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护理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2024-07-11阴媛刘晓文王敏

循证护理 2024年11期
关键词:家庭护理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

阴媛 刘晓文 王敏

作者简介 阴媛,主管护师,本科

*通讯作者 王敏,E-mail:fywangmin1@126.com

引用信息 阴媛,刘晓文,王敏.家庭护理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循证护理,2024,10(11):1998-2001.

摘要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肾病并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健康行为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水肿、低血压、低血糖、心力衰竭及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护技巧、自我观察病情、遵医嘱用药、参与社会活动及适当休息的健康行为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理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病人中使用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并发症,提高健康行为,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家庭护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4.11.019

糖尿病是病人机体出现糖蛋白与脂肪代谢障碍、胰岛素失衡等现象[1-2],属于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高血糖。由于糖尿病病因较为复杂,严重则损害肾脏结构,使肾小球产生病变,亦称为糖尿病肾病,临床症状有水肿、高血压、肾功能衰竭,具有极高的病死率[3]。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病人,主要对半透膜原理予以利用将机体过多水分与毒素清除,对机体所需物质予以补充,纠正酸碱与电解质平衡紊乱。但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病人的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机体营养状态、病人依从性等,故而研究提出需辅助采取护理措施,以增强治疗效果[4-5]。家庭护理即以家庭护理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将家庭作为护理单元,由家庭成员与护士联合开展护理工作,对家庭健康予以重建、维护和促进,属于社区护理的重要内容[6-7]。本研究选取我院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并给予家庭护理,探讨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90例糖尿病肾病并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36~73(51.28±7.28)岁,糖尿病病程为2~16年(7.25±0.97)年,糖尿病肾病病程为6~17(9.45±1.22)个月,体质指数为20~27(24.07±0.65)kg/m2;观察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38~75(51.30±7.24)岁,糖尿病病程为2~15(7.21±0.94)年,糖尿病肾病病程为6~18(9.47±1.16)个月,体质指数为19~27(24.02±0.68)kg/m2。纳入标准:1)经过临床病理学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并进行血液透析;2)精神无异常,沟通无障碍;3)对护理方案极度配合。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2)临床资料不完整;3)中途无故退出研究。所有病人自愿加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给病人发放健康教育小手册,在透析期间开展常规生活指导与透析指导,对病人提出的疑虑予以耐心解答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家庭护理,透析期间护士需一同与病人、病人家属制订更具个性化的家庭健康指导与教育方案,并参照口头解释与资料宣传、护士指导与家庭成员交流等方式开展。护士每月开展1次电话随访,若病人院外出现意外情况时可随时联系医院,护士需及时进行答复,并告知相对应的处理方式;收集好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的各类信息,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随访时,需要掌握病人是否严格遵循家庭护理干预方案;是否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近期遵医行为与健康状态;有无并发症早期症状等,并叮嘱定时复查,持续干预3个月。具体内容如下。

1.2.2.1 心理疏导

晚期糖尿病肾病病人生命维持主要依靠透析,费用较高,再受到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影响故而思想负担沉重,表现为自我概念紊乱、焦虑、抑郁、绝望及与社会隔离等。因此,护士要保持耐心、热情与病人沟通交流,使其对疾病产生正确认知,并接受自身疾病角色,正视疾病,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使其了解到透析充分可使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鼓励病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以充实和展示自我,有利于保持良好心态。提前告知透析期间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不适感,让病人做好心理准备。注重与病人家属的沟通交流,使其多关心、陪伴和鼓励病人,为病人提供情感支持,以激发其生存欲望。

1.2.2.2 饮食指导

病人营养状态直接影响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因此要做好饮食指导。护士要教会病人记录出入量与限制水分摄取的方法,每日进水量参照如下公式:每周3次透析者的进水量为尿量加500 mL,对于每周进行2次透析者的进水量为尿量加300 mL,在2次透析期间,体重需控制在5%以内或增幅不超过2 kg。指导采取科学合理的烹饪方法,保证食物色香味俱全以激发病人食欲,构建更为舒适、更为理想的就餐条件。告知病人怎样自主辨别是否出现低血糖,每日随身携带点心或糖果以备不时之需;每日补充优质蛋白,多食鱼肉蛋奶,但需控制在1.2~1.4 g/kg;每天所摄取的热量需要介于30~35 kcal/kg,少吃多餐,如果摄入的热量较少,可以借助脂肪来补充,每日控制在50~70 g。微量元素与维生素也要适当补充,控制每日钾<2 g,一旦发生高血钾,禁食红枣、蘑菇及紫菜等食物;限制高磷饮食;不可暴饮、暴食,需戒烟、戒酒。

1.2.2.3 药物教育与指导

告知病人及其家属需要服用药物的种类、名称、总剂量、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等,宣教遵医嘱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叮嘱病人要长期规范口服降压药,透析期间低血压频发或血压出现较大波动者可暂停1次,指导自我监测血压,结合实际合理调整药物剂量。改变体位如平卧位改为站位或坐位改为站位时,要速度缓慢,防止引发体位性低血压;透析会使水溶性维生素出现丢失,所以需要适量地摄取维生素及维生素D3与钙质,并密切监测血钙浓度。慎重使用抗生素,选择无肾毒性或毒性轻微的药物,结合肾功能、半衰期及血药浓度等明确药物的间隔时间、总剂量,并预先告知其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

1.2.2.4 内瘘护理

在透析结束后,需要把造瘘一侧的肢体抬升,以增强静脉回流,穿刺位置当天禁水,若硬结出现可用热毛巾湿敷或土豆贴敷。避免压迫造瘘侧手臂,着宽松舒适衣物,不可佩戴过紧饰物以避免造瘘侧输液、采血及量血压等,预防出血、凝血及栓塞等不良事件。每天早晨需要触摸内瘘是否出现震颤,如果吻合口出现膨大且有血管瘤形成可佩戴松紧度合适的腕套。

1.2.2.5 运动指导

鼓励病人适当运动,主要为有氧运动,每周4~6次,每次30~60 min,以轻微疲乏、气喘及出汗为宜,运动时控制心率在最快心率的65%以内。若出现身体状况变差、感染或心血管严重病变时禁止运动,鼓励病人社交。

1.2.2.6 预防出血

使病人及其家属明白血液透析易导致出血,并宣教原因,充分告知出血并非在某个时间段发生,而是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因此要时刻警惕有无出血现象。对血压加以控制,限制钠盐、水分摄入,防止出现便秘,观察是否出现手脚不够灵活、眩晕等,一旦出现即刻平卧并将头部抬高15~30°,即刻就诊。给予清淡饮食,食物性质需易消化、温软,禁食咖啡、硬质食物及酸辣刺激类食物等,预防消化道出血。防止跌倒或碰撞,避免皮肤及黏膜出血,完成透析后要对穿刺位置进行压迫止血,观察其是否出现局部出血,若出现马上卧床休息并保持患肢制动,冰敷与压迫,并即刻就诊。

1.3 观察指标

1)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高血压、水肿、内瘘感染、心力衰竭、低血压、低血糖、失衡综合征等发生情况。2)健康行为:随访3个月后评估病人健康行为,内容包括自护技巧、自我观察病情、遵医嘱用药、参与社会活动、适当休息等方面。3)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8]:SF-36包含社会功能、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及精神健康等8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均为10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 表示,行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1)

2.2 健康行为(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也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病人长期患糖尿病导致蛋白尿或者肾小球过滤进行性降低[9-10]。目前,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等压力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经在终末期肾病中排第2位,该病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常见的有遗传因素、年龄、血压、血糖以及部分肥胖病人也容易增加患糖尿病肾病的风险[11-13]。该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为糖代谢异常,当糖代谢出现异常,身体50%的糖分需要依靠肾脏,肾脏负担会明显增加,其次是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氧化应激等方面的机制[14-16]。病人患病后会表现为身体各个器官功能的损害,早期会出现肾脏肥大以及肾小球高滤过,部分病人出现一定的蛋白尿,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会进入糖尿病肾病时期,如果不积极治疗,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健康[17]。在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较多,血液透析是其中的一种,可有效帮助病人延长生存时间,在对病人进行血液透析期间,由于病人本身要经受疾病的折磨以及治疗,容易出现抵触情绪,并且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科学的护理十分重要。糖尿病肾病病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家庭,所以需要病人家属依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持续性的辅助、监督,帮助病人控制好病情,以便回归正常生活。常规护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对病人实施健康宣教,解答病人部分疑问,并通过电话随访了解病人病情,但对于病人心理、饮食等方面的护理有所欠缺,护理不够全面,效果不是十分理想[18-19]。随着医学发展,家庭护理模式逐渐被采用,并且逐渐被用于多种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中,如白血病、糖尿病、骨折恢复期等,并取得一定成效。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则是基于家庭的一种护理方案,可以依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干预计划,内容更具针对性,且由病人家属配合开展护理干预,病人接受度更高,不仅有利于病人病情的改善,还能缓解其家庭方面的压力。家庭护理是适应人们愈发迫切的健康需求与护理模式的转变而衍生的护理方向,亦为新时代的必然发展方向。血液透析病人虽然在医院接受治疗,但只有在透析时才能够接受院内护理,多数时间在院外,若能够得到连续与系统性护理则生活质量可被明显改善,血液透析疗效亦可明显增强。因此,家庭护理为关键内容。该种护理方式从心理疏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内瘘护理等方面对病人实行精细的护理,能够在耐心倾听病人心里话的同时,缓解病人焦虑的情绪,帮助病人积极面对疾病,并从科学的饮食方案着手,让病人健康饮食并健康运动,还能积极预防病人出血,护理效果十分明显[2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通过家庭护理后,病人每天摄入的饮食比较合理,维生素和蛋白质搭配合理,高血糖与低血糖等症状得到缓解,并且通过指导病人科学锻炼,提升免疫力,并消除一些综合症状,经过专业化的内瘘管理,让病人内瘘感染的症状消失,再结合指导用药护理,让病人按时、按量服药,病人高血压等症状明显减轻。观察组健康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了家庭护理能提升病人配合度,并结合护理人员的指导,在家也能做到遵医用药,通过心理护理,病人获得了良好的情绪,也能积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并且还能学会一系列自我护理的技巧,提升病人的健康行为,十分有助于病人病情康复。观察组病人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家庭护理干预能够缓解病人各方面压力,并结合心理疏导,让病人的不良情绪消除,并让病人参与更多社会活动,满足病人个性化需求的同时,让病人更加正面地面对疾病,促进病人身心健康。同时,对病人进行运动等方面的指导,直接提升病人身体素质,让病人在生活中能参与的事件更多,体会到生活的乐趣,最终提升生活质量[21]。

综上所述,家庭护理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病人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并发症,提高健康行为,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方燕桃,陈艳丽,纪敏.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下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足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4):163-164.

[2] 荫晴,陈秋云,方姗姗.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4):2645-2646.

[3] 王琴,孔节,孔建平,等.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4):2085-2087.

[4] 鹿瑞.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并发症控制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0):153-154.

[5] 宋孝汝,王丽.家庭护理联合中医干预对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行为改变、生活质量的影响[J].新疆中医药,2018,36(6):52-54.

[6] 韩延梅.家庭护理干预模式改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临床效果的作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7):237-238.

[7] 魏健萍.肾病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的家庭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4):155-156.

[8] 郭焕开,陈小荷,李春喜,等.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治疗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9):39-41.

[9] 沈冬英.饮食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3):102-103.

[10] 王萨如拉.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行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质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2):271.

[11] 付柏籽,任崔崔,宋会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6,29(15):201-202.

[12] 赵芳,刘爱民,张黎美,等.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疗效的影响[J].华夏医学,2015,28(5):97-100.

[13] 张翠杰.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血液透析的家庭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3):179-180.

[14] 王秋妹,黄翯.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2):96-98.

[15] 赵楠.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5):442-443.

[16] 崔俊,亢宁苏,周春霞,等.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百令胶囊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微炎性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20,19(8):764-768.

[17] 孙小莉,陈瑞燕,余蕾.三维一体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0,31(9):1217-1220.

[18] 徐邱婷,张妮娜,梅玉秀,等.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0,21(7):638-640.

[19] 陈辉,陈林,张颖君.糖尿病联络护士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管理中的发展现状及启示[J].华西医学,2021,36(7):974-978.

[20] 凌海燕,戴云霞.动力取向治疗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应激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14):1894-1897.

[21] 高晓榕.家庭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率评价[J].透析与人工器官,2021,32(1):59-61.

(收稿日期:2023-05-15;修回日期:2024-03-17)

(本文编辑薛佳)

猜你喜欢

家庭护理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
胫腓骨骨折患者体外固定装置术后家庭护理效果分析
家庭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尿路感染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低钠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合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中补铁导致的透析机空气报警率的应用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
浅析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的原因及家庭护理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羟苯磺酸钙联合包醛氧淀粉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