之二,占专业种类和在校学生数的半壁江山[4]。文科教育的振兴关乎高等教育的振兴,做强文科教育推动高教强国建设,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新文科建设刻不容缓。文科教育只有积极地应变、求变,才能实现深刻而全方位的变革,进而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服务国家发展。
新文科对财经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新文科建设的提出以及国家层面的认可与支持,对于财经学科建设是机遇更是挑战,同时也对财经学科建设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1.建设目标上的系统战略性
新文科的提出,既是传统文科创新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当前社会需求与传统文科人才培养之间的供需矛盾所需。因此,新文科建设既是学科发展问题,也是教育系统的战略实施问题,是一个着眼长远、辐射面广、相对庞大的系统工程。新文科根植于全球新技术发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这就决定了财经学科建设需要在遵循财经学科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还须注重与技术革命、社会发展相呼应,以解决财经领域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为建设导向,始终服务于国家、社会重大经济战略需求。
2.建设视野上的开拓创新性
新文科就是针对传统文科发展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学科设想和框架,必定要在传承传统文科基础上进行创新。具体到财经学科建设,这种创新首先要在建设视野上进行创新,即在传统财经学科基础上,要紧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对现有的财经知识体系和内容结构进行重组,同时融入新的学科元素,聚焦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全新的思维和思路,突破传统体制和观念束缚,开拓创新,提出具有创见性和科学性的财经问题解决方案。
3.建设内容上的开放包容性
新文科建设提倡弱化学科边界,通过跨界融合在学科边界上形成、拓展新的知识领域,因此其建设内容具有开放包容性。具体到财经学科建设,这种开放包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内涵维度的开放包容。财经学科建设不能固守于传统学科的“一亩三分地”,而是要能够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变化,针对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出现新思维、新观点、新争论,在继承和挖掘经典财经理论内容基础上拓展研究领域,跨界融合多学科视野与观点,因此在建设内涵上广度更宽、难度更大。二是时间维度的开放包容。其主要是指财经学科在建设过程中要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因势而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在积极回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理论、新问题基础上,灵活把握财经学科建设的内涵和发展方向。三是区域维度的开放包容。财经学科建设主要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下,中外文化融合使得财经学科建设成为必然态势。因此,财经学科建设决不能局限于中国,而要放眼世界,以世界为舞台,积极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将中国财经问题置于全球化格局之中加以分析和研究。
4.建设路径上的交叉融合性
如前所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传统文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更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财经学科创新发展离不开各学科的交叉融合。作为财经学科内涵建设的必然趋势和主流方向,学科交叉融合应该是多方位的。一方面,要积极寻求外部的科际交叉,充分运用互联网时代各种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工具,注重财经学科与自然科学在方法、手段上的融合;另一方面,须积极推动内部的学科融合,在注重财经学科内部经管法交叉的同时,鼓励财经与其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融合,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从而以求同存异、互鉴共进、协同发展为基本原则推进财经学科建设。
新文科背景下的财经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
为抓住新文科建设带来的新契机,积极面对社会发展变化带来的新挑战,中央财经大学立足本校发展优势,从优化布局、分类分层、推动融合、加强深耕等方面入手,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财经学科建设之路。
1.优化布局,搭建财经学科建设新框架
每所高校都具有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与其历史传承下来的学科布局有很密切的关系。要推动新时代财经学科建设,首要的任务是优化好学科布局。当前,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学大部分是综合类或是以理工学科为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即使作为全球最顶级的社会科学类高校,由于学科比较单一,在近几年的大学排行榜上排名也有所下滑,发展乏力。那么,作为一所财经类高校,要建设什么样的新文科,如何布局,才能更好地巩固优势、扩大影响?首先,我们必须要认清两个现实:一是财经类高校资源有限;二是发展阶段不同。因此,在目前阶段,中央财经大学除了传统的财经学科,也布局社会学、心理学、数学、艺术学理论、网络空间安全等,使这些学科在入主流的基础上,围绕涉及财经领域的行为科学和数据科学发力,让财经学科的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宽广,与优势财经学科建立密切联系。通过上述学科布局,探索建立能够符合学校实际情况、能够推动财经学科升级、能够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科框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高质量发展,形成财经高校独特的风格。
2.分类分层,找准财经学科建设新路径
世界一流大学并不是所有的学科都是一流。从QS学科排名等世界排名体系来看,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在社会科学的很多学科都位列全球前列,但其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心理学、数学、统计与运筹学等学科排名就相对靠后,这些学科对优势学科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财经类高校优先发展的是财经学科,但是目前全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在开展财经学科建设,如何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办出特色与水平,就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目前,中央财经大学正在大力推进“五维一体”的新文科生态体系建设,按照“优势学科强化一流、培育学科争创一流、交叉学科助力一流、基础学科支撑一流、特色学科融入一流”的思路推动学科水平进一步提升,也就是说每个学科都要切合自身在国际的位置、在国内的位置、在学校的位置,找准定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3.推动融合,开启财经学科建设新视角
正如前文所述,新文科建设对财经学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主要体现在对前沿边界和新技术的关注、探索。随着人类发现知识和规律的能力越来越强大,知识和规律被发现的深度更深、广度更广,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这就要求财经学科的建设领域要不断扩展、研究视角要不断拓宽。中央财经大学在全国财经类高校中第一个布局了心理学学科,组建了跨学科的财经行为科学建设团队,开展了财经行为科学方面的探索,通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以及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对助推国民金融素养整体提高、促进金融产业发展有很现实的启发意义;主办的《心理技术与应用》杂志是目前国家关于经济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支撑;行为管理会计有关研究在全国也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事实上,在财经行为科学领域,财经类高校在全国两千余所高校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央财经大学正是充分整合这一机遇和优势,布局了心理学科并重视建设、促进融合,使得心理学与其他财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机结合,从而对学科师资团队建设、复合型人才培养、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都有较大的带动作用,这也正是新文科建设的题中之义。
4.加强深耕,形成财经学科建设新优势
除了对新兴交叉学科的探索,对传统优势学科的深耕也同样重要。因此,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财经院校应通过细化研究领域,推动挖掘性研究等方式保持财经学科的传统优势。中央财经大学建设的世界一流学科是应用经济学,学校发挥集群和团队优势,打造优势特色学科群,以规模力量形成质量优势。具体来说,就是以应用经济学建设为重点和引领,以理论经济学中国化和理论创新为基础,以统计学方法创新为支撑,建设一流经济学学科群,通过一系列统筹安排、顶层设计,把分散在各学院、研究院的经济学学科力量整合起来,集聚在一流学科周围,形成集群优势,最终形成优势带动、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达到一流学科建设效果。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目标也正在有条不紊推进。新文科建设和财经学科建设都还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说,“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面对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时代高等教育肩负的新使命,财经类高校应该继续坚持特色发展思路,坚持内涵提升和创新引领,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具体实践出发,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开阔的胸怀,发挥好财经学科的独特优势,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讲好中国财经故事,出好中国财经方案,探寻促进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更大贡献,为国家、社会乃至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数字赋能的财经类拔尖创新人才‘贯通-融合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CDCA23134); 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重大)“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学科治理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路径研究——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项目编号:ZDJG20230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5-18)[2024-04-26].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
[3]我国将探索新文科建设 让创新成为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EB/OL].(2018-12-20)[2024-04-26].http://m.xinhuanet.com/js/2018-12/20/c_1123881582.htm.
[4]新文科建设工作会在山东大学召开[EB/OL].(2020-11-03)[2024-04-26].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11/t20201103_498067.html.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